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将上映的这部战争大片,背后有更壮烈的历史

明天将上映的这部战争大片,背后有更壮烈的历史

首页枪战射击前线守卫更新时间:2024-07-31

《金刚川》海报。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正在举行。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战争大片《金刚川》也即将于10月23日上映。

《金刚川》是根据真实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改编的。发源于朝鲜与韩国交界处的金刚山,是汉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在朝鲜的部分叫金刚川;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953年朝鲜战争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打响后,志愿军官兵用血肉之躯守卫前线部队的后勤线岩里桥的英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原型,有时任志愿军工兵第十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等。

这部电影浓缩了1953年朝鲜战争的历史。实际上,在1953年夏季的朝鲜战场上,有更多壮烈的历史曾经上演。

金城战役为配合停战谈判而打

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的第三阶段,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金刚川》海报。

战役爆发前的6月,双方谈判代表团已经打算签署停战协定,已就交换战俘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当时南朝鲜李承晚集团认为,南朝鲜军队已经具备了继续向三八线以北进攻的能力,于是退出了谈判,并强行扣留了四个战俘营的中朝联军战俘2.7万余人,企图把他们强行编入南朝鲜军队。

李承晚退出停战谈判后,中朝决定以战促和,再歼灭部分南朝鲜军队。金城战役就此于1953年7月13日爆发,志愿军在金城以南向南朝鲜军四个师展开进攻。

之后,美军第3师与南朝鲜军三个师以及已遭受志愿军重创的四个师残部向志愿军连续反击。截至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志愿军取得大胜,打退了美军和韩军的连续反击一千余次,把战线向南推进了约14公里,李承晚集团被迫坐下来签署停战协定。

历史上,金刚川岩里桥的守桥战,在金城战役前的夏季反击作战中就开始了。美军为了炸毁这条志愿军的生命线,先后出动了24架“黑寡妇”轰炸机,对这座37米长的桥投放了3500枚炸弹,志愿军连续7次修复桥梁,并成功守卫到了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战斗时间比金城战役更长,当面之敌也主要是更强大的美军。

不止金刚川经历了血战

金城战役是1953年朝鲜战争的收官之战。把视野扩大到同年的朝鲜战场上,可以发现许多作战区域的争夺更加残酷壮烈。

《金刚川》海报。

比如位于开城、板门店附近的驿谷川战线,其中对老秃山、猪排山等要地的争夺,不仅记载于中国军队的战史中,也在美军的战史中被大书特书。

以海拔只有266米的老秃山为例,这里是通往首尔(汉城)的要道,老秃山正面构建了一个约500米、纵深不到百米的阵地。就在这块小小的区域内,从1952年6月到1953年3月,中美精锐部队在这里进行了8场血战。

1953年3月23日,志愿军两个半小时内付出353人的伤亡,收复老秃山。3月24日,美军投入了坦克48辆、飞机172架次和10多个炮兵群试图夺回阵地,志愿军牢牢坚守住了阵地。到25日,美军一个营的战斗兵员也打得只剩下4名军官和54名士兵。26日,美军发射了2万多发炮弹,投下了800多枚航弹,志愿军仍不放弃阵地,双方伤亡都达到了上千人,最终迫使美军放弃了老秃山。

与《金刚川》的主题相似,在志愿军一方,有450人因坚守老秃山、担任前后输送任务,遭到美军炮火*伤。可以说,朝鲜战争的战场上,随处都有《金刚川》式的故事。

不少电影已叙述过1953年的战争

说到1953年的朝鲜战场,《金刚川》不是第一部叙述这段历史的电影。之前已有不少影视作品讲述过这一主题。

《奇袭白虎团》海报

像有名的老战争电影《奇袭白虎团》,依据的就是金城战役开始后第二天的一段真实历史。所谓“白虎团”历史上是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的“首都师”第一团。号称王牌中的王牌,由李承晚亲授虎头旗,所以也称白虎团。

金城战役开始后的第二天,即1953年7月12日,白虎团各阵地已被志愿军分割包围,遭受重创。志愿军一个穿插营在审讯俘虏获知白虎团部位置后,派出一个13人的小分队,化装成南朝鲜军,直插白虎团部所在地,最终歼敌70多人,缴获虎头旗。这面旗至今还在军事博物馆中展出。

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人物形象,也借鉴了在老秃山战斗中与敌同归于尽的第三连第十班小战士宋德清的英勇事迹。

正是这些历史细节,为艺术作品提供了素材,也塑造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精神气质。传承先烈的精神遗产,勇于面对现实挑战,这是纪念抗美援朝作战70周年的现实意义所在,也应该是艺术作品应该呈现的价值内涵。

□徐立凡(专栏作者)

编辑 孟然 校对 赵琳

来源:新京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