雪花,无疑是上苍为寒冷萧瑟的冬天织就的莹白锦袍,明亮绚丽,静美又不失活泼。
看那一朵朵天上的繁花,它落在唐的塞外,胡天八月便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广袤辽远。
它落在清的塞外,轻舞飞扬,愈冷愈美,正是纳兰公子独爱“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的孤清高洁。
它落在原野村舍,冬日暖阳也透着清冽寒冷“雪晴云淡日光寒”,人家的屋檐下结了冰棱,腊梅覆雪,宛若被冷冻封存“檐流未滴梅花冻”。
它千年不化,如白云落在高山之巅,芳影留在自然山水的巨幅画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最孤寂苍凉的雪,莫过于永州司马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被贬永州,破庙安身,母亲病逝,柳宗元该是何等苦闷无助。
孤舟,独钓,蓑笠翁独对漫天飞雪,彻骨冰冷。就像永州司马,在荒僻异乡独自吞咽罪官身份,至亲去世的苦楚。
最温情的雪,在白居易的诗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里。
天已黄昏,一场大雪即将登场。岂可独赏至美雪景?新酿的酒已备好,酒沫漂浮如小蚁。
炉火正旺。围炉烹茶,煮酒,话古今。只等那个名唤刘十九的人,赴一场雪之约。

《红楼梦》里,宝钗的冷香丸要有雪,妙玉为黛玉和宝钗准备的体己茶,是用雪水熬煮。
最是清高孤傲的黛玉,因误把雪水当作雨水,被妙玉冷笑回敬:“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不能是浮躁混沌的雨水。也不能是落在别处的雪,只有落在梅上的雪,无比洁净,又沁着梅香,才能入了妙玉的眼。
雪中联诗,踏雪寻梅,大观园正是鲜花着锦的好时光。不几年,笑声渐隐,人影离散,惟留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世族贵公子宝玉衣衫褴褛,随一僧一道在雪中远遁。
谁听得到大观园里,雪花的悠悠轻叹。
繁华苍凉,不过一瞬间,都被雪掩埋,都被雪铭记。

《世说新语》里,写到雪。
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谢道韫的咏絮才,因雪而来。飘飘洒洒的雪花,正如随风起舞的柳絮,轻灵恣意。这哪是撒盐末比得上的意境呢?
家族小聚,亲情温暖,对雪吟诗,比拼才情。落在东晋谢家这场雪,最是温馨风雅。
谢道韫的丈夫,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

《世说新语》里,另有一则关于雪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字子猷。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感觉古人对于雪,有一种执念。今人若逢大雪,大抵只会隔窗望上几眼,翻个身卷紧被角,继续呼呼大睡。
古人亲近大自然,比今人更能欣赏自然之美,领悟万物灵性。
夜静,雪纷飞。子猷就着皎白雪景浅酌,一杯又一杯。吟诗,饮酒,四周静寂,只有雪簌簌飘落的声音。
此时的子猷,想起好友戴逵。千年前的雪夜,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子猷的山阴,到戴逵的剡地。
百余里水路,子猷一叶扁舟,兴冲冲去会好友。天明,到达剡地。
兴起访友,兴尽而返。见与不见,也许并不重要。人生中,遇到这样真性情的朋友,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不知那天清晨,听闻子猷曾在门外的戴逵,会不会弹奏古琴,以一曲《高山流水》送别好友。

千年后,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隐居剡地山林。他写了《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朝代更迭的的指针已稳稳落在清,张岱仍只愿做明朝的遗民。他的回忆散文《湖心亭看雪》首句,依是前朝年号。
崇祯五年,清军第一次入关已三年,皇太极在酝酿两年后(1634年)的第二次入关,为打造一个新帝国开疆拓土。
马蹄扬起尘沙,刀戟泛着寒光,大明的天空一片暗沉,旧帝国风雨飘摇。
同一个地方,江宁是清的江宁,金陵是明的金陵。与张岱同饮三大杯的陌生人,也许,同他一样,从来认定自己为前朝子民。
天,云,山,水,都被雪改了颜色,皆是素白。雪中,天地辽阔,堤是一抹痕,人若微粒。
岁月长河中,人也如沧海一粟,寄居尘世间。
在清的天空下,忆起落在西湖的明朝雪,回忆被罩上了伤感惆怅的岁月纱幔。
痴人逢见痴人,邂逅一场雪的盛宴。酒后告别,余生不复相见,湖心亭纷纷扬扬的大雪,依然照亮每个寒冬。
雪,翩然起舞,如天上繁花。这是独属于冬天的清欢。咏雪的诗文,也如漫长千年时空里一朵朵雪花,飞扬在每个冬天。
-作者-
童话。北方女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