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条》海报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峰实习生郑艳
一般电影看不懂,观众会骂,这导演怕不是个傻子吧?诺兰的电影观众要是看不懂,观众也会骂:“我怕不是个傻子吧?”
9月4日,诺兰的新片《信条》正式上映,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郑州奥斯卡大上海国际影城抢先观看了该片。对于熟悉诺兰的影迷来说,知道他是一个对时间和空间极度偏执的导演,不管题材如何,故事怎样,时间和空间永远是诺兰电影的主题。即使像《信条》这种成熟的好莱坞特工动作片,诺兰也只是给了观众一个半小时的传统观影体验,在剩下的一个小时里,诺兰得意洋洋地玩起了自己擅长的时光穿梭,刚陷入瞌睡又强打精神的观众仿佛看到诺兰隔着银幕嘲笑自己,“你们怕不是一群傻子吧?”
●《信条》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故事开始于乌克兰首都基辅国家大剧院,一帮劫匪抢劫了音乐厅,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特工参与营救计划,但他的真实目的却另有所图。完成任务后,男主角(诺兰压根没给他起名)得知,未来的人类发明了一种技术,让物体可以在时间里逆运行。诺兰预判这个时候观众会是蒙的,他借片中女研究员之口说出了观影规则:“不要试着去理解,而是要感受它们。”
男主角的任务就是阻止逆时光的运行,因为正流的时光和逆时光一旦碰撞,整个人类社会就会瞬间消失。所以这就是诺兰规则下的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看《信条》要提前预习物理吗?
答:观众即使不熟悉物理常识,只要是逻辑清晰都能看个大差不差,当然你别钻牛角尖。为了得到更好的观影体验,几个物理学名词还是提前掌握了比较好。首先是熵,这是热力学中表现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其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影片中有一个时间转换器,穿过后就可以在时间中逆行了,这时候他所处的就是一个时间熵减的世界,一切都是倒行的,即便是他的汽车着火了,他面临的也是被冻死的危险。
其次就是时间钳形运动,钳形是军事术语,本来指一方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诺兰的呈现是,从两个不同的时间方向进行夹击,正向时间和逆向时间同时作战。片尾的时间钳形大战堪称精彩,但也是大多数观众感到混乱之处,诺兰用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就算不懂,看着大楼从爆破回归完好的逆时间流也是值回票价的。
还有就是“祖父悖论”,这是法国科幻小说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1943年的作品《不小心的旅游者》中提出的理论:“假如你回到过去,在自己父亲出生前把自己的祖父*死,但祖父死了就没有父亲,没有父亲也不会有你,那么是谁*了祖父呢?”从而延伸为人在穿越时不能改变任何已发生的事件,后来也成为科幻影视作品的准则之一。在影片中,正向时间的你和逆向时间的你是不能接触的,一旦接触就会灰飞烟灭,也可视作是这种理论的延伸(别杠,杠我也不懂)。
和《星际穿越》一样,诺兰依然邀请物理学家基普·索恩为《信条》担任物理学顾问,用来为影片把关,所以在各种细节上看不懂,只可能是观众自己的问题,至于那些存在争议的细节,诺兰是断无可能解释的,毕竟十年过去了,他都没说《盗梦空间》的柯布最后到底是在梦里还是现实中。
●诺兰为什么对时间和空间这么痴迷?
答:1997年,诺兰拍摄了第一部只有3分多钟的短片《蚁蛉》,一个男人在一间屋子里,用鞋拼命拍打地上的一只蚂蚁,当他终于得逞后,发现背后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巨人在追*自己,而那只蚂蚁正是缩小版的自己。
在此后的作品中,无论是《记忆碎片》《致命魔术》,还是《星际穿越》《盗梦空间》,诺兰始终沉浸在时间和空间中不能自拔,他是这么解释的,“因为时间定义着我们的存在。而电影又是表达时间概念的最佳媒介,电影对时间的诠释有着非常独特的力量”。另外,《信条》中的男一号没有名字,对此诺兰解释称:“这是采取了悬疑电影的一种传统,因为展现的是现在时,而非已经发生的事情,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于电影的故事里。”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