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堪称CP爆发之年。
既有《梦华录》《苍兰诀》《星汉灿烂》当中的热门古偶CP。
又有各路恋综层出不穷的素人CP。
让磕学家欲罢不能。
但,鱼叔今天要讲的这一对,绝对不同凡响。
虽是「三角恋」,却被称为今年最浪漫、最震撼的爱情奇观。
这CP出自一部纪录片。
豆瓣高达8.9分,烂番茄新鲜度开局100%。
不仅是年度票房最高的纪录片,也是无数人期待的冲奥之作。
今天咱们就来见识见识,什么才叫CP天花板——
《火山挚恋》Fire of Love正如片名,火山与爱情的并置。
并非诗意的比喻,也绝无艺术的夸张。
而是因为这对CP的身份相当特殊。
他们是一对火山学家夫妻,卡蒂娅和莫里斯。
他们的工作就是追随各地的火山喷发、余波,采集样本,收集数据,预测新的喷发。
因此,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堪比灾难大片。
他们会乘直升机到荒芜之地,在硝烟中穿行。
不像偶像剧中,男女主在冬日里踩雪、滚雪球。
卡蒂娅和莫里斯最常做的是,在炙热、熔化的岩石上踩来踩去。
在手里小心翼翼地团火球。
也不像偶像剧男女主在干净亮堂的厨房里你侬我侬的经典场面。
他们常常就地取材,趁着熔岩温度还没降低,煎几个鸡蛋吃。
边吃还边互相吐槽对方的厨艺。
他们也有调剂生活的小生物。
有时是笨重的海豹,有时是小巧的松鼠。
纵情于广阔天地间,无需刻意编排也足够浪漫。
他们在爆破中享受蜜月之旅。
在峭壁悬崖上摆出pose。
没有灯光璀璨的舞厅。
在岩块、碎屑四起的火山边缘,他们也可以自在舞蹈。
正如莫里斯所说,「我,卡蒂娅,火山,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这段「三角恋」始于1966年。
当时恰逢火山学领域兴起,大陆漂移学说被进一步确认。
卡蒂娅原本是地球化学家,莫里斯是地质学家。
他们因为各自的「初恋」——埃特纳火山与斯特龙博利火山,摩擦出火花。
最终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奔赴世界各地的活火山。
不像我们印象中严谨、古板的科学家形象。
这对夫妻更像个两个疯狂、自由的艺术家。
他们不愿以传统的科学方式将火山细致归类、命名。
而是认为每一座火山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鲜明的个性。
所以,他们并没有依赖科研数据,而是更多借助影像。
他们背着各种摄影器械,追赶每一场火山爆发场面,为不同形态的岩浆、板块留念。
这部纪录片中,大量极具震撼力的素材都是他们亲自拍摄的。
能清晰地看到板块如何分离,涌出的岩浆填满缝隙,形成新的陆地。
能看到滚烫的火山岩,如面包一般膨起,又像巧克力一般熔化。
以及形成的岩浆湖,如一锅滚开却被遗忘的热粥。
有剧烈的喷发,也有缓慢的溢流。
伴随着空中溢起的熔岩碎屑,地球由此新生和裂变。
这就是莫里斯和卡蒂娅眼中的世界。
他们一生都为如此壮美、震撼的地球奇观所倾倒。
他们彼此深爱,因为「没办法和不爱在火山之巅的人在一起」。
他们决定不生小孩,因为只有这样,「人生中就只有火山、火山和火山。」
毫无疑问,浪漫的同时,他们的生活也是极度危险的。
地形原因,汽车一度抛锚了27次。
有时陷在熔岩池里。
有时被突如其来的异物撞毁。
被烫伤也是常事。
莫里斯曾掉入滚烫的泥中。
右腿皮肤像洋葱一样剥落。
他称之为「火山学家的洗礼」。
气体采样是基本工作,但也十分棘手。
将成分复杂的气体装入瓶中,这一简单的工序常常要失败很多次。
一次次突如其来的爆炸。
让他们经常长裤子变成短裤衩,屁股还得缝缝补补。
但多数时候,好奇和热爱盖过了恐惧。
他们永远无所畏惧,一起上刀山下火海。
仅有一次例外。
1971年,在和朋友乘船前往印度尼西亚时,莫里斯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想在全世界最大的硫酸湖里划船。
他觉得很有趣,因为从没有人这样做过。
卡蒂娅是化学家,深知强酸的可怖。
一行的化学家也都极力反对。
毕竟,这个湖里,一块石头都能飞速溶解。
硫酸湖边也都是面目全非的野生动物。
人一旦失足落水,后果不堪设想。
最终,卡蒂娅拒绝参与,但她还是尊重莫里斯的意愿。
莫里斯和一个地质学家朋友一起挑战。
他们在跳蚤市场买了一个橡胶艇。
怀着兴奋又恐惧的心情,一点点向湖中心挪去。
直到硫酸溶掉钢缆,腐蚀了丢下去的样本瓶。
在逆风的恶劣情况下,他们花费三个多小时才平安返岸。
卡蒂娅一直在山上密切注视,揪着一颗心。
等他们上岸后,忍不住愤怒大骂。
莫里斯搬出尼采的话回击,「傻子就是一无所有只剩理智的人。」
但显然,卡蒂娅从来不怕失去理智,她只是怕莫里斯离开。
他们都深知,既已选择了这条路,死亡就是一门必修课。
1980年,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发,一大片山坡崩落。
有两位火山学家被灰火山的爆破击中,当场身亡。
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的好友。
朋友的离去让他们悲伤,却并未浇灭他们对火山的热情。
相反,他们反而因此选择了更冒险的一条路——灰火山研究。
火山可以笼统分为红火山和灰火山。
以前,他们热衷于拍摄色泽鲜丽的红火山。
红火山产生于板块的分离,会形成溢流。
但只要判断出河流走向,就可以避免受伤。
朋友因灰火山去世后,他们则转而探求灰火山。
灰火山,是出了名的*人火山。
「就像是点燃引信的炸弹,但没有人知道引信的长度。」
火山灰云能喷发到30、40公里的高度,碎屑涌浪的速度高达每小时一千公里。
短短数秒内,就能摧毁方圆40公里内所有生灵。
但这些也并没有消减他们对火山的迷恋。
他们依然满怀期待地奔向每一次喷发现场。
还会发掘更多有价值又有趣的信息。
比如,灰火山虽然危险,但它们的火山灰却相当肥沃,有利于蔬菜种植。
他们就试着种出了「巨无霸」萝卜。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份痴迷和热爱是难以理解的。
《2012》《庞贝末日》等灾难大片,都展现了火山爆发时的末日景象。
从人类渺小的视角看去,种种自然伟力,远距离看是壮美。
但近距离看,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种荡清一切的可怖摧毁力。
卡蒂娅和莫里斯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对火山的感情也发生过变化。
其实最初,他们是为了逃避人类社会,才选择投奔自然的怀抱。
60年代的美国,社会动荡,人心涣散,他们一同上街游行。
但最终出于对人性的失望,才将全部心力投注在火山上。
但80年代,他们再次奔向火山时,却反而是为了奉献社会。
也是从这时起,他们开始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形象。
契机是1985年,哥伦比亚安第斯山脉的鲁伊斯火山爆发。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火山喷发之一。
整个村庄都被吞没。
原本,火山学家已经预言了这次爆发。
也早已拿出了相应的技术报告。
里面详细列出种种令人不安的迹象,并说明了周边城镇所面临的危险。
但没料,决策者并没有接受火山学家的建议。
他们以成本太高为由,竟然完全没有提醒居民撤离。
导致村庄被彻底摧毁,至少两万三千多人死亡。
卡蒂娅和莫里斯穷尽一生触摸地球的脉动、血流。
那一刻,他们却只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甚至无颜自称火山学家。
虽说,20年来他们流浪在无人之地。
但一如莫里斯所说,他们热爱火山,却也更爱人类。
他们也深知,只要对火山有足够的了解,这两者并不冲突。
因此,他们萌发出新的愿望——让人类避免火山之灾。
他们反思,或许是因为技术报告专业性过强,无法令人信服。
但如果是直观的摄影、图片,视觉冲击力更强,或许更能引起重视。
因此,他们决定集中心力拍摄防灾的教育影片。
拍出火山吞噬万物的场面、受灾现场的情景,让政府正视这一问题,也给普通大众敲响警钟。
为了实现这一效果,他们开始寻找最致命的灰火山。
而且比以前更为冒险,更加近距离地拍摄。
常常在火山爆发,碎屑浪涌的时刻,还在50米处扛着摄像机呆立。
好几回多亏被朋友及时拉走,才能死里逃生。
可遗憾的是,他们终究不是灾难片中永远头顶光环的主角。
1991年6月,他们在日本云仙的火山爆发中离世。
日本的云仙山在沉睡了200年后苏醒,让他们异常激动。
可当天,因为下过雨,视线模糊。
他们为了拍得更清楚,站得离火山更近。
这一次,他们彻底消失于滚滚而来的火山灰里。
同月,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
由于预防措施得当,五万八千多人成功撤离。
这正得益于卡蒂娅和莫里斯生前留下的影片。
他们提前预测到火山爆发的迹象,并用所摄素材制作了教育影片寄给菲律宾当局。
政府被他们的影像所震惊,十分重视他们的警告。
提前发布预警、部署撤退,才没有酿成严峻后果。
卡蒂娅和莫里斯,长眠于一生挚爱的火山。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的躯体依然紧靠。
死亡也未曾将他们分开。
而他们留下来的知识遗产,还在拯救着无数人的生命,给人们以永恒的精神慰藉。
他们将自己活成了两座火山。
留下了炽热燃烧,刹那永恒的生命奇观。
不难理解,这部影片能被很多人列入年度十佳影单。
作为一部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记录片,与之前同样由国家地理出品的《泰国洞穴救援》《徒手攀岩》一样。
它让人心澎湃,久久难以忘怀。
不仅仅因为火山、洞穴、峭壁这些雄伟壮观的自然奇观。
而是因为罕见、可贵的生命状态。
纯粹的热爱,极致的追求,忘我的境界。
一道不长的火光,却足以给这个虚荣浮华的时代当头一棒。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