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全国各地,探寻非遗“傩戏”的秘密

走进全国各地,探寻非遗“傩戏”的秘密

首页枪战射击尸落女高更新时间:2024-05-05

第一次见到“傩”(音同挪)字,是高中时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男主人公名叫“傩送”,老师说是“傩神所送”的意思。但“傩神”是个什么神呢?就连老师也不甚了了,索性便不再深究,任由他跟着主人公最后的命运,一起成了谜。

傩是什么?资料显示,“傩”是古代驱逐疫鬼的仪式,而“傩神”正是驱逐疫鬼的神。在刀耕火种、疫疠横生的年代,人们常常戴上木质的“傩面具”,通过庄重的“傩仪”、盛大的“傩舞”和扣人心弦的“傩戏”来请神下降,驱邪避凶。

萌芽于夏商时期的傩,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出了宫廷傩、寺庙傩、军傩和民间傩(乡人傩)等不同分支,傩神也由单一的逐疫之神,发展成傩公、傩婆、财神、土地神、雷公、钟馗、关公等各种宗教、世俗偶像。在“傩!傩!傩!”的呼喊声中,寄托着人们最虔诚、淳朴的祈愿。

而今,宫廷傩、寺庙傩渐渐淡出,民间傩和由军傩演变而来的地戏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很多地方的傩戏表演开始和旅游联姻,为游客奉上一道道集文学、戏剧、宗教、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的傩文化大餐。

我们就带您走进湖北恩施、江西南丰、贵州屯堡和安徽池州,探寻傩的秘密。(李栖竹)

恩施傩戏

文<林芳 曹巧红

湖北恩施傩戏主要流行于恩施市红土乡、新塘乡、三岔乡、芭蕉乡、盛家坝乡。恩施州境内的宣恩县高罗乡、来凤县旧司乡、咸丰县黄金洞乡等地也有遗风。

恩施傩戏(图<李泛)

恩施傩戏由“傩愿戏”和“坛傩”组成,傩愿戏“戏中有祭”,坛傩“祭中有戏”,各自都有一套古老严肃的祭祀仪式:演傩戏前要*公鸡请神、烧纸钱祭神;演出时三五人头戴木制面具,一人主唱,众人和之,随着锣鼓的伴奏且唱且跳,场面十分热闹。

“傩愿戏”现存于恩施市红土乡漆树坪村和大河沟村,由湖南经湖北鹤峰县传来,至今已有约320年历史。红土乡位于三省四县交界之处,山大人稀,远离城市喧嚣,至今保留着一批古老的傩戏剧目。比如在全国已绝迹的《鲍家庄》,在漆树坪班至今仍有全本演出。

傩愿戏分“正八出”和“外八出”(又叫“邪八出”)。“正八出”指纯粹祭祀的法事,“外八出”包括所有的傩戏项目,“八”是约数,并非只有八出。还有“大傩愿”、“小傩愿”之说。“大傩愿”短则三五日,多则十天半月,端公们邀齐班子,极尽渲染能事,今日大多是还“小傩愿”,但至少也是一通宵。

三岔乡傩面具雕塑(图<吴华斌)

“坛傩”现存于恩施市三岔乡,起源于明洪武年间谭姓、杨姓等人家祭祖的“弘农堂”。它是一个文化宝库,至今还保留着交牲、开坛、请水等25坛完整的“法事”,集中地再现了远古祭祀的场景。其中《交牲·祭猪》就是夏商时期设坛祭祀时以猪为牺牲品的遗风,可一直上溯到《礼记·祭法》。它还是一个艺术宝库,融合了民间文学、戏剧、曲艺、舞蹈、美术、工艺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傩面具制作工艺,几乎每个面具都有一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本文为《乡村周末》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傩戏表演中的舞蹈称为傩舞,跳舞时戴着傩面具,风格古朴、原始、明快。傩舞中还有一种逐渐独立出来的舞蹈叫作花鼓灯,由两名男子分别扮成旦角、丑角表演。旦角手持手绢,丑角手持纸扇,舞蹈时两人身体相靠,两手交替“内绕手”,遵循“女高,上动下不动;男低,下动上不动”的规则。上动即为“抖肩”,“下动”即为腰下髋、臀部动作,表演时亦歌亦舞,神气活现。

石邮傩戏

文/图<梅柏林

在江西省南丰县中部,有一个以“傩”闻名的古村石邮村。该村山水环绕、风光秀丽,现有以吴姓为主的村民近300户,保留着浓厚的傩文化传统。

起傩

在石邮村,村民们相信跳傩后傩神能保佑全年无病、五谷丰登。跳傩时由石邮村傩班的8位演员戴上各具象征意义的木雕面具扮演各种傩神,包括开山、钟馗、傩公、傩婆等。扮演傩神的村民都是从吴姓以外的其他小姓中挑选出来的,称为“伯”,从“大伯”一直延续到“八伯”,过世一位,再补上来一位,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八个人。八位“伯”之间等级分明、分工明确,比如五伯、六伯就专门负责挑担子。

跳傩

石邮村的傩舞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世代相传,至今保留着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等一整套祭祀方式。傩戏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持续到十六,初一“起傩”,然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回村“搜傩”。整个过程中,傩公、傩婆、财神、开山、判官、小鬼、钟馗等轮番上场,厮*、迎财、驱鬼、对饮、爱抚、交媾、生育,表演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搜傩”仪式最为热烈隆重。当天晚上,四邻八乡的乡亲们都会赶到石邮村观傩,整个村庄沉浸在一派神秘、庄重的气氛中。人们齐聚在傩神庙里,神案上早已摆上硕大无比的蜡烛,庙内薰香弥漫,灯火通明。

搜傩

仪式开始前,一位德高望重的头人口中念念有词,引领傩班众弟子跪在神案前,面对神龛上的面具三叩九拜,祈祷傩神降下吉祥。

圆傩

突然,鞭炮、火铳、鼓声四起,傩班似乎在顷刻之间领到了傩神的旨意,迅疾冲出傩神庙,开始挨家挨户“索室殴疫”。所到之处,每户都在厅堂内供好“三牲傩饭”,虔诚恭迎。傩班在户主门前击鼓喊辞,紧接着“钟馗”率俩“小鬼”,手舞铁链冲入厅堂,在屋内呼嚎跳跃,口中“傩、傩、傩”之声不绝于耳,直到把“鬼”捉住。(本文为《乡村周末》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石邮傩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傩戏之一,它的傩义、傩面具、傩服、傩舞、傩乐都保留着较多的原生态特征。随着到石邮看傩的游客日益增多,许多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起了农家乐,开展吃农家饭、采摘蜜桔、骑水牛、拔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屯堡地戏

文/图<欧阳昌佩

地戏是贵州屯堡人情有独钟的一种民间戏剧,它起源于明代的军傩,据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征南大军带入贵州的,起初是军队振奋军威,恐吓敌人,保证出征胜利的一种军中祭典,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屯堡人的一种民间艺术。(本文为《乡村周末》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屯堡,地戏又称为跳神,是一种神圣的宗教活动。演出前要“参神”,他们把面具尊为神,因此每年初一二“开箱”(取面具)时,要烧香拜神灵、拜土地。演出告一段落后要“扫场”,举行“封箱”仪式,等到水稻开花准备“跳米花神”时再取用。其间,面具必须保存在本村德高望重的人家。

在天龙至安顺一带的屯堡村寨中,地戏就有300多堂(跳一部大书为一堂),每堂有演员10至20人。地戏表演不用搭戏台,全部在平地上演出,古朴粗犷。为地戏伴奏的乐器十分简单,只用一锣一鼓,演员面部用青纱遮住,面具(脸子)则戴在额头上,这是因为屯堡人居住的地方田土多为平地,平地边上是山坡,观众都站在山坡上俯瞰,如果把面具戴在脸上,表演时观众就只能看到演员的头顶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演员把面具戴到了额头上,在坡上俯瞰的观众就正好看见了地戏演员的脸子,辨认出忠奸善恶的脸子扮相。

跳地戏时演员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旧时是穿草鞋,现在多为布袜布鞋,手持长枪短刀,佩以折扇毛巾。演出时没有什么布景,仅在演出场地周围插一些帅旗、令旗之类的道具。

地戏有单本戏、连本戏和折子戏等,剧目主要是《封神》、《三英战吕布》、《说唐》、《杨家将》、《说岳》等忠义故事,没有儿女情长的“文戏”,从不上演“红楼”、“西厢”那种卿卿我我的剧目。即便有爱情故事,也是表现女中豪杰在战争中与男主人公的纠葛,如《说唐》中的薛丁山与樊梨花的爱情故事。这又为屯堡民间文化增添了令人思索的一笔。

池州傩戏

文<李大成 图<何建明

池州傩戏(又称嚎啕神戏)现存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梅街、棠溪、墩上、里山等乡镇山村和圩区的姚、刘、章等数十个大姓家族。它没有专职“端公”、“尸公”和“法师”,也没有职业戏班和专业艺人,而是以“社”为单位,以“宗族”为载体,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包括傩仪、傩舞和傩戏。(本文为《乡村周末》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傩面具

傩仪方面,一年一度的傩事活动需严格依照“祖制”执行。各村社的活动内容虽有差异,但大体是从正月初七的“迎神下架”开始,到十五的“送神”结束。包括请各路神仙的“请阳神”、向空中过往的神灵及孤鬼抛掷纸钱米饭的“礼敬和施赈”、戴和尚面具模仿佛事活动形式的“新年斋”、戴土地神面具回答族长询问年景好坏的“问土地”等。

傩舞多在祠堂、社坛或社树下进行。池州现存傩舞有《舞伞》、《舞回回》、《舞伞钱》、《打赤鸟》等数十个。(本文为《乡村周末》原创,转载请署名来源)

傩戏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称为“正戏”或“本戏”。由于师承不同,同名剧目的文辞和情节在各宗族间存有一定差异,甚至同宗族共用一堂面具,各房头剧目文辞也有差别。傩戏搬演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宗族正月十五演出最为隆重,所有剧本悉数演完,取其团圆完满之意。目前各宗族主要搬演的傩戏有《孟姜女》、《章文选》、《刘文龙》等。

姚街傩戏的“木马计划”

文/图<何清

在九华山风景区西麓的池州市贵池区姚街村,有这样一群钟爱民间艺术的人们,他们为了传承素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而坚持着。

高跷马教学

姚街的祠堂很古朴,徽派建筑,前后四进,建于明清时期。在祠堂的第三进,今年45岁的姚惠文正在为演员们准备戏衣。姚惠文的父亲曾是傩戏会的成员,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小就喜爱上了傩戏,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高跷马”。(本文为《乡村周末》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高跷马”作为傩戏的一种表演方式,要求演员在高跷上完成武生打斗等动作。演员身着戏服,腰系布马,手持刀叉,在1.6米的高跷上表演,这要求表演者有扎实的平衡技巧和功底。当初“高跷马”在姚街近乎失传,而在其他地方的傩戏表演当中,并无这种表演形式。2007年,为学到“高跷马”的真功夫,姚惠文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开始学习“高跷马”。经过一年多的苦练,他终于熟练地掌握了这门技艺。

排练前,已经是教练的姚惠文认真地给孩子们绑腿,以确保他们的安全。考虑到孩子们岁数还小,姚街傩戏会将高跷的高度缩短,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增加高跷的高度,让孩子们放心大胆学习。

开始排练后,姚惠文不停地让孩子们记住要领。在孩子们对练的空隙,这位憨厚的庄稼汉对我们说:“傩戏是古老的民间艺术,我们现在最担忧的是传承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傩戏兴趣不大,即使有兴趣也得外出打工,没有时间学习,表演傩戏又没什么收入,全凭个人的爱好。怎么办呢,年初,村里一批读初中的孩子对傩戏很感兴趣,同时家长又很支持,协会商量后,就选中了这批孩子,希望他们早点入门,这不,今天他们又来排练了。”

就这样,姚惠文和他的同行们坚持表演姚街傩戏,也希望孩子们能尽快熟练地掌握它,好好地传承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