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段充满光荣和牺牲的时期,百万志愿军奋勇投入朝鲜战场,以其英勇的表现赢得了全球的尊敬。在其中,范天恩团长在飞虎山,松骨峰,汉江阻击战被誉为战争史上的奇迹。飞虎山阻击战,松骨峰阻击战,汉江阻击战的壮丽场面,以及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揭示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因为信仰和责任而创造了不朽的传奇。
朝鲜战场由于敌我双方装备的悬殊,往往阵地阻击战都异常残酷,而很多出名战例都是阻击战,比如113师三所里,50军38军汉江阻击战,63军铁原阻击,58师华川,15和12军上甘岭。但是范天恩的335团,三次阻击战,每次都能成战场边缘成为战场的核心。其战场嗅觉,指挥艺术,和335团得战斗意志成就了一直神话般的阻击之王。
一战成名 335团一战扬名
范天恩来自孔孟之乡的山东,带领335团随志愿军入朝,此时他才28岁。
第一次战役38军主力已经抵达球场以南,准备向前推进。112师成为整个军队的先锋,已经进入瓦洞。师指挥所设在瓦洞附近的一座近200米长的铁路隧道内。然而,敌军已经占领了前方的山头,阻碍了我们向院内和军隅里发展的道路。在副军长汪拥辉和师长政委的研究后,决定消灭眼前的敌军。335团团长范天恩将率部攻占对面的山头,并借机夺取飞虎山。
而志愿军总部也是打算以335团死战不退,给敌人造成我军是溃败的假象,从而达到诱敌的目的。而335团就成了这个诱饵。
范天恩指挥一连迅速解决了对面山头的问题,占领了有利的阵地并向院内推进,但飞虎山的攻占并非易事。
飞虎山矗立在军隅里和价川郡北部,形成与军隅里和价川两地等边三角形的地势。为了保护军隅里和价川的安全,敌军已经提前占领了飞虎山。价川和军隅里都是交通要道,南通顺川、平壤,东通德川、古城江,西通龟城、新义州,北通军隅里、球场、熙川、江界、满浦。敌人正在向鸭绿江发起进攻,而军隅里则是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北进敌军的补给总站。因此,若能夺取军隅里的控制权,将意味着我们将牢牢掌握住北进敌军的咽喉,同时切断敌人南撤的通道。因此,攻占飞虎山标志着一场艰苦战斗的即将开始。
接到攻占飞虎山任务的335团,在任务开始时已明显感到物资匮乏,特别是食物。由于长时间的行军作战,干粮袋早已空空如也,然而,没有一个士兵因为饥饿而抱怨,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战斗准备中。
这里有个背景,一次战役因为38军由于没能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导致彭总围歼灭清川江5万敌军的设想落空。彭总大骂38军军长梁兴初,而造成的原因是112师杨大易轻信了假情报,而335团就直属112师。梁兴初向杨大易喊道:告诉范天恩,让他的团主攻飞虎山,拿不下飞虎山,小心他范天恩的脑袋!
范天恩拿下飞虎山后,我西线志愿军,开始诱敌深入,志司要求335团宁死不退让敌人形成幻想。范天恩之前就四天四夜没合眼,美军两个师向飞虎山袭来,而在缺粮少弹的情况下335团的战士含着石子作战,打退了敌人总计67次进攻。而朝鲜人民为了支持志愿军也是冒着炮火运送物资上来。直到如今,朝鲜妇女朴孝男送米饭的那只木盆,都保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见证着中朝友谊。
在坚守飞虎山5昼夜后,志愿军司令部见诱敌任务完成,下令335团撤退。范天恩还发脾气不肯下来,最后杨大易师长打电话大吼:执行命令。最后335团以自身800人伤亡,伤敌1800余人,并坚守阵地5昼夜,出色完成任务。
二战成神,酱油部队成了首功部队
话说范天恩部队撤下休整不久,第二次战役打响。而38军已经开始行动,在任务安排上112师甚至没有正式给335团安排任务,一是部队刚刚打了飞虎山急需要休整,二是335团里军主力位置较远。范天恩就是范天恩,一个酱油身份硬生生变成主力。
杨大易安排334团和336团任务后,顺便给了335团一封电报:向正面之敌发起攻击。
老范看了看电报,看了下政委,发牢*:这也是作战任务?正面之敌是谁?正面之敌在哪里?
其实杨大易也知道,西线志愿军已经开始动了,335团正面敌人早缩回去,335团正面不太可能有大的战斗,就是告诉范天恩,你不行就接着休整,行就自己找仗打。
范天恩可不是好惹的主,说道:既然这样那里有枪声就去那里。335团成了战场的一直神秘的激动力量。
在转战途中,40军参谋看到看到老范,告诉他38军已经开始进攻德川,你现在去肯定来不及,不如跟着我们40军去吃肉。老范于是去40军了解情况。
回到指挥部,老范对政委说:我估计跟着40军别说吃肉,汤都喝不上,我们得赶紧找到军主力。最后老范根据在40军的情报和自己的战场感知,最后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三所里”。去这里一定有肉吃。于是带着部队奔向三所里方向。
赶巧不巧113师经过十多个小时跋涉140华里,先敌五分钟到达三所里并在卡住敌人。成就了轻步兵巅峰之作。
由于撤退的敌人和救援的美军全部往113师的三所里和龙源里压进。梁兴初和彭老总深知113师的压力,梁兴初命令杨大易让他派兵抢占松骨峰。因为当时敌军已经全部陷入志愿军的包围圈之中,并已经发起进攻,而手上的两个团都在凤鸣里阻击,压力同样不小也无法抽身。杨大易正在犯愁,此时范天恩来电话:335团已归队,请求出战。随即335团随即上了松骨峰,就是那个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出处。松骨峰为什么能成为焦点,主要是地理位置。美军发现自己被包围后疯狂撤退,并叫包围圈外的美军支援。而三所里和龙源里就是两座闸门,但是由于南逃北援压力太大,闸门顶不住。这时候在守住南逃必经之路的松骨峰就能起到泄压的作用,减小闸门的压力。而335团1营3连此战被授予“特功连”。
最令人惊讶的是,从335团的战前位置和战前任务,若不是范天恩的战场嗅觉是基本不可能从战场的最边缘,走到整个战役的核心。
三战超神,离死亡只有咫尺
汉江阻击战后半段,50军和人民军过江后,美军集中兵力疯狂向38军阵地进攻,面对敌人五倍于己的兵力,和数十倍的火力。彭总对38军的战线深感忧虑,恐其扛不住。因此他紧急电令东部的邓华务必在2月11日之前全面发动攻击。在战略会议上,有军长向邓华申请:西线战况究竟如何,为何不能稍作等待以充分备战?邓华以沉痛的语气回应:西线的战斗惨烈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长征时期的湘江战役。此言一出,在场的将军们无不低头,陷入了沉思。
友军成功过江后,甚至38军的中层指挥官对彭总的战略有所抱怨,认为这样的打法等于放弃了38军。美军趁机对38军阵地发起疯狂攻击,甚至试图穿插、夜袭,但始终未能得逞。
战斗持续到14日,335团的范天恩直接致电军部,恳请梁兴初无论如何调派援兵。梁兴初深知范天恩的性格,他不是一个轻易诉苦的人。范天恩也是在第三次战役后双手冻伤回国治疗,然而在治疗途中被召回战场。他在前两次战役中都为38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梁兴初昨日才将全军的精锐侦查连交给他,短短不到24小时,这支特种部队便伤亡殆尽。最后,梁兴初命令114师必须支援范天恩。114师虽是预备队,并未全程参战,但状况也不容乐观。尽管如此,他们依然调派了一个营的兵力支援范天恩。此时,一个营的兵力已经缩减到了只有60人。
战斗持续到16日凌晨,这个营的支援也消耗殆尽,营长战死沙场,范天恩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尽管如此,美军并未放松进攻,军长依然严令防守。显然,东线进攻受阻,双方都在拼命挣扎。范天恩不再寄望于援兵,准备集结仅存的士兵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时,师长杨大易送来了他的宝贝疙瘩赶来了,山炮营的炮兵们充当步兵冲锋陷阵。百来号人坚守到黄昏时分,范天恩已经无所畏惧,他安顿好团部所有人员,最后连电台员也叫来准备做最后的冲锋。这时师部来电,命令他们撤退。335团撤下后,从团长政委以下仅剩下数十人。
范天恩也因为卓越的军事才能,回国后,范天恩历任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总参谋部防化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
也是唯一一位因为抗美援朝出色的军事指挥被写入日军的军事文献的团级将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