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纵横万里,洞悉纷繁世事,纵观世界风云变幻,为你解析大国之间博弈的底层逻辑,欣赏历史长河的波光谲异。
在上一篇文章()讲到高桥是清在伦敦金融城上下奔走历经挫折,但是日本军队在战场上接连胜利,终于撬动了国际资本市场。伦敦的银行家们终于同意按照比较公道的条件承销日本战争国债,按照伦敦银行家们的融资条件扣除折扣、利息和佣金,日本政府实际到手的融资金额是债券票面金额的88%。
但在这个时候,日本政府仗着自己的军事胜利对融资条件表示非常不满,要求再多拿两个百分点,也就是债券票面金额的90%。高桥是清跟日本驻英国公使林董在资本市场一线战斗的好基友,对东京当局的贪婪和自以为是,是又好气又好笑,直接发电报怼了回去。于是东京的日本政府就跟派到伦敦去的前线融资代表团杠上了,往来电报不断,争的不可开交,看着融资工作又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个时候,在一场银行家圈子内部的午宴上,高桥是清邂逅了华尔街犹太银行家库恩-洛布公司的高级合伙人雅各布.希夫。雅各布.希夫是德国犹太人,老家在法兰克福。希夫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都是法兰克福犹太人当中的名门望族,只不过希夫家族世世代代都是犹太教拉比,相当于天主教的神父。
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给所谓的宫廷银行家,专门给当地的领主老爷们理财。后来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洗礼,罗斯柴尔德家族脱颖而出,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犹太人银行家,以伦敦金融城为根据地,在整个欧洲编织起了一张绵密的融资网络。
在我们的货币银行学教科书里面,经常讲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所谓的最后贷款人,意思是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钱了,或者大家都不愿意再进入市场交易了。而中央银行就必须要拿出钱来给整个银行体系兜底。
然而,在1825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当中,第一次拉美债务危机爆发,拉美概念的企业债大量违约,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英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英格兰银行都已经无力再应对这次危机了。
在关键时刻,罗斯柴尔德拿出钱来帮助英格兰银行过了关。可以说,罗斯柴尔德银行就是欧洲各国中央银行的中央银行,直到今天,欧洲中央银行的总部还是设置在法兰克福。那可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龙兴之地,眼看着罗斯柴尔德家族飞黄腾达,希夫家族却是家道中落。到了雅各布希夫的父亲,也就是摩西希夫这一代,只得投到了罗斯查尔德的门下,做了罗斯柴尔德银行的一名经纪人。
雅各布希夫本人,在他十八岁,也就是刚刚成年的时候,独自来到纽约闯荡,投身华尔街的犹太人银行业,也是从普通的经纪人干起。但是从短短的五年之后,在他年仅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参与创建了纽约大陆银行。
在二战之后,纽约大陆银行与纽约化学银行合并成为了全美国的第三大银行。在创建了纽约大陆银行之后,雅各布希夫于1875年加入了华尔街大投资银行库恩-洛布公司。库恩-洛布公司的创始人,也就是库恩先生和洛布先生,也都是出生在法兰克福的德国犹太人。
库恩年轻的时候,移民到美国来,他也没啥背景,靠着走街串巷,做点小生意,靠着他的精明强干,最后干起了织布厂和成衣厂。洛布是库恩的小舅子,看到库恩在美国发了财,也跑到美国来跟库恩合伙做生意。1865年,这哥俩拿着从实业里赚到的钱,跑到华尔街合伙开了一家投资银行,那就是库恩洛布公司。
1875年,雅各布希夫加入库恩洛布公司之后,他就将罗斯查尔德银行圈子的人脉关系、钱脉关系,带入了库恩洛布公司。在那之后,库恩洛布公司开始迅速发展壮大,而雅各布希夫也迎娶了公司创始人洛布先生的女儿。
1885年,他就正式以驸马爷的身份接管了库恩洛布公司。在希夫的领导下,库恩洛布公司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了美国铁路建设上。1897年领衔*了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网。这张铁路网从加利福尼亚出发,覆盖整个美国中西部横跨23个州,总里程58000公里,它撑起了美国整个国家身体骨架的一道钢铁大动脉。
除了铁路之外,库恩洛布公司也投资了像是美国西屋电器以及西联国际汇款公司等等一系列响当当的美国高科技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公司。库恩洛布公司在商场上最漂亮的一仗,还是1901年美国北太平洋铁路控制权之战。
美国的北太平洋铁路,东起芝加哥一路向西延伸到西雅图,通车总里程达到了一万零九百公里,乃是沟通美国传统经济腹地,也就是五大湖区,与美国太平洋沿岸新兴经济带的一道铁路大动脉。
这场世纪商战的对阵双方,那就是铁路大王哈里曼与GP摩根本人。本来GP摩根是华尔街的头号财团。在美联储创立之前,GP摩根银行是美国事实上的中央银行,那真是财大气粗。GP摩根本人对于北太平洋铁路这条承载着未来美国国运的铁路大动脉,那也是志在必得。但是没想到半路上*出一个雅各布希夫来,他全力融资支持GP摩根的对手铁路大王哈里曼,硬生生的虎口夺食,从GP摩根手里抢走了北太平洋铁路公司。
雅各布希夫的库恩洛布公司,经此一战名动天下,成为华尔街上仅次于GP摩根的第二号大财团。此后,库恩洛布公司又成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御用银行家,帮助洛克菲勒完成了一系列的投资兼并,双方合作的最高潮,无疑是在1911年库恩洛布公司帮助洛克菲勒组建了后来著名的大通曼哈顿银行。
至此,雅各布希夫几乎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完全*了华尔街的权力版图。雅各布希夫在生意上取得巨大的成就之后,就开始关心政治问题。他尤其关心各国犹太人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积极的宣传、资助所谓犹太复国运动,出资设立了所谓犹太人复兴移民署,专门组织资助欧洲的犹太人大量移民到美国。
希夫非常清楚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号称是各民族的大熔炉。但是真要是出了事儿,他真正能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同胞。希夫特别关心沙皇俄国统治下的犹太人,这是因为沙皇俄国对于犹太人的迫害,那是尤其的残酷。沙皇俄国的统治者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以及统治的暴虐,为了转嫁社会矛盾,拼命的煽动反犹浪潮。
俄国统治者说是为啥犹太人有钱呢?那是因为犹太人贪婪成性、巧取豪夺、为富不仁。你们为啥穷呢?那是因为你们的钱都被犹太人给赚走了,你们那个地方为啥有瘟疫呢?那是因为犹太人给你们投了毒,而且这帮家伙还不信耶稣,怎么看都不像是好人。总之,在沙皇俄国犹太人的日子是非常难过的。
1903年,也就是日俄战争爆发的一年之前,俄国还发生了针对犹太人的大屠*。希夫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沙皇如此迫害,非常的愤怒。如果希夫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那他再愤怒,也顶多就是发个帖子,写个公众号,开个直播骂骂娘,可是夜骂到明,明骂到夜,还能骂死沙皇不成。
但希夫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那可是能够单挑GP摩根,制霸华尔街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男人,在平时希夫就极极资助沙皇的各种反对派。当大屠*的消息传来之后,希夫接二连三的给白宫写信打电报,要求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干涉俄国发生的暴行。当时美国政府也不好去干涉人俄国的内政,罗斯福总统婉拒了希夫的请求。
可是希夫那真是憋了一肚子的火,终于碰到了日俄战争一声炮响,希夫心中大喜,教训沙皇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希夫积极发挥他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号召大家不要承销俄国的战争国债,更加不要去认购俄国的战争国债。
1904年4月5日高桥是清在伦敦金融城上下奔走的时候,远在法兰克夫老家的希夫给伦敦的罗斯柴尔德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希夫是这么讲的,在沙皇的统治下我们的同胞苦难深重。而眼下这场战争很有可能颠覆俄国现行的专制体制。这不但对我们的同胞有利,也对俄国本身有利。俄国人民争取立宪政府的努力终将获胜。这个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削弱沙皇政权的办法,帮助俄国实现向宪政体制的转型。
我很骄傲通过我个人的努力,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屡次挫败沙皇政府,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企图,我让沙皇政府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连一个子儿也借不到,难道全欧洲所有有影响力的犹太银行家不应该采取和我一致的立场吗?然而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情况并非如此。
对此,您恐怕比我更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沙皇政府再次跑来欧洲的货币市场,寻求融资支持的时候,我们希望有势力的犹太银行家不要再相信沙皇政府那套将会善待犹太人的鬼话,拒绝与沙皇政府合作,尽一切可能抵制俄国战争国债。这些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这样做,那就是自取其辱。
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于希夫的来信却是不以为然。罗斯柴尔德家族当然也很关心犹太民族的权利,他们也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支持者。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首先还是银行家,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生意就是生意。孙子兵法讲“主不可因怒而战”。意思是说,君主在决策军国大事的时候,不能够受到情绪和主观好恶的左右。
对于银行家来讲,商场如战场,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同样也绝不能够受到情绪和主观好恶的影响。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看来,仇恨已经占领了希夫的大脑,妨碍他做出专业的决策。实际上沙皇政府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老主顾,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沙俄财政大臣维特在法国金融资本的支持下,建立了华俄道胜银行。而罗斯柴尔德家族旗下的法国巴黎巴银行,正是华俄道胜银行的大*。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法国的分支同样是法国资本市场中的大玩家,俄国这么多年以来,靠着在法国资本市场不停借债来维持国家财政,强行推进工业化。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投资了不少俄国的国债、企业债,赚的是盆满钵满,而且沙皇政府从不赖账,是非常讲信用的。因此双方的合作那也是非常愉快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可能为了什么虚无缥缈的民族大义,就放弃这么优质的顾客。恰巧相反,在希夫来信之后的第十天,也就是1904年4月15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委派法国巴黎巴银行参加法国银行团前往圣彼得堡,与俄国政府谈判融资事宜。而在另一方面,远在伦敦的高桥是清也积极寻求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会谈。
到了1904年5月3日,罗斯柴尔德本人终于接见了高桥是清。两人经过一番长谈,最后罗斯柴尔德还是婉拒了高桥是清的融资请求。他的理由是如果罗斯柴尔德借钱给日本,沙皇政府很快就会知道,俄国人会对生活在俄国境内的犹太民族展开无情的报复。但是他同时也表示罗斯柴尔德家族非常钦佩日本在富国强兵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非常钦佩日本民族敢于挑战沙皇俄国的巨大勇气。
因此,在战争结束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会承销日本政府的海外债券发行。这也就是说,在日俄战争当中,罗斯柴尔德家族实际下注在了俄国的一方,但是他也不放弃在战后收割日本这把韭菜,毕竟不论输赢战后的日本都需要在国际上大举借债,输了要重付战争赔款,赢了要重建战争经济。对于银行家来讲,这可都是大好的商机。
但是对于日本的战争努力而言,他的前景可就大大的不妙了。而雅各布希夫却是坚决无法容忍俄国在战争中取胜了。在这种情况下,高桥是清竟然能够在一场午宴中邂逅雅各布希夫,看来就是偶然中有必然了。这两位大佬在餐桌上完成了一次融资路演。
希夫只是简单的向高桥是清询问了日本国内的经济情况,以及战后的经济重建计划。随后希夫问道,你们为啥只借五百万英镑呢?这可远远不够支撑一场战争。高桥是清回复称,事实上我们日本政府希望至少融资一千万英镑。但是伦敦的银行家们过于谨慎了,只肯首先承销五百万英镑。
闻听此言,希夫只是笑了笑,并没有说话。随后到了第二天,高桥是清接到了希夫给他的一封信,这是一份报价单。希夫表示,他愿意在华尔街为日本政府承销另外那五百万英镑。希夫为日本政府承销债券的消息传来,轰动了整个英美金融界。大家都知道,罗斯柴尔德已经在俄国一方下了注。而现在雅各布希夫选择要在日本一方下注了。
1904年5月7日,英美银行团与日本政府在伦敦签约为日本政府承销一千万英镑战争国债,利息是6%,价格是债券票面价格的93.5%,期限是七年。库恩洛布公司率领洛克菲勒旗下的纽约国民城市银行以及国民商业银行组成。美国银行团在华尔街承销五百万英镑的日本战争国债,而剩下的五百万英镑则由汇丰银行等英敦银行团在伦敦金融城承销。
也正是在同一天,1904年5月7日,我们不知道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民民中自有天意?法国银行团与沙皇政府在圣彼得堡正式签订融资条约,由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巴黎巴银行以及霍丁格尔银行组成。银行团在巴黎证券交易所共同承销四亿法郎约合一千六百万英镑。俄国战争国债票面利息是5%,扣除承销费用2.5%,佣金1.75%。实际的利息是6%,期限是五年。
就在雅各布希夫与罗斯柴尔德同时下注的两天之前,日本政府也押上了他的赌注。1904年5月5日,由三个师团零两个旅团所组成的日本第二军在大连附近的皮子窝登陆。也就是今天大连市普兰店区,日军的目标是攻下金州城,切断沈阳、辽阳的俄国军队与旅顺大连俄军之间的陆地交通联系,一举拿下旅顺要塞。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第一场最惨烈的战争就要爆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