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首次登场亮像后,坦克这种源自于英国的"大水柜"一直是陆战的主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改进,操作人数由最初的8人缩减至现在的3至4人。作为近代坦克发展的重要考量依据,弹药装填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日趋完善。
作为现今两大技术强国,美、俄在主战坦克的发展上各有千秋,对照西方国家主坦克,俄系主坦克(T-64/T-72/T-80/T-90)因炮弹自动装填系统俄系主战车强调轻、薄、短、小且重视机动性,以打带跑战术对抗厚重的西方国家主坦克。
M-60
因此,俄系坦克的设计重点,为节省空间并减轻空重、进而提升机动性。,吨位和炮塔明显较小。俄系主战坦克设计重点以轻、薄、短、小为主且重视机动性,以打为主,以跑为辅的战术对抗“皮实”的西方国家主战坦克。
T-72
主战坦克的弹药装填方式一直是历来争论的焦点,支持自动装弹系统的认为,自动装弹可以省略装填手的位置,在本来就不大的内部空间里可以存放更多的弹药。反对者则认为自动装弹系统在错综复杂的实战中不能保证其出错率,以及避免不了机械故障。
T-80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实践,各国再结合自身科学技术以及认知上对本国的主战坦克设计也是不同的,比如德国豹2、英国的挑战者、美国的M1A1/A2,M60等都是人力装填弹药,韩国的K2 、日本10、法国的勒克莱尔是自动装弹的。
谈到主战坦克手动、自动装弹争论焦点,我们来看看运用到“实物”上的结构设计,先来说说自动装弹:
俄系坦克的炮塔环附近为待发弹储存位置,炮弹为环状排列。自动装弹机的机械举升机构直接置于主炮膛后方,并由下方转盘选择弹种。其弹头部和底火推进药段分离,举升装填时才合而为一,简单又实用。但上述设计却有个致命缺点:当来袭弹药或高热喷流穿透炮塔时,极易诱爆底火推进药段,而造成炮塔炸飞、乘员阵亡。
T-90
但是,俄方也有解决的方法,T-90取消炮塔环附近的待发弹储存位置,而将炮塔尾部改为弹药舱,内含40发炮弹,内侧有舱门隔离,外侧并加装栅栏防御。
豹2重达55吨,公路最高时速达70公里,机动性相当优异。豹2还具备优异的渉水性能,可使用排气管进行水面下潜行作业。豹2在底盘和炮塔周围加装可拆卸式复合装甲模组,并配备主动防御系统APS和敌我识别装置IFF。此外,还有惯性导航系统INS和GPS。
豹2
豹2配备120mm L55滑膛炮,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可发射各式炮弹和炮射导弹。由于豹2采用炮塔后置弹药舱,并有抗炸钢板和乘员舱区隔。因此,自动装弹机为弹药舱内排放炮弹,并以电动马达转动以选择弹种,再经由弹药舱出口送至输送管,装填至炮膛内完成备射。120mm口径滑膛炮对于人工装填炮弹的难度较高。所以豹2采用自动装弹机。
美军M1系列都是手动装弹
M1-A1
M1A1/A2在美国陆军服役长达30年,都是手动人力来装填炮弹;因为美军在研发过程中曾经测试过使用自动装弹机,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就未安装。
M1-A2
美军M1在炮塔设计上,内部空间比俄系坦克要宽敞,对自动装弹机的需求较小,技术发展迫切性也较低,他们的弹药装填手还兼副车长角色,经验和技术相当重要,如果用自动装弹机取代,4名乘员减至3人,工作分配和训练方式都必须改变,美军目前也没有更改M1人员编制的意思。
美军一向认为严格训练就能提升战力,一位熟练的弹药装填手,绝对比机械可靠,再先进的装填系统都比不上年轻战士强壮的臂膀,美军在训练的要求是,35秒内装填10发炮弹,头3发的装填速度在10秒以内,比俄式装弹机固定每发6秒要快一倍,虽然人力的装填的效率会随着战斗时间而下降,但以M1的高科技系统,通常在5发炮弹内就能歼灭敌方,因此自动装弹对美军而言就显得不是很重要。
勒克莱尔
至于法国勒克莱尔、日本10式、我国99式等,坦克设计构思不同于美国,都是使用自动装弹系统。美国在内的部分国家迟迟不肯使用自动装弹机,主因是对自动装弹机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全自动化不代表最先进,也许要等到自动装弹机的技术更成熟,故障率降至最低,或者弹药口径加大至130或140mm,弹药太重人工抬不动的时候,不得不使用机械力,可能人工装弹才会消失。
PS:九张坦克的简笔画都是小编手绘,要是觉得画的还行请给点个赞吧,蟹蟹。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