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 丨天问奔火295天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实现三步跨越

新华全媒 丨天问奔火295天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实现三步跨越

首页枪战射击火星之战太空射手更新时间:2024-04-29

飞行295天、跋涉3.2亿千米,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火箭成功将天问一号送入地火转移轨道。295天时间里,长五系列火箭携天问一号冲天奔火,助嫦娥五号九天揽月,送天和核心舱太空建站。三次发射,长五系列火箭实现了三步跨越。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 胡喆 摄

其中,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和其他“长五人”来说,这次任务还有更特别的意义,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长五首次执行工程应用发射,标志着它正式服役,我国火箭运载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一枚长五火箭从无到有,需要六个月,如果全年无休,一年可以总装、配套并实施两次发射。而一年时间里,长五系列火箭却能够实施四次发射,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五战五捷。“长五人”何以跑赢时间?

2019年10月以来,长五团队不少成员连续18个月奋战在发射场,由于要兼顾长五和长五B两个构型,一发火箭在发射场发射,另一发火箭就在总装总测,大家分兵北京、天津、文昌,同步工作。正常情况下,长五系列火箭芯一级总装至少需要16个人,但人员紧张时只有9人。

“把不忘掉长五遥二火箭的惨痛经历作为新的出发点,我们就赢了。”这是长五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黄兵常挂在嘴边的话。

每次火箭出征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11室都会“复习”长五遥二火箭的失利。

牢记失利的痛,从挫折中出发,并且不因为之后的成功而松懈。“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泪依然在奔跑的人。”长五火箭第一总指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李明华说,“这支队伍不仅是在书写成功,也是在书写历史;不仅是在创造纪录,也是在创造精神。”

从探火、探月,到空间站,长五火箭的每一战,都是在争分夺秒中精益求精。每一次发射,团队都要求零窗口、零故障。

平时发射,一条轨道即可,而发射嫦娥五号有15条,发射天问一号有42条。每条轨道都有一万多个参数来控制火箭飞行,其工作量可想而知。

“为了火箭的1次完美飞行,去发射场之前,我们已经模拟了6万次。”长五火箭制导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施国兴说。

2020年11月28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长五系列火箭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运载火箭,发射日的工作项目繁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发射推迟,甚至错过发射窗口,而如果错过窗口期,中国的探火计划就要推迟26个月。

“发射当天,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项目、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每个岗位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标准、杜绝什么问题,要一目了然,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防止发生低层次问题。”长五火箭总指挥王珏说。

2020年11月24日,长五火箭发射嫦娥五号到月球采样,这是我国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战,也是2020年最具“分量”的发射。

器箭对接时,8.2吨的庞然大物,与火箭的对接精度要求达毫米级,对接空间狭小,装配人员要长时间保持一个难忍的姿势,自嘲是在练“蛤蟆功”。

长五火箭总师李东将他的心迹凝练为一首诗——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长五团队以零窗口、零故障的完美表现,实现了高密度执行探火、探月、载人航天等重大航天工程任务连战连捷的“自我超越”。

记者:陈席元、胡喆

编辑:刘媛媛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