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听起来很遥远,但有可能随时就在我们身边。小编送您一份反恐指南,请查收。
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什么是恐怖活动
●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
●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
●其他恐怖活动。
常见的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
一、常规手段:
(一)袭击
1.砍*恐怖袭击:在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刀斧砍*无辜群众。
2.冲撞碾轧恐怖袭击: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无辜群众。
3.纵火恐怖袭击:使用汽油、柴油等易燃物品对交通工具、建筑物实施纵火焚烧。
4.爆炸恐怖袭击:炸弹爆炸、汽车炸弹爆炸、自*性人体炸弹爆炸等。
5.枪击恐怖袭击:手枪射击、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
(二)劫持
劫持人以及劫持车辆、船、飞机等。
(三)破坏
纵火破坏及破坏电力、交通、通信、供气供水设施等。
二、非常规手段:
(一)核与辐射恐怖袭击
通过核爆炸或放射性物质的散布、造成环境污染或使人员受到辐射照射。
(二)生物恐怖袭击
利用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产品侵害人、农作物、家畜等。
(三)化学恐怖袭击
利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侵害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食品与饮用水等。
(四)网络恐怖袭击活动。
利用网络散布恐怖袭击、组织恐怖活动、攻击电脑程序和信息系统等。
如何筑牢反恐安全防线
主动安检,共筑平安
《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要依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全国每年都会通过安检查获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有效防止了各类危害的发生,维护了公共安全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的场所通常有哪些?
●交通枢纽, 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汽车站、码头等。
●人员密集场所, 如城市广场、影剧院、景点等。
●大型活动举办场所, 如重要会议、体育赛事、展览、演出活动场所等。
●其他需要进行安检的场所。
实名登记,从我做起
《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登记。对拒绝查验或身份不明的,不得提供帮助服务。发现可疑情况,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实名收寄,传递安全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实名登记?
●入住宾馆、酒店等。
●邮寄物品。
●运输货物。
●购票乘坐长途汽车、飞机、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互联网、金融、电信、机动车租赁等服务。
●购买特定商品。
●其他。
应急有方,遇险不惊
掌握应急技能
●立即离开事发区域,不要围观、停留,不要贪恋财物,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遮蔽物遮掩、躲藏。
●保持镇静,不要惊恐喊叫,避免增加周围人的恐惧,引起更大的混乱和伤亡。
●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 及时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
●逃离现场时应避免拥挤,以免因拥挤、踩踏受伤。
●如遇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
抵制极端,远离危险
《反恐怖主义法》明确禁止、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违法者将被给予罚款、拘留处罚,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识别、举报涉恐可疑情况
发现可疑情况之后怎么办
●迅速远离。尽可能地远离可疑人员、可疑物品,确保自身安全;牢记可疑特征,如嫌疑人外貌、携带物品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用手机进行拍照记录。
●及时报警。向周围的执勤民警或到当地公安机关报警。报警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全面报告可疑情况的具体细节。
110
公民发现并积极举报可疑线索的,经过核实后,公安机关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同时,严格保护举报人的个人身份等信息,充分保障举报人的安全。
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行为,却窝藏、包庇的, 将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文章来源:平安吉林
【江城政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