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竟想用气球炸飞美国?
当时,各国军方竭尽全力地研发新武器,希望能够在战场上占据上风。
然而事与愿违,一些曾被认为能改变战局的武器,都被实战证明是些徒有其表的"鸡肋货"!
这些“奇葩武器”都是什么?你知道几个?
日本"气球炸弹"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本土更遭到盟军的空袭轰炸。军方气急败坏,却无力反击遥远的美国本土。
就在这时,气象学家荒川秀俊提出了一个馊主意——制造成千上万个巨型热气球。
每个球吊挂一个重磅炸弹,然后利用太平洋上空的气流,把这些充满"和平祝福"的大气球送到美国去。
听起来很扯,但日本政府还真就付诸实践了,组织了一场所谓的"全民总动员"。
全国各地的电影院、相扑馆,通通都被改造成制作气球的临时车间。由于男丁多数入伍,制作气球的主力是妇女和儿童。
他们用蘸满辣椒汁的特制纸糊制成直径10多米的大气球,在吊篮上装上炸弹和燃烧弹。
1944年8月,近万个气球炸弹在日本各地升空,朝着美国飞去。日本人热切期盼着这些"秘密*手"能给美国人一个惊天的"捷报"。
可惜,谁也想不到,大多数气球都没飞到美国。其中一个意外坠落的炸弹在1945年炸死了6名无辜的美国平民,这成为二战期间美国本土唯一的民众伤亡事件。
英国UP火箭弹如果说日本人的"气球大军"只是一厢情愿的话,那英国的UP式防空火箭炮则完全是在"自取其辱"了。
二战期间,英国为了抵御德军的空袭,研发出了一种极具创新性的防空火箭——UP火箭弹。
发射后,火箭会在空中爆炸,释放出一根400英尺长的金属绳索,携带着大量子弹药和降落伞,形成一张密集的空中"雷区"。
理论上,UP火箭弹可在空中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金属防护网",有效阻挡敌机突袭。
理论上这主意确实很"创新",可一旦实战,这种火箭炮就立马暴露出了太多的硬伤。首先,发射密度太低,每次只能发射20枚火箭,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雷区"覆盖率。
其次,金属索在空中的展开时间太长,给了敌机足够时间观察和躲避。
最要命的是,这玩意儿竟然还容易打自家人!大风一吹,那些金属索就会迷路般返回,结果把英军自己的舰船给炸了。
可以说,这种武器对己对敌都是一种威胁,成为了英军的"笑柄"。
苏联"炸弹狗"在二战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苏联在二战中研发出的"炸弹狗"了。
为了消灭德军的坦克部队,苏联军方想出了一个"绝招"——用狗做成"生化武器"!
他们用极为残忍的方式,将炸药捆绑在近500条狗的身上,再把它们赶到德军阵地,期望狗狗们能主动靠近坦克并引爆炸药。
然而,在混乱的战场环境中,这些狗狗受惊过度,到处逃窜。有些甚至忘记了追击的目标,直接跑回了苏军阵地,引发了自*式袭击,造成重大伤亡。
这就是所谓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炸弹狗"计划被认为是二战最荒唐的一次军事尝试,可怜的狗狗们却因此不幸地成为了战争牺牲品,让人痛心。
日本"96神炮"二战初期的日本在舰载防空火力方面一度占据优势。
其中,闻名遐迩的就是日本海军广泛使用的96式25毫米三联装高射机关炮。这款炮火神速,理论最高射速高达每分钟260发,似乎足以为舰载机织起一张严密的防空火网。
然而,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96式高射炮最终成为战史上罕见的"人工式"舰载武器。
这款机关炮竟然完全依赖人工装填弹药,无法实现自动上膛。
它的射击流程是这样的:几名专业弹药手会将装有15发弹药的弹夹塞进机关炮的三个炮管,然后由专门的射击手扣动扳机齐射。
一轮火力输出完毕,弹药手就需要手持新弹夹重新装填炮膛。如此往复,步枪式的装填动作就此升级为"现代版"了。
可以想象,在这种低效且极其依赖人力的装填模式下,96式高射炮很难在实战中保持高强度射击。
事实上,它的持续射速只有每分钟110发,远远低于理论数据。随着弹药的不断消耗,炮手和弹药手的体力也在迅速透支,火力输出更是无法保持。
尤其当面对美军机群的来势汹汹时,96式高射炮的"累"就彻底露了馅。
在诸如"男人们的大和号"这样的反映战争的影视作品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年日军炮手们在操作96式高射炮时狼狈不堪的情景:
他们或是拼命更换弹夹,或是连声嘶力竭地指挥,而敌机却已经在他们头顶肆虐,将舰体炸得千疮百孔。
最终,凭借着猛烈的轰炸,盟军终于将"不沉的大和号"击沉,也让这款"射速之王"的虚名在硝烟中幻灭。
德国六分钟的飞机如果说96式高射炮属于人力操作极限的代表作,那么纳粹德国研制的Me-163"梅塞施密特"战斗机则可称得上是20世纪飞机设计中最疯狂的尝试。
它所秉承的"燃料就是武器"理念给飞行器的运动性能注入了无限活力,却也为飞行员带来了巨大危险。
"梅塞施密特"的关键词就是"火箭动力",它由一台混合动力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
这种发动机利用液体火箭燃料与固体助推器共同燃烧释放能量,在受限的体积和重量下,仍能输出超过3500磅的推力。
借助它的"玻璃"机身和流线型设计,Me-163能以每秒850公里的速度飞行,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战斗机。
可以想象,这种飞机的爬升和加速性能是何等恐怖。
它能在1分钟内从地面升至近万米的高空,攻击目标之后,还可在几分钟内返回基地。德国军方期望它能成为歼灭盟军轰炸机编队的"至高利器",捍卫柏林上空的安全。
然而,"梅塞施密特"在速度至上的设计理念中,也暴露出一个致命缺陷:续航能力极其有限。
一次飞行,它所携带的燃料仅够燃烧6分钟,飞行时间超过后,飞机就会陷入"发动机熄火"的困境,飞行员无计可施。
当发动机从巅峰马力转为怠速时,这架飞机就将从高速滑落,化为横空中一枚"炸弹"。
为了追求极限性能,飞机实际上牺牲了飞行的基本保障。在测试飞行中,有相当一部分飞行员因各种原因而遇险殉机。
或许正因为其中潜藏的巨大风险,纳粹德国始终没能将这种战机投入实战,最后在1944年底就草草地放弃了研发。
结语整体来说,二战时期的武器,无论优秀与否,都是在当时条件的基础上追求极致。
即便结果稀烂,也说明了大家当时殚精竭虑想在战争中取胜的决心。这种精神和探索*,相比武器本身的"废"与"精",更值得世人铭记和赞赏!
参考文献【1】日本首次发现二战时期气球炸弹基地相关史料 - 中国网新闻中心 [2023-12-25]
http://news.china.com.cn/2023-12/25/content_116900748.htm
【2】拼多多版舰载防空导弹,二战时期的脑洞产物 - 战舰世界 [2021-08-26]
http://wows.17173.com/content/08262021/175016171.shtml
【3】二战苏军反坦克犬:携炸药钻德军坦克下引爆(图) - 中国新闻网 [2015-04-10]
https://www.chinanews.com.cn/m/mil/2015/04-10/7198315.shtml
【4】纳粹德国火箭动力战斗机梅塞施密特Me 163A - 凤凰网历史 [2022-04-03]
https://history.ifeng.com/c/8EuMpgBH1ZO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