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太阳系没了……

假如有一天,太阳系没了……

首页枪战射击像素大轰炸更新时间:2024-05-09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

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

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

形成了太阳,

其余部分摊平并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

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

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

这被称为星云假说的广泛接受模型,

最早是由18世纪的

伊曼纽·斯威登堡、

伊曼努尔·康德

和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

其随后的发展与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

和行星学等多种科学领域相互交织。

嘘!

闲话少叙

故事开始了

(本文理论主要为星云假说,其它太阳系起源假说不做讨论;下图为一处类似太阳星云的星际物质,由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圆柱体中正孕育着新的恒星,因此得名“创生之柱”;哈勃望远镜拍摄,图片源自@NASA)

(WR124恒星的爆发,哈勃望远镜拍摄,图片源自@NASA)

太阳纪元1年

(此处的年仍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下图为现在已知的一个原恒星,金牛T星,由智利阿塔卡马阵列观测到,图片源自@NASA)

圆盘中的尘埃颗粒也在逐渐聚集

形成许多直径1到10公里的块状物

(行星形成过程示意图,图片源自@佐治亚大学)

它们之间互相碰撞

又形成更大尺寸的微行星

在数万年中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行星形成过程示意图,图片源自@NASA)

太阳纪元1000万年

相比之下

天王星、海王星就惨了

仅仅因为晚生了几百万年

“原料”中的大部分就被木星抢掠殆尽

它们的胚胎只能长到1倍地球质量

直到现在也比木星、土星小许多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看来太阳系也一样

(下图为现在的类木行星;从上至下依次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片源自@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与此同时

原恒星内部的巨大压力

开始引发热核聚变

太阳纪元5000万年

原恒星的核聚变

进入绵延不绝的稳定状态

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为

主序星

(直到今天太阳依然是正值壮年的主序星;下图为2010年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拍摄到的太阳照片,图片源自@NASA)

与类木行星相比

类地行星(内行星)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当时太阳系内的行星胚胎多达50到100个

大小从今天的月球到火星不等

然而太阳系显然没有为它们留够生存空间

碰撞、吞并、挤压势所难免

最著名的碰撞就发生在地球身上

太阳纪元6700万年

一颗与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

正面撞击原始地球

(撞击想像图,图片源自@NASA)

撞击相当惨烈

两个行星瞬间粉碎

经过很长时间才又重新聚合

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和月球

这也正是今天地球、月球上的岩石成分非常接近的原因

(今天的地月实际比例与距离关系图;本图细长,不用奇怪;图中每个像素约等于500公里,图片源自@Melikamp)

太阳纪元1亿年

惨烈的竞争终于进入尾声

四个类地行星的胚胎全部发育完成

它们距离太阳更近

水和甲烷被太阳的热量挥发、难以聚集

只有那些高熔点的物质

如铁、镍、铝等构成了它们最初的“原料”

然而这些物质只占太阳星云质量的0.6%

所以它们都很难长得太大

(本图为现在的类地行星;从上至下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图片源自@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下面这张图可以更清楚地

揭示了类地行星、类木行星之间的大小关系

(下方最小的四个为类地行星,包括地球,图片源自@Lsmpascal)

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的碎片

则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形成了一个

小行星带

拥有各种天体多达50万颗

如果它们聚合起来

可以形成一个相当于2-3倍地球质量的天体

(小行星带位置示意图,其密度其实远没有图中所示那么高;图片源自@Patrick Rowe)

至此

太阳系的行星家族已经基本形成

不过这些家族成员的相处仍然不太融洽

一直在为位次排列吵吵闹闹

太阳纪元5亿年

木星和土星合作

两颗行星的巨大引力将原本离太阳更近的海王星

流放到了天王星轨道之外

正式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太阳系位次格局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图片源自@NASA)

外行星之间的“打闹”

对包括地球在内的内行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尤其是行星位置移动带来的引力干扰

将大量的小行星送到内太阳系

触发了一场持续数亿年的

小行星大轰炸

今天月球上密密麻麻的陨坑就是明证

(月球背面照,由阿波罗16号拍摄,图片源自@NASA)

在小行星的大轰炸中

地球也未能幸免

但也许是机缘巧合

此时的地球上居然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物质形式

生命

它彻底改变了原始地球的粗陋样貌

而显得生机勃勃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伟大时刻

太阳纪元6亿年

(2014年的地球靓照,图片源自@NASA)

生命诞生40亿年后

太阳纪元46亿年

也就是地球人类纪元的今天

太阳依然处于稳定、旺盛的主序星阶段

各大行星按部就班、秩序井然

(下图为太阳系星体拼合照片,每个星球都由飞行器真实拍摄,包括旅行者号在内,图片源自@NASA)

不过变化也在缓慢进行

随着太阳年龄的增大

它的燃烧将持续加快

大约每过11亿年就会提亮10%

太阳纪元60亿年

地球上的大洋大海

会被灼热的太阳烤到完全干涸

生命从此绝迹

不过此消彼长

火星的表面温度也会逐渐升高

冻结在土壤下的水和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

暖化这颗行星

直到成为生命的乐土

(哈勃望远镜拍摄于2003年的火星,图片源自@NASA)

更大尺度的事件也在悄然发生

太阳纪元70亿年

本星系群中两个最大的成员

银河系仙女座星系之间开始碰撞

整个过程将持续40亿年

最终合并为一个椭圆星系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碰撞想像图,图片源自@NASA)

太阳纪元84亿年

如果太阳系没有被这次星系合并摧毁

我们将在太阳系的行星上看到

你从未见过的震撼星空

(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合并中的星空想像图,图片源自@NASA/Yvette Smith)

太阳纪元96亿年

一直试图摆脱地球控制的月球

现在距离地球更远了

甚至可能一去不复返

而水星更是可能被老冤家金星的引力彻底赶出太阳系

(信使号探测器于2013年拍摄的水星,图片源自@NASA/Yvette Smith)

太阳纪元100亿年

太阳核心里的氢都已经聚变成氦

巨大的引力导致它先是急剧塌陷

然后又迅速反弹扩张

亮度将提升到现在的2700倍

半径将扩大到现在的250倍

包括地球在内的内行星都将被它吞没

太阳的主序星阶段结束

红巨星阶段开始

与惨烈的超新星爆发相比

成为红巨星已经是太阳系的福音了

至少木星等外行星还可以继续存在一段时间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红巨星爆发,图片源自@NASA)

太阳纪元120亿年

(著名的天狼星联星,是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其中位于照片左下方一颗即为白矮星,哈勃望远镜拍摄,图片源自@NASA)

太阳纪元150亿年

(黑矮星想像图,图片源自@NASA)

不过太阳系残留的那一团气体和尘埃

已经在孕育新的“太阳”

看世间风云变幻,

只在尔掌二尺之内。

世事纷杂,

静下心来,

不要看社会发展的风云变幻,

也不要看王朝更迭的历史长河,

感觉一切都是轮回,

仿佛整个世界一直在一个大深林里面的没有方向的走着,

一直在转圈...

(注意图片中星云的形状,该星云绰号“上帝的中指”,哈勃望远镜拍摄,图片源自@NASA)

(文章来源于星球研究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