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拥挤的地球上,为了空间和资源,人和野生动物之间产生越来越多的矛盾,接触也更加频繁,但并不是所有的互动都是积极的。面对全球物种规模性下降,人类将面对这个严峻问题:是冲突下去,还是寻求共存?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29日,在南非,野生动物在水塘边喝水。
冲突
气候
与工业化时代之前相比,地球已经变暖了1.2℃。当全球气候变暖超过1.5℃,人类和自然将面临巨大难题。气候变化在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方面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例如:干旱、野火,致使地方物种不断减少,疾病增多,动植物大规模死亡。高温已经迫使动物和植物向更高的海拔或纬度迁移,这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温每升高一度,物种灭绝的风险便增加一分。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6日,肯尼亚卡贾多,一场严重的干旱袭击了大安博塞利,许多动物已经死于饥饿,更多的动物正处于危险之中。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日,美国加州,加州红杉国家森林大火后,一只失去父母的熊宝宝。
污染
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圈都在水下。海洋是能够维持无限收获藻类、给予动植物作为食物和其他产品,能够转化我们倾倒在沿海地区的大量污水和其他污染物,并吸收陆地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用变化和燃烧化石燃料。
但是,每年有 3-4亿吨污染物被倾倒到水生态系统中。自1980年以来,海洋塑料污染增加了10倍,它已经对超过267种物种造成影响,其中包括86%的海龟。
当地时间2018年8月20日,澳大利亚约克角,一只绿海龟被困在废弃的塑料渔网里冲到海滩上,并在那里死去,直到它的肉体腐烂,导致它死亡的渔网也没有损坏的迹象。
当地时间2022年6月8日,危地马拉,被垃圾污染的Las Vacas河是莫塔瓜河的一条支流。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5日,巴西海底的章鱼生活于垃圾中,它们大多出现在游客乘船扔的啤酒罐里。
当地时间2022年9月10日,洪都拉斯奥莫阿,一家人在满是塑料残留物和其他垃圾的海滩上洗澡。在不同支流的牵引下,巨大的彩色塑料沉积物像毯子一样覆盖了萨尔瓦多苏奇特兰湖平静的水面。
栖息地缩减
地球上75%的无冰地表已被人类改变, 主要是为了开垦农田以支持粮食生产。农业和种植园的扩大生产是导致毁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拉丁美洲,商业性农业的扩张继续对毁林产生最大的影响,尤其是畜牧业。在非洲,小规模农业是毁林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亚洲是伐木和棕榈油的种植。农业用地的转化会导致气候和地形条件的改变,同时伴随市场物流道路网络和土地开发,这些都会对森林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毁坏。
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是世界上密度最大的红毛猩猩聚居地,然而为了种植棕榈树,棕榈油企业大肆非法毁林,让世代栖息在这里的红毛猩猩面临灭绝的危险。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曾经是数百只猩猩栖息地的苏门答腊原始森林,如今已成为烧焦的荒地。
2021年9月17日,印度喀拉拉邦瓦亚纳德地区,西高止山脉森林里的茶园。茶园的种植对世界自然遗产印度西高止山脉的森林有一定破坏影响。
空间和资源竞争
公路、铁路、桥涵等线性交通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公路、铁路、桥涵等交通设施为人类社会带来便利和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它们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所产生的诸如生境退化和破碎化、环境污染等各种影响也在不断加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风险。目前,这种影响已至少涉及全球陆地面积的 15%-20%。
2009年11月28日,巴西帕拉州,国家森林遭到非法金矿造成的破坏。2022年3月,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研究论文称,观测证据表明,亚马孙雨林或已接近雨林枯死的临界点——即由雨林转为热带草原的转折点,具体表现为其从21世纪00年代至今已有75%的区域丧失恢复力。
在秘鲁,亚马孙马拉尼翁河流域遭到石油开采的污染,这些污染已经被石油开采公司隐藏十多年,目前已经导致水资源被缓慢污染,并引发其他一些健康问题。
偷猎与非法贸易
偷猎和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许多物种生存的重要威胁,在过去十年中,已采用改进的保护措施和对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调查来解决这个问题。野生动物贩运发生的规模很大,而且基本上是全球性的,已知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在参与野生动物贩运的同时,还进行毒品、武器等违禁品交易。
在南非,Haliotis midae(南非鲍鱼)被很多犯罪集团盗猎,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当地时间2021年11月15日,印度尼西亚亚齐贝萨尔省沙里,一头被偷猎陷阱困住而受伤的苏门答腊小象。小象不得不截掉一半鼻子,在大象保护中心接受治疗。
在科特迪瓦阿比让,野生动物和狩猎资源的官方工作人员展示被查封的非法狩猎象牙和猎豹毛皮。
大猩猩,是目前力量最强大的灵长目物种。成熟的大猩猩没有天敌,幼兽有时会被豹袭击。对大猩猩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人类。人类开荒破坏大猩猩的生存环境,过去很长时间里大猩猩常常是偷猎的目标。2004年刚果共和国境内奥扎拉国家公园中上百大猩猩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
大猩猩(Gorilla),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人猿的总称。大猩猩是灵长目中体型最大与智力仅次于人类和黑猩猩的动物,他们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吃素。
山地大猩猩与幼崽
在某些情况下,感受到的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会导致物种遭到误解和*害。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红疣猴几乎被消灭,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破坏棕榈种植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红疣猴
共存
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是动态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完全停止此类冲突,但精心策划和整合的方法 可以减少冲突在这个人和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地共享同一空间的世界,强化人和野生动物双方面的安全,实现互利共存。
野生动物保护区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2日,肯尼亚桑布卢,在纳穆尼亚克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雷提大象保护区,大象饲养员基亚皮·拉库帕奈和两只小象玩耍。
在肯尼亚桑布卢,纳穆尼亚克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最近一直救助因干旱救援的孤儿小象。干旱的土地导致许多小象失去母亲,或被遗弃或迷路。东非四十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使肯尼亚的野生动物失去了食物和水源,同时加剧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严重的干旱不仅使数百万人处于饥饿的边缘,同时也威胁着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2日,肯尼亚桑布卢,在纳穆尼亚克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雷提大象保护区,一名兽医在保护区用显微镜分析幼象样本。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2日,肯尼亚桑布卢,在纳穆尼亚克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雷提大象保护区,饲养员抱着一只动物幼崽。
在今年,马拉维国家公园马展开一项特别行动:将从该国利翁代国家公园里的250头大象迁移到该国中部的卡松古国家公园。 目的是减轻大象种群对现有栖息地的压力,减少人象冲突。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12日,大象被吊车吊起后被放入卡车后面,转移到卡松古国家公园。
卡松古国家公园已有120头大象,但依然过少,无法延续种群。增加250头大象将确保该种群在保护区内的生存能力,更好地延续卡松古国家公园的大象种群。除大象外,还有其他野生动物,包括水牛、黑斑羚、紫貂、疣猪,也将从利翁代国家公园转移到卡松古。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7日,包扎好的河马被吊车运送到新家。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27日,河马们抵达新家。
生物多样性框架协议
12月,蒙特利尔COP15大会通过了框架协议。这项被称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公约,旨在保护土地、海洋和物种免受污染、退化和气候危机的影响。与会国家商定了一个路线图,到2030年至少保护地球30%的土地和海洋。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19日晚,加拿大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举行最后一场全体大会。
保护土著居民的权利
原住民是受到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今天地球尚存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大多在一些原住民居住的区域。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任何努力而言,土著居民非常重要,因为他们通常最了解生态系统,知晓如何既不打破自然平衡,又能从自然景观中获益。尊重和促进土著居民的权利,让他们参与制定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决策中来。
当地时间2022年4月5日,巴西巴西利亚,当地土著居民举行为期10天的“自由土地营”(Terra Livre Indigenous Camp)活动,呼吁加强对原住民土地权益的保护。
当地时间2018年7月21日,巴西亚马孙州,艺术家兼活动家Emerson Munduruku通过自己的变装艺术教儿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Emerson的一个变装角色需要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是从自然中收集的。Emerson是来自巴西亚马逊的蒙杜鲁库土著部落的后裔,到偏远社区教孩子们了解环境的重要性。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与野生动物生活在冲突和共存中。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在不断加深, 但我们仍然与自然紧密相连并从中受益。促进实现人与野生动物之间安全、稳定和繁荣的共存,这必将成为人类长期努力的方向。
图文来源:新华社、WWF、IUCN、视觉中国、澎湃影像
海报设计 白浪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