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游戏:女子将十年被霸凌经历做成桌游,超越“被害者”叙事

不只是游戏:女子将十年被霸凌经历做成桌游,超越“被害者”叙事

首页模拟经营转校生的抉择更新时间:2024-05-07


今天,热搜榜出现的几条视频片段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在长达近5分钟的原视频中,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洗手间被一群看起来与她年龄相仿的人连扇数十耳光,整个场面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尽管校园霸凌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然而每一次此类事件的发生与传播,还是会使大众无比痛心与不解。在网上搜索“校园霸凌”这一关键词,难以计数的相关信息飞快弹出,校园霸凌事件涉及地区范围之广、参与者年龄之低、霸凌行为之恶劣程度,无一不令人瞠目。

据统计,近七成的霸凌行为发生在厕所、宿舍等校园私密场所,近六成校园暴力案件涉及故意伤害,近七成涉故意*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11.59%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受害人死亡的情况。青少年间的欺凌竟如此凶狠、普遍、屡禁不止。

······

随着此次事件的传播与对校园霸凌话题的热议,一款与校园霸凌相关主题的桌游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据了解,这款桌游名叫《转校生的抉择》,它的设计者溪子从初中到大学约10年间,遭受了长期的排挤与欺凌。

在今年的8月7日,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开幕,溪子设计的《转校生的抉择》获得了More One Go特别关注奖,策展方给出的获奖理由是:本次艺术节的主题是游戏学校,学校不只是彩色的,也会遇到一些相对“阴暗”的角落。

《转校生的抉择》游戏中的三位主角分别对应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把那些多动症等特殊群体的孩子写进故事里。溪子希望,讲出自己的经历能帮助遭到欺凌的孩子“去争夺话语权,不再停留在‘被伤害’的叙事里。希望他们知道,面对欺凌,我们也有能力去反抗。”

其实,不仅《转校生的抉择》,之前早已有一些游戏的设计超越了单纯的娱乐范畴,承载着更加深远的社会意义。例如被全世界玩家所熟知的《大富翁》,它最初其实是反抗资本主义系统下的土地所有制的产物。

早在1903年,美国女记者伊丽莎白·玛姬(Elizabeth Magie)发明出了一款桌面游戏,在游戏中玩家们将在一个以街道和设施围起来的方形版图上,进行买卖地产、收取租金等行动——这就是《大富翁》的前身,在当时名为《大地主游戏》。

玛姬设计这款游戏的初衷是向更多人解释“乔治主义”的单一税理论,所谓单一税,简单来说就是主张只征收地价税,把地租转化为财政收入,以此实现土地国有化。因为玛姬坚信土地私有化会带来种种弊端,让拥有地产的富人越来越富,出卖劳动力的穷人越来越穷,整个社会也会因此而崩溃。

尽管世界没有被这个游戏改变,但是这个游戏当中展现的社会责任感本身就极具价值与超越性。

《转校生的抉择》这个游戏尽管还不为大家所熟悉,但是这一主题的设置基本就确定了这个游戏的社会价值很可能会超越其简单的娱乐属性,其中蕴含的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值得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与支持。

最后,还是呼吁各位家长与教育工作者正确承担养育、教养的责任,让青少年懂得保护自己、尊重他人。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行动,完善法律法规,真正实现对未成年人合理、有效的保护,同时对施害者做出有震慑力的判罚,让他们真正明白:他人的人生不是任你为所欲为的法外之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