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茅草房的回忆六十年代,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记忆最深的是那时的房子。我家七口人挤在两间茅草房里,每逢大雨天,外面下大雨房子里面下小雨,地面又是泥泞的,容易滑倒。床上是唯一不漏雨的地方,也是唯一干净的地方。茅草房很容易在大风大雨中倒塌,每次下雨都是大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小孩子最怕的则是茅坑,站在两块木板上,随时有掉下去的感觉,蹲一次茅坑要吓出一身冷汗,要噁心半天。那时的农村没有卫生纸,一般使用的是又粗又硬的草纸或是木棍、竹片等,卫生条件非常恶劣。女孩子特别讨厌蹲茅坑,茅坑四面透风,里外都能看见,火急火燎地上完厕所,生怕被人发现。
除了茅坑,另一个让我厌恶的就是鸡。鸡不讲卫生,到处拉屎,桌子上、柜子上经常看见它们的尿,地面上的鸡屎更多得吓人,生怕踩着。那时农村有一种专门驱赶鸡的工具,名字叫“鸡扫竹”,拿起“鸡扫竹”使劲地晃荡几下,鸡就吓得四散而逃。改革开放后,农民的住房条件一天比一天好。八九十年代开始建砖瓦房,二千年后开始建二层楼房三层楼房。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但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建一栋好房子,我认为房子比吃喝穿更重要。总的来说,农村茅草房的回忆并不美好,但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现在的农村住房条件越来越好,但我们依然需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对过去的回忆心存感慨,对未来的期许充满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