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现年75岁,13岁就随父沈焕周(第三代)学习古法铸剑的沈新培大师,如今依然每天还在铸剑。
这是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追求驱使着这位早已古稀之年的大师依然每日钟情于铸剑,戏说“不铸剑不能活”?
沈新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龙泉沈广隆剑舖第四代传人。其子沈州,中华老字号沈广隆剑铺第五代掌门人,沈氏一门职业铸剑已有130多年的历史。
“我的一生就是铸剑的一生” 一定要把铸剑文化发扬光大
“老老实实铸剑本本分分做人”,这句话是沈氏家训了,由长辈们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从这句话开始,沈大师的一生几乎全部投入到铸剑的创作、技术改革以及提高剑的质量与产量身上。
虽然铸剑很辛苦,提及未来,沈大师说到,“我希望我儿子更希望我的孙子更能把铸剑文化发扬光大。现在我们的剑也做到了一定的规模,也有一定的成就,整个社会环境对手艺人、对非遗有了很大重视,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关键是剑文化渊源深厚,这点需要很好的代代传承。”
历经62年铸剑后,沈大师谈到,“这辈子下来,影响最大感受最深的就是剑的文化。这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共同财富。中国的剑4000多年的历史,其实背后诠释的都是“正义、公平、公正”的精神”。
千锤百炼磨一剑 独霸武林26载江湖依旧在
“千锤百炼磨一剑”,此前读到这句话还以为是文学夸张,意在说明铸剑不易。但沈大师说,“这次虽然说是形容词,但其实一点都不夸张。一把剑远远不止是千锤。铸剑要用的工具锤子大小都有,最大的16磅,最小的有2-3磅。做一把剑大中小等不同重量的锤子都得用上,因为功能不一样。”
回忆起几十年来的铸剑生涯,有两件事让沈大师颇为得意,
“我觉得我沈广隆中华老字号,传到我这里,到我儿子第五代,最值得骄傲是为8位国内外元首铸了9把剑;最值得自豪的是我93年创作的乾坤剑和乾坤刀。在93年中国首届武术器材审评会,双双获得的金奖,同年获得国家专利。”
据悉,沈大师提及的乾坤剑和乾坤刀这两把剑,从1996年起被国家武院、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协定共同认定为国家武术锦标赛指定器械,至今已经过去26年了,现在中国武术锦标赛还是用的乾坤剑乾坤刀。
这意味着即使26年过去了,沈大师的铸剑江湖从来没有被超越。
剑道与人道其实是一致的 做好学问二字
“感悟剑道,品味人生;书香修得意,剑道悟人生。”回忆这几十年来如一日的铸剑生涯,沈大师缓缓道来,“我觉得做人跟铸剑同一道,人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剑要千锤百炼十年磨一剑。一个人要做出有点品味的剑,好的剑,就跟做人一样的,你人做不好,你怎么还能有成就?所以我说剑道跟人道,其实是同一道。”
而要做好一把好剑,对铸剑师傅的要求是相当高的。首先要锻工技艺,这是基础;其次还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基础等。没有文化的衬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把剑,他就没有生命,有了文化交融,这把剑才有生命。
“学问不在起点之高低,在于要学要问。说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就是要学要问。不懂就去学,不懂就要问。至于你学问高低,那就是你肚子里有多少货。”关于这点沈大师有自己的观点与做法,“虽然13岁跟着父母铸剑,书读的少,但经常去看书,也经常会听老人家讲一些历史的典故,现在还会经常去跟专家文化人聊天,通过各种方式去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点,提升文化修养。”
提及未来,沈大师也表示了担忧。虽然铸剑这行锻造师非常缺乏,但最缺乏的还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
“把古代的文化挖掘透了,理解透了,能够物化,那对宝剑行业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文化做的很好,人家看见喜欢了,都能赚到钱了,就不会缺人才。如果赚不到钱,吃饭都成问题了,那传承才是真正的问题。整个行业发展了传承就没有问题。”
基于此,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了解、喜欢上宝剑精神与文化价值,沈大师决定让自己的两把宝剑参与到数字藏品这项事业中来,想借此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来关注、了解和爱护剑的精神、剑的传统工艺、剑的文化以及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本次沈大师专门选择数字化的两把宝剑分别是:帝王剑和纯钧剑。
这两把宝剑各有特色。帝王剑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包含了正义、公平、公正的精神。“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帝王剑有这么一个意思在里面。帝王有那种胸怀才干。”这是我对这把剑的想法,也是对网友们的期待。
而纯钧剑作为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把有名的东西让更多人来看到,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宝剑,了解宝剑。毕竟“人人都爱美”嘛,希望通过这两把剑让更多人的人去喜欢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