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版高清年画天天上传,赏析解读文章日日更新。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宣传画等作品,原汁原味的奉献给朋友们。
凡我所发,必是高清
1.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捉迷藏》,由画家杨馥如创作,1958年出版。
春日里,学校操场前绿地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盎然,树木葱茏,绿草茵茵,花坛里的各种小花齐刷刷绽放,蓝天白云下、绿树掩映中的校园,宛如一个优美沉静、花香四溢的大花园。课间时间,孩子们在草地上踢皮球、玩游戏,说笑嬉戏、追逐打闹,银铃般的欢笑声荡漾在一片迷人的绿色和花海之中。
最让孩子们趋之若鹜、乐此不彼的是玩捉迷藏、躲猫猫游戏了。顽皮男孩被手绢蒙住了双眼,眼前一片漆黑,就看不到人,又分辨不出方向,小伙伴们散开围拢在他的身边,有的呼喊他的名字,有的拍着小手召唤,有的使用激将法刺激,有胆子较大、身体敏捷的跑上前去,拍一下身体、拽一下手、摸一下头发。
蒙眼男孩根本找不准目标,挥舞着胳膊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摸不着头脑,理不出头绪,嘴里哇哇哇怪叫着,看起来十分焦急的样子,宛如一只又笨又可爱的熊猫,小伙伴们见此情形,笑得更开心了。
2.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捉迷藏》,由画家方泂创作,1959年出版。
上一幅《捉迷藏》的年画作品,描述的是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孩子们玩的游戏,比较低端、幼稚,缺少一点输赢刺激性和动脑创造力,属于游戏中的小儿科范畴。
这幅《捉迷藏》的年画作品,感觉更接地气、更有真实感,因为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就是这么玩的,现在想起来就是活生生当年的样子,倍感亲切、熟悉,儿时的岁月时光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一处农家的大门前,一垛垛、一堆堆的稻草成为了孩子们玩捉迷藏、躲猫猫游戏的理想场所,不亚于现在的任何实战游戏场景。小男孩首先报名担任捉迷藏的主角,很自觉地用小手绢蒙住了自己双眼,不透一丝光亮,小伙伴们趁这个机会,纷纷躲到自认为小男孩肯定找不到的绝佳隐蔽角落里,有的捂着嘴巴大气不敢出一声,蔫么悄地躲进稻草堆里,有的蹑手蹑脚躲到草垛背后,还有的探头探脑躲在了门后……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隐藏好了,很诚实、丝毫没有作弊的蒙眼男孩大喊几声“藏好了没有?”一直没有人应答吭声,按照游戏规则,这个时候捉迷藏、躲猫猫游戏正式开始了,小男孩就要摘下蒙在眼睛上的手绢,开始寻找早已经躲好的小伙伴们,只是发现了还不算数,必须要捉住其中一个才算赢,这样被捉住的要在下一轮游戏中扮演主角,蒙上眼睛再捉别的小伙伴。
有些比较笨拙的孩子,每一场游戏都捉不住对方,那只能可怜巴巴地一直戴着主角的“帽子”,一次次蒙上眼睛,一次次落空而回,小伙伴们真是开心极了……
3.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传艺》,由画家董克俊创作,1973年出版。
这是一幅色彩艳丽、构图饱满的套色木刻作品,具有浓郁的年代特点。
生产队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晒粮场上堆满了金灿灿的庄稼,手扶拖拉机轰鸣着来回奔波运输,一片喜人场面。忙碌之中,一台拖拉机突然出现故障,抛锚在了晒粮场一侧。
大忙时节,机器可不能掉链子啊!正在社员们心急如焚的时候,农机厂的维修工老师傅闻讯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第一时间来到事故现场,顾不上喝水休息,拿出工具箱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维修作业中。拖拉机手是一位身穿民族服装的年轻姑娘,她蹲下身来虚心向老师傅请教 拖拉机维修技术,老师傅耐心细致的手把手传授,并在旁边不断地鼓励引导。
通过这种手把手、面对面的师带徒传授技艺,年轻姑娘很快就能掌握拖拉机的基础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维修排除技术,更好的助力农业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4.解读、赏析:这幅年画作品的标题为《五福献寿》,由画家徐德元创作,1992年出版。
这是一幅将民间传统元素和现代绘画技艺紧密融合的年画作品,充满了浓郁、喜庆的年味儿,恰如其分、非常贴切地烘托了“五福献寿”的主题思想。
蓝天白云下,仙鹤飞舞、蝙蝠盘旋,花白长须、额头高耸、慈眉善目、满脸含笑的老寿星驾云而来,手里拄着深紫色的龙头拐杖,顶部挂着装有灵丹妙药的宝葫芦,一副仙风道骨、轩昂脱俗的模样。
几个憨态可掬、眉眼带笑的娃娃围拢在寿星老爷爷的身边,看起来亲情无限、其乐融融。最小的一个留着梳背头,顽皮十足地趴在老爷爷背上,不停抚弄着长长的胡须,寿星老爷爷一点也不气恼,仍是一脸慈祥的乐呵呵笑着,宛如家中溺爱孙辈们的忠厚长者。
其他四个娃娃有的拿着成串的铜钱,有的拿着粉艳艳的大桃子,有的抱着金翅金鳞的大红鲤鱼,有的手捧装有盛开牡丹花的宝盒,每个人都兴高采烈、喜笑颜开,仿佛能听到他们银铃般的欢笑声。
看更多修复版高清年画、宣传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