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分析视角,不一样的历史解读。大家好,欢迎来到圆桌历史。
在历经东西两汉的大一统后,中原大地再次遭受了60多年的三国纷乱战争,直至西晋再次完成了大一统。但是西晋并没有像她的前辈汉朝一样维持了四百年之久,更远未达到她的后辈唐朝那样四夷宾服的威名,仅历世51年,便衣冠南渡,偏安一隅。整个中原也再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一乱便是130多年。整个华夏民族的百姓深受荼毒,再次陷入水生火热、生不如死的境地。
在西晋短短的五十多年中,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亡国因素,包括死灰复燃的分封制度、后宫干政、外戚擅权、吏治腐败以及皇帝继承人等问题。而最终引发西晋灭亡的就是“八王之乱”。
俗话说,强大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八王之乱引起的皇室内部战争,让外部的其他民族找到了可乘之机,然后才衍生出“五胡乱华”。
本篇文章作者争取将八王之乱过程,配合清晰的人员关系图、战争形势图,形成最为详实的脉络,以供读者充分了解这段纷乱的历史事件。
蓝色与红色字体为八王之乱中参与的八王
在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之后,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继承了皇位,史称晋惠帝。这一决定本身就有问题,让一个白痴做皇帝,中央权力就会弱化。此消彼长,其他势力自然会强大起来,争夺国家大权,破坏政权的稳定。晋武帝司马炎本来为晋惠帝司马衷安排了两位辅政大臣,一个是晋武帝的老婆——武悼皇后的父亲杨骏,另一个是司马懿的四子汝南王司马亮。这两位,一个是外戚,一个是皇室元老,可以互相牵制,还算是比较明智的一个选择。
老版《三国演义》
但是,超乎晋武帝预料之外的是,杨骏在晋武帝司马炎病危之际,偷偷修改了诏书,只保留了自己作为辅政大臣,去除了汝南王司马亮。而辅政大臣汝南王司马亮偏偏是个胆小怕事的主,担心自己被杨骏暗算,所以借机从都城洛阳逃到了他的封地许昌。如此一来,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之初,便是外戚杨骏独揽朝政大权。
接着出场的是另一股外戚势力——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一族。这两股势力,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婆媳之间的斗争。杨骏这股势力属于皇太后,而贾南风则代表着皇后一方的外戚势力。
杨骏虽然掌握大权,但他也是一个胆小怕事,没有主见的人。皇后贾南风为了除去杨骏,她联络了封地在荆州的楚王司马玮进驻洛阳。楚王司马玮进驻洛阳之后,皇后贾南风便安排其他官员诬告杨骏谋反,并伪造了诏书罢免杨骏杨骏官职。楚王司马玮率兵攻入杨骏的府内,在马厩内*死了杨骏。
皇后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诛*辅政大臣杨骏,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章。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剧照
除掉杨骏之后,为了堵住悠悠之口,皇后贾南风任命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作为辅政大臣。其中汝南王司马亮的皇室辈分最高,也是晋武帝司马炎临终时指定的辅政大臣,所以朝廷没有异议。卫瓘也是资历最老的大臣之一,也不会引起争议。所以贾南风本次的用人安排非常合理。当然,这次人事变动,只不过是为贾南风以后掌权而进行的过度。很快,历史就给了贾南风除去这两位辅政大臣的机会。
前面我们提到,为了除掉杨骏,贾南风将楚王司马玮召入了洛阳。楚王司马玮只是一个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他进入洛阳之后,初次参与国家大政之中,开始忘乎所以,飞扬跋扈。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都非常看不惯。这两个人就劝楚王司马玮回到他的封地荆州。楚王司马玮自然不愿意放弃刚刚到手的权利。于是他故技重施,指使心腹之人诬告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要废掉晋惠帝司马衷。贾南风刚好借此机会,以晋惠帝司马衷的名义,下诏书:命楚王司马玮“免去汝南王亮与卫瓘的官职”,但是楚王司马玮做的太过,竟然把两个人都*了。如此一来,汝南王司马亮就成了八王之乱中第一位死去的王。
楚王司马玮仅凭一个“免官”的诏书就*死了汝南王司马亮与卫瓘两位辅政大臣,实属鲁莽。所以,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太子太傅张华就进宫上书,应该以“擅自*人”罪名*了楚王司马玮,贾南风自然乐意顺手推舟,*人灭口,于是楚王司马玮也被捉拿斩*。至此楚王司马玮就成了八王中第二个死去的王。
汝南王司马亮与楚王司马玮的身死灯灭是八王之乱的第一个高潮部分。皇后贾南风是名副其实的幕后推手。
八王之乱---顺序脉络图
卫瓘。卫瓘二十多岁就已经在曹魏任职,曾经是消灭姜维、种会、邓艾的人物。当然更有名的是他的草书。他的后辈之一就是以书法闻名天下的卫夫人,而卫夫人则是书圣王羲之的老师。
贾南风。《晋书》记载,贾南风身材矮小、面色黑青、眉毛后面还有个胎记。除了是个富婆之外没有其他优点。但是这个人很淫荡,经常从洛阳城内诱骗美少年上床,而且一般用完就*了,有的可能会留下来。洛阳有个相貌俊美的小吏,就是因为活好貌美,活了下来,贾南风还赏赐给他华丽的衣服~~
除掉汝南王司马亮与楚王司马玮之后,皇后贾南风彻底掌权,她分别任用了自己的同族贾模与贾谧,以及当时朝中名士张华、裴頠、王戎等人。其中王戎还是我们熟知的“竹林七贤”之一。在这段时间内,贾后的外戚家族与张华等大臣相处的还算融洽,所以西晋度过了一段相对比较安稳的时期。
不过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贾南风自己没有生下儿子,但是她仍然想继续掌控西晋的朝政大权。所以,以皇后贾南风为主的外戚势力与皇室继承人愍怀太子司马遹之间的权力冲突,逐渐成为皇室的主要矛盾。贾南风惧怕太子司马遹登基之后,对贾氏一族进行打击报复,于是先下手为强。借机故意灌醉太子,并让太子在迷迷糊糊的时候写了一份讨伐贾氏宗亲的檄文。贾南风以此为缘由,*了愍怀太子司马遹。
当时赵王司马伦就镇守在都城洛阳,他在谋士孙秀的劝说下,眼睁睁的看着贾南风诛*了太子而无动于衷。但是,在太子被*之后,赵王司马伦反而以此为理由起兵,利用禁军诛*了皇后贾南风的贾氏一族以及张华等重臣。次年,赵王伦宣布废除晋惠帝司马衷,自立为帝。
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后,自然而然的招来了其他藩王的讨伐。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ong)分别从许昌、邺城及关中出兵,联合讨伐赵王司马伦。赵王司马伦兵败身死,成了八王中第三个死去的王。河间王司马颙与成都王司马颖均不愿守在都城洛阳。于是三方商量下来,便由齐王司马冏在洛阳辅政掌权。
因为愍怀太子司马遹已经被皇后贾南风*死,皇室缺乏继承人。所以齐王司马冏准备另立新太子。齐王司马冏为了继续掌控大权,能够控制未来的新皇帝,所以立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十四子司马遐的儿子——年仅八岁的司马覃为太子。下图为西晋宗室的框架图,愍怀太子去世后,晋惠帝司马衷的儿子已经全部死亡,所以需要从他爹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里面选取皇太弟,其中已经成年并割据一方的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均有理由被选为皇太弟,但是齐王司马冏为了继续掌权,选择了年仅八岁的司马覃。这自然引起了成都王与长沙王的不满。同时,河间王司马颙也想分一杯羹,所以也参与到了讨伐齐王司马冏的活动中。
齐王司马冏自然抵挡不住三王的联合讨伐,被长沙王司马乂消灭。河间王司马颙与成都王司马颖仍然不愿留在洛阳。于是洛阳中,便换成了长沙王司马乂辅政掌权。齐王司马冏,就是八王中第四个死去的王。
长沙王司马乂掌权后,刚开始的时候,还经常向成都王与河间王汇报工作,征询他们的意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沙王司马乂慢慢的冷落了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因此,引起了成都王与河间王的不满,于是二王又联合讨伐长沙王司马乂。
长沙王司马乂有小聪明,经常拉着晋惠帝司马衷亲临战场,鼓舞作战士气,所以这次双方的战争时间比较持久。不过最终长沙王司马乂还是被河间王司马颙的部下张方放在火堆上活活的烤死。长沙王司马乂就是八王中第五个消失的王。
长沙王司马乂被*之后,由成都王司马颖入驻洛阳进行掌权,并自立为皇太弟。至此,八王之乱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死去了五个王。
通过图片,大家可以看出,基本上都是地方的藩王对洛阳都城内掌权的辅政王,进行的讨伐。
在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诛*了长沙王司马乂之后,成都王司马颖就自然成了西晋实际的控制人并自立为皇太弟,不过司马颖还是镇守在邺城(临漳县)遥控都城洛阳的朝政。
不过司马颖这个人才能有限,还重用宦官。晋*载:司马颖“为人形美神昏,不知书”,意思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搞的朝中人心怨愤。这样就给了其他藩王的讨伐理由。
公元304年,在洛阳掌管禁军的东海王司马越就挟持晋惠帝司马衷,发兵邺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双方在荡阴展开混战,史称“荡阴之战”。东海王司马越兵败逃跑,成都王司马颖在邺城软禁了晋惠帝司马衷。同一年,西晋的幽州刺史王浚与东海王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又合兵讨伐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这次的结果是成都王司马颖兵败,带着晋惠帝司马衷逃回了洛阳。
成都王司马颖兵败逃跑
在东海王司马越从洛阳出发讨伐司马颖的时候,河间王司马颙派部下张方占领了洛阳,所以成都王司马颖与晋惠帝逃到洛阳之后就被张方从洛阳挟持到了长安。西晋大权就掌控在了河间王司马颙的手里。
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联合其他武装力量,以迎回晋惠帝司马衷到都城洛阳为口号。从封地,山东郯城出发,讨伐河间王司马颙。司马颙这个人很有心计,看到东海王司马越起兵之后,先派成都王司马颖向东迎敌,出任“镇东大将军”。这是一招以虎驱狼之计。
东海王司马越西征
成都王司马颖刚走到洛阳就碰到了东海王司马越的联军。司马颖自然抵挡不住联军的进攻,逃跑返回了关中。东海王司马越则继续引兵进攻关中。哪知,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也不禁打,被司马越所俘虏,挟持到洛阳。到洛阳不久,东海王司马越就设计*了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在流亡逃跑途中也被人*死。八王之乱到此就告于段落。八王中,最后存活下来的就是东海王司马越。
八王之乱的原因分析激发八王之乱的因素有很多,历史上也没有统一定论。个人认为,造成西晋八王之乱的根源就是过度分封藩王,造成中央力量薄弱。
曹魏时期,废除了汉朝的分封制。但是司马炎创立西晋之后,认为曹魏的灭亡在于各地方没有分封的藩王辅助皇帝,所以西晋恢复了西汉初年的封建制度。西晋的藩王,不仅具有强大的军事权力、税收收入,而且各自镇守一方,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权。这种情况,很难约束各个藩王,藩王的野心也逐步扩张。
同时晋惠帝司马衷又是一个弱智皇帝,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八王之乱很难避免。
以上就是本期的圆桌历史,欢迎关注、评论、转发,谢谢。
来源网络,侵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