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主要将领战法策略分析

长平之战中主要将领战法策略分析

首页枪战射击奇兵突击更新时间:2024-05-11

叶晓斌, 吕超

秦赵两国在地理位置上接壤,加之两国先后在同一时期崛起,使得两国在战国后期摩擦不断,战事频繁。公元前270年,在秦赵结束阏与之战之后,秦昭王任范雎为相,范雎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上党,韩恒惠王命令上党郡守冯亭向秦国献出上党郡。冯亭不愿降秦,欲将上党郡献给赵国,寻求赵国庇护。赵孝成王不顾平阳君赵豹反对,听从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上党连韩抗秦,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公元前260年,因秦不满于赵接受上党,于是派出左庶长王龁攻占长平,自此,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长平之战便拉开帷幕。

长平之战战争经过

战国名将廉颇以善守闻名,此次赵国出兵上党本就以防守秦军进攻为目的,因此廉颇依据地形设置三道防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赵军第一层防线——空仓岭被直接撕裂。初战失利,赵孝成王恐战事进一步扩大,即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秦昭王假意与赵停战,对赵使殷勤接待,使得本就犹豫不定的楚韩两国放弃出兵援赵。随后秦军继续推进至第二道防线——丹水,并在空仓岭补设防线。秦虽然在空仓岭防线势如破竹,但面对有天险之称的丹水防线,秦军却毫无办法,由此双方展开了长达3年的战略对峙。“兴师十万,日费千金”,秦国虽然农业实力雄厚,但长期的战争消耗使秦国也感到吃力。于是范雎派人携千金前往赵国实施策反,声称秦国只怕赵括,廉颇好对付,并且就快投降了,“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1]秦国的策反谣言成功地传入了赵孝成王耳中。赵国处于中原四战之地,战事频发,农业发展不如秦国,故在长久的对峙中,赵国更是国库虚空,在这种情况下,赵孝成王早已不满廉颇防守战术对国库的消耗。谣言的冲击加上已有的不满情绪,使得赵孝成王随即临阵易将,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公元前260年,赵括带领20万援军自邯郸抵达长平。赵括刚一出任主将便集结包括援军在内的45万大军,主动出击,强渡丹水。而在此时,秦昭王则悄然换上武安君白起,并“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2]白起上任后即令全军佯败撤军,赵军乘胜追击。此时白起组织了一支5000人的奇兵突击丹水防线后侧的百里石长城,截断赵军后路与支援的援军。另一支2.5万人的奇兵则攻占长平关,袭击韩王山,并且沿石长城与另5000奇兵封锁故关,将赵括封锁在了秦军所设的“故关—泫氏—长平关”三角地带。45万赵军被困三角区中的丹河谷46天,粮草短缺,中途赵括多次试图突围不成,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乱箭射死,赵国军队全部投降。白起恐其再生事端,用计坑*45万赵国士兵。

长平之战战法分析

廉颇综合考量筑垒防守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3]在攻与守方面,老将廉颇早已看穿敌我形势,对于攻守有着清醒的认识。长平之战中,廉颇很清楚:秦军进攻锋芒毕露,作战利在速战速决,但其劳师袭远,长途劳顿,不利于打持久的消耗战。因此,廉颇决定筑垒防守,进行战略防御,以消耗秦军,达到“疲敌”效果。

廉颇进行战略防御是有现实依据的。从军队作战力上看,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骑兵成为赵国战斗力最强的兵种,而秦国军队则多以步兵、车兵为主,骑兵占少数。在丹水地带,多为丘陵山地,不适合骑兵作战。秦赵两国兵力虽然在数量上差距不大,但依靠长平地带的地形作战,赵军骑兵的战斗力将大打折扣,从而导致秦赵两国军队战斗力产生很大差距,这也是廉颇固守丹水防线坚决不应战的一大原因。从后勤补给上看,进行持久的战略防御对于劳师远征的秦军是极为不利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1]不难看出,在三年的持久战中,秦国粮草并非充盈,国库已显空虚。秦军的粮食大部分储备在巴蜀地带,自巴蜀向长平运粮,不仅路途遥远,且道路崎岖。45万大军粮食损耗日巨,靠水路运粮也不能满足粮草的消耗。因此,廉颇选择进行持久防御、消耗秦军,在战略上是具有合理性的。

在军事部署上,廉颇巧借地势,进行积极防御。为消耗秦军,廉颇依据长平地区的地形建立了三层防线,准备层层抗击,逐步削弱秦军。第一道防线设置在太岳山脉的空仓岭,空仓岭北接老马岭,南连吴山,地处丹河西侧。廉颇在空仓岭东侧设置3个据点作为空仓岭防线的保障地,空仓岭相对于其他两道防线较弱,显然廉颇并没有把这道防线作为抑制秦军的主要防线,在战术上,廉颇计划利用第一道防线牵制秦军并窥探秦军实力。第二道防线设置在丹水后侧,是廉颇最看重的一道防线,派重兵把守。丹水纵贯晋城盆地,将其一分为二,《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南山中,丹水出长平北山,南流,秦坑赵众,流血丹川,由是俗名为丹水。”[2]丹水地势险要,赵军在此处所占的地势优势尤为明显,秦军面对有天险之称的丹水也无能为力。丹水防线唯一的突破口是其斜后方的太行道,太行道是一条从丹水防线侧翼而上的崎岖小道,廉颇顾虑秦军从侧方借太行道而上,包围丹水防线,所以廉颇并不是一味地死守丹水防线,而是在身后设立第三道防线——百里石长城防线。石长城“起丹朱岭,至马鞍壑”,全长200余里。百里石长城以其险要的地形与长度,成为了廉颇的退路和最坚固的防线。以善守闻名的廉颇,建立起多层防线,使敌人难测虚实。可以说,借助地势之利进行积极防御是廉颇在此次长平之战中战法最显著的特点。

“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3]作为一代名将,廉颇对战场的地形地势、双方的军队作战力,以及后勤补给等战场综合情况的把握是较为全面的,故廉颇在战略上实行防御是合理的,这也成为赵军在前期与秦军对峙3年而不败的重要原因。

赵括罔顾战法贸然进攻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者必括也”,[1]作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从小便熟读兵书,但其父亲却道出了他最大弱点:实战经验不足,只会纸上谈兵。赵孝成王令赵括统兵之后,赵括一举推翻了廉颇全面防御的战略方针,主动出击进攻秦军。也在此时,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龁统率秦军。赵括率45万大军倾巢而出,秦军佯装败退,赵括闻之大喜,乘胜追击,直至秦军在空仓岭的防御壁垒。

客观地讲,秦赵对峙期间,赵国半数以上男子参军,赵国的战争压力巨大,所以赵主动出击、寻求速决,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进攻有进攻之法,赵括在追击秦军时却犯下了两个可预见的错误。一是放弃地形之利,倾巢而出。“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2]秦赵两军兵力相差无几,且赵本就借地势以抗击秦军,若放弃地势之利全军出击,先不论赵括能否预料到被秦军夹击包围,就地形而言,出击追敌,地势之利全失,无疑是一种削己而长敌的做法。此外,倾巢而出追击敌人,战线、供给线拉长,易露出破绽被秦军截击,而这条破绽便是丹水防线与百里石长城之间的太行道,赵括显然犯了廉颇所顾虑的太行道问题。由此,为后续秦军借太行道而上,利用石长城防线阻隔赵军援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45万大军损耗日巨,粮草供应必定不足,战线过长使得辎重部队长途劳顿且易被截击。二是赵军主力贸然深入追击佯退的秦军。“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3]秦军早已在丹河谷布下陷阱,抢占先机,等待赵括的到来。从地形上看,秦军溃逃方向为丹水河谷中,丹水河谷三面环山,退路只有河谷口。其中河谷中有两面是由秦军驻守,只有北方韩王山为赵军所守,这势必会成为秦军争夺之地,因为一旦韩王山被秦军占领,秦军就会借助韩王山易守难攻的地势封锁丹河谷口,这将使赵括陷入包围之中。赵括的倾巢而出贸然追击致使韩王山守军所剩无几,这无疑是一种军事冒险。而事后,秦军也果然在第一时间利用奇兵占领了韩王山。赵括不懂自保,置军队于危险之中,这也是赵括在决策上的一大失误。

此外,在被秦军困于河谷、陷入危机的局面下,赵括依然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错失了突围良机。“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相*食”,[4]赵括被围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突围,而是等到赵国士兵断绝口粮46天,军内暗中残*以人肉充饥之时才反扑秦军。“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5]被围之初,赵军士气尚在,秦军的包围壁垒尚未加固,是突围的最佳节点,但赵括却一味寄希望于等待援军,贻误了战机。“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6]赵括应该认识到自己已率赵近乎全国兵力击秦,赵国已无援军解围,括已入死地,趁被围初期秦军立足未稳,积极突围是唯一选择。而秦军在赵军被困之后,则不断加固壁垒,秦昭王亲自到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7]将赵军彻底困于河内。在被秦军切断与辎重部队联系的情况下,赵军主力弹尽粮绝、军心涣散,最终无力突围,被秦军全歼。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致人而不致于人”,[8]赵括熟读兵书,然而在长平之战中却全然不顾这些最基本的军事原则,不知晓秦军的部署及意图,不闻天时地利,导致自己在整场作战中完全受制于白起,处处被动,按照白起布下的圈套步步就范,完全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可以看出,赵括并不是真正的“善战者”。

白起不世之略出奇制胜

在赵国临阵易将之时,武安君白起也走马上任代替王龁统率秦军。白起上任之后命王龁佯装战败一路北上,撤至空仓岭。白起以往作战皆为大举进攻或包围歼敌,此次却“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1]下令向北“撤军”。向北“撤军”有两点好处。首先,赵括倾全力一击,必是赵军士气鼎盛之时。面对赵国45万大军的殊死一搏,秦军这一战未必有很大胜算,故白起选择避其锋芒。秦军向北退守空仓岭防线,借助地形优势,使得追击的赵军一时难以攻破防线,赵军久攻不下,士气必定受损。其次,秦军向北退守空仓岭可缩短自身战线,有效降低补给难度,借助空仓岭的天然屏障,秦军进可攻,退可守,同时又能与丹河西侧秦守军结合,延展横向战线。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2]赵军攻城既无倍秦之兵,且无地势之利,必定久攻不下。秦军只要控制主要要道及战略位置,利用地势优势便可围赵。白起派出2.5万精兵攻占丹河谷东侧韩王山,韩王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丹河谷西部则是秦军主力,同样也是崇山峻岭。丹河谷口地势狭窄,不足千米。四面地势皆不利于赵军,这种战法使得丹河谷犹如一个口袋,将赵军紧紧罩住。“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3]白起先发制人,率先列阵待敌,使得虽有兵力优势的赵军“趋战者劳”。面对不利地形与被动应敌,赵军作战力大幅下降。

白起用兵之神还体现在两支奇兵的运用。第一支2.5万人的精兵绕袭韩王山,一路沿东北方向而上,随后转东南方向,破袭石长城防线,并沿石长城占据韩王山。韩王山是丹水防线的要地,其中布有赵军所筑防御壁垒,是一处易守难攻的险要之地。占据韩王山,既能将赵军包围在丹河谷中,同时也能扼制住丹河谷口。第二支奇兵由5000人组成的骑兵,这支奇兵通过泫氏,攻占金门镇,最后直扑故关,目标也是赵军出击前最为坚固的百里石长城防线。故关,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地点在如今的端氏河一带。5000骑兵袭击百里石长城目的有二,其一是截断百里石长城防线到丹水防线的粮草供给,借助百里石长城防线抵挡赵军在石长城后方的辎重部队,直接切断赵军生命线。其二则是阻挡赵国邯郸援军。韩王山2.5万人是借地形之利抵抗赵军。韩王山方向也是“口袋”最薄弱的地方,赵国援军若出兵韩王山,与赵括形成夹击之势,韩王山则不攻自破。因此,这5000骑兵在赵括被围困之时,直取百里石长城,其目的也是为了防止邯郸出兵韩王山解救赵括。白起借助两支奇兵截断45万赵军的后退之路,用兵出神入化。

白起的战略性包围让赵括陷入牢笼似的境地。赵括的主力军西侧面对着泫氏至长平关的秦军主力壁垒,此为第一道链条;在赵括后方则是由5000秦军封锁的百里石长城,控制了长平关及故关一带,此为第二道链条;东北方向韩王山被2.5万骑兵坚守,守兵牢牢封锁住泫氏至故关一带,此为第三道链条。至此,赵括被白起困于“故关—泫氏—长平关”三角形地带。由此可见白起战术之高明,用兵精巧,布阵极为巧妙。

君明则将贤,将贤则兵胜。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临阵易将是此战中最大的转折点。影响长平之战胜负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军的统帅对战争走势的影响不可忽视。正如欧阳修所说:“用兵之要,在先择于将臣。”面对强秦,廉颇的防守策略不能说是一种不高明的战法,保守防御是对己方实力的保存之道。而赵括冒失地发起进攻,只能给敌方留下破绽,使胜利的天平向敌方倒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