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沙:倾力打造乌江画廊畔特色乡镇

贵州金沙:倾力打造乌江画廊畔特色乡镇

首页模拟经营悠萝小山更新时间:2024-08-02

如诗如画的乌江画廊(央广网发 李朝举 摄)

央广网贵州12月3日(记者周娴 通讯员陈田 刘燎 李朝举)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化觉镇位于金沙县东南面,是四县八乡交界之地。

乌江水依山环绕,将毕节市金沙县化觉镇紧紧相拥。位于该镇东南部的前顺村,是金沙县35个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也是化觉镇致力打造的乡村特色旅游点。

前顺村环境整洁优美,富有现代气息的小楼房星罗棋布,抬头可见乌江美景,江边悬岩绝壁纵横交错,江水如丝带环抱青山……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在你的眼前徐徐展开。

“随着交通、民宿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江水治理有效,前顺村的旅游潜力正在一步步开发出来。”化觉镇副镇长吴林宁说。

有了底气做支撑,前顺村开始打造专属的旅游“名片”。

依托当地布依族特色文化与乌江画廊美景,前顺村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乌江百里画廊特色旅游项目建设相融合,修建布依族文化陈列馆、布依文化广场、凉亭、林荫健身步道、布依寨门,对该村30多栋(户)布依族民居进行综合改造、村庄环境整治等。2019年12月31日,前顺村荣获“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成功打造出“百里乌江如诗画廊·原乡古寨江滨布依”的旅游名片。

这张“名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赏,一位来自重庆的游客说:“这里巴适得很!”

“我们今天的房间已经订满了,平时至少有一半的入住率,节假日不提前几天打电话都订不了房间。”11月24日,前顺村“拾光不舍”民宿的老板王志友告诉记者。

一年前,“拾光不舍”民宿开业,主打高级江景房。提起民宿这一年的发展,王志友笑着说:“一开始,不少来这里旅游的游客其实没抱多大的期望,以为这里更多的是噱头,来凑个热闹。

络绎不绝的游客,也带动了当地土特产品的产量和销量。“布依族的苞谷酒最受欢迎,很多外地人不仅自己买来喝,还要带走送人。”王志友告诉记者,周边村民酿的酒销量被带起来以后,一个月至少卖出5000斤苞谷酒,收入可达5万余元。

前顺村的旅游名片,让当地老百姓信心倍增,也让农旅融合成为发展的新路子。

现有的3000余亩经果林和优质蔬菜,正逐步替代低效农作物;已布局的林下养蜂、养鸡和养猪等产业,正稳步发展……农旅融合,让前顺村的种养业由粗犷型向精品化转变、升级,做到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荒山结硕果石山变“金山”

每年进入11月中旬,金沙县化觉镇新民村黄沙组的柑橘就开始成熟。11月24日下午,家住黄沙组的陈德先热情地前往半山摘来柑橘招待客人。

上山的路崎岖不平,但陈德先早已习惯,她走得很快。沿途,一棵棵柑橘树在石旮旯间果满枝头,翠绿的枝叶映衬着金黄的果实,林间洋溢着清新的果香味。陈德先在枝叶间寻找已成熟的柑橘,剪下来装进背篓中,不一会儿便装了半篓。

黄沙柑橘(央广网发 李朝举 摄)

“我们这里的柑橘皮薄肉厚,果味很浓。化觉、禹谟、贵阳这些地方的人都爱来这里买,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不过游客来采摘我都要跟着他们,这里石头太多了,他们不熟悉容易摔。”陈德先笑着说,“每年的柑橘不愁销路,我家每年卖柑橘收入能有2万多元。”

黄沙柑橘是金沙的特产水果之一,柑橘产业也是新民村的支撑产业之一。而在过去,这片种植柑橘的“土地”没有土,因为石漠化较为严重,裸露在外的岩石间土壤少得可怜,绿油油的青山曾经是光秃秃的石山。

作为生态移民搬迁对象来到黄沙组安家的陈德先,亲眼见证了村里几十年的发展:搬迁以前,村民们大都沿乌江边临水居住。1972年,乌江上游筑堤修坝建电站,山脚下的黄沙组成为了库区淹没区,村民不愿外迁,便选择迁往布满荆棘和石头的后山。为了解决吃饭问题,村民们开始炸石造地、开荒种粮,但效果并不理想。“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山头无帽子,喝水靠担子;花钱靠赊借,吃粮靠救济”成为当时水库移民们的生活写照。

为了解决移民们的生存问题,第二年,县有关部门根据黄沙组海拔低、适宜发展果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动员移民开垦石山栽种柑橘。没有路,没有工具,村民只能靠肩挑马驮将土壤一点点运到半山腰,再用石块垒成窝,护住泥土避免流失,最后在窝里种上柑橘树。“伺候那些柑橘苗,就像我们家养小娃儿那样辛苦。”陈德先说。

“迁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黄沙精神,影响了相邻几个村组的村民,他们纷纷仿效黄少组栽种上柑橘,吃上“产业饭”。一个村民诙谐地说:“过去的新民村荆棘被砍光,水土流失光,姑娘全跑光。如今的新民村,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土地变肥了,生态变美了,产业变大了,农民的腰包变鼓了,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能人带产业助力奔富路

产业发展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金沙县化觉镇借鉴塘约经验,实施“能人带村”,在当地发展魔芋、蜂糖李、南瓜、菊花等产业,让能人带头,引领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11月24日,记者来到化觉镇金马社区山星利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看到务工人员正埋头将魔芋挑拣、分类,不一会儿,他们身边就堆积起两座魔芋“小山”。

魔芋是山星利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法人杨南刚带领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杨南刚尝试过将各类蔬菜做成产业,但最终收益都不理想。“我在2018年投资种植魔芋发展至今,规模从当初的300亩增加到现在的1100亩。魔芋产业市场前景发展好,食用、药用、化工都在用,需求量很大,经济效益也很可观。我们一亩地可产3至4吨魔芋,收入2万元以上。”杨南刚说。

有了稳定发展的产业,当地群众既可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又可以选择参与魔芋种植。

目前,金沙县化觉镇有100余人在山星利民农业专业合作社长期务工,每月有26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200余户农户参与种植魔芋,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合作社对其进行订单种植、保底收购。

“我今年才开始跟着种了50亩魔芋,预计收入大概有100万,我觉得这个收益很可观,很感谢杨南刚大哥愿意带领我们一起发展产业致富。”金马社区的居民杨南科说。

下一步,杨南刚准备升级产业链,建立魔芋精加工厂,届时将再增加务工岗位,进一步完善养殖、种植、精加工的可持续循环产业链。

在前顺村蜂糖李种植基地,1300亩蜂糖李在冬季进入“休眠”期,它们正积攒能量等待来年开春后开花挂果。

这片蜂糖李,是金沙县化觉镇引进的能人周仕洪创办的贵州天彩休闲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种植的。

少数民族民宿接待中心(央广网发 李朝举 摄)

来到金沙县化觉镇后,周仕洪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发现平均海拔850米的前顺村是蜂糖李生长的最佳海拔高度,具有发展蜂糖李产业的独特天然优势。

发展蜂糖李产业,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务工机会,让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就业。村民纷纷表示:“能在家门口就业太好了!”

“去年以前,前顺村的建档立卡户基本都在基地务工解决了脱贫问题。我们还从安徽聘请了两个技术人员在这里分批次培训当地的务工人员,希望通过这一片示范点,让整个化觉镇种上蜂糖李。”周仕洪说。

在分红方式上,公司转变以往多数产业和群众的“细账”算法,和群众算“简单账”“明白账”。将每亩所获得毛利润的20%分给群众,提高群众的分红比例。同时,在村集体做好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村集体每亩2%的股份,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

“这1300亩的蜂糖李价值上千万元,村民用土地入股,享受20%的利润。我们利润一千万元,就有两百万元分给村民。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土地增值、村民增收的效果。”周仕洪说。

吴林宁介绍,下一步,金沙县化觉镇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由“能人”带头,不断推动、完善当地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农民致富的目标,让横亘在乌江边36公里的化觉镇成为乌江边的一个特色乡镇。

来源:央广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