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苏式武器经典之作!德美两国都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简单粗暴"苏式武器经典之作!德美两国都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首页枪战射击愤怒的火箭筒更新时间:2024-06-05

二战时期,其实苏联科技实力与欧美相比不足,但苏联却特别擅长独辟蹊径搞“简单粗暴”的武器。二战中苏联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自行火箭发射器,这就是著名的“喀秋莎”。今天小编就来和各位车长聊聊这个火箭炮的故事,看看这个武器如何让苏联在战争年代一枝独秀。

“喀秋莎”火箭炮是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负责组织生产,因为“共产国际”这个词的俄文写法,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就在大炮上印上了一个“K”字,作为该厂的代号。这种火箭炮6月生产出来,7月就上了战场。

“喀秋莎”火箭炮的真名是GM-13型火箭炮,它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这种火箭炮一共有8条发射滑轨,它开创了多轨发射模式。它采用了八个“工”形发射轨道,再次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

“喀秋莎”火箭既可以单射,也可以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其最大射程高达8.5千米。一次齐射仅需7至10秒钟,而且重新装填一次齐射的火箭弹只需5至10分钟。因此它能在很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火力网,使敌人短时间内便被火力完全覆盖,根本来不及躲藏和逃窜。

这么强大火力的“喀秋莎”火箭炮,其构造却是比较简单的,仅仅由发射装置、瞄准装置、发火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苏军士兵一看这种炮威力这么大,都非常喜欢它,又看见炮车上印有“K”字,都亲切地称呼它为“喀秋莎”,从此喀秋莎的名字就流传开来了。

当时一个装备喀秋莎的炮兵团,其火力凶猛程度完全可以跟一个完整建制的德国炮兵师相媲美。因此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喀秋莎火箭炮乃是一项苏军的“秘密武器”。

但在它应用在战场上之前,甚至许多苏军高层人士都认为这只是一款“卡车带发射器”的脆皮玩意,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当这些高官们亲眼目睹了喀秋莎的恐怖咆哮后,立刻便被它恐怖火力输出所彻底折服。

1941年7月15日,喀秋莎火箭炮在白俄罗斯奥尔沙市首次用于实战,也超出了苏军高层的预期:上百吨德军的弹药、物资尽数被呼啸而至的火箭弹炸了个稀巴烂!

从当时的国防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敌人首次在东线投入了不知名的新式武器,位于奥尔沙的火车站遭到了突如其来的‘火焰风暴’。

火箭炮弹带着愤怒的咆哮和耀眼的火光砸了下来,德军从未见过短时间内这么恐怖的火力进攻。火箭炮初战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德军惊恐地称之为“魔鬼火炮”、“斯大林的管风琴”。

“喀秋莎”作为火箭炮的经典之作,后来也被德美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虽然德军不久也搞过同种类型的火箭发射车,但是比起喀秋莎,德军的火箭发射车多为6至10管,火箭弹口径虽然大,但射程远不如喀秋莎。

同时,德军的火箭炮在空中射击时轨迹明显,直至二战结束,德军也未能仿造出与苏军类似的火箭发射架。而美军的火箭炮T34虽然也非常不错,但射程和名气远不如“喀秋莎”。

但“喀秋莎”也并不是完美的,战争中它也遭遇到自己的一点瓶颈,因为整个大炮要装在一辆汽车上,而运载汽车速度可达每小时90多千米,这样让其非常机动灵活,还没等敌人反应过来,就已经迅速转移了,使敌人难以追踪捕捉。

当时苏联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坦克,汽车制造却落后欧美国家一大截子。战争中因为苏联的卡车底盘出现紧缺,当时用的吉斯5卡车性能也比较烂,无奈中苏联人甚至将火箭炮安装在履带式拖拉机上。后来是美国陆续援助给苏联45万辆各型汽车,才解了苏联的燃眉之急。对于这篇文章,各位车长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在评论中和小编一起讨论一下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