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攻坚,火力先行:两栖作战中的火力突击

背水攻坚,火力先行:两栖作战中的火力突击

首页枪战射击火力大作战更新时间:2024-07-30

两栖登陆作战在战术上虽颇为复杂,但从一战到二战的诸多两栖登陆作战战例看还是胜多败少。进一步总结胜战原因不难发现这些战例都进行了精心准备,而且登陆方都有相对守军的绝对优势——兵力优势和火力优势。特别是火力优势,可谓登陆方克服不利地理环境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所在。

作战发起前的火力准备

火力突击,主要包括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两栖作战中的火力准备,主要是指登陆兵突击上陆前,两栖作战力量对敌海岸岛礁实施的火力突击,其主要目的是摧毁、压制、破坏敌障碍、重要目标,*伤敌有生力量,为登陆部队突击上陆建立登陆场创造有利条件。

火力准备中的“准备”表明此时登陆作战尚未发起,若具体细分则可分为预先火力准备和直接火力准备。两栖作战中的预先火力准备,主要是在两栖作战发起后、突击上陆发起前实施,也就是在编队航渡过程中进行。由于两栖编队、护航舰艇此时离岸还远,预先火力准备主要是依靠航空兵实施。二战后,导弹逐渐成为海空作战武器后,预先火力准备就变成了导弹和航空火力并重进行。

诺曼底登陆抢滩作战

预先火力准备的打击目标,不仅仅是岸滩一线防御阵地,还包括纵深的敌重要目标——纵深指挥所、港口机场、雷达等警戒探测装备、防空阵地、岸炮阵地等。随着导弹登上战争舞台,敌纵深隐蔽作战能力。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中,盟军5000余艘舰艇组成的编队于6月5日深夜起航,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6月5日午夜至6日晨5时,盟军出动了2600余架重型、中型轰炸机和战斗机,对登陆地域及附近地区实施了航空预先火力准备,共投弹约1万吨,平均每公里登陆正面上的投弹密度100吨以上。5时30分,盟军 100 多艘火力支援 舰艇对诺曼底 80公里登陆正面实施舰炮预先火力准备。由于突然性大,火力准备取得良好效果。预先火力准备成功在德军防御阵地上撕开了口子,6时30分起,盟军开始在各段海滩发起登陆。

1955年1月的一江山岛登陆战役中,由于是沿海岛屿登陆,因此解放军协同了陆海空三军实施预先火力准备。预先火力准备从1月18日8时开始,首先是空军航空兵轰炸机3个大队、强击机2个大队对一江山岛实施第一轮轰炸,另以1个轰炸机大队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的指挥所、炮阵地等重要目标进行轰炸。9时起,陆上各支援炮兵群进行试射,200多门火炮和火箭炮以7次间隙射击和5次急袭射击,向一江山岛倾泻了1.2万多发炮弹。12时15分,登陆编队起航,预先火力准备此时已进行了3个多小时。13时30分,空军航空兵实施第二次火力准备,护航支援舰艇抵近距岸3.5公里处,开始实施直接火力准备。此间,国民党大陈岛炮兵曾一度开火,遭解放军海岸炮兵压制后停止炮击。14时10分,登陆部队发起冲击;14时20分第一梯队登陆成功。是役,解放军动用各型火炮283门、作战飞机184架、舰艇137艘,以强大的火力准备为成功登陆奠定了坚实基础。

登陆突击中的火力支援

两栖作战中的火力支援,同样是火力突击的一部分。与火力准备不同,火力支援更侧重于“支援”,因此其实施时间是登陆兵发起突击上陆之时。此时,登陆兵的登陆舟艇、两栖装甲车辆正高速向岸滩发起冲击。随着距岸越来越近,抗登陆火力逐渐开火。这时,就要对妨碍、阻止登陆行动的目标进行压制、摧毁、破坏。一方面,火力支援舰艇、舰载航空兵要主动发现那些正在活动的抗登陆有生力量,不断发现新露头的敌目标,还要根据登陆部队的需求和申请打击重点目标,除打击岸滩的炮兵、防空兵阵地和碉堡工事外,还要对距离岸滩一定距离的敌反冲击集群进行压制。

同样是火力突击,火力支援比火力准备的难度更大。火力准备,是火力突击力量在上级指挥下自主进行的突击,不需要考虑登陆兵的问题— 因为登陆兵还在航渡;而火力支援的指挥关系则变成了以应召火力打击为主,以登陆兵需求为主。火力支援需要专门的指挥人员进行协调,因为登陆兵并不了解火力突击力量当前是否能实施有效打击。事实上,登陆兵提出的火力支援需求有时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登陆编队提前进行周密的炮火规划,并协调舰艇火力与登陆部队、登陆后登陆炮兵火力、航空兵火力之间的关系。

“马里兰”战列舰在塔拉瓦环礁登陆中提供火力支援

二战期间,美军认为舰艇火力支援可划为三个区域,最远的区域位于岸防火炮射程外,主要以大口径舰炮来压制轻型岸炮;中间的区域位于岸防火炮射程内,但位于登陆艇撤离线后;最近的一个区域位于登陆艇撤离线一带,且火力支援舰艇要部署于登陆岸滩两侧,便于让出通道。随着登陆的进行和海岸防御力量的减少,火力支援舰艇由远到近接近岸滩,提供更有效的支援火力。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943年11月20日,美海军陆战队对太平洋塔拉瓦环礁发起登陆,主要攻击目标是塔拉瓦环礁中的小岛贝里奥岛。日军在该岛建立了坚固的海滩防御包括硬化的混凝土掩体和203毫米岸防火炮。美军决定牺牲战术突然性使用航母舰载机进行更激烈、更长时间空中火力准备,但却未达到预期。火力准备结束,美海军陆战队准备发起登陆,而美军使用3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组成火力支援编队,算上整个两栖编队在内,提供了16门 406 毫米、12 门 356 毫米、20门203毫米、 40 门 152 毫米和70门 127 毫米舰炮来进行火力支援。

然而,从美海军陆战队开始突击时就出了问题。美军释放登陆艇的运输船停错了位置,挡住了火力支援编队部分舰炮的弹道。为此,美军被迫在火力支援前,将运输船转移,于是第一梯队的卸载作业不得不推迟。此举引起了日军注意,日军率先使用203毫米岸炮向美军开火。美军随即使用战列舰舰炮压制日军火炮,结果旗舰“马里兰”号战列舰开火时,巨大的震动震坏了舰上通信设备,导致旗舰和航母、登陆兵的通信中断,协同出现了问题。按计划,在第一波炮击后,经过3分钟的停顿,航母舰载机将发起空中火力支援。然而,航母战斗群的攻击推迟了30分钟。因通信不畅,使得旗舰未能得到航母战斗群攻击推迟的消息。就这样,火力支援舰艇在等待航母舰载机飞来的过程中,给了日军27分钟喘息的时间。等舰载机飞来时,日军已休整了一轮。尽管协同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好在通信于11月21日恢复,最终保障了美军登陆作战的胜利。

两栖火力突击面临的挑战

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和武器装备技术的发展,两栖作战中的火力突击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首先,现代两栖作战对火力需求日趋增大,无论是舰艇火力(包括舰载火箭炮导弹和舰炮)还是航空火力,目前都面临一定不足。其中,舰载火箭炮虽可在短时间内以密集火力对目标区域进行猛烈轰击但火箭弹散布较大,一般仅适用于对面目标进行压制和毁伤。导弹的精确性和毁伤能力虽出色,但价格因素决定了它仅能用于“点穴”打击,很难大规模使用。与火箭炮、导弹相比,舰炮效费比高、精度也超过了火箭弹,是最合适的火力突击武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和“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共发射1102发406毫米炮弹,给伊拉克海岸守军以重大打击,炮击的震撼效果还加速了守军的心理崩溃。二战后,随着各国海军主战舰艇实现导弹化,这些舰艇通常只配有1至2门中口径舰炮,在射击强度上根本无法与战列舰相比(1992年后战列舰已全部退役),难以为两栖作战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航空火力方面,假设进攻方按每平方公里登陆场投弹100吨的火力密度进行火力准备,其中50%(即50吨)为航空火力,一架现代战斗机或歼击轰炸机可载弹8吨那么完成1平方公里的火力准备要6.25架战机。若对上百平方公里的登陆场进行火力准备,则要625架战机,这已超过绝大多数国家空军的规模。

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巨炮提供强大火力支援

其次,如今现代化海战呈现出分布作战的态势,这令火力协同难度大增。在多火力平台分布式作战的情况下,涉及的火力单元种类多、数量多,要打击的敌目标也纷繁复杂,既包括车辆目标、人员目标、工事障碍、重要阵地等,也包括点目标、线目标、面目标等。火力协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先打谁,后打谁,哪个目标用精确手段打击,哪个目标用面覆盖方式打击,哪个目标要多平台共同实施打击等。

再次,战场上越来越多的时敏性目标、坚固目标,使得火力突击的反应速度和强度必须进一步增强。比如,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步兵火力大幅提升,几名步兵组成的战斗小组,使用自动步枪、单兵便携式火箭弹或导弹,就能形成一个火力完善、对登陆部队具有相当威胁的支撑点。由于单兵小组属于时敏性目标,要打击这类目标,火力必须有非常快的反应速度,若单兵小组躲进掩体,则要很强的火力才能摧毁。

两栖火力突击的未来展望

随着装备技术的发展,未来两栖作战的火力突击装备也将向远射程、大威力、精确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精确制导武器凭借其直接命中概率高、自主制导能力强、作战效能好等特点,成为两栖火力突击作战中用于打击敌指挥控制通信中心、雷达阵地、机场、桥梁和武器库等点目标首选武器。然而,精确制导武器价格昂贵,如何实现低成本化是精确制导武器在两栖作战火力突击中大规模运用的关键。低成本精确制导武器,尤其是低成本精确制导炮弹的出现,可大幅提高单舰作战效能。在同等条件下,对某一固定登陆地域进行火力支援需要的炮弹数量是一定的,而驱逐舰、护卫舰携带弹药数量有限,为完成任务则要聚集起大量舰艇,不利于战时分散和隐蔽。若采用低成本制导炮弹,提升打击精度,则可减少舰艇数量的需求。

除提升弹药精确打击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远程化。岸舰导弹可对大型两栖舰艇、驱逐舰等护航舰艇构成严重威胁,水面舰艇除使用对地攻击导弹进行还击外,在舰炮射程有限的情况下,并无其他还击手段。但随着具备精确性、远程性的电磁轨道炮出现,这一局面将迎来改观。电磁轨道炮初速高、炮口动能大、射程远,发射的弹丸初速可达2500米/秒,大幅提高弹丸的射程,配合精确制导炮弹,可实现远程精确打击。然而,电磁轨道炮技术复杂,研制难度非常大,短时间内尚无法实用化。

无人机为登陆作战提供新的火力支点

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装备快速发展,这类装备在两栖作战中也大有可为。比如,两栖编队进行火力突击时,可利用无人机对战斗地域进行大纵深、多方位、全天候的侦察监控,可解决两栖编队火力突击过程中的目标搜索、射击观测、战场监视、火炮校射及战损评估等问题。此外,还可出动察打一体无人机飞临敌岸滩上空,采用“逐一点名”的方式打击岸滩之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