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念:品题人物、人物情性、校练名理、六经未必为太阳、​意足

哲学概念:品题人物、人物情性、校练名理、六经未必为太阳、​意足

首页模拟经营以校之名测试版更新时间:2024-05-07

品题人物 汉末品评识鉴人物的风气。汉朝选官任士,用公府征辟地方察举的方式,按纲常名教的要求,来品评人物的品德。每月初,常选一题目,作为评论的对象,谓之“月旦评”。如当时名士乔玄、许劭曾评论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许劭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也有记载,只是“清平”改为“治世”。月旦人物,流为俗尚,讲目成名,具有定格,成为不成文的法度,谓之品题人物。

人物情性 三国魏刘劭用语。指人的才能出于情性。刘劭《人物志·九征》:“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南北朝时刘昞注:“性质禀之自然,情变由于染习。”刘劭认为人禀阴阳以主性,体五行而著形。识鉴人物,可以相其外而知其中,察其章以推其微。即据人物之外形观察其内心之蕴涵。人之形容音声,均由外章以辨其情性,此谓精神之征。汉魏论人,最重神味。“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盖谓眸子传神,可以知人。在《人物志》中刘劭并作具体分析,认为人的表征有九:即指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如果质素平淡、中、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可谓九征皆至,乃纯粹之德。如果九征有违,乃偏杂之材。就人之形容声色情味而知其才性,形质异而才性不同。才性有中庸、偏材、依似、间杂等各种品目。中庸乃圣人之德。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同上)反映了刘劭以人物情性作为品鉴人物之根本依据。

校练名理 亦称“精练名理”、“校练名实”。汉魏清谈思潮中名理学用语。东汉末年,从品题人物而产生辗转提携、相互吹捧的流弊,以致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后汉桓、灵时谣》)名实不符的现象。因而应运有“检形定名,控名责实”的名家。汉魏名家与先秦惠施、公孙龙等名家实有不同,其特点是喜论才性,品藻人物。其代表作是刘劭《人物志》。品鉴重名实,察人重考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傅嘏、王粲,校练名理。”《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钟会]及壮,有才数技艺,而情学精练名理。”《后汉书·章帝纪上》:“[桓虞]稍迁南阳太守,表贤黜恶,校练名实,豪吏无所容其奸。”校练、精练犹考核,名理犹名实。都以辨名析理、循名责实为归趣。

六经未必为太阳 三国魏嵇康对儒家经学独断论的否定。《难自然好学论》:“今若以明堂为丙舍,以讽诵为鬼语,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腐臭……则向之不学,未必为长夜,六经未必为太阳也。”针对当时有人将儒家六经譬之长夜中太阳,“长夜之冥,得照太阳”。加以驳斥,认为儒家经典中宣扬的礼教违反人自然的本性,“人性以从欲为欢……从欲则得自然”(同上)。嵇康的这种异端的言论被统治者定为“言论放荡,非毁典谟”(《晋书·嵇康传》)的罪名。后世宋明理学家中亦常有将六经或孔子来喻比太阳的,如朱熹就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明代李贽也曾讽刺过此语。

意足 三国魏嵇康用语。以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为核心的人生理想。在《答难养生论》中提出。认为人心之所以不能保持自然本性,是由于为外物所累。为破除外物所累,就得除“五难”,即“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除“五难”之关键在于“意足”:“世之难得者,非财也,非荣也,患意之不足耳。意足者,虽耦耕甽亩,被褐啜菽,莫不自得;不足者,虽养天下,委以万物,犹未惬然。”“意足”立足于“有立于中”,“则荣华不足顾”,“则酒色不足钦”,以为人生的真正快乐不在于外物的获取,而在于内心精神的自我满足,“以大和为至乐”,“以恬淡为至味”。断言“外物虽丰,哀亦备矣”,故视“名位为赘瘤,资财为尘垢”,这种“知足常乐”的人生理想,是嵇康在政治斗争中失意后的自我解脱的手段,但也反映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