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昨晚你和妈妈一起看新闻,当你看到一个医生妈妈前往武汉支援,她的孩子追在汽车后面,一声声喊着妈妈,你哭了;当你得知妈妈也报名参加支援湖北的医疗队,随时可能出发的时候,你哭得更伤心了。
妈妈哄了很久,你才抽抽噎噎的上床睡觉,睡梦中,小手还紧紧拉着妈妈的衣袖,害怕妈妈在你睡着的时候不见了。
此时此刻,妈妈看着你可爱的小脸,想要告诉你几件事,几件非常重要的、妈妈希望你学会的事。
01
什么是责任
你问妈妈,为什么那么多的妈妈,要丢下自己的宝宝,去武汉"打怪兽"?因为,作为医务人员,这是我们的责任。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这句话,你在书上学过。今天,你在新闻里、电视上,亲眼看到,成千上万的人以自己的行动,为这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武汉疫情蔓延的时候,独自踏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深入第一线,只为研究病情和控制病情。他坚守了科学家的责任。
22岁的护士小姐姐,刚毕业半年,瞒着父母投身一线,明知前方困难重重,却无所畏惧,一往直前。全国809支医疗队,2万多名医护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支援武汉。他们坚守了医务人员的责任。
45岁的民警叔叔,没日没夜地奋斗在防控一线工作,突发脑溢血,因公殉职。他生前说过,"警察就是战士,只有倒在自己的战位上,才是最好的归宿。"
54岁的志愿者伯伯,在疫情暴发之际,没有选择躲在家中,而是自告奋勇成为抗疫一线的一名志愿者,积极奔赴在各大医院,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尽到了一个普通人的责任。
还有许许多多的海外华人,他们四处寻找物资,千山万水运回国内,支援一线,因为,他们没有忘记作为中国人的责任。
为什么那么多爸爸妈妈要离开自己的孩子投身前线,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保护自己,而没有人挺身而出,那灾难就会越来越大,最终,谁都不能幸免于难。没有国,哪有家。
1936年4月,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在《致全体校友书》中写道:"夫国难维已至此,然吾人决不可自坏其心理上之长城;大局虽不可知,然而吾人自己之职责,决不可放弃。"
妈妈希望,你能记住这些人,记住这些事,记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一些事情,是义不容辞的。只有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抵御一切的困难和灾难。
02
什么是成长
你问妈妈,爸爸妈妈们去尽成年人的责任,那孩子们的责任是什么呢?
作为孩子,你们是人类的未来,你们的责任,就是学会成长。
在《动物世界》里,曾经看到过老鹰妈妈训练小鹰飞翔的过程,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能靠自己飞起来的小鹰,才能活下去。
残酷吗?很残酷。可是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
真正的成长,从来都只能靠自己。
在成长的路上,有两个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 管理生活的能力
最近河南焦作有个10岁的小男孩在网上火了。这孩子父亲是警察,母亲是医生,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
10岁的孩子,每天自己去超市买菜、做饭,然后自己写作业、上网课。每天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出门还不忘记戴好口罩和墨镜。网友打趣道:"一看就是医务人员的孩子,防护知识很全面啊!"
在很多同龄孩子连鸡蛋都不会剥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很好。可以推测,从小父母就教他做家务,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所以在紧急时刻,他不但照顾好了自己,还为父母免去了后顾之忧。
这样的独立能力,让很多成年人都自惭形秽。
新闻上曾经报道过的神童魏永康,8岁进重点中学,17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他从小的生活都由母亲一手包办,结果离开了妈妈,连基本生活都无法应付,最后只能退学。
如果一个人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在世界上立足?从小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将来,才能管理自己的人生。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曾说过:"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2、 管理时间的能力
这个最长的春节和寒假,大家都只能呆在家里,可是同样是休息,有的人从早睡到晚,有的人从早玩到晚,也有的人,从早学到晚。
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就将如何管理自己的一生。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学霸的时间计划表曝光,令人震撼。学霸们每周都会制定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将自己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详细的列出来,内容包括了课程、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生活安排,然后一一完成,包括周六和周日。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晚上9点到凌晨1点全都安排满满当当。
有人感叹,这样学习,想不是学霸都难。
成功靠的不是智商,而是在其他人放纵的时候,利用好每分每秒的时间,默默的努力和持续自律。
对每个人来说,每天都只有24小时,是用来放纵浪费,还是用来学习充电,全看你自己。而人生的差距,往往就是这样拉开的。
管理时间,实际上就是管理自己,学会自律。
所以,我的孩子,妈妈希望你从今天开始,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自己制定计划,并坚持去完成,一步步成长,学会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03
什么是离别
今年的春节,本来应该是团圆的时候,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许许多多家庭的团圆,变成了生离死别。
每天新增的死亡病例后面,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孩子失去父母,夫妻失去爱侣,冷冰冰的数字后面,有多少痛不欲生的眼泪。
而一批批义无反顾出征的逆行者身后,又是多少家庭的分离,多少亲人的难分难舍。
这个话题太沉重,多么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需要面对这一切。可是,这又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如何说再见,是最悲伤、最难以开口,却又不能回避的一课。
世间任何关系,都有分离的一天,父母子女如此,爱侣至亲如此,只因生命本就如此。
亦舒有本小说,名叫《如何说再见》。小说里,32岁的摄影师谢雅正身患绝症,在最后的一年里,她用摄影机记录下了自己的生活和亲人,并且将照片制成一本摄影集,作为送给女儿的礼物。
在这本摄影集的开头,她写道:"爱女纪元,我将提早离开你,不过,我想你知道,我会在世界的另一角落看着你,我们彼此仍然相爱。"
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爱从来没有真正离开。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所说:不必害怕别离,只要还爱着,只要还记得那个想念的人,她/他一定会在某一刻,以一个温柔的姿势拥抱你,和你重逢。
秋天落下的树叶,春天会重回枝头,生命周而复始。离别固然悲伤,可是,哭泣过后,每个人都要走好自己的路。
送给挚爱的人最好的礼物,是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离去,他们爱的人,仍然能够好好生活。
这是面对离别,最勇敢的方式,也是天下所有不得不离开孩子的父母,共同的心愿。
2020年的春天,千千万万个爸爸妈妈去打怪兽,留在家里的千千万万小宝贝们,希望你们坚强、快乐、健康成长。众志成城,相信我们终能等到春暖花开,阖家团圆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