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农村的夜晚确实比现在更加热闹。人们都聚在一起,放下烦忧,享受生活。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充满了活力,大家一起捕鱼摸虾,打牌偷吃西瓜。尽管生活艰苦,但我们都充满了干劲,尽管贫穷,但心中充满了快乐!这些美好的回忆,如烟花一般灿烂,然而,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岁月老去,但内心的情怀永不凋零。
70年代,我们在农村都会挂铁钟,每天的工作由小队长敲响钟声来召集大家,敲响铁钟其实就是拉动铁钟锤的绳子。工作的号令响起,大家都会按时出工,几乎没有迟到的情况。完成农活后,工分根据工作量分配,而我们大家则互相监督,不容忽悠和偷懒。
七十年代,我们玩老鹰捉小鸡、跳房子、跳皮筋等各种游戏,这些记忆一直延续到零几年。我们赤脚着旧衣破棉鞋,爬树下河,尽情嬉戏。红薯秧下埋藏着美味,玉米杆上变成了烤玉米。柴草堆里充满欢笑,打谷场上英雄辈出。尽管生活简朴,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快乐。
那时候,夏天在晒谷埕听大人讲鬼故事,特别是那些让人害怕的鬼故事,常常会导致半夜的噩梦,甚至尿床。这些儿时的印记,是最纯真的回忆,是我们成长的足迹,也是最美的画卷。
在七八十年代,晚上学生们都会帮忙进行生产性工作,如挑水、洗菜、清理田间的秸杆等。学生们工作积极,信心十足。我们都是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精神饱满,信心百倍,生活丰富多彩。
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真挚,大家一起吃饭,把食物夹给彼此。在院子里,大家相聚,如龙门阵一般谈笑风生,比起现在的酒席更加热闹。然而,那个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似乎淡化了。
如今的生活确实物质丰富,比七八十年代更好百倍,但人们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和对集体的热情似乎有所减弱。孩子们也因学业而忙碌,失去了童真的快乐和嬉戏野性。
那个时代,虽然生活不如今天富足,但人们更为纯朴和真诚。时光已经不会倒流,但人可以改变。多希望我们可以回到七八十年代那个充满纯真和善良的时代。这几天,怀念童年的时光,回味那段充满美好回忆的岁月,希望能够好好珍惜这些珍贵的记忆。我们都已经老去,无法回到从前,但那段难忘的时光将永远留在心中。
在六七十年代,农村曾经流行一种婚姻现象,叫做"换亲"或"转亲"。由于贫困,一些家庭找不到儿媳,于是双方家长决定以自家女儿许配对方的儿子,而对方也以女儿许配给自家的儿子,双方都得到了帮助。这种亲情交流多少曾经发生。
那个时代,没有电灯,文化和文艺娱乐少见,电影也是稀缺的。电影放映队会自带燃油发电机放映电影,为了节省燃料,大部分人早早就上床睡觉。但那时人们也生孩子,育龄妇女常常生七八个孩子。怀着一个,背上背一个,怀里抱一个,还要去看电影。这些人在困境中表现得坚韧不拔,生活充满了坚持和勇气。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看电影堪比今天过年的热闹,露天电影场场爆满,数以万计的人争相观看。甚至有许多人坐不下,只好站在屏幕后面观看。这样的情景在当时的小学和中学院坝上也很普遍。
我记得70年代初,我们村子举办电影时,还用自行车发电,快了屏幕清晰,慢了黑屏,声音也中断!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电影的热情依然不减。大队的电影放映器材需要由村里的人争相运送,放映员是待遇丰厚的人,当地村组一把手会发表一番话。这些电影会让人深刻记忆。
说实话,我多么希望能回到七八十年代,虽然我已经近七十岁,但那个时代让我充满了美好。尽管生活辛苦,但那是美好的时光,没有太多压力,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鸡鸭鹅,生产队过年*猪,每家分一点,每家有一头老母鸡。那时野果随处可见,随时享用,总之,那是一个幸福的时光。那个时代人善良、努力工作,贫富差距不大,虽然生活辛苦、物质匮乏,但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过去的时光充满了美好的回忆,令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