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死亡和机器人2》口碑猛跌,“神剧”必然走向烂尾吗?

《爱,死亡和机器人2》口碑猛跌,“神剧”必然走向烂尾吗?

首页角色扮演主宰魔戒更新时间:2024-05-11

在国内知名书影音评介网站豆瓣上,数十万影迷给该剧第二季打出了6.8分的评分。而与此相对,该剧第一季的评分则高达9.2分。

事实上,对于热播“神剧”,走向烂尾之嫌的的并不只是这一部。近年热播的《权力的游戏》《黑镜》也随着更新,走向了越来越大的争议。是什么造就了一部“神剧”,神剧是否也是消费魔法的一种?那么,又是什么让这消费的魔法渐渐消失的呢?

撰文 丨重木

“神剧”们的生与死

当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时宣称“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的时候,或许就已经宣示着由启蒙所开启的现代社会最终所可能走向的世俗化状况,而伴随着资本主义以及由其掀起的消费主义的日益强势,传统坚固和神圣的东西都将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当人们飘浮在现代性的碎片和世俗中时,对崇高的渴望或许会再次出现,或者更准确地说这一人类的情感会始终存在。另一方面,则是现代资本、市场、娱乐和消费都在不断地结合工业复制与大生产让所有可能被限制在某一小群体或是有限地方的东西商品化,在此过程中“灵韵”必然消失,简单、清晰、直白和及时性则成为传播品的新核心。

《爱死机》第二季剧照。

在《爱,死亡与机器人》(以下简称《爱死机》)第二季中最后一集《溺水的巨人》几乎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一过程:现代性如何消耗与亵渎神圣,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又是如何隐秘地渴望着它们。透露出后者端倪的或许正是围绕着《爱死机》第二季滑铁卢的各种质疑、批评、失望和不满中流露出的心理。当2019年,网飞带着《爱死机》在全球上线,一时间惊异与赞美汹涌,或许观看了几集之后人们便意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是一部“神剧”。

《爱死机》的“神剧化”首先与它本身的制作水准有关。十年的努力,在资金充足且创作自由的前提下,18支创造团队几乎穷尽了他们能想象到的所有技术、手段、讲故事的方式和表现形式来完成自己的短片,最后产生的效果也称得上震撼。对于《爱死机》在动画技术上的讨论已经有很多,而由于它们在选择原著文本上的细心也让这些短剧的故事都保证了颇高的水准,在几乎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下而产生的作品,必然赏心悦目。

在当下每年影视作品扎堆上映且渐渐让人应接不暇的时刻,《爱死机》的创新和突破必然会让人眼前一亮而收获注意力,最后在两者的完美结合下被推上“神剧”的万神殿。

《爱死机》第一季剧照。

其实,如果我们对这些年(西方)影视剧稍有关注便会发现,在一众平庸和看着很相似的流水线制品中产生过不少被封神的作品。我们不做过远的追溯,就以产生自2011年、结束于2019年最让人爱恨交加的HBO的《权力的游戏》来看,八年之间便是一部“神剧”的生与死。同一年,英国制作的《黑镜》也在问世后立刻封神,然后从2014年第三季开始走向没落,其后虽然依旧有后续但对其的讨论和热情也日渐消逝。除此之外,诞生于2010年的《神探夏洛克》亦有着相似的经历,所谓“出道即巅峰”然后便是江河日下,一泻千里。如今,《爱死机》似乎只用两年的时间便完成了这一“神剧”生与死的过程。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剧照。

是什么让一部剧封神?

当然,对于当下关于“神剧”生与死的故事和叙事在某些方面其实是值得商榷甚至怀疑的。就如在对《爱死机2》的讨论中,也便有评论指出其实纵观其技术、影像和故事都保持在水准之上。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一季的珠玉在前以及围绕其“神剧”而渐渐积累起的一系列憧憬与期望,导致对其后剧集的要求必然高涨。从而在心理上就已经为其后的续集埋下了滑铁卢的伏笔。

《爱死机》第二季剧照。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否认《爱死机2》中确实有相对平庸之作,但第一季18集中也并非集集精彩或可封神。正是因为质量的参差,才导致了其中几集“神”的出现,如《目击证人》《齐马蓝》与《狩猎快乐》。这些故事是现代动画科技与故事的完美结合产品,而有时候甚至只需要一方面的突出就能展现出其内部的力量,《齐马蓝》的手绘风格自然凸出,但其所讲述的故事以及由此探讨的问题是令其封神的核心。就如第二季的《溺水的巨人》,它的技术只是作为这个改编自1964年巴拉德小说文本的基础,而重要的是其内容。这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除了形式上都以第三者的独白叙述,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在讨论一个关于本质或崇高的古典议题。

就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及的,正是现代性的发展和深入使得传统神圣性被去魅和解构,人们进入大众与世俗时代。

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由消费和娱乐组成的生活世界所奠定的底色彻底影响了我们对生活、人生和生命的理解。我们如鱼生活在水中一般,已经很难感觉到水的特性,更不要说关于“化而为鸟”的鲲之想象。而当下产生自大众娱乐体制中的影视作品,一方面展现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其创造性必然使其拥有讨论除了日常之外的能力。就如《爱死机2》的主题是“展示不同的世界”一般,对于另一种生活和可能的人生与生命模式的想象和讲述,成为我们看似遗忘但却总是隐隐*动的崇高欲求。

在我们提及的几部被封神的剧中,它们其实都有一些相似的特点(虽然由于我们样本有限而可能武断),如《权力的游戏》继承着西方传统想象文学如《亚瑟王传奇》《指环王》的衣钵,创造了一个自成一体的古典世界,在其中于现代失落的精神和气质——如家族、荣誉、勇气和为真理为自由——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黑镜》中,现代科技所开启的另一种生活的想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改变中存在着一种对个体人之尊严的哀伤;而在像《神坛夏洛克》中,这个被挪到21世纪伦敦的侦探依旧保持着某种古典的气质,这一气质令这部英剧十分亮眼……

《黑镜》第一季剧照。

这些剧在想象和创造另一种可能、另一个世界观的时候,都在展现着某种颇具古典气质,即马克思所说的那些“坚固的东西”和那些“神圣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些经常或被忽视的东西成为其封神的重要内在特质。

无论是《齐马蓝》还是《溺水的巨人》或许都完美地体现着我们对于“神剧”产生的渴望与焦虑。《齐马蓝》涉及对本质的探讨,不仅仅只是人类的、个体的还有宇宙和艺术等等,而最终齐马发现的也就是古典中的“返璞归真”,即纯粹本身的超越性。而《溺水的巨人》则与当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和组成这个世界的观念基层更加贴近,即古典的衰落、被亵渎与肢解,最终走向我们这一后现代的大众、商业、娱乐和无意义。

在《溺水的巨人》中,是科学家这个或许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中最典型形象的叙述,他原本的目的是科学研究,但在观察其他围观者对巨人的反应流变过程中,他揭露出了现代社会的特质,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状态。

在“神剧”里,我们想看到的是什么?

就如温克尔曼为古典艺术最高理想的定义“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溺水的巨人便是在现代世界中溺水的古典气质和理想。而围绕在“神剧”周围的惊异、渴望和焦虑里我们是否也能窥见这一隐秘的心理呢?即在这些被我们封为“神”的剧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除了精彩的故事、完美的表演和一流的影视语言之外,它们是否也还撩拨着我们内心对崇高、高贵的、静穆的和那些坚固而完整的东西的渴望呢?或许并不是这些剧的内容在展现这一点,而是围绕着它们所产生的幽微心理中,在“神”这一带着旧日时代痕迹的称谓上,在我们面对“神剧”滑铁卢的反应和不安上,或许始终在无声地喧哗着。

而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在《爱死机》中,有许多短片在努力地把古典的形式或气质与现代甚至未来的科技相结合,二者产生的融合和由此形成的冲撞也似乎在预示着对一种新的东西的想象和创造。无论是《狩猎快乐》里的传统中国和科技蒸汽朋克的结合,还是《猎*小队》里在一种未来赛博格风格中对个体存在的古老思考……那些烟消云散或是被亵渎的神圣似乎寻找到了另一种途径渗入到了未来,而让人在怀旧和想象中又看到新的希望。

《爱死机》第一季剧照。

当然,我们也不会天真地以为它们仅仅只是如此,就如上文反复提及的现代资本主义的影视制造工业本身就与消费和娱乐的目的紧密相连,尤其是此类处于网飞或是HBO等新老媒体的作品更是如此。伴随着这些剧的封神而拉动着资本、商业和娱乐的消费,导致典型的“季剧”的出现,即随着口碑和商业潜质的增加而使得后续剧集的制作被快速提上日程,有些剧能够保持相应的水准,但更普遍的情况是走向没落。这些年西方漫长季剧的滑铁卢比比皆是,如《吸血鬼日记》《真爱如血》与《老爸老妈浪漫史》等等。

神剧”的跌落与之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据说《爱死机1》用了十年的时间,而第二季则在两年中完成。虽然时间长短或许并不是判断一部剧是否会裂开的主要原因,但在当下消费更迭迅速且注意力经济特有的暂时性与流动性影响下,必然会左右在有限时间内对作品精雕细琢的程度。

《神探夏洛克》第四季剧照。

现代消费社会的注意力经济和消费模式影响着“神剧”的生产,例如面对《神探夏洛克》的拖稿,几乎是世界各地的观众都在各式花样催着制作团队。观众需求在当下生产和消费工业里影响性的上升往往导致创作在时间上的有限,于是几季《神探夏洛克》在催促中出现,结果遭遇滑铁卢,而再次引起观众的不满。

所以我们其实会在这里看到一个典型的矛盾:一方面人们期望“神剧”保持水准,与此同时观众投注在其上的注意力始终面临着耗尽或转移的威胁,而且现代消费的浅尝辄止以及快速流动都要求或是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目光的漂移。因此对其的催促又导致接下来剧集制作的时间紧迫,而在此等待的过程中观众们已经推高了自身的期望值,想象中的东西总是最完美无瑕的。我们最终被自己虚高不下的渴望主宰,而导致其实没有什么东西能满足这一丰满的想象。

“神剧”与消费的魔法,正在消逝

这一点在关于《爱死机2》的表现上最鲜明,第一季确实“神剧”,但在等待第二季的期间我们是否对这一“神”的想象愈来愈强烈而最终可能甚至脱离了第一季本身所具有的水准,而当这一要求落在制作时间有限的第二季上时,必然伴随着想象破灭的风险。而想象破灭所带来的挫败、愤怒和焦虑往往是强烈的,而当我们再次面对一个“神剧”的*和死亡时,似乎那个古老的关于现代世俗社会的想象也再次被印证,即这是一个不会有神圣性存在的时代,是一个崇高必然会堕落而超越必然会被消费的世界。

《爱死机》第二季剧照。

这一情绪一方面或许是某种心理机制,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资本主义消费所设计的陷阱,即消费神圣以及看着神圣被亵渎和走下神坛本身就是可盈利的。就如韩炳哲在其《精神政治学》中所提醒我们的,个体对于崇高和静穆的渴望被整合进消费市场的运作之中,最后便是一次次的涸泽而渔。因为我们会等来下一部“神剧”,然后再次看着它走下神坛。

除此之外,为了尽可能获得对此类消费盈利的最大化,“神剧”这一王冠标准似乎也在下降,我们会在许多媒体宣传稿中看到各式各样的“神剧”宣传,例如最近网飞与西班牙合作的《无罪之最》也被称作“神剧”,此剧虽然各方面都很精彩,但是否能封神则有待讨论。

《精神政治学》,作者: [德] 韩炳哲,译者: 关玉红,版本: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社 2019年1月

“神剧”消费似乎已经渐渐成为当下市场娱乐中的一个典型模式,而这一问题本身就涉及我们对神圣性的复杂态度,即介于渴望憧憬与撩拨和消费之间。而现代消费意识形态最隐秘的运作方式则是利用我们的渴望这一情感,通过对其进行市场化运作而进行盈利,并且这似乎也并非是一种*鸡取卵的行为,因为个体情感的再生产似乎暂时还未到枯竭的时刻。虽然审美疲劳已经出现,但市场总是有新的噱头来创造新的“神剧”让我们尝到新的刺激与体验。

在《爱死机2》中评价颇低的几集其实都是因为它们的老生常谈,如机器产生意识对人类的伤害等,我们对此类题材已经审美疲劳。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并不是《爱死机2》质量下降,而是能够被发掘的新的刺激和想象也已经在稀疏平常且不可能存在魔法的现代庸俗化中被慢慢耗尽。

《爱死机》第二季剧照。

就如在《狩猎快乐》中,狐狸精的燕因为机器对自然魔法的影响而导致其再难变回狐狸一样,在这个韦伯称为被去魅的现代大众社会中,什么能成为新的魔法?并不是因为它可能存在,而是因为人类需要它,所以创造出它。

除了《狩猎快乐》里梁发现的科技魔法,现代社会中或许还存在着消费的魔法,整合着古老的“神”与新的“剧”,牵引与捕捉着我们的注意力与情感。而至于这一魔法是否能带来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存在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来说,就或许还得抱持观望的态度。

就如《整个房间》一集中的两个孩子,我们也在期望和惴惴不安中偷窥着那个看上去很可怕的圣诞老人怪兽,而我们或许也很难知道,“如果我们不是好孩子”会遭到怎样的下场!

作者 | 重木

编辑 | 走走 申婵

校对 | 赵琳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