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源,背景和定义,其他答案都说挺全面的,我从技战术角度说一下。
首先这几种所谓的射击法大体分为三种:战斗技术,战术持枪系统,以及持枪动作。
莫桑比克射击法,是一种战斗技术,两胸一头,任何持枪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个技术。
CARs和CQB,都是一种战术持枪的系统。
两个都主要用于近距离作战,但是由于体系不一样,所以分成两种系统,后面再分析,每个系统都对应自己的持枪动作,都可以完成莫桑比克射击法。
最后是持枪动作,韦佛射击法是手枪持枪的动作,马盖普是长枪持枪的动作,两者也同样可以完成莫桑比克,马盖普也同样兼容于CARs和CQB的系统。
1.莫桑比克
这真的和什么发源地,什么射击法没关系,两枪干胸口,一枪干脑袋这就是很基础的战术本能。
说白了就是一个动态补枪的过程,确保目标死透了。
如果目标站着两枪一头,那叫莫桑比克。
如果干两枪目标就倒了,然后干一枪头,那就是补枪。
这么做是因为前两枪可以凭指向快速射击,确保第一时间火力压制,创造了时间窗口,然后可以瞄准头部击*。
在战斗中的运用,具体打几发胸口几发头,那都无所谓,满足战术需要就行了。
如果两发胸口打完了,子弹穿透性强,目标没啥反应,那再多开几枪也没问题,确实让目标动作停止了,再来几发脑袋,确保目标死亡。
这样看来,更准确的说法,这是一种战术上的理念,确保目标失去行为能力,是一个威胁的过程。
在一场双方都有一定规模的冲突行动中,发现目标,击倒目标,这未必就安全了。
此时为了确保目标不可能再有行为能力,从后面偷袭,最好的做法就是给目标大脑开几枪,确保死亡,然后就可以放心搜索其他位置了。
2.CARs和CQB
如果更广义来说,CARs也可以归纳为CQB的技术里。
因为CQB射击系统是一种场景应用型技术,是一种在近距离作战时需要灵活管控枪支,安全通过拐角的战斗系统。
不同单位和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体系,但是总结来说基本上也就是枪口管制,近战持枪,近距离方向变换以及部分CQC的技术。
比如,CQB系统中,戒备姿态枪口尽量向上,避免枪口指向队友,发生误伤;
在通过拐角时为了避免枪口提前暴露,会把长枪向肩膀或肋部收缩,短枪则尽量弯曲肘部,靠近胸口,而不是像平时那样伸得笔直;
另外射击也很少会依靠瞄准,更多通过指向概率瞄准,这样能够最快速度反应,从而获得主动优势。
CARs系统也是主要应用于近距离战斗。
但是由于它本身自成体系,所以在狭义上把他单独与CQB并列也没什么问题。
CARs主要讲究的是对枪支的控制,有一种人枪合一的感觉。
整体的射击姿态更接近于格斗姿态,非常利于近距离战斗,尤其是在遇到CQC场景,与目标直接接触,在运用肘膝技对目标实施打击的同时,也能够很顺畅地使用枪支进行打击。
它包括了不同射击姿势变换,故障排除,换弹,CQC各个近战环节的技术,自成体系。
3.韦佛和马盖普
韦佛式说白了就是一种小白射击法。
在过去单手射击的年代还算先进,能够比较好地控制枪支,同时也有一定精度。
但是对于现代特种作战部队来说, 这种“反战术”的射击技术已经被完全淘汰了。
对于接触射击比较少的警察和平民来说,韦佛式能让小白更快掌握枪支,并相对准确地进行打击,但是基本没有办法进行快速射击和近距离战斗。
马盖普持枪是一种抓握枪支回带的技术,有一种环抱枪支的感觉,同样是一种适合近战的技术。
这种持枪方法有两个好处。
一个是适合立姿的连续射击。比如近距离搜索过程中突然遭遇目标,需要快速输出火力,能够很好地控制后座和枪口指向,连续射击目标;
另一个是能够更精细地操作枪支,比如进行狭小空间方向变换和近距离格斗。
关于方向变换,利用手腕和肘部肩膀的多角度变换,抓握枪管前后左右推拉,都会很顺手,同时随时可以开火射击。
关于后者,如果练过刺*的话都能有体会,刺*动作自始至终都是抓握持枪,这样能最大限度发挥长枪各部位的*伤力,而长枪CQC技术无非就是右手从抓枪托改成抓握把,这样随时也能够开枪射击目标。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