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与火的较量 - 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火炮攻下一座要塞

石与火的较量 - 手把手教你如何用火炮攻下一座要塞

首页枪战射击炮打砖块更新时间:2024-04-21

1

在第一门火炮怒吼于战场之前,人们在战争中所能聚集的能量一直是极其有限的。无论是弓箭手中绷紧的弓弦、投石机上吱呀作响的绞盘、还是在马背上冲锋的骑士,他们所依靠的都只不过是肌肉的力量。而这种由血肉之躯所产生的力量,与火药中所蕴藏的化学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一支由英国长弓射出的箭拥有大约100焦耳的动能,一台投石机抛出的石弹可以携带一万六千焦耳的动能。而一颗由火炮发射出的9磅重的炮弹具有二十四万焦耳的动能,是弓箭的两千多倍、投石机的十五倍。火炮使得人类摆脱了生物能的限制,第一次在战场上获得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

欧洲中世纪城堡在多年的冷兵器战争中已经演化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座设计合理、维护得当的城堡可以把防守一方的力量放大十倍乃至百倍。在攻城战中,进攻方如果选择强攻的话往往会导致惨重的伤亡。因此,在中世纪的很多攻城战中,进攻一方都只能选择围而不攻的策略,切断城堡与外界的一切联系,然后耐心地等到城内的粮食耗光、防守方在饥饿的压迫下投降。在这漫长的围城期间中,进攻一方同样要面对补给线被切断、军中发生瘟疫、敌人援军前来解围等种种危险。因此在冷兵器时代的围城战中,守城一方往往是占有极大优势的。

然而随着火炮时代的到来,这种平衡被打破了。火炮可以让进攻方以更快的速度射出更重的炮弹,迅速有效地破坏城墙,瓦解敌人的抵抗。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在1494年10月带着两万五千名士兵和40门火炮进入了意大利,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了亚平宁半岛。在那不勒斯王国,法军曾经围攻过一个叫做Monte San Giovanni的要塞。这座要塞曾经被敌人围困过整整七年而不破,却被装备了火炮的法军在八个小时内就攻破了城墙,守军遭到集体屠*。

既然火炮颠覆了攻城战的模式,那么防守方就必须颠覆要塞和城堡的建造方式。在经历了1494年的失败后,意大利人对火炮时代的要塞设计进行了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和理论。

下面的两张图片中各有一座要塞,其中的一座建造于冷兵器时代,另外一座建造于火炮时代。请大家猜一下,哪一座是建造于火炮时代的要塞?

图片一

图片二

正确答案是……

……

……

……

建造于火炮时代的是第一张图片中的要塞。你猜对了吗?

如果有人选择了图片二作为答案,也许是因为第二张图片中的城墙看起来更加“高大雄伟”,似乎能更好地抵挡火炮的冲击力。

但与我们的直觉相悖的是,火炮的出现恰恰迫使设计者们降低了城墙的高度。这是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投石机所抛射出的弹丸是沿着一条较高的抛物线轨迹击中目标的。从防守者的视角看来,这些弹丸是“从天而落砸在城墙上”。而火炮(cannon)发射的炮弹可以沿着一条近乎平直的轨迹垂直击中城墙。如果进攻方以这样的炮弹持续轰击城墙的底部的话,过高的城墙反而不利于保持稳定。

在冷兵器时代,高耸的城墙不但可以增加敌人攀爬的难度,还可以让己方的弓箭手获得射程上的优势。但在火炮时代,这样的城墙在大炮的持续轰击下只会迅速坍塌。因此,低矮的城墙便是火炮时代要塞设计的第一个特点。

火炮时代要塞的第二个特点,是棱堡(bastion)的出现。在战场上,能对一门火炮做出有效回应的只有另外一门火炮。中世纪狭窄的城墙顶端显然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摆放和操作火炮。因此人们发明了突出城墙外的有棱角的平台用来安放火炮,这就是棱堡。

棱堡不但能够为火炮提供宽敞的操作空间,它们突出的造型也可以使得火炮朝向多个方向射击。下面的图片中是一座拥有五个棱堡的要塞:

不难看出,棱堡突出城墙外的布置可以让火炮获得更多的射击角度,同时也使得棱堡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掩护。像这样的拥有棱堡的要塞从空中看去好像一颗星星,所以也被称为星堡(Star Fort)。下面是另外一些星堡的航拍照片:

你或许已经发现了,不管这些星堡的形状如何变化,它们的棱堡无一例外都是三角形或者菱形的,而不是中世纪城堡中塔楼所喜欢使用的圆形。这是因为这种形状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消除设计死角:

以上这些改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人们还将持续对要塞设计进行各方面的改进,使之成为一套足以对抗火炮的防御体系。

2

为了对抗火炮的冲击力,要塞设计师们主动降低了城墙的高度,同时增加了城墙的厚度。城墙的内外两侧也都被泥土加强,用以吸收炮弹的冲击力。

城墙上的女儿墙也不再用石头砌筑,而是改成了砖块。因为被炮弹击中的石块会产生大量飞溅的碎片,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女儿墙的上部通常也有泥土甚至是草坪覆盖,进一步降低炮弹的冲击力。一段典型的棱堡城墙看起来是这样的:

如果画一个简单的剖面图的话是这样的: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这种设计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城墙变矮的同时,也降低了敌人攀爬的难度。如果敌人冒着炮火快速冲到城墙下,很容易就可以登上城墙,然后利用人数上的优势夺下棱堡。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要塞设计师们在城墙前面增加了一道壕沟,用来阻止敌人快速移动到城墙下(同时也变相增加了城墙的高度)。一些要塞外围的壕沟深度可以达到8~10米,相当于五六个成年人的高度,可以相当有效地延缓敌人的前进速度。

一条城墙外的壕沟

增加了壕沟的城墙剖面图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除了被动防御外,防守方当然还可以利用棱堡上的火炮主动攻击敌人,阻止他们靠近城墙。而使用火炮攻击移动目标时会碰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这就是火炮必须根据目标的位置不断调整射击角度:

就像上面这张图片中所显示的一样,面对朝自己冲过来的敌人,火炮炮手必须不断地调整射击角度。这个时代的火炮装填速度极为缓慢,如果每两次发射之间还要调整角度的话,可能没开几炮敌人就已经冲到了城墙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们在壕沟外又增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设施:一段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缓坡(glacis)。答主没有找到这个东西在中文里相应的名称,这里姑且先翻译成防卫坡(请高人指点正确中文译名)。防卫坡显然可以进一步迟缓敌人前进的速度,但这并不是它最重要的作用。从下面的图片中大家可以看到,防卫坡的表面延长线一定会刚好指向城墙上炮口的位置,这使得防守方每一发炮弹所攻击的不再只是一个点,而是覆盖了整条防卫坡的一条线:

除此之外,防卫坡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它刚好把棱堡的城墙遮挡了起来,使得位于防卫坡坡脚的进攻方火炮无法直接攻击城墙:

城墙、壕沟和防卫坡,这三个要素组成了棱堡防御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单元。在三维图中看是这样的:

沿着要塞一周布置上数个这样的防御单元,就构成了一个最基本的星堡,在现实中是这样的:

然而,上面的这座要塞只不过是星形要塞的最基本形态而已。在之后的几百年时间里,这种起源于意大利的星形要塞逐渐扩散至欧洲各地,各国工程师们又在其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创新,使得这一防御体系更加完备和具有层次。例如:

三角堡(Ravelin):除了被动防御之外,防守方也可以把自己的棱堡向外推进,扩大自己的主动防御圈,迫使敌人在更远的地方寻找掩护,从而减少主城墙所受到的威胁。三角堡就像是一个从主堡中分离出来的单独的棱堡,为防守方提供更多的火力输出点。三角堡面向敌人的一侧同样建有城墙,但在面向己方的一侧则是完全敞开的。这样即使它落入敌人之手,对方也无法把它当做继续前进的基地。

hornwork:作用和三角堡类似,只是形状不同。

Covered way(这个应该怎么翻译?):在壕沟靠近敌人的一侧,设计师们布置了一条可为士兵提供掩护的通道。在这里防守方的步兵可以用火枪攻击试图冲上防卫坡的敌人。同时这条通道也可以让防守方沿要塞四周快速完成信息的传递。Covered way的具体位置可见前面三角堡的那张图片。

在增加了以上几种元素之后,一座星堡的平面图就会进化成这个样子:

根据地形的不同和城市形状的差异,还会变成下面这种样子:

意大利星堡在经过不断改进后,最终形成了一种火力强劲、设计严谨、层层掩护的成熟防御体系。到了17世纪末,也就是在法王查理八世用火炮横扫意大利200年后,另外一位法国人把星堡的建造艺术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就是法王路易十四的御用工程师沃邦(Vauban)。在1667到1707的40年间,沃邦对法国的300多座要塞进行了升级和改造。除此之外他还建造了37座全新的要塞。今天,法国境内有12座由沃邦建造或改造的要塞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下面是沃邦设计的法国里尔要塞平面图:

沃邦设计的另一座位于新布莱萨克(Neuf-Brisach)的要塞平面图:

从天空俯瞰下去,一座星堡就像是一朵盘踞于大地之上的铁玫瑰。无论敌人选择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遭到来自于防守方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的猛烈炮火。在面对这样一座星形要塞时,如果进攻方仅仅凭借蛮勇进行强攻的话,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在1659年的第二次北方战争中,瑞典人在对哥本哈根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围城之后,曾经对哥本哈根要塞发起过这样一次强攻。在这次攻城战中,防守方密集的火力网把要塞外的场地变成了一座屠宰场,在这里绞*了3000名瑞典士兵。相比之下,要塞的防守方丹麦人的死亡人数只有区区17人。

那么,在面对一座星形要塞时,进攻方是不是就完全束手无策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攻城和守城,只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而已。建造要塞的专家往往同时也是攻克要塞的专家。沃邦就是这样一位攻城大师。面对设计科学、防守严密的星堡,沃邦设计了一套同样科学的、标准化的攻城程序。使用这套方法,沃邦甚至只要知道要塞的布局就可以计算出攻克它所需要的时间,精确度以天计算。

在下一节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沃邦是如何攻克下这样一座防守严密的星堡的。

3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火炮时代的指挥官,国王现在命令你去攻打一座敌人的要塞,你该怎么办呢?

想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你得知道自己需要从国王那里得到什么样的资源。

要想攻下要塞,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座要塞包围起来,彻底切断敌军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如果在攻城过程中要塞内的守军还能持续从外界获得人员和物资补充,那么攻城方是不可能破城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攻城方必须要拥有远远超过守城方数量的士兵。你可以大致估算一下要塞内的守军人数,然后请求国王为你提供五到十倍于敌军的兵力。

除了人员之外,足够数量的火炮以及充足的弹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道理很简单,敌人的大炮都躲在要塞的城墙之后,按照精心设计好的射击点位排布,占据了地形上的一切有利条件。如果没有几倍于对方的火力,是没有希望破城的。

一般来说,30门火炮是最基本的配置,在这个基础上多多益善。然后别忘了给这些火炮配上足够多的炮弹和火药。一般来说每门火炮至少要配备1000发炮弹,除此之外你还得准备几百吨的火药。

到了这个阶段,你已经花了国王不少钱了,但这还没算完。

这些沉重的火炮和炮弹不会自己跑到敌人的城外,你还得找搬运工和马匹把它们拉到战场上去。一门火炮可能就得要四到六匹马才能拉得动。没办法,继续加人吧。

围城这种事情,耗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这么多的士兵和工人,每天吃喝拉撒都要花钱。所以说,一次攻城行动需要消耗掉天量的社会财富,这些消耗掉的财富只能通过破城之后所获得的利益来弥补。

如果花了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最后却没有攻下要塞呢?你的国王一定会很生气,后果也一定会很严重。

想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心里压力很大啊?

不过压力大也没用,跟国王要来了人马和武器之后,还是赶紧考虑一下接下来怎么办吧。

在围城开始的时候,首先要以最快的速度切断要塞通往外界的一切道路,绝不能让对方获得额外的人员和物资。城内的士兵和火炮越少,你破城的难度就越小。

理想的情况下,你应该派出先头部队同时从几个方向把要塞周边的道路封锁起来,然后快速地合围,形成包围圈。

守城的一方这时会做什么呢?当他们看到四周的地平线上同时出现了黑压压的人影时,就知道他们即将到来的命运了。在我方士兵接近之前,他们会尽快把居住在要塞外围的农夫和他们的牲口、粮食通通运进城内。防卫坡上的树木会被全部砍倒,以免阻挡住火炮的射击轨迹。

除此之外,守军还会把城内所有的小麦都磨成面粉,因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磨坊很有可能被炮火击毁。从包围圈形成的第一天开始,城内就要开始实施食品配给制度了。没人知道围城会持续几个月还是几年。

如果你碰上了一位特别狠、决心要跟你死磕到底的指挥官,他甚至会在围城开始前把妇孺和老弱病残先赶出城去,以减少无谓的粮食消耗。

守城方在这个时候也会尝试派出信使向外界求援,运气好的话他们的友军还可以在包围圈合拢之前向城内送来最后一批人员和物资。如果友军足够强大的话,甚至还可以在我们的包围圈之外再形成一个包围圈,像三明治一样把我们夹在中间。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能得到的援助都非常有限。城内的指挥官只能凭借城内现有的力量与我们对抗。

完成这一步之后,我们就可以派出工兵在要塞周围修建第一道壕沟了。

第一道壕沟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这也是作为指挥官的你的战术水平的体现。如果距离要塞过远,会导致在后面的攻城中耗费更多的精力。但如果距离要塞过近,则会将壕沟暴露于敌人的炮火之下。优秀的的指挥官会根据经验选择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

当我们开始在城外开始挖掘第一道壕沟时,有些守城指挥官会故意拖出一些射程较小的火炮冲你发射几发炮弹。这是一个狡猾的招数,如果你据此来判断对方火炮的射程,可能会把第一道壕沟放在距离要塞较近的位置。这样一来,当壕沟修建到一半的时候,守城一方就会拖出他们真正的大炮对你狠狠地猛轰一轮。

一道合格的壕沟宽度需要足够让两名士兵并肩而行,深度要超过一个人的高度。考虑到这道壕沟要绕着对方的城市挖上整整一圈,所需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不过好消息是你并不需要真的往下挖一人高那么深,而是挖一半就好了。因为挖出来的土可以堆在壕沟边上,加上壕沟本身的深度就足够一人高了。

当然,只是简单地把土堆在壕沟边上是不行的,你需要准备很多的土笼(gabion)。顾名思义,所谓的土笼就是一个用枝条编织成的装满了土的笼子,高度大约一米、直径大约半米。它可以很好地保护壕沟内的士兵不受到炮火的伤害。带有土笼的壕沟看起来是这样的:

土笼和壕沟的示意图

两个工人大概要花费三个小时才可以制作并填满这样的一个土笼,而在整个攻城工程中将会需要至少几千个。所以……加油吧。

第一道壕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阻止城内的敌军冲出来突破我们的包围圈。如果我们的包围圈在某个点上被敌人突破,就会导致我们的攻城节奏被打乱,并加大后面攻城行动的难度。此外如果敌人的援军从包围圈外侧对我们进行袭击的话,这道壕沟同样也可以被我们当做防御工事使用。

在士兵们认真地挖掘第一道壕沟的同时,你就可以开始考虑从哪个方向攻城了。这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要塞本身的构造、周边的地形和道路走向、是否有足够多的树木可供砍伐(修筑防御工事需要大量的木材)。不过通常来讲,攻城一方会选择某两个棱堡之间的城墙作为最终的破城点。

事关重大,作为指挥官的你只能亲临现场,用自己的双眼进行观察才能决定。这个时候要务必小心,因为城内的敌军此时也在密切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他们知道此时出来观察地形的肯定都是高级军官,多半已经派出了神射手蹲守在城墙上等着你。

选定了进攻的方向之后,就可以为己方的火炮准备阵地了。在进入到布置火炮阵地的阶段之前,让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火炮的种类。

在中文的语境中,似乎所有使用火药把炮弹发射出去的东西都可以被叫做火炮。但在英文中一般会用几个不同的词来称呼不同种类的火炮。

第一种叫做加农炮(cannon)。在听到“火炮”这个词时,大家脑子里出现的基本上都是加农炮的形象。它长这个样子:

一门24磅加农炮

加农炮的炮管通常比较长,一般来说会超过炮管直径的20倍。它所射出的炮弹大致沿着直线前进。简单来说,你想要攻击哪里就把炮口对准哪里,然后开炮就行了。当然,考虑到炮弹在飞行过程中高度会下降一点,你瞄准的时候得对准目标稍微靠上一点的位置。

加农炮所使用的炮弹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那种实心的铁球。沿着水平方向高速运动的铁球可以破坏它撞到的一切东西。有经验的炮手可以让炮弹在落地后多次弹跳,对人员进行多次*伤。这种技巧在对付队形密集的敌人时效果特别棒。

加农炮所使用的实心炮弹

第二种火炮是迫击炮(也叫做臼炮,英文都是mortar),这种火炮的炮管较短,通常只有直径的几倍。它是长这个样子的:

迫击炮

迫击炮所发射的炮弹弹道是一条抛物线。也就是说,炮弹离开炮管后先是沿着前方向上飞,在达到最高点后再落下。它的优点是可以让炮弹飞越敌人和我们之间的障碍物,然后落在敌人的头上。迫击炮的这种特性使得它的布置地点特别灵活,只要目标处于射程之内,基本上布置在哪里都可以。相比之下,加农炮和目标之间必须没有障碍物阻挡才行。(迫击炮的这个中文译名是不是因为译者觉得这是一种可以“迫近射击的火炮”?)

当然,迫击炮也有它的缺点。沿着高弹道落下的炮弹在落地后已经没有什么水平方向的动量了。如果用迫击炮来发射实心铁球的话,铁球大概率会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大坑后就静止不动了。所以,迫击炮发射的炮弹必须要能爆炸才行。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迫击炮就必须使用空心的铁球作为炮弹。人们先在铁球内部填充火药,然后在铁球上的小孔内插入一根导火索。通过调节这根导火索的长度,炮手可以控制炮弹爆炸的时间。最理想的爆炸时机是炮弹快要落地或者刚刚落地的时候。这样爆炸形成的碎片可以对敌人产生最大的*伤。为了增强*伤效果,你还可以在铁球内部装入铁钉、铁球等各种你能想到的东西。如果有一枚炮弹能够刚好击中敌人的火药库的话……哇,这画面简直太美,作为指挥官的你做梦都会笑醒。

迫击炮使用的会爆炸的炮弹

不过,发射这样的炮弹也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在把火药和炮弹依次装入炮管中之后,炮手要双手各持一根燃烧的木棍,然后同时点燃炮弹上的导火索和炮管中的火药。如果炮弹上的引信被点着了,而炮管中的火药却没被点燃,那么炮手就只能赶紧丢下木棍逃命了。直到人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炮管内的火药同时点燃引信的方法后,操作迫击炮才变得稍微安全了一些。

最后一种火炮是榴弹炮(howitzer)。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介于加农炮和迫击炮之间的一种形态。它的炮管长度介于加农炮和迫击炮之间,弹道曲线也是如此。榴弹炮是长这个样子的:

榴弹炮

如果把这三种火炮的弹道曲线画一张示意图的话,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在了解了火炮的种类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布置火炮阵地了。

到现在为止,我方的人员都安全地处于敌人的火炮射程之外。但在这一步,我们就不得不开始进入到敌人的射程之内了。因为同一个时代的火炮性能都差不多,所以只要我们把火炮布置在能打到敌人的地方,也就意味着敌人也可以攻击到我们的火炮。

既然大家都可以攻击到对方,我们该怎么才能在火炮的对决中取胜呢?答案是以火炮的数量取胜。

在这个阶段,火炮通常以四门或者六门为一组,布置在第一道壕沟的前方。与壕沟类似,在火炮前方同样需要摆放一排土笼用以保护,炮管则从土笼间的空隙中伸出进行发射。火炮的下方通常铺有木板,防止火炮的轮子在反复的后坐力作用下陷入泥土之中。一门被防御工事保护起来的火炮是这个样子的:

一门被工事保护起来的火炮

这样的火炮阵地一定要在不同的方位多布置几处,这样才可以从不同角度同时对要塞进行射击。正如前面所说过的,我方能够攻击对方棱堡的同时就意味着我们的大炮也进入了敌人火炮的射程之中。所以,所有的火炮应该同时进入阵地,这样才能快速形成我方的火力优势。

因此,理想的做法是在某一个黑暗的夜晚,把所有的火炮都推入事先选择好的阵地中,然后用土笼等防御工事把它们保护起来。等到天亮之后,就可以对敌人的棱堡进行炮击了。

在这个阶段,守军会做些什么呢?有些指挥官比如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会主张和攻城方的火炮进行对轰,以尽量延缓攻城的进度。但法国的要塞专家沃邦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在这种数量不对等的对决中,防守方的火炮是注定要被进攻方摧毁的。守军应该把所有的火炮都保留到最后的决战时刻,而不是浪费在这种无谓的对决之中。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守军冲出要塞,以步兵对我们的火炮阵地进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把加农炮的实心炮弹换成专门用来*伤士兵的霰弹或者葡萄弹,对准敌人开火就可以了。

用于火炮的霰弹

用于火炮的葡萄弹,发射后布料内的弹丸会四散飞出对敌人进行*伤

不管守军选择哪种做法,相信你都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地架起了几十门可以轰击对方棱堡的火炮。赶紧为自己的机智点个赞吧!

在下一节中,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攻城的下一个阶段应该怎么做。

4

经过第一阶段后,我们已经挖好了环绕敌人要塞的第一道壕沟。同时我们还有有几十门火炮进入了炮击阵地,可以对敌人的棱堡进行火力压制。从平面图上看起来大概是这样的:

第一条壕沟以及火炮阵地的位置示意图

守军在这个时候有可能会用火炮攻击我方的火炮阵地,但由于我方的火炮数量占优,因此应该是能控制得住局面的。

不过,只靠火炮远程攻击是无法攻下要塞的。要想占领对方的城市,最后还是得让步兵攻进去才行。所以我们下一步要把火炮和士兵一点点向前推进,直到对方的城墙下面。这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要知道,每一门火炮都需要多名士兵不停地为它补充炮弹和火药。士兵自己也需要换班回到后方的营地吃饭和睡觉。所以在前线和后方营地之间,我们需要一条通畅、安全的交通线,用来输送人员和物资。我们向前推进得越远,这条交通线就越长,也越重要。

在敌人的炮火射程之内,怎样获得这样一条安全可靠的交通线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继续挖掘壕沟。不过,直接对准要塞的方向笔直地向前挖是绝对不可以的。

大家可以看到,当壕沟的走向和敌人炮火射击方向垂直时,壕沟可以为士兵提供最佳的保护,就像我们的第一道壕沟一样。如果壕沟的走向和敌人火炮的射击方向之间的夹角很小时,就会给敌人制造“纵射”(enfilade)的机会。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发炮弹落入壕沟、然后从一头滚到另一头的话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所以,向前推进的壕沟是呈Z字形前进的。工程师们(真·攻城师)会计算好Z形壕的每一段的长度和走向,确保敌人的火炮无法直接攻击壕内的人员。

沃邦为Z形壕的挖掘制定了一套标准化流程。在选定了Z形壕开始的地点和方向后,一个由四人组成的小队将会开始挖掘工作。位于最前面的人用一辆带有护板的小车挡在自己面前,然后在自己身旁摆一个空的土笼。接下来,他会弓起身体,跪在地上开始挖掘,挖出的土刚好放在身旁的土笼中。当他挖出一个半米宽、半米深的小沟时,就推动小车向前移动,由第二个人负责把他挖出的小沟加深加宽。当第一个人再重复一遍这个过程、整个小队再次向前移动时,第三个人就负责把第二个人加深过一次的沟再次加宽,以此类推。当第四个人施工过后,Z形壕的深度就足以容得下一个站立的人了。

沃邦制定的挖掘Z形壕的标准流程

这样的小队在工作一个小时之后,就会被另一个小队替换下来,以保证掘进的速度。沃邦记录道,他曾经在24小时之内向前掘进了整整140米。即使在普遍的情况下,一天之内向前掘进70到80米也是完全可行的。

Z形壕向前不断蜿蜒伸展,挖掘小队所面临的危险也越来越大。随着距离的缩短,敌人火炮射击的精度迅速提高,“一枚炮弹的威胁要超过之前500枚炮弹的威胁”。而且在进入到距离要塞200米的范围内之后,敌人的火枪也开始产生威胁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份在刀口上讨生活的工作。因此,这些挖掘工的工资是按照他们所挖掘的长度来每天结算的。距离要塞越近,每挖一米的价格就越贵。

如果敌人的火力比较弱,或者你有信心对敌人的火炮进行全面压制,那么你也可以尝试被沃邦称作“飞沟”(flying sap)的挖掘方式。在这种操作中,数量众多的工人一拥而上,沿着事先指定好的Z形壕的位置一字排开,每人面前放一个空的土笼,然后开始疯狂地挖土。只要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压制住敌人的火炮,一条速成的Z形壕很快就能出现在你的面前。

当守方士兵在城墙的缝隙中看到攻方的Z形壕像一条毒蛇一样扭曲着向自己爬来时,心中一定充满了恐惧。在这个阶段,守方是不是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呢?当然不是。

理论上讲,攻方人多炮多,选择直接对决的话,防守方好像无论如何都会吃亏。但这只是理论上而已。进攻方的士兵会有换班的时候、会有吃饭睡觉的时候、会有轻敌大意的时候。防守方大可以抓住这些机会,集中火力对进攻方来上几次出其不意的炮击。这样一来,进攻方还敢在守军的眼皮底下玩飞沟吗?

防守方也可以在夜里主动出城,对攻方的火炮阵地进行突袭。把防守火炮的士兵赶走后,他们可以快速地破坏对方的火炮然后撤回到城里。这些方法包括敲掉火炮的炮耳、用铁条封住点火用的炮眼等等。如果没有铁条,把一颗炮弹用帽子包住,然后再把它敲进炮管里也行。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对方的火炮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使用。

对于防守要塞的一方来说,围城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拖”字诀。一提起围城,大家很容易觉得城内的人缺粮又缺人,感到焦虑是正常的。而城外进攻一方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慢悠悠地攻城。其实事情并非如此,城外的人也是很着急的。

第一个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了,打仗是一件很花钱的事情。攻城的时间拖得越久,花的钱就越多。所以进攻方一定是想要尽快破城的。

第二个原因是如果时间拖得过长的话,进攻方的军营中难免会出现大规模的流行疾病。在那个年代,战争中死于疾病的士兵人数要远远多于被敌人*死的人数。几万人每天吃喝拉撒都在一起,卫生条件又差,流行疾病的爆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攻城进度过于缓慢,可能城没攻下,自己的军队先崩溃了。

所以说,只要能延缓攻城的进度,就是守军最大的胜利。

好,我们把视角再切回到进攻一方。不管快也好,慢也好,总归Z形壕是能够向前推进的。在推进到距离要塞大约300米的时候,就可以把Z形沟向两边延伸,挖出第二条平行于城墙的壕沟了(也叫做第二条平行壕)。与Z形壕相比,这第二条壕沟中可以容纳更多的士兵,从而为我们构建一条更加稳固的阵线。在第二条壕沟完工后,我们就可以以它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向前挖掘Z形壕了。没错,到现在为止我们攻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不停地挖沟。

Z形壕以及第二条平行壕

从第二道平行壕开始,工人继续向前挖掘Z形壕,当来到距离要塞大约60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挖掘第三道平行壕了。我方将以这最后一条平行壕为依托,攻下位于要塞城墙下的护城沟。

第三条壕沟的位置

在护城沟靠近攻方的一侧,通常有一条连续的可为守方士兵提供掩护的通道(covered way)。在Z形壕不断逼近的时候,守方士兵就会在这里等着攻方士兵。

Covered Way 示意图

由于双方士兵此时距离已经很近,为避免误伤,我方的火炮是无法提供火力支援的。所以我方士兵只能依靠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夺取护城沟。这将是整个攻城过程中最血腥的战斗,没有之一。

无法使用火炮,火枪又难以攻击躲在护城沟里的守军士兵。该怎么样才能攻下这道障碍呢?答案是手榴弹。人们甚至为这样的战斗特意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兵种:掷弹兵。

玩过文明4的人应该对掷弹兵都很熟悉,这个兵种在面对来复枪兵(rifleman)时有50%的加成。

掷弹兵

为什么这个手里握着一个炸弹的兵会对来复枪兵有特别的加成?因为掷弹兵本来就是从普通步兵中挑选出来的精英士兵。要想成为一名掷弹兵,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这名士兵要足够高大并且孔武有力。这样才能把手榴弹扔到足够远的地方。

其次,这名士兵要有临危不乱的能力。当他站在战场上、子弹从身边不断呼啸而过的时候,不但不能慌乱,还要冷静地点燃手中的手榴弹并开始数秒,最后把即将爆炸的手榴弹准确地丢向敌人身边。

总而言之,只有那些最高大、最勇敢、最优秀的士兵才能成为一名掷弹兵。在若干年后,随着武器的进步,这种单纯的投掷手榴弹的战法逐渐被淘汰了。但在掷弹兵这个名称在很多国家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变成了精英兵团的代名词。比如大家熟悉的白金汉宫外面带着熊皮帽子的士兵就隶属于掷弹兵卫队(Grenadier Guard)。

英国的掷弹兵卫队

在夺取了护城沟之后,挡在我们和敌人之间的就只剩下最后一道城墙了。万里长征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我们在挖沟时流下的那些汗水很快就可以得到回报了。

简单来说,要摧毁这道城墙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使用火炮轰击;第二个方法是用地道和炸药。

我们先来讲炮击的方法。

可能有人会以为,在近距离用火炮击倒一道城墙就是几发炮弹的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将是一个非常、非常耗时的过程。即使用多门重炮反复轰击,也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才能把这道城墙轰塌。

在夺取了护城沟后,进攻方可以在防卫坡的坡顶设置一定数量的24磅重型加农炮,对城墙进行射击。首先,进攻方要给这些重炮加足火药,在城墙的底部沿着水平方向轰出一排连续的、足够深的弹坑。这条弹坑的长度有时可以达到四十米左右。接下来,火炮再从这条水平弹坑的两端向上轰出两排垂直的弹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三条弹坑线围成的方形区域。最后,进攻方再用火炮对着这个方形区域的内部反复轰击,直到这部分城墙在反复振动中倒塌。在这个阶段,填充在火炮内的火药量要适当减少,以最大化对城墙的振动效果。

到底要多少发炮弹才能轰倒一道城墙呢?有人曾经计算过,使用12门火炮,每门每天发射100发炮弹的话,大约需要12到15天才能轰倒一道城墙。也就是说,一共要使用一万四千到一万八千发炮弹。如果使用24门火炮,每门每天发射80枚炮弹的话,大约只需要6天就可以轰倒城墙,所需要的炮弹数量也随之降低到了一万一千枚左右。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也有人曾经研究过,在17世纪,发射一枚炮弹所耗费的火药价格相当于一名步兵一个月的工资。所以说这个攻城的最后阶段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烧钱现场。

除了烧钱之外,短时间内反复发射的火炮在受热不均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会炸膛。一旦发生这种事故,火炮旁边的人一个都活不了。

但不管怎么讲,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在连续轰击数日之后,我们面前的这道城墙终于坍塌了。这时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城墙倒下后的产生的碎石刚好填平了城墙脚下的护城沟。对于进攻方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接下来我们只要让步兵从这个缺口冲进去就可以完成攻城任务了。

第二种情况是城墙倒塌后没有填平护城沟。这个就有一点麻烦了。我们要么用火炮继续轰击,看看能下一段城墙倒下来时会不会运气好一点,要么就需要用人工把护城沟填平。总之,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冲进城去。

讲完了火炮轰击城墙的方法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地道配合炸药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它比较便宜,只要相对少量的炸药就可以让很长的一段城墙倒塌。不过这种方法对地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地下水位过高,或者要塞的城墙坐落在岩石上的话,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了。

如果决定使用地道来破坏城墙的话,首先我们要在城外一个合适的位置向下挖一个五到六米深的竖井,然后再朝着城墙的方向开始掘进一个大约高宽各一米半的隧道。这条隧道通常会由专业的矿工来挖掘,他们会用专业的工具来确保隧道沿着正确的方向掘进。

在接近城墙正下方的时候,矿工们会先让隧道向右转一个90度的弯,前进一段距离后再向左转90度,然后一口气挖到城墙的正下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炸药爆炸时的冲击力被限制在城墙下方,而不是沿着隧道扩散到出口。

工程师会根据城墙的尺寸和隧道的深度计算出所需的炸药量。矿工们则会在城墙的正下方挖掘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用来放置炸药。在小心翼翼地安放好炸药后,他们会用石头和泥土把这个空间封闭起来,只留下引信在外面。最后一步,点燃引信,然后拼命地跑吧!

地面上的士兵很快就能感受到脚下传来的巨大的震动,很多人甚至会失足摔倒。如果工程师和矿工都没有出错的话,他们接下来就会看到面前的城墙轰然倒塌了。

进攻方可以挖地道,防守方当然也可以挖。他们可以在城内挖掘类似的隧道通往城外,然后用相同的方法把进攻方的火炮阵地炸上天。或者,他们可以让隧道在城外向两侧延伸,用以拦截进攻方的隧道。由于双方挖掘的隧道深度不同,所以不一定能刚好撞到一起。防守方会在自己的隧道顶部隔一段距离挂上一个铃铛,用来检测附近的动静。如果他们察觉到进攻方的矿工在附近挖掘,则会轻轻在某处把双方的隧道挖通,然后丢几个手榴弹进去。这种防守型的隧道往往在围城的初期就已经提前挖好了,就等着进攻方的人送上门来。

好了,到这里我们描述了两种击倒城墙的方法,在通常情况下,攻城到这里就结束了。只要我方的步兵能够冲进城里,剩下的就可以交给他们去完成了。

在少数情况下,防守方会趁着进攻方轰击城墙的时候在后面再修建一道临时的弧形城墙,来把敌人轰开的城墙缺口重新填补起来。这第二道城墙通常是土制的,所以可以很好地吸收炮弹的冲击力。在1500年法军对比萨的围城战中,比萨守军就修建了这样一道临时围墙。法军士兵在欢呼声中看着敌人的城墙坍塌了下来,却在灰尘散去后发现后面竟然还有一道城墙。已经精疲力竭的法军最终选择了放弃继续攻城。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就只能再进行一场残酷的战斗了。攻克这道城墙并没有技术上的难点,所需要的更多的是继续战斗的意志。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我们的!

最后以一张图片来总结我们这一次攻城的全过程吧:

国外军事爱好者制作的攻城模型,相当的逼真

我们用了两节的篇幅把攻城的整个流程走了一遍,但这多少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在现实中,攻城的过程真的会这么顺利吗?在下一节,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历史上一些典型的攻城战役。

5

在这一节中,我们来看一下历史上的几次攻城战是如何进行的。

阿特攻城战(1697)

阿特(Ath)是一座比利时小城,位于比利时与法国边境附近,2018年时人口只有三万人。

在1697年5月16日清晨,一万两千名法军骑兵从三个方向包围了阿特,切断了这座小城通往外界的道路和桥梁。在同一天,攻城的主力部队渡过了斯海尔德河,在距离阿特10公里远的地方扎下了军营。在这次行动中担任总攻城师的正是沃邦本人。

阿特城内的西班牙守军共有三千六百人和32门火炮。在被法军包围之后,他们匆匆地烧毁了要塞附近的一切房屋,以避免它们成为敌人推进时的掩体。

与此同时,城外的法军集结了四万人的兵力,是城内守军人数的11倍。法国人的火炮数量多达73门,光是运送弹药和补给就使用了4000辆马车。法军招募了两万名工人,开始挖掘一条环绕阿特城整整一圈的壕沟。这条深1.8米、宽2.4米的壕沟将会彻底打消西班牙人任何前来救援的念头。

前面的文章说过,指挥官在开始进攻前需要对敌人要塞的布局进行仔细的侦查,以决定主攻方向。但是沃邦根本不需要做这样的侦查,因为法军面前的这座要塞就是他本人亲手设计的。

在三十年前的遗产战争中,法军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了阿特,那时这里还只有一座中世纪式的城堡。沃邦马上就推倒了原有的城墙,然后花了六年时间修建了一座全新的星形要塞。可惜的是,仅仅在四年后,随着尼美根条约(Treaty of Nijmegen)的签订,法国又把这座要塞城市还给了西班牙人。

沃邦设计的这座星形要塞共有八个棱堡,每两个棱堡之间都有一个突出的三角堡。相邻棱堡之间的距离是180米,这也是火枪的有效射程。这样每个棱堡都可以从左右两侧的棱堡得到额外的火力支援。从护城沟底部算起,棱堡的城墙有九米高。如果灌入河水的话,这里就变成了一条水深2.4米的护城河。在阿特城的西面有一座小山,从山上可以直接望到要塞的内部。为了避免敌人的火炮从这里进攻,沃邦在西侧的四个棱堡中设置了额外的堡垒。

阿特要塞平面图

面对这座自己亲手设计的要塞,沃邦很快就决定了把要塞东面的两个棱堡作为主攻方向。

5月22日,工人开始挖掘第一条平行壕。凭借着人数优势,法军几乎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这条壕沟。此时他们距离要塞的距离是600米。

在这之后,工人们严格按照沃邦所制定的标准流程开始挖掘Z形壕。短短两天后,他们就完成了第二条平行壕。法军士兵和要塞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了300米。在这几天中,要塞中的火炮不断地对法军进行射击。但在壕沟的保护下,仅有50名法军士兵受伤。

通常来讲,进攻方会在第一条平行壕完成后就让火炮进入阵地,对守方进行火力压制。但这一次,沃邦却打破常规,一直等到第二条平行壕完成之后才开始布置火炮阵地。这是因为他要使用一种全新的射击方式。

沃邦拖出了三十六门加农炮,把它们放在了沿着第二条平行壕布置的六个火炮阵地中。接下来,沃邦命令士兵使用一种由他本人发明的新的射击方式:跳弹射击(ricochet firing)。

他要求士兵调整火药的使用量,让出膛的炮弹落在要塞外的防卫坡上,而不是要塞中。很多士兵都对这个命令感到莫名其妙,但当他们尝试了几次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沉重的炮弹落在防卫坡上之后,随即再次弹起,越过护城沟,撞在棱堡的城墙上。然后这枚炮弹又被城墙弹回护城沟,从背后撞向隐蔽在这里的守军士兵。有些炮弹甚至可以在护城沟里弹射多次,对这里的守军士兵进行大面积地*伤。根据法国人后来进行的评估,这种跳弹一天可以*伤至少一百名护城沟中的敌人。短短两天之后,守军就放弃了护城沟的守卫。法军仅仅付出了三死八伤的代价就夺取了护城沟的边缘(covered way)。

跳弹原理示意图(Ricochet firing)

沃邦的下一个目标是突出在城墙之外的一个三角堡。这位攻城专家调来了多门加农炮和迫击炮,以各个角度、各种弹道对三角堡进行了猛烈的轰击。五月的最后一天,掷弹兵们踩着临时搭建的桥梁,从三角堡被轰开的缺口冲了进去。守在三角堡中的七十几名西班牙士兵被炮火压制得完全无法还击,撤回要塞的道路又完全暴露在法国火枪兵的火力之下。最后他们选择了投降。在夺取了三角堡之后,挡在法国人和守军之间的就只剩下最后一道城墙了。

法军通过Z形壕逼近了要塞

法军对红圈内的三角堡进行了猛烈的轰击

沃邦说,现在就是撒旦本人带着一万名士兵也无法阻止他攻下这座要塞。

在三角堡内修筑好防御工事后,法国人把各门大小火炮布置好,按照标准流程在棱堡的城墙上切割出一个长方形。之后,加农炮对准了这块方形区域开始反复轰击。在此期间,迫击炮不间断地对城墙后方的区域进行火力覆盖,以阻止守军构筑第二道临时城墙。

6月5日,法军轰倒了两座棱堡的城墙,工兵迅速搭建好了越过护城河的简易桥梁。守军挂起了白旗,宣布投降。继续抵抗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法军轰倒了两座棱堡的城墙

双方很快就投降的条件达成了一致。除了五名高级军官以外,其余的西班牙守军都可以在6月7日这一天自由地离开。

在沃邦的指挥下,几万人的法军如同一部精密而冷酷的机器一般,按照精确的时间表逐步摧毁了敌人的要塞。

从包围开始算起,法军仅仅用了20天就攻下了这座规模可观的要塞。在此期间,法军一共耗费了27050枚加农炮炮弹、3400枚迫击炮炮弹和130吨火药。一共有大约50名法军士兵在攻城战中丧生。对于一场攻城战来说,法国人所付出的这些代价是非常小的。

这是一次教科书级的完美攻城。

纳慕尔攻城战(1692)

在一场攻城战中存在着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即使是沃邦也无法保证每一场攻城都像阿特之战那样完美。

纳慕尔(Namur)同样是一座比利时的城市,距离阿特100公里不到。它的平面图是这样的:

从图中可以看到,纳慕尔的城区是一个椭圆形,一侧靠着河,另外一侧是陆地。城区在陆地的一侧被大约十个左右的棱堡保护着。这些棱堡对于沃邦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真正对攻城造成困难的是与城区隔河相望、位于山上的一座要塞(citadel)。Citadel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被翻译成要塞或者堡垒,但其实这个词是特指那些修建在高处、用来保护一座城市的要塞。纳慕尔的citadel就是这样一座要塞。在今天,游客们在纳慕尔仍然可以参观这座山上的堡垒。

纳慕尔的citadel

仅仅从地形上看,这已经是一座难以攻克的要塞了。防守者们又在这座要塞的西侧修建了另外一座名为威廉堡的要塞,进一步增加了攻击的难度。

1692年5月25日,法王路易十四亲自挂帅,带着六万名士兵包围了纳慕尔,此外还有一支六万人的军队负责阻挡敌人的援军。在这次攻城中,法国人动用的火炮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51门。总攻城师仍然是沃邦。

在城内的守军一共有六千人,由与沃邦同样著名的荷兰要塞专家库霍恩(Coehoorn)制定防守策略。

沃邦指挥下的法军首先对城区发起了进攻,这对于他来说只是一次平淡无奇的常规操作。法军的火炮数量已经多到几乎摆满了整条平行壕。猛烈的炮火使得守军损伤惨重,“防御工事里堆满了被炮弹削掉脑袋的尸体,就像被利剑砍掉了头一样”。

6月5日,城区内的守军提出投降。他们愿意把城区交给法军,条件是允许他们安全地撤退到山上的要塞中去。此外,法军还要承诺在占领城区后不会从这里攻击山上的要塞。作为交换,守军也不会从山上攻击城区。法国人接受了守军开出的条件。

6月8日,法军开始了新的进攻。由于有言在先不能从城区内发起攻击,他们只能从最困难的角度对山上的要塞发起进攻。在沃邦的指挥下,工人从挖掘了纵横交错的壕沟,从前后两个方向同时逼近威廉堡。就在这个时候,连日的暴雨开始了。法军的壕沟是朝着上山的方向挖掘的,于是壕沟内的雨水变成了一条条翻滚的河流,向前线运送物资几乎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直到6月22日,沃邦才总算是把壕沟推进到了威廉堡附近。22日晚上,法军从两个方向同时对威廉堡发起了冲锋。经过一番激战后,威廉堡内的1200名守军举起了白旗向法军投降。库霍恩本人也被一枚炮弹炸伤了头部。

第二天,来自法国和荷兰的两位要塞专家碰了面。沃邦安慰库霍恩说,他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失败感到难过,“因为他只不过是败给了全世界最强大的君主”。

库霍恩则回答说,真正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他迫使世界上最伟大的攻城专家移动了七次火炮阵地才攻下了这座城堡。

在攻下威廉堡后,法军一鼓作气,继续把壕沟推进到了山顶附近,并在6月29日攻下了山顶的堡垒。为了攻下这座城市,法国人一共付出了6966人的代价。

从海上攻城 - 阿尔及尔(1816)

沃邦本人一向都认为从海上进攻要塞不是一个好主意。

首先,船只上的火炮口径通常都会小于岸上的火炮。而且炮手们在晃动的船上开火时,炮弹的精度也将大大低于他们的对手们。其次,与要塞厚重的城墙相比,木质帆船的船体实在是太脆弱了。在船体的关键部位或者桅杆吃上几发炮弹就足以报销掉一只帆船。

当然,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战争中万事没有绝对。如果防守一方过于松懈,或者进攻的一方指挥得当,从海上进攻要塞也不见得是必败的事情。

1816年8月27日,英国和荷兰的联合舰队来到了北非港口城市阿尔及尔,对这里的要塞进行了炮击。英国的旗舰夏洛特王后号(Queen Charlotte)上配备了104门火炮,第二大的战舰无敌号(Impregnable)上配备了98门火炮。也就是说,英国人一艘战舰所拥有的火炮数量就超过了100年前法国人围攻阿特城时使用的全部火炮。

在下午三点,英荷联合舰队向他们的目标开火了。在接下来的9个小时里,联合舰队一共向岸上倾泻了五万发实心弹和将近一千发爆炸弹,几乎是法军在阿特围城战中全部的弹药消耗量的两倍。

正如沃邦所预言的一样,在双方的火炮对决中,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损失也不小。无敌号上有50人丧生,船体被炮弹击穿了233次。

描绘1816年炮击阿尔及尔场景的油画

在半天的战斗中,英荷联军就几乎耗光了船上所有的弹药。不过第二天,英国人还是装腔作势地向阿尔及尔的统治者发出最后通牒,警告说如果不接受英荷联军开出的条件(释放基督教奴隶),他们就要对阿尔及尔进行第二轮炮击。阿尔及尔统治者信以为真,与英国人签署了条约并最终释放了3000名基督教奴隶。

凭借着火力优势和虚张声势,英国人最终达到了他们的战略目的。

直布罗陀(1779 - 1783)

从1779年到1783年,英国人控制下的直布罗陀也经历了长达三年半的围困。

直布罗陀是一个狭长的半岛,三面临海,只有北侧与欧洲大陆相连。1779年6月,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开始对直布罗陀进行海上封锁。在直布罗陀北侧的陆地上,联军也修建了各种防御工事,切断了这个小小半岛与大陆的联系。

到了这一年的冬天,驻守在直布罗陀的英军已经耗尽了几乎所有的食物,不得不开始实行食物配给制度。由于缺少蔬菜和水果,坏血病开始大规模流行。人们缺少过冬所需的燃料,不得不从废弃的船只上拆下木头用作燃料。

1779年的12月,英国人派出了一支由21艘战舰护卫的船队,成功突破了西班牙舰队的封锁,把急需的物资运到了直布罗陀。靠着这些物资,英国守军又艰难地熬过了1780年。

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在这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法西联军难道就不能从陆地上攻下直布罗陀吗?这倒也不能怪联军无能,主要是因为直布罗陀的地形实在是过于奇特。

直布罗陀平面图,红色为英军,蓝色为法西联军

从上面的地图中可以看到,直布罗陀半岛地形非常狭窄,只有北面一点点与大陆相连,这使得联军的进攻火力难以展开。更加可恨的是,这么小的一个半岛上竟然还有一座高耸的山脉,一下子又把联军可利用的进攻宽度占去了至少四分之三。从陆地上攻下英军的要塞几乎就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从下面的三张不同角度的航拍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直布罗陀的地形有多么地变态:

直布罗陀航拍照片一

直布罗陀航拍照片二

直布罗陀航拍照片三

这时的法西联军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派出舰队对直布罗陀封锁是一件十分费钱的事情,但英国舰队只要冲破一次封锁就可以为守军再续命一年。这样下去,法西联军永远也等不到直布罗陀投降的一天。

果然,在1781年4月,英国又派出了100艘补给船,在29艘战舰的保护下冲破了封锁线,为直布罗陀的守军再一次送去了大量的补给。这让西班牙人下定决心从陆地上发起进攻,夺取直布罗陀。进攻的时间被定在了1781年11月,但就在进攻发起前,有西班牙士兵走漏了消息。英国人在11月27日的晚上先发制人,主动向西班牙人的阵地发起了进攻。西班牙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很多大炮都被破坏了,弹药库也被英国人引爆了。

到了这个时候,法西联军不得不承认两件事情:第一,他们实施了两年半的封锁是一场彻底的失败;第二,从陆地上攻下直布罗陀的要塞是不可能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法国人提出了一个设想,从海上使用密集的炮火直接把直布罗陀的要塞轰成碎片,然后再从陆地上占领它。为此法国工程师设计了十艘特殊的船只用来轰炸直布罗陀的要塞,并把它们称之为“漂浮炮台”。为了防止被敌人的炮弹击穿,这些船只的木制船体厚度达到了三米,外侧铺满了潮湿的沙袋。与两侧都装有火炮的战舰不同,这十艘船的火炮全部都被安装在了船体的同一侧,以最大程度地集中火力。在船体的另一侧则由各种压舱物来平衡火炮的重量。十艘这样的“漂浮炮台”一共可以携带212门火炮。

除了这十艘船之外,法西联军还集结了另外49艘战舰提供火力支援。在陆地上,装备了86门火炮的四万名士兵严阵以待,等着要塞被轰平之后前去占领这个重要的半岛。

1782年9月13日,法西联军从海上发起了总攻,但事情进行得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在风帆时代,海上的船只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调整自己的位置。法国人的十艘漂浮炮台没有形成理想的队形,导致他们无法集中火力攻击一点。本来应该对这些漂浮炮台进行支援的战舰也没有及时地进入既定位置。

上午9点30分,十艘漂浮炮台分别来到了距离要塞1000至1200米远的地方。与此同时,要塞城墙后的英军也准备好了他们的150门火炮。9点45分,双方的火炮同时开了火。

在战斗打响后不久,英军就发现他们的炮弹就算打中了法国人的漂浮炮台也会立刻被弹开,根本不会造成任何伤害。在下午,英国人把他们的炮弹换成了红热弹(red-hot shot)。所谓的红热弹,指的是把实心的铁质炮弹放在火上炙烤直到发红后,再放入到炮管中发射出去的一种炮弹。这种炮弹在击中木制材料之后,很容易引起大火,所以特别适合用来对付船只。不过,由于法国人的船体外面覆盖了一层沙袋,因此英国人最初发射的红热弹都没有什么效果。与此同时,法国人的船只过于分散,也无法对英国人的要塞形成有效的打击。尽管如此,双方仍然朝着对方不停地开炮。。

一整个下午,英国人都在坚持不懈地发射红热弹。终于在下午五点钟左右,有一枚红热弹穿透了一艘法国船只的外壳,在内部引起了大火。英国人看到船上的法国水手们忙碌地用木桶舀起海水前去救火。这艘船很快就停止了射击。傍晚六点钟时,已经有两艘船燃起了大火。到了这一天的半夜,法国人的十艘漂浮炮台已经全部着火了。其中有一些是被英国人的红热弹击中起火,有一些是因为丧失了移动能力被法国人在撤退前主动烧毁了。

燃烧的法国船只

法国人所策划的海上火炮大对决以惨败而告终。在这一天的战斗中,法西联军的伤亡高达1473人,而英国人仅有15人死亡、68人受伤。

在这一年的10月份,英国人第三次突破了法西舰队的封锁,为直布罗陀的守军送去了大批补给。对于法西联军来说,继续对直布罗陀进行封锁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在第二年的2月底,法西联合舰队撤离了直布罗陀,结束了对这里三年零七个月的围困。这次围城战的失败使得西班牙在此后的200多年里再也没有作过夺回直布罗陀的军事尝试。

- 全文完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