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先秦篇> [第103节]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在解读完桂陵、马陵之战的战术问题后(军事地缘范畴),我们要来了解一下这两场战役对于战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有什么影响。在这部分开始之时,我就说过了,战国的第一阶段,算是魏国独大,或是魏国独立对抗东、西诸国的时期。而到了第二阶段,魏国在东西两侧的地缘压力之下,已经无力称霸了。
这其中具有转折性的战役,就包括齐魏之间的这两场战役。除了这两场战役以外,魏国在西线同秦国的战争中,也开始战略性后撤(在秦国部分会具体分析)。如果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魏国在这一时期,同时在东、西两线遭遇失败,并非偶然。
因为从中央之国的整体地缘结构来看,魏国是典型的四战之地。虽然最初凭借晋国丰厚的遗产,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感觉,但终究难以持久(有点类似于当年的郑国)。在战国诸国通过兼并,内部整合重新达成均势后,魏国四面受敌的地缘劣势就开始显现出来了。
而齐、秦两国作为东、西两端的大国,也是地缘结构相对最稳定的国家,成为魏国霸业的终结者也是大势所趋。至于说那些战役本身,又或领导者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魏国感觉到已经无力称霸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与自己争霸中原的最大敌人——齐国达成联盟。因此魏国得承认齐国具有“王”的地位。当然齐国也清楚自己没有独立称王的实力,因此也承认魏国为王国(双方的第一代大王分别是“齐宣王”和“魏惠王”)。
双方达成此意向的地点就在泗水东岸的“下邳”,也就是当时的所谓“徐州”。由于这次政治会议,中心内容是齐、魏两国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国地位,因此也被称之为“徐州相王”。
需要说明的是“徐州”这个概念,根据“天下九州”的划分标准,所谓理想当中的徐州主要包括泗水流域。而在徐州真正成为行政单位后,它的治所所在地往往也就被称之为“徐州”城了。只不过这些城邑意义上的“徐州”都是在泗水两侧罢了(三国时期的徐州,已经转移到下邳了,而现在的徐州市,则是当年的彭城了)。
我们之前也说过了,下邳(徐州)这个地方,最初是由邳国(也有说薛国,或说邳薛同族)控制的。这些带有部落性质的东夷小国,最终都成为大国兼并的对象了。而“徐州相王”时,下邳已经为齐国所直接控制了。魏国选择在此与齐国达成称“王”的共识,实际上是认可以齐国的实力已经反超魏国了。既然已经无力打败这个对手,和最大的敌人结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徐州相王是发生在公元前334年,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时间点是战国第二阶段的开始。从表面看来,齐国象是有从魏国手中接过霸主地位的迹象。但这个时期,各主要诸侯都已经通过兼并周边的小国增强了实力,齐国很难形成独霸的局面。因此在徐州相王后不久,魏国又与赵、、韩、中山、燕四国搞了个“五国相王”(宋国也跟进了),目的就是把水搅混。既然大家都是“王”了,也就无所谓谁大谁小了,一场混战重新开始了。
尽管在五国相王之后,战国的格局开始真正形成,中央之国的地缘结构进入了一个平衡阶段,但齐国在两败魏国后所取得的优势地位,还是很明显的。对于这一点,最先表示不满的就是楚国了。
要知道,之前除了正统的周王以外,也就是以楚国为首的长江三国(楚、吴、越)敢于称王。而现在齐、魏两国的称王,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改变,更是有可能的扩张野心。因此楚国率先向齐国发难,攻入了徐州,而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盟友是赵国。并非说赵国对齐国有多少图谋,只是楚人需要他们牵制魏国(魏齐刚达成同盟),而赵国也希望借机向魏国施压,证明自己的实力。
其实楚国的这次攻齐之战,只是战国中期各种乱战中的一场。就战国中期的地缘关系而言,“合纵连横”是一大特色。所谓合纵,本意指的是华北平原诸国由北至南结盟;而连横则是渭河平原到山东半岛之间的联盟。
只不过在战国诸国中,结盟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并不仅限于南北,或东西的联盟。这些所谓的“联盟”基本都不能长久,或者说是为了对付某一国家所临时达成的。因此很多时候今天是盟友,明天就是敌人。所以说“合纵连横”的基本特征并不在组合的形式上,而是处理地缘关系的态度上。这个基本特征就是“择交”,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阶段性的选择盟友。
战国中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宋、中山两个“王国”实力较弱以外,其他大国虽然实力有所差异,但都算处在同一数量级中(谁也没有绝对实力,吞掉另一个“万乘之国”),所谓“合纵连横”的目的,就是防止有哪一方的实力,突然得到增强,并且这种增强足以打破已经形成的地缘平衡。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枪打出头鸟,谁如果做了出头鸟,谁就会成为其他几国共同的敌人。很不幸的是,率先称王齐国,也率先成为了这只出头鸟。
我们现在要来看看战国历史在进入第二阶段以后,中央之国的地缘形势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在第二阶段开始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实力还是比较接近的,包括象中山、宋这样的五千乘“半强国”也能够有机会与一流强国一争高下。
不过,在各国争相称王之后,诸侯们的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显现出来了。这其中,居于天下之中的“魏”国,相比之前自然是衰弱了。而魏国在东西两线的主要敌人——齐、秦两国则终于发挥它们“四塞之地”的优势,开始有希望甩开其他诸强,联手进入超级大国的行列了。
秦人的崛起要碰到什么样的障碍,我们在秦晋“崤之战”一节中就已经清楚了。从当年秦国受封在渭河平原立国时起,晋人就是他们东进的最大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敌人。而秦晋两国之间的地缘关系,则一直是围绕着河西、河东两地而纠缠不休的。
谁一旦越过黄河,将这两个地理单元据为己有,谁就掌握了二者之间的主动权。在魏国占据河西之地时,战略优势自然也就被魏国所掌握了。而现在,秦人则不仅将魏国赶出了河西之地,更是将魏国挤出了河东。
虽然在魏国退出河东之前,秦人曾经多次攻入河东(包括春秋之时),但由于双方的实力对比,基本在取得战争胜利后就退了出来。也就是说,以渭河平原PK临汾——运城盆地,并无优势可言。相反,无论是晋国也好,魏国也罢,由于拥有在华北平原的纵深,却往往能够稳定的占据河西之地。
因此秦人要想在与山西高原的地缘博弈中,扭转战局,就必须也找到自己的战略纵深。而在后面,我们会分析到,秦人的这个战略纵深,就是秦岭——大巴山脉以南的“蜀”地,或者说就是四川盆地的核心地区。
关于秦人是如何拓展它们的战略纵深,我们会有专门的章节来分析。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就是秦人在做这些事情时,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地理方面的,或者说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比较多。而在地缘政治方面,秦人则没有太多的顾虑,唯一可能对他们的南进战略表示异议的,就是楚国。不过楚人要想进入天府之国,还必须越过“巴”人这道障碍,因此他们对于控制有地缘优势的江淮地区,兴趣更浓。
与西方的秦人相比,齐国虽然通过两场战争,对魏国取得了战略优势。但如果不能把这种优势转换为土地的话,这种优势的取得更多是一种对比的结果,而非实实在在的提升。因此齐国也希望扩张出新的战略纵深。只不过与秦人相比,齐国的的扩张方向——华北平原,并不存在太大的地理障碍。他们的麻烦,恰恰是秦人所不太需要考虑的“地缘政治”。
就象当初魏国想打破华北平原的地缘均势,会遇到齐、赵、韩等国的干涉一样。齐国要想有大的动作,也会受到同等待遇。齐国北上攻燕,后又不得不撤出,就是一例。不过对于齐国来说,攻燕的行动并不算失败,只不过是没有改变齐国的地缘结构罢了,因此齐国还需要重新找到方向。
也许把鲁国灭了,是个好想法。不过鲁人已经被压缩到尼、蒙两山之侧的狭小地带,再逼下去,已经很难有高回报了,在地缘结构上也很难有质的飞跃(特别是齐国已经将防线推到泗水东岸时)。至于说沿泗水南下,与楚人在淮河流域争雄,对于齐人来说,更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在中央之国的正统诸侯们看来,淮河流域只是一块化外之地,如果要花力气去渗透的话,还不如在天下之中的“中原”做同样的投入。而齐人也的确在中原作出了大的动作。
齐人的这个大动作就是把宋国给灭了。而在齐国灭宋之前,秦国曾经做了一件和“徐州相王”类似的事,就是邀请齐国共同称帝,号称东、西二帝(公元前288年,当时秦国的大王是“秦昭王”,齐国则是“齐闵王”)。问题是秦、齐两国虽然在诸侯之中有脱颖而出的迹向,但没有与其他诸侯拉开距离,特别是当其他几国有可能联合起来时。因此第二年,齐秦两国都被迫去除了帝号,在政治上与其他几国保持一致了。
称“帝”的失败,对于秦国的影响是,暂时决定在函谷关西侧观望一下形势。而对于齐国来说,称“帝”的经历,无疑又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因此齐人在发动了三次对宋战争后,终于在公元前286年灭掉了宋国。
关于齐国为什么要灭宋,一直是战国“合纵连横”之中的经典案例。简单点说,就是苏秦为了保住燕国(对他有知遇之恩),挑拔齐国与其他诸侯的关系,以转移矛盾,而进攻宋国据说就是这个阴谋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实,纵横家的活动,固然让战国的历史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各国所作出选择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的地缘形势。
也就是说,这些决定并不是被“忽悠”的,那些纵横家们更多的只是顺势而为罢了。就象齐国为什么要灭宋一样,对于齐国来说,“宋”这个占据半壁中原的二流国家,是最有价值的战略纵深,所遇到直接抵抗也是最小的。如果齐人在自己强盛的时期,抓住机会扩张自己的战略纵深,那么他们现在的地缘形势,和春秋之时比,并没有质的飞跃。
齐、秦两国先后撤销帝号,只是一种政治策略罢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停止扩张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地缘形势更复杂的齐国,只不过是先动手了而已。问题是秦人当初占了“蜀”地(前316年),可以作为自己的战略后方;而齐人占了“宋”地,却等于将自己的前线推进到了一个“四战之地”。
事实上,虽然战国之时,诸侯们之间的兼并行为十分频繁,但那大多是一些城邦小国,并不会对战国的地缘格局造成大的影响。而在战国中后期,中山、宋等称过“王”的二流强国,相继被兼并,对地缘格局的影响就很大了。
与齐国吞并宋国相比,赵国对于中山国的吞并,也有很重要的地缘影响力。这一方面使得赵国的实力,得以跃升为三晋之首,也让赵国成为了战国后期,抵抗秦国东进的主力。不过这两次兼并行为的地缘影响力还是有区别的。
一是因为实力的变化不同。赵国在吞并中山国之前,在诸强之中实力是比较靠后的,这与他们所占据的区域,地缘形势复杂(戎狄比较多),农业条件相对一般(纬度较高)有关。即使吞并了中山国,也只是让他的实力由中下,升到中上,并没有机会成为出头鸟。而齐国的情况就不同了,齐国本身的地缘实力就很靠前,如果再消化了宋国这片膏腴之地,那齐国就可以独霸中原了。而这正是其他诸侯所不想看到的。
齐、赵之间的另一个差别就是:宋国与中山国的地缘位置不同。中山国位处华北平原北部,与其主要发生地缘关系的就是赵、燕两国。也就是说,如果燕国没有意见,其他诸侯在中山国基本没有地缘利益。
而赵灭中山的地缘背景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了,正值燕国内乱,中山国乘机进攻燕国,夺了燕国几百里的土地。因此对于燕国来说,赵灭中山其实算是帮了一个大忙,自然不会反对了(其实中山攻燕,有赵国暗中鼓动的因素);与中山国相比,位处四方的诸侯都想染指的“中原腹地”宋国,地缘位置就要敏感的多了。不仅魏、楚两国,与其有直接的地缘关系,甚至其他诸侯,也不愿意齐国独自作大。现在齐国打破了这种地缘平衡,自然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既然齐国犯了众怒,那么一场新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次联合行动的主导者,是刚被齐国攻打过的燕国,而三晋与秦国,则是联盟的另外四个成员。如果说燕国与魏、赵两国,与齐国都有直接的地缘关系,联合抗齐情有可缘,那么秦、韩两国则似乎没有必要趟这池混水了。
韩国的参加,其实也很好理解,既然三晋中的另外两家都参战了,韩国肯定也不好保持中立的。更何况韩国的生存之道,就是与其他强国绑定在一起。
而秦国的参加,则是希望在中原获得一块前进的基地,这个基地就是宋国的“陶”邑。秦国的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就象当年打郑国一样),不过如果齐国被打败了,秦国就很有可能独自称大了,到那个时候,凭借秦国在关西强大的地缘实力,东进中原是迟早的事,先在中原腹地插入一要钉子,也算是遥相呼应(前提是秦国的东进要快,时间久了,飞地是很难保住的)。
秦国的参与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攻赵行动的*。因为在魏国丢失河东之地后,秦国在山西高原的对手主要就是赵国了。而吞并中山国之后的赵国,实力已经跃升为三晋之首,受其实力提升影响最大的,就是意图东进的秦国了。
因此秦国在自称“西帝”时,是希望联合齐国,并拉上其他几个诸侯联合瓜分赵国的。只不过,以赵国偏安一隅的地缘位置,不足以让其他诸侯动心罢了。齐国在自去帝号后,反而与其他几国联手,进攻函谷关,逼迫秦国也放弃了帝号。既然自己暂时无法东进,那么在山东诸国乱战一团时,乘机取利就成为另一种选择了。
与五国组成同盟,合力攻齐相比,战国七雄中的另外一强——楚国,这时候的立场则要超脱许多。其实位于江淮的楚国,一直有些游离于核心地缘圈。或者说是因为地缘位置的原因,与河济诸侯之间的地缘关系不太紧密。直接参与“合纵连横”的次数也较少。
不过这次所牵扯到的“宋”地和齐国,却是和楚国一直有地缘矛盾的。宋国在被灭之前,甚至向南侵夺了部分楚国在淮北的土地,而这些土地,现在自然也就被齐国所继承了。因此,仅仅是出于夺回失地的原因,楚国也要参加一份。不过楚国并没有加入联盟一方,而是在表面上选择了支援齐国,(无论齐国胜负,楚国都有机会在淮北取得进展)。
现在,除了齐国以外,战国七雄中的另外六个成员都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向齐国及中原进发了。而齐国到底有没有准备好接受这次挑战呢?为此,我们需要分析一下齐国在自己国土上的战略布局,而这其中的要点就是“五都”布局。
- END -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