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职业发展的「循序渐进」和职业生涯的「死亡三角」理论

「精」职业发展的「循序渐进」和职业生涯的「死亡三角」理论

首页枪战射击死亡三角更新时间:2024-09-23

原创:陈思炜(全文翻译 部分删减 文末点评)
编辑:小知(公众号“知己职彼”编辑)
已委托“维权骑士”(http://rightknights.com)为本账号的回答和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近日,陈思炜老师受邀参加了复旦大学组织的一场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生涯发展的线上圆桌活动,在被问及【大学生该如何认识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时,除了老生常谈的“先就业再择业”等话题(上周的文章陈思炜:“先就业再择业”到底靠不靠谱?)之外,还提到了另一个大部分学生身上都存在的误区——认为职业发展完全可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入职场的前几年成长可以慢一些,之后再逐步加速就行。

另一方面,其实我们还发现,在陈老师和团队其他导师平时为学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指导的过程中,也时常要为【如何正确看待个人职业发展/职业成长速度】的问题做大量的讲解。

这部分的解释占据了原本有限的咨询时间,影响了咨询指导的效率或许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更具隐患的可能是一部分学员可能在认知的180度大转向之下较难真正get到这个概念的深意。

因此,既然这类问题既高频又意义重大,我们专门整理了陈思炜老师在包括此次圆桌活动及其他各种场合对该“误区”的分析和讲解。另外,本文还将首次提及“职业生涯的「死亡三角」”(一种职场危机)的概念及相应的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更好地帮助更多学生解开疑惑,同时,对于今后要找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学员来说,本文也将被新增进【预习必读文章】的list。


一,【职业观定位】对于职业规划和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图1:陈思炜老师团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模块

其实关于【职业发展/个人职业成长速度】这部分恰好对应的是我们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模块中的【职业定位→自我认知→职业观定位】部分(如上「图1」箭头所指)。

有别于市面上众多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公司的咨询体系,我和团队始终特别强调“职业观定位”对于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的前置性和必要性。我还曾将其称为“职业定位之锚”,意在突出“没有职业观的定位就找不到职业定位的重心,而没有合适的职业定位就做不了相应的职业规划。”

图2:职业观定位测评

如上「图2」,简单来说【职业观定位】要实现的是——定位出我们在职场上的短中长期“想要的VS能付出的”的理性组合。

具体来说,我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分别期望获得的是哪些?分别是怎样的程度?以及强调“有付出才可能有回报”的概念之下,一定要评估我们是否从身体上、精神上,以及自身意愿上确实可承受逻辑上需要对等的付出。

许多人遇到的职场瓶颈和迷茫往往是由于两个原因:

第一,职业定位和规划不清。

这导致即便已在正确的轨道上遇到困难,也容易自我否定和半途而废;

第二,想要的太多,付出的却太少,且往往还不自知。

此等情况下,除了打退堂鼓跳槽换工作之外,心态上极易偏向“凡事有问题的都是别人的问题”,要反正么是老板的问题,要么是同事的问题,要么就是合作伙伴的问题......总之主要责任都在别人!

可是......

嫌996压榨的,为何还要来互联网公司折腾呢?

嫌熬夜过度的,为何加入2B模式 乙方平台呢?

嫌成长不快的,为何还偏偏要选后台岗位职能?

嫌压力太大的,为何当初还要硬着头皮干销售?

可见,【职业观定位】的不合理很容易让我们在职场发展过程中陷入“误入歧途”,甚至“走火入魔”。那么本篇我们就着重针对其中的【个人职业发展/职业成长速度】(上「图2」中的“成长”),来看看到底该如何准确理解这个维度。

二,如何正确认识【个人职业发展/职业成长规律】

图3:职业生涯发展/个人成长轨迹图

为了更好地阐述我们的观点,我绘制了一副轨迹示意图:如上「图3」所示,蓝色线条代表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的轨迹,橙色代表家庭事务/责任,绿色代表体力/脑力/活力。

如上图可见,随年龄增长,大多数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成长速度和其他两个内外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我将主要展开三个阶段的分析:

阶段一:20-30岁前后

当我们从学校毕业并步入职场后的前些年,一般在30岁以前,我们的身体机能和积极性都处于鼎盛,有的尚未成家,所需承担家庭的事务与责任也相对较少,这些都是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大部分人在这个阶段处于职业发展的上升期。

阶段二:30-40岁前后

随年龄渐长,我们的体力、精力和活力差不多到30开始开始出现衰退,虽未必那么明显,但拐点往往确实都出现在30前后,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到30这个年纪已经组建了家庭并且这其中的大部分开始承担起子女抚养的责任,家庭事务开始加速增多,受这两个维度的负面条件因素影响,外加即便没有这样的内外因左右的情况下我们的成长也会不断遇到瓶颈期,以上种种叠加起来使得大部分人的职业发展出现拐点,开始走下坡路。

图4:职业生涯之“死亡三角”

阶段三:遭遇“职业生涯之死亡三角”或不断推迟其发生

如上「图4」中我花红圈的部分,我把他称之为“职业生涯之死亡三角”,这是当我们的职业发展(蓝线)的向下轨迹行至与个人体力/脑力/活力(绿线)和家庭事务(橙线)极度接近的职业发展阶段,可能是制图时的巧合,该区域垂直向下指向的差不多恰好是35岁左右的时间点,这不由得让人联系到了社会上广为流传的“35岁危机”!

但事实上,不少人会更早地遭遇到这样的“死亡三角”,比如另一个人们常说“30岁危机”,而小部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下第三节会提到我建议的方法)不断推迟这种情况的发生,甚至极小部分人可以完全规避这个“死亡三角”的发生!


说到这,如果我问大家:

在20-30岁阶段,如何看待“多读一年书”或者“家里多蹲一年”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基于以上内容,我希望大家至少能明白的是:

这个阶段的每“一年”都将是一去不复返的、且弥足珍贵的“一年”。

因为20多岁的每一年都是正值我们最年富力强的一年,在这个职业生涯黄金期的每一年,绝非人到中青年、中年时的一年可比。

这里的每一年背后的机会成本是如此之大,我认为这绝对值得我们每个人在规划和行动前深思!

三、该“循序渐进”的是【职业发展/成长】的“程度”,而非“速度”。

图5:20-30岁阶段

如果单看上「图5」中的20岁到30岁阶段,相信有人会说,你看,这由低至高的职业成长轨迹不就是对应着“循序渐进”吗?

对也不对!我们需要的是足够深刻且辩证地理解这里的“循序渐进”,我的主张是:

【个人职业发展的程度/阶段】是必须通过循序渐进才能达到的,而【个人职业发展/成长的速度】需要尽可能在职业生涯初期,在自身各方面可承受的基础上,调到最高档!

各位看清楚了吗,一个是程度,另一个则是速度!

前者的“循序渐进”是自然规律,后者的“全速起步”需要的是我们主动地规划和执行!

什么是“进可攻退可守”?

图2:职业观定位测评

再回到「图2」,在给学员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过程中,在职业观测评的部分,我们认为:

在从短期至中期和长期的组合上,“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组合是很可能是不够合理的,而“由相对高的程度再至相对低的程度”的组合则是相对符合一般的发展规律的。

至少,我们希望借此告诉/建议我们的学员:

在职业发展初期,在自己各方面(图中的强度1/2/3/4等)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一定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个人职业发展/成长的速度】!

---THE END---

若你有相关问题希望进一步与我交流,欢迎关注知乎“陈思炜”或通过知乎站内私信与我交流。

本专栏作家和主理人:

Siwei Chen(陈思炜)

留学规划与申请指导背景:

❤️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想请你帮我做2件事: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