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官渡之战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

官渡之战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官渡之战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

首页枪战射击枪袭之战更新时间:2025-04-23

官渡之战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官渡之战的背景和过程是怎样的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

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双方参战人员1、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

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

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颜良。

2、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

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

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3、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

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

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

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