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主管如何在执行OKR过程中分析关键行动

新手主管如何在执行OKR过程中分析关键行动

首页枪战射击关键行动中文更新时间:2024-05-11



当我们明确关键结果后,就可以进入制定计划的第3步——分析关键行动。

之前我们说到,在「分析关键行动」这个环节,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How)能够拿到实现目标的关键结果。实际上,关键结果是目标与行动之间的桥梁,我们通过关键行动,拿到关键结果,然后通过关键结果支持目标达成。

关键挑战

总结来说,在确定行动方案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析影响关键结果的「关键挑战」。它包括两个类型:关键失效因素和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失效因素可以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挑战,也可以看做是计划里那些影响很大的风险。

下面给出三个维度进行说明,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重合度,但这并不妨碍团队对关键挑战的理解和提炼。

关键成功因素可以理解为帮助我们拿到关键结果的事情,也可以看做是机会。

例如,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外部有经验的顾问以及各个团队管理者向下的辅导能力,都是推行新政策或新工具的关键成功因素。而如何取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如何让各个团队管理者具备辅导团队成员的意愿和能力,同样是团队所面临的挑战。

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往往会聚焦在关键失效因素CFF上,而忽略关键成功因素KSF。

例如,某个新产品极其畅销,而其他的过气产品滞销严重。从销售额的角度来讲,畅销产品的潜力挖掘可能要比滞销产品的更加重要,前者是未来之星,而后者是明日黄花。但这个畅销产品潜力的进一步挖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成为一个关键挑战。

通常,某些关键失效因素CFF是根本就克服不了的,而关键成功因素KSF能够挖掘的潜力可能超乎想象。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关键成功因素!

挑战萃取五步法

萃取挑战需要分为两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先分析关键失败因素CFF,再分析关键成功因素KSF。

这两部分内容的分析方法和操作步骤是相同的,完全可以重复使用。具体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来操作:

第1步:头脑风暴

你需要邀请团队成员参与「挑战萃取」的头脑风暴会议,并向大家澄清本次会议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1. 给团队成员每人一沓便利贴
  2. 让团队成员独立思考,在取得关键结果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关键挑战」
  3. 每个人写下至少3条CFF或KSF(如果目标复杂、项目比较大,就有必要按照KR来逐项分析)

第2步:轮流分享

团队成员完成了头脑风暴之后,让大家轮流分享自己写的关键挑战,每次分享一人一条,确保彼此相互理解。

轮流发言的机制是保持每个人有参与感的最好方式。

每一轮发言,主持人都要给每个成员平等发言的机会,成员可以自行决定发言与否。

你可以借鉴“斗地主”的玩法,规则是“不发言一定要口头喊‘过’”,不能保持沉默。喊“过”也是一种参与,表达了参与者的意愿,只是暂时没有想法而已。

成员一旦喊出,内心就会有一种声音:“下一轮我还要‘过’吗?”

每次喊“过”都是一次提醒和激发,轮流发言能够帮助成员对主题和议程进行持续关注。

在轮流发言分享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成员不要想当然地将类似的观点判断为相同的观点。

字面意思相同或者口头表达类似,并不意味着其内涵一定相同。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小组成员一定要问:“你要表达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吗?”即先把不同的观点彻底区分出来,再寻求彼此的共识。

第3步:归类整理

在这一步,你需要将类似的关键挑战进行归类并整合,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也可以边分享边归类,以节省会议时间。

在归类整理的环节,需要你的结构化能力比较强,能够发现团队成员所写的关键挑战的相似性。

一般来说,这些相似性会指向同一个根本问题,找到这个根本问题,就能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目标的达成也就变得更加简单。

第4步:投票选择

当完成卡片归类整理工作之后,你可以请大家对归类整理后的观点进行选择,用简单的投票方式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但我们要对投票的标准给予澄清,是成本最低的?时间最快的?还是客户价值最大的?

不然,每个人只会根据自己内心的投票标准来进行投票。如果每个人投票标准不同,大家的共识度就会弱化。

此外,我们也可以按照对于KR达成影响度的大小进行排序,选择2~4个关键挑战即可。

第5步:再次描述‍

在之前的工作中,大家写在便利贴上的内容,可能只是一些短语或者词语,更多的细节是通过分享的方式表达出来。

通过再次描述,可以让关键挑战得到进一步的澄清。在这个步骤里,我们需要将挑战具体而明确地描述出来,这里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句子,而不是一个词语或者词组。

总结萃取5步法:

1. 头脑风暴:团队成员根据KR每人写下3条关键挑战

2. 轮流分享:团队成员分享自己所写的关键挑战,每轮一人一条

3. 归类整理:对所写的关键挑战进行整理和分类

4. 投票选择:让团队成员进行投票选择2~4个关键挑战,需明确投票标准

5. 再次描述:进一步表述清楚得到的关键挑战,形成共识

制定行动方案

实现目标的过程既会给人们带来挑战和兴奋,也会带来恐惧,让人不知所措,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关键挑战的分析是一个转折点。它可以有效地帮助团队寻找和探讨影响关键结果实现的关键症结,研究出相应的对策。当完成行动计划制订工作后,团队成员恐惧、茫然和放弃的感觉会被兴奋、信心和憧憬所取代,并特别期待团队赶快行动得到想要的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针对关键挑战,确定接下来的行动方案,目标达成的概率就非常高。

下面,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说明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人事部门的领导希望通过提高员工对问题处理的满意度,来降低人员的流失率。于是得到了下面的目标:

针对KR1和KR2,其关键成功因素KSF都需要做到从员工角度出发,收集员工的想法和需求,确保未来的问题解决符合大家的期待。

而关键失效因素KFF主要出现在,员工如果提出了不在人事部门处理范围的问题时,就需要获得其他部门管理者的支持,以获得更大的空间。当然,也可以提前管理员工的预期,告知问题处理的范围。

针对KR3,如果想要保证整体的满意度到达一个范围,首先就需要有明确的问题处理流程和方案,这样才能确保员工获得了一致的体验。此外,因为设计了新的流程和问题解决方案,如果只是给一些文档给下属,可能遇到问题也还是很难处理。

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关键失败因素:人事部门的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达标。

当然,对于关键挑战的思考,管理者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使用前面说到的「挑战萃取五步法」进行提炼。

简单来说,我们就是通过「分析关键挑战」确定关键行动的,克服关键挑战的行动,往往能够支持我们拿到关键结果。

在写关键行动(简写KA)或任务的时候,要注意具体性,要让下属一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为了确保关键行动是便于理解的,你可以遵循以下规范进行书写。

举个例子来说,“缩短研发周期”,虽然这是典型的动宾结构短语,但这个表述作为措施还说得过去,作为关键行动KA就不具有可执行性。它可以改为“全面进行敏捷开发尝试,缩短研发周期”,或者“组织周期性实践分享,提升研发人员能力,缩短研发周期”。其中,2个具体的场景对应完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虽然目标都是“缩短研发周期”,但是有适当的定语和状语进行修饰,使之更加具体、明确。

⚠️注意,关键行动要求我们写下那些对关键结果有重要影响的行动,而不是所有行动!不需要事无巨细都写在计划书里,不要写成了待办清单。

如果我们只是把行动写了下来,我们要如何确认下属的执行效果呢?又如何根据下属的执行过程呢?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每一项任务的产出物,通过产出物来控制行动过程,确保下属是执行相关任务的,这样才能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能落实。

总结一下,在分析关键行动这个步骤,我们需要完成关键挑战的分析,这是重点。然后根据关键挑战确定具体的行动或任务。为了确保后续的资源投入能够得到评估,执行过程能够得到控制,需要明确每项任务的产出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