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石」好电影 ·不会错过!
平时看新闻,遇到性质特别恶劣的犯罪事件,除了对犯罪过程特别关注,一般都会追问为什么罪犯会这么做,也就是想要知道他的犯罪动机。
而再往前追问,就是想要了解是什么样的环境和事件导致他有了犯罪动机?而只有深入了解分析罪犯形成的特点和思维,才能有效的防止罪犯、找出凶手、防止案件的持续恶化!
也就是走进罪犯的内心世界!
而正是这种构想从而催生了美国FBI的一个叫做行为分析侧写员的新行当,最近美剧大佬Netflix终于把这个职业的大佬约翰·道格拉斯(一个被誉为现代福尔摩斯的传奇探员)的事迹搬上了荧屏:
心灵猎人
译名有点文艺,还不如直接叫“心理神探”来得简单粗暴一些。
这剧是根据道格拉斯撰写的一本被誉为犯罪心理学经典读本《心理神探:美国联邦调查局系列犯罪破案揭秘》改编的,在此之前美剧《犯罪心理》《汉尼拔》的角色就参考了书中的很多案例。
这一次,他们终于把这部经典读本正儿八经的搬上了电视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剧的其中一位重量级导演大卫·芬奇,《七宗罪》《搏击俱乐部》《消失的爱人》等经典悬疑片都是出自他的手笔,甚至是让Netflix腾飞的热门美剧《纸牌屋》也是他搞的。
今年大卫·芬奇再次出手美剧,依旧不同凡响。
中外各大影视评分网站都能看出剧迷对它的喜爱之情:
本剧主角福特,他的原型就是上面FBI犯罪心理分析祖师级人物的约翰·道格拉斯。
故事发生在1977年的美国,那时候的福特还是一个FBI的特别探员,在本剧的开头他负责和一位挟持人质的疯子谈判。
这名疯子称自己是一个隐形的人,经常对着空气中不存在的人聊天,因为妻子无法忍受要挟离婚,他就偷了一只猎枪,抢了酒吧,挟持人质想要通过警察要求和妻子沟通。
妻子说他一忘记吃药就会犯浑,对峙过程中,罪犯还曾脱了裤子验证别人能否看到他。
但由于福特的失误,导致罪犯认为自己被妻子抛弃,最后举枪崩了自己。
罪犯自*、人质全部安然无恙,直接省去后续调查,这对警察局来说是不错的结果了。但对于福特这个负责友好协商的人来说却是个不小的失误,因此他被老板调离前线,回到FBI学校教书。
福特教书也不行啊,理论虽然很丰满,但是过于枯燥,学生一点都不给面子,老师话没说完,一听到下课铃就赶紧走人
而隔壁老王教授的课堂就显得生动得多了,懂得结合现行的重点案件,福特的学生都跑掉了,但老王的学生却听的津津有味,舍不得离开
即便如此,福特没有感到自卑反而和老王的观点产生了共鸣:
现代社会,陌生人之间也会发生暴力,
当动机变得模糊,
警方该何去何从?
特别是交了一个正在攻读社会学博士的女友后,福特愈发肯定:社会在变化,犯罪动机在模糊,而通过分析现代人类的行为特点、生活方式、感情状态可以为疑难案件的破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但是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警方是不被接受的,福特甚至跑进大学和那些关注这个领域的教授交流,从而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之中。但无论如何,没有实际操作终究是纸上谈兵,他被学生质疑、被老大调侃。
这时候FBI行为分析科的比尔向他抛出橄榄枝,这个科室在当时并没有将其作为破案的支撑,重点精力主要放在给各县市基层警察的授课培训上。
但这个工作可以跟基层警察直接进行交流,可以接触到许多突发事件,甚至和罪犯接触,于是福特就跟着比尔开始走江湖。
真正让福特得以交流的重犯是一个少女*手艾德,艾德身形庞大,体重高达300斤,外貌上来看极为普通,幽默健谈,曾梦想当一个公路警察。
但他*了6个十几岁的女大学生,砍了他们的头还进行侮辱,更恐怖的是,15岁的时候就干掉了自己的祖父母,后来直接用羊角锤*了他的母亲,还把头弄下来对着他母亲的嘴巴侮辱,最后还把头放在窗子上,因为这是为了满足他妈妈的俯视*。
艾德的智商高达136,特别喜欢刑侦节目,连续十几起凶*案依然能够逍遥法外,最后因为过于无聊主动向警方自首,警方称其为:
友善的祸害
福特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罪犯的行为方式,绝对走进他们的内心,以极为友好的态度试图与他们深度交流。
第一次交流,福特就显得拘谨和被动,几乎可以说是被艾德牵着走,双方一开始的坐姿就明显能够看出彼此的攻守态势。
即便如此,福特还是认为自己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一直劝说比尔加入自己的阵营,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
但是这种行为会被看成是同情罪犯的做法,也被警方认为是在做着无用功,福特甚至差点害得自己丢掉工作。
随着访谈的深入,福特逐渐取得主动权,同时也发现母亲这一角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度的压迫甚至会让自己子女的心理产生扭曲,从而逐步形成罪犯。
这一发现,也让他们帮助当地警方破获、制止了一起可能发生的连环*人案件
福特成功的把比尔拉入阵营,同时还成功劝说一位社会学女教授加入阵营,行为科学分析开始受到领导的重视。
于此同时,随着与恋鞋癖、自大狂等罪犯的深入交流,福特团队也开始受到罪犯思维的影响,他们各自平静的生活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整部剧其实是反爆米花的叙事方式展开的,在一众主张激活剧迷肾上腺素的美剧中简直是一股清流。
他们不以过多的展示这些令人膛目结舌的犯罪过程为噱头,很多作案手法往往是通过几句台词直接交代出来,而是把重点放在与罪犯之间的心理交锋。
这一点,就有点像前阵的《炸弹追凶》,询问过程表面上看没啥波澜,实际却是暗流涌动,除了对案件真相的反复推敲,同时也将心理学和社会学对原始的犯罪动机进行了深度剖析。
这也使得剧迷得以和探员一起搜集信息,跟罪犯交流,了解他们,一起走进黑暗的最深处。
该剧第一集节奏会缓一些,进入第二集艾德篇会耳目一新,接而渐入佳境。一旦走入他们的世界,就会让你欲罢不能,最后结局更会让人有种惊为天人,忍不住爆10星的感脚。
无论如何,这样剧本扎实、镜头凌厉、反爆米花、探究心理黑洞的探案剧,不容你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