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 袅袅青烟升黛瓦。
我对下联 :悠悠古朴落徽家。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清烟缭绕下的徽派建筑,散发着幽幽古朴。
“粉墙黛瓦马头墙 小桥流水桃源家”是对徽派建筑生动描画。它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它本身蕴含着的一种古老的文化充满了魅力!,它是我心中最美的乡村!

没有花枝招展,只待静静地秋黄,

民居中人们晾晒的红椒,散发着一种红韵
受此启发起初我对下联: 悠悠古朴桃源家。上联: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联:平平仄仄平平平。
发表后不免还沾沾自喜、自己觉得她意境挺好,不顾及“升黛瓦”与“桃源家”不对仗。这算得了什么...凌晨五点了,我突然脑袋嗡嗡地响,人瞬间“精神”了! 不知怎的。”太随意了吧?说改就改了!“开始就自己问自己。 这么做岂不是把对对联的“本心”丢失了吗?...”
庆幸自己能够及时纠正,否则我一定会失去方向、失去自信,失去很多,甚至会越来越迷失自己,这是真的体会!无论多么想追求意境,对联的对仗规律不能改。规矩不能改!如同生活中的规矩不能改一样。
“悠悠古朴落徽家“做到了上下连贯,接续了上联的青烟升起和之后的悠悠下落。显然这里的”落徽家“与”升黛瓦“比较贴合。推敲后,就像完成了一副作品。体会着它的至美。改过之后自己也觉得放松愉悦。虽然一副对联折腾了够呛,但终于算是开窍了!

秋实农家、自然中的传统传承...

竹叶摇曳,黛瓦掩映在画中,似古、是今。
作为徽派建筑,除了它的发源地,似乎已经很难在他乡找到这样原汁原味,有人间烟火的村落和民居。我是一个北方人,对徽派建筑印象很深。只因他太有特点。小学出黑板报记得就画的这种房子以此代表了一种诗意。我还记得在家乡的公园里曾有这样类似的建筑,但如今也被高楼大厦取代。唯希望它的发源之地,还会保留这份古朴,延续这古朴。

曾经入画中的印象建筑
不过,在嘈杂的现今、在隐藏的群山中能看到这个古村落,真是一件可喜的事!

秋林中一种清爽如沐阳光

乱中的韵味、古朴中的芳华
当袅袅青烟最终缓缓落入这桃源人家,古朴的徽派建筑呈现的景致,真的感觉很美!...

这粉墙黛瓦的人家让多少人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