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佘宗明
“宁睡曹县一张床,不买上海一套房。”“中国不能没有曹县,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忽如一夜春风来,曹县霸屏了热搜榜。是否熟知“曹县梗”,已成衡量资深网民和“村网通”网民的最新标准。你认或不认,幻象就摆在那:曹县已成新“宇宙中心”。
曹县为什么会这么火?
究其本质,是“网络谜因”现象,就是某个词、某段话、某张图突然在网上爆红起来,特点是很适合二次创作、病毒式传播,如贾君鹏、叶良辰、张士超、emog、dog表情包、“雨女无瓜”等。这些“网络谜因”,通常背靠“一本正经地扯淡”的后喻文化、以颠覆等级和插科打诨为重要特点的狂欢式文化,更连着某些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
拿曹县火遍全网来说,很多人拿曹县调侃,是为了借此解构北上广深的“繁荣镜像”。对曹县的调侃,其实就是将一线城市的表征跟曹县的县城本相嫁接,在“反向观照”中制造出某种戏剧性效果来。
一线城市收入相对较高,所以有网民调侃:“我一个朋友说曹县人均收入3000,我觉得一般般,后来人家告诉我是比特币。”一线城市有很多魔力,故而有网民写道:“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将失去,所以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去一趟曹县。”“总有一天,我会带着女朋友去曹县看看。”
网络上的解构与恶搞文化,向来不吝于将夸张之风演绎到极致。就像“霸总文”火了后,讽刺“霸总文”浮夸风格的“我每天从500平方米的床上醒来”句式也火了一样,很多网友嫌“北上广曹”还不够刻奇,干脆从地球、宇宙维度为曹县做定位:“众所周知,世界分为南半球和曹半球。”
“十八线县城”超越“一线城市”,在现实中当然是天方夜谭,可这不妨碍它在网络世界成为段子梗。
全国县城这么多,为什么火的是曹县?
曹县无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草根传播而红的第一个“县级大城市”。原因或许有很多,但其中一定有一条——曹县本就是个“宝藏城市”。
这两天,很多媒体趁势做起了知识普及:
曹县是山东省首批20个省管县之一,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鲁苏豫皖四省八县交界处,总人口175万,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县;公元前1700年,商汤建都于此,被称为“华夏第一都”,历史上先后涌现了伊尹、吴起、庄周、黄巢等名人;曹县还外销棺材,“包办”了日本人民的身后事;内销汉服,承包了全国七成演出服。
说曹县是“宇宙中心”,当然是调侃,但说曹县经济活力四射,“漂亮”得不像实力派,却不是盖的。这份实力,也削弱了“宇宙中心”式调侃的违和感。
对曹县当地政府而言,“曹县梗”自然是:玩可玩,非常玩。如果曹县官方给网民发公开信较真:曹县并不是全国一线城市,只是山东菏泽下辖的一个县……那大概率会被扣上一顶“无趣”牌帽子。好在,曹县火了后,官方对此不是一本正经地驳斥,而是巧妙借势。
5月17日,在曹县2021年返乡创业人员座谈会上,曹县县长梁惠民对此回应,“(近期曹县的)短视频比较火爆,有正面宣传,也有哗众取宠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里面至少表现出两层意思,一是大家非常关心来自家乡的信息,关注家乡的发展;二是家乡的变化确实大,甚至有点让大家不敢相信。”“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调侃的,我们都欢迎到曹县来走一走,看一看,看一看我们真实的曹县。”
在舆论场为曹县“自发”造势后,当地顺势而为、借势而进,趁着热度来了一波自我安利。
要想不被网络所遗忘和抛弃,就必须成为网络上个性突出的节点。北京、上海等现代国际化大都市,有特殊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加持,自然容易被外界知悉。但像曹县这样的县城,要想被关注,还得秀出自己独特的一面。这些独特之处,还须呈现于标志性符号,通过城市形象跟符号、口号的深度捆绑,满足公众的标签化认知习惯。
“北上广曹”当然不是曹县的经济实力真实分层,可这样的调侃却助曹县出了圈,将曹县“汉服”“木艺”等产业的知名度传得更广,曹县利用由热度而来的发展机遇,既顺理成章,也示范了县城出名后的“正确应对方式”。
同样擅于借势的,还有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在丁真走红后,当地借势自我宣传,也呈现了“旅游目的地爆点事件营销”的可行方式。这对很多地方形象宣传不无启示意义:地方能否乘势而上,10%取决于机遇,剩余的90%则取决于对机遇的把握程度。
没有“不识热搜真面目,只因身在曹县中”,而是巧借力谋发展,这当得起那句评价——
“山东菏泽曹县!666”。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