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
——《短文两篇》解析
汪旭升
中国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就是这样两则古老的神话,我们从虚和实这两个层面入手,可以有深入而透彻的理解。
先来“说文解字”。一些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已发生变化,有的古今异义:如“夸父与日逐走”中的“走”,不能解释为今义“行走”,而是古义“跑”;又如“饮于河、渭”中的“河”是古义,指“黄河”,今义则泛指“所有河流”。有的词类活用:如“北饮大泽”中的“北”,不是“北方”,而是名词作状语“向北”;又如:“道渴而死”中的“道”,名词作状语,意为“在半路上”。有的一词多义,如“饮”字,在“欲得饮”中是名词,意为“饮食、食物和水”;在“饮于河、渭”中是动词,意为“喝”。一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仔细辨别。如“而”字,在“道渴而死”和“怒而触不周之山”这两句中都表示修饰关系,前者说明怎么样死的(在半路因口渴而死),后者说明怎样撞击(愤怒地撞击不周山)。又如“饮于河渭”中的“于”应译为“到”,是介词。而“故水潦尘埃归焉”中的“焉”译为“这、这里”,这里是代词。重要的实词和虚词都理解了,才能深入一步去探究。
再看想象之神奇。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这是神话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夸父逐日》中有三处:一是善于奔跑,才能“与日逐走”;二是身材高大,以致于口渴时“饮于河、渭;河、渭不足”,连滚滚的黄河水和滔滔的渭河水都不足以解渴,肚子该有多大啊!毫无疑问是个巨人;三是死后“弃其杖”,竟然“化为邓林”, “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邓林”即是“桃林”。夸父的口渴如焚,其手杖化为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这种富有诗意的高度的想象力,让不可能瞬间变为可能,真是神话的神奇之处。这样既可见夸父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又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也有惊奇的想象,作者不写场面,不写规模,甚至不写经过,但同样使人感觉到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超级争帝战。“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共工怒而用头去“触”不周山,这一奇特的形体动作真是出人意料。更令人咋舌的是,它居然造成极大的破坏性的后果:支撑苍穹的擎天柱折断,维系大地四角的巨绳断裂,真是地动天摇。至于共工的外貌,“共工人面蛇身朱发”(《山海经·海内经》),实在是一个超级怪物。共工的形象和宏伟气势,是古代人民浪漫奇特与瑰丽想象的结晶。
最后说愿望之真实。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所反映古代人民的愿望是真实的。《夸父逐日》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另外,“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当然,“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
《共工怒触不周山》则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让我们窥见上古时期部落大酋长之间为争夺统治权而展开的生死较量,折射出历史的真实。同时,也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来解释“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移动”“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的现象,体现了先民对揭示宇宙奥秘的强烈*和求索精神。这是真实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