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网红文化,在中国可能是精神小伙社会摇、奥力给、影流之主、劈柴喂马、李子柒;而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地区则是挖坟倒斗当摸金校尉。
他并不像《鬼吹灯》里胡八一似的挖古坟、斗僵尸;而是专挖70多年前的二战战争遗迹。
打开Youtube,打上几个挖坟的关键词,就会发现无数个百万级内容。
这种摸金校尉式的视频的套路就是边挖边介绍,简单粗暴。
如果挖出来好东西,比如当年纳粹军官的包裹,随便展示一下私人物品,视频阅读量就能轻轻松松过百万。
△ 一个博主挖到了个德军军官的储物箱,里面不但有鲁格手枪、铁十字勋章,还有一些纳粹金条
事实上,这种摸金校尉文化在前苏联地区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现在有数以万计的“摸金校尉”在沼泽里、冻土中携带着各种设备,试图复刻视频里的寻宝奇迹。
△ 差不多就是这感觉
前苏联地区的“摸金校尉”在中国语境下,叫做“挖土党”。或许是因为不了解,又或许是因为这事离得远,所以词性似乎略显中性,感觉跟羊毛党、炒鞋党差不离。
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他们是时代伤痛中孕育出的怪胎。
斯拉夫摸金校尉这种社会现象的盛行,在2008年俄罗斯现象级电影《我们来自未来》中就有所体现:
△ 《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中文译名为《古墓迷途》
故事讲的是,一个俄罗斯大学的历史系高材生,凭着自己对二战历史的了解,掌握了对古战场遗迹“寻龙点穴”的技艺。
辍学之后带着一票兄弟,四处寻找未经妥善埋葬的战士墓地,挖开墓穴,把他们墓中的勋章、装备拿去卖给商人,赚笔大的。
△ 《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中交易苏联勇气勋章的片段
在将东西劫掠一空之后,挖出的战士遗体就直接弃之荒野了,甚至成为他们玩乐的工具。
△ 《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中拿苏军头骨当靶子的镜头
虽然电影故事是虚构的、架空的甚至还被融入了穿越环节,但它很多信息来源都是真实的。
片中谢尔盖所售卖的勋章叫“Медаль «За отвагу»”,中译勇气勋章。在1938年10月创立,专门奖励那些保卫祖国的战斗英雄。解体后,仍保留在俄罗斯联邦的勋章体系中,沿用至今。
△ 勇气奖章,Медаль «За отвагу»
1938-1991年,苏联共计发布了近470万枚此类奖章,其中有420万枚于苏德战争时期被授予;因为战事紧急,很多勋章直接在火线授予,拿到之后很多战士戴着就上战场了。
这种战时勋章随身佩戴的习惯,就成为了挖土党们寻找失踪士兵遗骸的原动力。
△ 1945年4月29日,在柏林地铁围剿德军的照片,从画面上能清晰看到一些士兵有战时佩戴勋章的习惯
苏联有着相当完整成熟的勋章体系,每一枚勋章都有证书,上面记录着勇士们的荣誉行为,证明着曾经在胜利的宏大叙事下,这些英雄做出了怎样具体的奉献,又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这么一枚富有意义的勋章,在经过摸金校尉的粗暴挖掘之后,在苏联勋章互联网上只需40欧元便能把牺牲烈士一生的荣耀,揣兜里带回家,成为自己的收藏。
这种交易从不是个例。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去前苏联地区的古物商店和路边,购买苏联时期的物件已经成为了一种打卡式的举动,甭管是勋章、旗帜、党员证,还是手表、雕像、大挂像。
但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兴起,曾经Local的生意变成了国际化,销量越来越大,所有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物品,甚至就连在卫国战争中阵亡士兵的腰带扣,都成为了红色帝国的遗产,军品收藏界的宠儿。
这些象征着苏联红军荣誉的物件,只是一个庞大行业中最底端商品,而已。
△ 从战士墓地出土的红旗奖章、腰带扣;除了变卖、盗抢以外,这个市场很多物件有相当一部分为盗墓而来
根据英国《卫报》报道显示,全球军事纪念品每年超过5000万美元,其中纳粹的物品普遍要比二战时其他国家的东西更值钱。
在这种趋势的推波助澜下,纳粹战争纪念品市场变得越来越火爆,比如德军阵亡士兵各个型号的钢盔,在过去十多年里翻了近7倍。
最高端的是像坦克、汽车这类的武器装备以及名人用过的东西,如果是著名纳粹分子用过的,价格更能飞上天。
△ 赫尔曼·戈林穿过的制服可以卖到12.6万美元(2015年)
△ 绰号“死亡天使”的奥斯维辛医师门格勒日记能卖到24.5万美元(2011年)
△ 一辆保存完好号称“德意志军马”的IV号(H)型坦克,售价250万美元
这么高端的产品,可遇不可求,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到,数量也少;但位于产业相对低端的装备、制服、勋章遗物可就不同了,“货量”源源不断,一批批的出土物件不断填满日益高涨的二战文物收藏者的*。
那么,为啥一定是前苏联地区会成为挖土党的宝库呢?
△ 伏尔加格勒,苏联时期旧称斯大林格勒。后来为了纪念战役胜利,政府在当时激战最惨烈的马马耶夫岗最高处,树立了著名纪念碑《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ёт》。
因为这些地区大多是二战时最惨烈的东线战场,在当时,双方都为胜利而残酷鏖战,投入了大量兵器、人力物力,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就被遗落在各地成为文物。
在1941年6月至1945年5月期间双方军人死亡数量超过1000万,此外还有400万失踪者,他们大多被尘土掩埋,没有得到妥善掩埋和记录。这些数量庞大的失踪者身上的勋章、档案、生活用品,也更加充实了这一领域的收藏维度。
△ 东线最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双方死伤200万左右,平均每个士兵活不过9分钟
另一方面,血腥战场的超大规模会战,让这些战争遗迹非常集中,只要通过研究,就能断定大概方位,难度系数较低。
加上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让战争遗迹会在雨季沉入松软的泥土;被中性土质包裹的战争纪念品,因此得以保存完好;所以,挖土党总能搞到几乎全新的二战文物,质量优秀,货量充足。
△ 2017年挖土党在战场遗址挖掘到了一个弹药箱:里面放满了各种私人物品,保存完好,其中还包含一盒雪茄
可能很多人觉得,战争结束后政府难道不清理现场吗?苏联政府的确清了,但因为俄罗斯地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很多战争遗迹都被遗忘了,逐渐隐藏在泥土沼泽之中。
资源充沛、市场广阔,可谓天时地利皆齐活,只需要人在技术上努把力就得了,属于妥妥的低投入高回报。因此,越来越多前苏联地区青年加入这一领域,想要靠战争遗产发一笔。
西方人给这些“挖土党”专门起了个精确名词:Black Digger,Чёрные копатели,专指那些靠非法挖掘二战古战场遗迹、掠夺士兵遗骸获取财富的盗墓贼。
做Black Digger的人,大多是前苏联地区“80后、90后”年轻人,虽然市场广大,利润可观,有时运气好甚至能挖出各种稀有的战争宝贝,实现阶级跨越。但落到基层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 2008年,一帮波兰挖土党从土里挖出了一辆四号突击炮,这种战车存世仅有3辆;根据2011年的拍卖数据显示,没有发动机的此类坦克的价格为425000欧元
首先,干这事呢,有送命的风险,所以必须得有野外生存经验和军事素养。在时隔不到百年的战场丛林里,踩雷、臭蛋突爆等状况比比皆是,没点军事素养,直接Game Over,更甭提挣钱了。
△ 在Black Digger活动的区域上,很多炮弹就这么平躺在地上
其次呢,这事光有一膀子力气也不行,还得有脑子,不但得天天翻阅历史典籍和战争回忆录查阅资料寻找大体方位,还得下现场跟附近的老村民聊天确定具体地点。乍一看,都快赶上调查记者的业务能力了。
即便知道了位置,还得靠点运气。
不但得根据当地的地貌特征选取装备,还得祈祷自己的侦测器能恰好找到阵亡士兵腰带扣,从而找到宝贝。一旦确定位置,立马开始挖掘,把一切值钱的商品洗劫一空。
最值钱的东西,大多是军官的勋章、保存完好的武器和生活用品,但这种几近完美品相的东西可遇不可求;事实上,失踪者遗体上都有狗牌,这就足以让他们大赚一笔。
△ 几年前挖土党找到了一个隐秘的德军军火库,里面有无数崭新的武器。其中MG机枪最为亮眼,这种品相能在美国枪市卖到8万美元以上。
普通纳粹士兵的身份识别牌在市场上可以卖到60美元,而党卫军(SS)的身份识别牌可以卖到上百美元,这笔钱甚至比东欧部分地区教师的月薪还要高。
△ 上图是一块党卫军身份识别牌,识别二者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有SS标志即为党卫部队
△ 二战时期,苏联士兵使用的身份识别技术是胶囊配纸条,在市场上的价格要比纳粹士兵低了不少
金钱是Black Digger的第一驱动力,他们根本不在乎死者是否能魂归其土。
由于当时掩埋的场地多是合葬墓或是战场遗迹,所以他们常常能发现一片尸骨;不过,在他们劫掠之后尸骨暴尸荒野,紧俏的身份牌尽丢,想要识别身份、收敛尸骨,变得难上加难。
△ 盗完墓,就把遗骨这么一扔,相当恶毒
这种悲剧,在一个叫Schäfer的德国人寻找叔祖父遗体的故事里可以得到充分验证。
他的叔祖父在1942年被游击队击中胸部,在临死前倒在战友怀里一直默念家人的名字;在死后,他被合葬在战地墓园,撤退前德军对这些墓地进行了草草掩埋,以防苏军破坏。
当Schäfer根据退伍军人的日记和战地报告判断好位置之后,办好手续,带着相关人员前往挖掘时,却发现早已被Black Digger挖得乱七八糟,骨头散落一地,身份识别牌也没有了。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人,再也不能让他回到故乡了。
△ 海因里希·吉尔根巴赫(Heinrich Gilgenbach)的照片
在中弹后,他在战地医院又活了几天,
在此期间的绝笔信成为其家人最珍贵的回忆
Black Digger的做法,无异于给这些战死者第二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上的,而第二次则是灵魂上的:没人能再找到他们,也没法回到故乡,留给灵魂的只有遗忘。
但Black DIgger们却不这么看,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一个叫Sebastian的Black Digger对《卫报》记者说:
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尸骨到底是俄罗斯人还是德国人,是侵略者还是卫国者,在金钱面前全都一样。
他并不认为把战死者勋章等一切有价值的战争纪念品拿走,算是盗墓;因为没人记得他们。而且他们也没拿死者的金牙或是首饰,算不得盗窃。
这种盗掘当然是违法的。
虽然东欧许多国家都出台了重罚盗掘二战战争遗迹和失落士兵墓地的法案,但效果却乏善可陈,Black Digger 不但会专挑地广人稀的地下手,还会贿赂警察保证自己的安全。
你们可能会问了,那这帮人这么聪明,干点啥不好非得挖坟呢?
就是因为穷。
苏联解体后,各地经济凋敝:失业率、自*率暴增,所以不少年轻人相当失落、拮据,于是便开始打起了地下的主意,打算用那里的战争遗产,赚钱花。
△ 1991-2019年俄罗斯联邦失业人数
From:worldbank
你或许以为Black Digger的做法,早就被人人喊打,成为批驳对象。
但事实上,冠以“寻找失踪士兵”正在成为传媒们的噱头,成为西方世界媒体吸引点击量的一个做法,颇受观众喜爱。
最早在2014年,西方媒体制作了一档专门讲挖掘士兵墓地的电视节目《Nazi War Diggers》,虽然因为经常搞混士兵遗骨被评论家批评,但依旧备受观众欢迎。甚至在波兰的Discovery Channel的周末收视率一度达到87%。
现在的Youtuber亦如是。
虽然很多拍这些的视频的Youtuber都在个人简介中声称自己是收敛遗骨、给失踪士兵确定身份的大好人。但充满教学向的语言以及后附的非法电子探测仪还是会让人产生疑惑:他们到底是靠挖坟的猎奇吸引观众的演员,还是真正的善举呢?
彭博社看来,受这类节目的启发,越来越多的人正开始去试图搅扰战士们的栖息地,试图通过亡灵赚大钱。
但,这种视频启发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多Black Digger。
越来越多善良的人也开始挖掘战士们的永眠地,但他们要做的不是掠夺挣钱,而是为了送他们魂归其土,帮助亡灵回家。
他们形成志愿者团体,去曾经发生激战的地方挖掘,收敛遗体,送他回家。虽然各个国家都有阵亡士兵遗体管理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但真到落地执行,还是得靠熟悉情况的专业人士。
这些志愿者的年龄、身份不尽相同,他们有的是记者、有的是农夫、还有的是待业者。但却都有一个关键的相似之处,就是想对自己土地上的生灵负责,在他们看来,只有当最后一个亡灵回到家,才是一场战争的真正结束时刻。
△ 志愿者正在根据苏军胶囊中的字条查找遗骨身份,不过因为迷信很多苏军拒绝写个人信息,以至于难度重重
在拉脱维亚,这样的遗骨志愿者团体有几十个。以比较有名的Legenda为例,他们一年大概能收敛700名士兵遗体。
前苏联加盟国拉脱维亚是二战末期库尔兰战役的主战场,35万名德军精锐在此与苏军展开过6场大型血腥战斗,超过10万德军命丧于此,无人问津。
△ 库尔兰战役,其实就是35万德军守孤城的故事。最后他们中的18万幸存者,全被发送到了西伯利亚当苦力。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战斗的地方曾是6个世纪以前条顿骑士团的管辖地区,而骑士团的衰落也因东方的斯拉夫人。
每到活动时间,这些志愿者就穿上统一的制服到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战争纪念碑集合,统一坐车前往挖掘地点进行志愿工作。
每次挖掘的时间不太固定,有时1天、有时2天,甚至更长。工作流程跟Black Digger差不多,都是先定位再挖掘。
但不同的是,他们对遗体有绝对的尊重,尽量根据身份牌的信息来收敛,把遗物尽量找到后,放入收容袋,交给所属国家的服务机构,让他们魂归其土,灵魂不再游荡。
△ 拉脱维亚志愿者收敛的遗体袋
没有人会否认这件事是善举,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会被善待。
在收敛遗骨的过程中,处理爆炸物一直是很危险的事。因为你不能确定地雷、手雷之类的武器到底会不会突然引爆,把你的生命一起带走。
另一方面,来源于Black Digger。志愿者的善举,在他们看来是断人财路,所以时常会带着武器驱赶他们;有时,甚至会划分领域,严禁志愿者进入。
△ 一名志愿者在拉脱维亚的森林里寻找遗骸,他本以为是侦测到了战士的腰带扣,便伸手去拉。但没想到拉出的是苏联F1手榴弹的引信,所幸没有爆炸。
但即便这样,这些志愿者依旧努力寻找遗体,拉脱维亚的志愿者团体已经帮助15000名被人遗忘的士兵遗骨得到重新安葬。
△ 等待着重新安葬的德军遗骨
在一个名叫Ivan的团员看来:百万战士的失踪数字,或许只是报表上的理性表达,是Black Digger收入的广阔天地,但对数字背后的家人来说,却是想要带他回家的希望。
中国的招魂仪式中有句话,叫:人有其土,魂兮归乡。意思就是说,人,都是有根的,去世之后要回到自己的故土上,灵魂才能得到安宁。
这种情感或许是全人类共通的吧。这无关国籍、政治观点。毕竟在成为战士之前,他们都只是自己家庭的丈夫、儿子或是父亲,是被爱着的人。
生而为人,就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不是吗?
参考资料:
01.https://www.taringa.net/ offtopic/soldados-rusos-descubren-el-cofre-de-un-nazi_xy12j
02.https://www.warhistoryonline.com/world-war-ii/grave-robbers.html
03.《苏联的勋章和奖章》,白山出版社
设计/排版:文特森
有关俄罗斯的有趣故事,我们给你整理了一下,就跟下面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