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啸而过的高性能跑车,充斥着大街小巷,视觉与听觉同时饱受疲劳轰炸之苦。闪亮的钢丝框自街角步出,双排气尾段在丛林间若隐若现,不同以往的街头景象,让众人再度披上老式皮夹克,拾起自信的眼光,优雅的在街道中缓缓徐行,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当年摩托车峥嵘蓬勃的年代。
承先启后复古车大行其道
巴伐利亚跨界之星BMW R NINET SCRAMBLER
SCRAMBLER这种车型起源的很早,属于二战前的产物,当时没有正统的越野车型,多数皆由一般街车进行轻度改装而来,最大的特征就是排气管升高,以对应来自极限行驶的地面碰撞,前后悬挂也未经过大幅度的修正,制动系统更还是维持多数的前后鼓刹设计。不过可以笃定的是,SCRAMBLER车型除了上述的特征之外,还会拆掉仪表板与所有灯具,一切从简下,更能符合轻装越野的定义,BMW的R车系,是该厂发展历史最久远的一支生力军,衍生出的车型相当广泛,在BMW决定复刻SCRAMBLER时,水平对卧双缸的RNINET成为最佳的标的,也算是向1950年代表参赛的先进致敬。以RNINET为基础,去除掉一切不必要的缀饰,目的是让SCRAMBLER回归最初的精神,故在油冷引擎与复古单侧双尾段排气管的搭配下,勾勒出SCRAMBLER最初的轮廓,并以象牌著名的KAROO3ON/OFF两用胎(选配)为其越野版专用胎,打造最符合SCRAMBLER精神的完美车型。
当代皮革部品的穿搭,也能依附R NINET SCRAMBLER的韵味。
一体式皮革坐垫,遵循古装而设计。
意式老味浪漫MOTO GUZZIV7IIISTONE
被谓为经典版的V7III STONE,是承袭意大利的复古设计元素,以1975年的V750S3为蓝本,打造出硬派的传统街车式样,欲营造经典的传统街车韵味。单圆灯与单环仪表的基因不可少,汽缸本体的散热鳍片,轴传动的精美制工,加上独特展翅老鹰的镀镍铬立体厂徽,林林总总的细节修饰下,以符合致敬的基本要件。传统街车的设计方向,首要出现在一体式大型坐垫上,宽阔的坐垫形体与乘坐面积,加上经典的双枪后避震,都是刻画经典的重要元素。
底盘工程进化有实质的差异,可拆解的摇篮式管状车架,采用ALS钢材制成,经过精密的计算,可达前46%后54%近乎完美比例,包括新的焊接技术与新制程的表层涂装,都是提升细致度的关键。相较V7II,V7III的更新部分尚有节流阀外盖、侧板饰盖、方向灯具与加宽1.5寸的后视镜。
英伦新古典手作 凯旋BOBBER
30年代的美国AMAC组竞赛,参赛车皆以市售车进行改装,拆掉前土除与截短后土除,更别说所有灯具的缀饰,轻量化是最大的目的。无独有偶,这类的改装手法竟也被复制在一般道路车上,为“BOBBER”手工改装的风格始祖。二战后,BOBBER风格有了转变,原本以朴实、轻量化为宗旨,逐渐添加镀镍铬或金属涂装等华丽手法,来丰富BOBBER的改装风格。而身为英国品牌的凯旋,以往并未参与过BOBBER车型的设计,2017年推出的BOBBER可说是全新的挑战。以旗下畅销车系BONNEVILLE的T120为蓝本,重新诠释这类美式手工车。
为还原BOBBER的原创精神,低趴的车身之下,就是仅有单座的简约设计,前土除倒是未尽拆除,毕竟得遵从道路法规予以保留,但简短的造型设计则是克尽简约之责。长型的金属后土除与土除支撑架,则点出了复古车型的味道,单座垫下的中置水平后避震器,结合了现代的力学与BOBBER老味的双重设计,当然,前后无内胎钢丝框更给足了复古车最强烈的视觉元素。令人讶异的是,这组仿古的类毂式刹车的轮框,实际却是现代化的碟刹专用框。简约风兴起越野、颓圮添浪漫
R NINET SCRAMBLER轻度OFF ROAD自成一格
以街车R NINET为基础的SCRAMBLER,许多设计也是源自于RNINET,不过在极简风的前提SCRAMBLER有着更出色的演绎。同样身为一级仿古车型,SCRAMBLER配置的是43mm前正叉,虽为不可调整的设计,但在三角台下座增设了一组无段式防甩头,对应高速的直线操驾有一定的助益。身为R系列车型,在水平对卧车款上惯用的PARALEVER后悬挂系统也同样运用在R NINET SCRAMBLER上。PARALEVER为BMW MOTOR RAD的单摇臂轴传动系统,媲美主流的多连杆设计,设定上可以让后轮稳定性更高。简约风带动下,仪表板变成了单环式样,但如同BOBBER一样,所有行车信息皆不遗漏。SCRAMBLER在配备上有两种选择,一是ONROAD风,另一是偏向OFFROAD风,也是所谓的选配车型。前轮组为19寸的设计,两用胎与无内胎钢丝框则做为选配,但也是彰显SCRAMBLER在复古上的加分选项。
凯旋精简手工电控加持
体验“手工车”,不必再花大钱进行改装,现在量产的“BOBBER”也能提供相似的质感。为维持一般道路上的行驶便利,BOBBER依旧配置了一般法规下的行车灯具。单环仪表板乍看走极简风,但是从时速、转速、水温、油量、档位到油耗显示,无一不包括,功能之齐全令人相当肯定。乍看之下的极简风单座垫,在乘坐触感有独特的韵味,臀部的包覆性极佳,座垫可进行前后微调,可调整出最适合骑士的骑乘三角。所谓的隐藏式后悬挂,就是暗藏在座垫下的水平式单避震,采用KYB的多连杆制品,可进行长达76.9mm的行程。
BOBBER虽为单环仪表,各项数据与信息的显示相当齐备。
BOBBER拥有不锈钢条里的复古电池盒。
2段动力模式,为BOBBER增添了驾驭乐趣,搭配RIDE-BY-WIRE电子油门,2段动力模式的油门反应有相当明显的差异。虽是电喷供油系统,但是在原厂的巧思下,配置了仿化油器外型的电子节流阀,与仿古的外露式电瓶盒,在不锈钢条的包覆下,电瓶盒与节流阀谱出了相当比例的古味。引擎虽为现代化的水冷并列双缸,但却布满了多层引擎散热鳍片,除了满足老味追随者在视觉上的享受之外,亦可满足散热上的实质效益。
BOBBER着仿化油器形体的电子节流阀,让整车看起来更加的复古。
MOTO GUZZI V7III STONE 入门轴传配备朴实
单环仪表板的配置,给足了行驶上的信息所需,独立的时速与转速区域,主掌两大仪表的最大视觉辨识区,液晶显示屏可不是陪衬的缀饰,档位与多样的灯号显示,构筑出完整的行车信息。轴传动为V7系列的主轴,免于频繁保养的琐碎,轴传动的设计让V7车系有了更踏实的骑乘基础。除了MARZOCCHI的40mm前正叉外,后悬挂则搭配 KAYABA两段可调预载的油压双枪式样,提供不俗的支撑性能。V7IIISTONE的前叉在同车系中,是选用搭载防尘套的配置,加上标配的BREMBO前卡钳,操控基本盘算是权衡的相当得体,尤其是较为宽把的设计,转向控制也有相当的灵活性。新式脚踏所勾勒出的骑士三角,让骑士骑乘时更加舒适,加上770mm的座高设定,在驾驭门槛上算是相当亲民。
V7III单环仪表中以指针与液晶混搭,唯独少了油量显示。
V7III的堆叠式油箱造型,在消光黑涂装下镶以闪亮的飞鹰厂徽。
V7III标配的BREMBO卡钳,操作手感线性,咬合力道犀利。
车身尺码精简轻度越野达标
面对R NINET SCRAMBLER,早已有预期的心理,790mm的座高近乎身高171cm骑士跨坐临界点。坐垫的高度位于油箱的半高水平线,被撑起的高坐垫,让骑乘姿势更为前倾,脚踏的位置也较为后移,整体的骑乘三角则偏向战斗化。细看两侧把手总成,塑料感较为浓厚,但各项按键设计分明,纵然功能繁多也能容易辨识。论引擎震动,R NINET SCRAMBLER绝对当仁不让,是三部之中的翘楚,尤其是引擎发动的瞬间,随着水平对卧缸的点火作动而摇摆,不过当速度带上后,左右缸震动相抵销,换来的是稳定的加速律动。与V7III STONE同样也是轴传动设计,动力的传递更为直接,加上是单向线控油门,在公路上的骑乘,油门反应是轻快的。R NINET SCRAMBLER动力供应随着油门开度而涌现,低速扭力的分布层次分明,水平对卧缸的动力产生相当充裕,对于极地的驾驭,也拥有相对的脱困优势。
R NINET SCRAMBLER虽为R NINET家族的一员,但其配备仍旧经过简约的转化,前后轮圈的J值也较小一级,后轮框宽度纵使是标准版本也只有4.0,配置的公路胎尺寸也仅达170mm宽。不过收窄后的前后轮尺寸,相较于转向上的控制也更为灵活,在前轮增大为19寸之后,骑乘的舒适性也有相对的效益。前后悬挂也受精简的影响下,前叉更换为正叉型式,后悬挂虽然同为单摇臂设计,但已非原来的锻造品,但避震器的作动行程却都已加长,且在轴距同步增长之下,就舒适性与高速稳定性而言有相对的提升。
PARALEVER单摇臂的轴传动,搭载独家的ABS系统。
前双碟性能不减改装管列入标配
BMW对于安全的机制有相当的重视,纵使贵为简约风的SCRAMBLER车型下,制动系统却未受到精简,仍旧配备前双辐射式对四卡钳与320mm的碟盘,实际上的刹车手感依旧,咬合的犀利程度不减,制动的行程适中,手感呈现也相当线性,是三部车中配备最顶规。ASC车辆稳定系统也列为标配,与ABS相结合下,成为最佳的操控防护网。车架的设计也有别于原生RNINET,副车架为不可拆型式,改装的空间减半,乘坐方式也仅能靠单座盖来变化,但却可以在单座盖套件下,成为另一种后座包的使用形式。看似单侧双排气与原生RNINET为相同设计,但高度却更高,且以AKRAPOVIC蝎子制品为标配,算是另一种价值上的补偿。
AKRAPOVIC全段蝎子管列为标配。
名驹动力移植街头次文化强力放送
不得不说,凯旋BOBBER是相当吸引笔者的车款,能够跨坐在以T120动力为蓝本的新兴车型上,加上又是英制美式复古车的话题之作,总是难掩几分心中的喜悦。第一次的试驾在总代理的开箱活动中,虽然短暂的浅尝,但初期的体验却留下深刻印象,今日再会,除了熟悉的手感,对于车辆整体的操控将更入微。BOBBER的操控设定,采用传统街车的平把,坐姿上,乍看受到单座垫的配置而有所影响,实际跨坐起来相当接近一般的街车。当然,可前后微调的功能更能找出最适合的坐姿,事实上,坐垫相较于近亲T120更略为下沉些
可调式单座垫,下方为水平式单枪后避震,简洁有力的设计与配置。
手工基因突显现代性能加持
前半车身设定几乎与T120无异,但脚踏位置更为前移,美式摩托车的经典坐姿不胫而走。怠速下的BOBBER,引擎震动显得不甚安分,尤其在起步加速的当下,并列双缸的抖动格外明显,颇具老车的韵味。动力模式切换在ROAD下,油门更为轻快,追赶前方车阵的立即加速性相当迅速,车身重心沉稳,轮胎的贴地性良好,虽无深邃的倾角设计,但依然能够依循动线获得不俗的操控。钢丝框虽为无内胎式,但在跳动路面上的减震效果有不错的表现。透过全段白铁排气管的配置,其声浪显得清脆而富有清晰的律动,左右双排气的设计,更掳获了性能之外的不少注目礼,不过在这充满话题的设计中,前刹车的行程虽不长但手感偏硬,咬合的犀利度较差,刹车的时间点须提前,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仿古的毂刹式样轮框,实为现代化的高性能碟刹。
横置V缸独特动力
引擎震动在此篇的所有车辆中,都占了一定的突出比例,纵使是来自意大利的MOTO GUZZI V7III,在纵横车坛多年的横置V缸下,也未能摆脱明显的引擎震动宿命。不得不说,在这三辆的骑乘三角中,最善解人意的还是V7IIII STONE,双脚都能平贴于地,把手的高度与身体的距离,简直与日系传统街车没有两样,驾驭起来相当就手。如同BOBBER般,低速起步的引擎震动鲜明,颇有几分BMWR系列的相似动感。在V型双缸的驱使下,即使以3档低速行驶于上坡路段,依然拥有不疾不徐的驱动力,不必退档拉转来换取足够的加速力。V7III操控上还算顺手,车阵中的转向操控恰如其分,加速平顺是V7III的最大特色,但140km/h以上的高速,后悬挂的支撑力略显不足,产生些微的偏摆。
液晶显示屏的功能切换,全靠又把手上的MODE单一按键。
驾轻就熟优良力学隐身其中
前刹车的手感相当线性,刹车的行程适中,咬合的力道与犀利度,不会因为单碟的配置而折损,这都是配置BREMBO卡钳的价值所在。骑乘中的双膝位置,恰好隐身在汽缸头后方,也巧妙的闪过油箱突出的下缘造型,视觉上是工程师预留的绝佳位置。真要论及不足处,就是边撑拨杆过于贴近排气尾段,加上STONE的消光黑涂装,相当容易踩脏,以及长时间使用下的鞋印磨痕。少了油量表显示,只能依靠油耗数据来斟酌路程。空档的切换较为不易,入空档时的脚部踩勾阻力也较大。
横置V双缸的低速扭力,对应街道行驶游刃有余。
继往开来广纳世界街头文化
学院派大行其道,有别于时下新颖设计的追求,在过往的经验下,似乎经历一段周期后,都会回朔到“复古”的主题上,人们往往会回过头来检视,当年最初的风格与设计,至今是否还受用,若有可取之处,何仿不能重现。SCRAMBLER、BOBBER与CLASSIC都是摩托车发展史上早期的原型,浓烈的回异风格,各自有其拥戴者。蔚为越野车最早雏形的SCRAMBLER,以轻盈的改装身躯,换取最易上手的全地形行驶操控,为今日旁支的MOTO CROSS立下了典范,免除了灯具与多余的配备,只求可发可骑,在巧克力胎的驱使下就是一部全能的车款,也因为成为独立的车款之后,当今各车厂也纷纷加入SCRAMBLER车系的设计。
手工车虽然较为小众,但其改装的独特性,至今是无法撼动的分类风格,BOBBER是少数与竞赛能够串连的量化车款,同样建立在简约的基础下,多一分手工改造的原创精神,进而勾勒出美式手工车的基本架构,久而久之,这基本架构受到车厂的重用,成了日后量化的基础。凯旋BOBBER是当今尚以原创手工车型进行量产的品牌,看中市场的独特性,以美学设计为诉求,借以吸取崇尚引学院派的买家。
经典传统派,莫过于MOTOGUZZI的V7IIISTONE,最为轻松的骑乘三角,以及主流市场的定位,成为欧洲最亲民的车款之一。精简的配置,方便的使用性能,建构出传统街车的主要使用目的。V7IIISTONE追寻的不是精美设计路线,也不是豪华配备的争夺,只是很单纯的骑乘感受,但在这基础下,同时又能体验到横置V型双缸的独特魅力,以及原厂BREMBO的高质感卡钳,低调的哑光黑涂装下,达成基本的骑乘需求。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