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大屠*,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陌生,那是一段非常惨痛的历史,数十万中国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下。
就因为日本人的残忍,一座都城,能够活下来的人屈指可数,今天来看看一名幸存者的经历,看完后会对当时的情况有更深的了解。
在淞沪会战之后,日寇集结兵力直扑当时的首都南京,当时守卫南京的中国部队很多都是从上海撤下来的溃兵,国军教导总队第三营营部的勤务兵唐光谱就是其中一员。本文的内容基本都来源于他的回忆录。
当时的南京守卫军较为混乱,指挥官唐生智为了展示“背水一战”的勇气将所有船只收缴,并直言要与南京共存亡。
这种勇气固然可嘉,但是后来日本进攻南京没多久他就跑了,也没为后续部队的撤退做好安排,导致后来南京城里的士兵就像无头苍蝇。
乱象开始时,19岁的唐光谱跟6个勤务的兄弟被混乱的人群挤着往下关方向跑,其中还有两人被冲散。
在逃跑的过程中唐光谱遇见了老朋友唐鹤程,于是6人结伴而行,到达挹江门时发现城门挤满了人。
有不幸被绊倒的也没人去扶他,大家都只顾着自己逃命,倒下的人基本就没机会再站起来了,这个时候没有谁的性命比自己更重要,也是可悲。
唐光谱他们见到这种情景,便把身上的绑腿解开,互相缠在手上,如果有人摔倒了身边人就把他拉起来。靠着这个办法,六人耗费了不少时间最终还是安全通过了挹江门。
但挹江门外的下关江边情况并没有好一点,同样是被挤得水泄不通,本来人群都期望在这里能找到船只渡江,但眼下什么都没有。
在哀嚎之中,一个当官的骑着大马冲进人群,用喇叭喊道:“弟兄们,要活命,跟我冲!”
很多乱兵看到有军官出现,稍微镇静了一些,军官让机枪手开道步兵紧随其后,带着人往上新河方向跑去。
然而因为溃兵太多,达到上新河桥时大部分人没能挤上去,唐光谱与唐鹤程两人就是这种情况,也因此与其他四名兄弟失散了。
没有办法,只好跟着那些同样被挤上去的散步乱窜,往龙潭、镇江方向跑去,当时南京有不少地方已经慢慢被日寇占领,日寇封锁了各大交通要道。
溃兵对于这一切当然不知,在逃到一座桥时很自然就上去了,然而这座桥日本人早已在不远处的城墙上准备好了几挺机关枪,溃兵冲上去就被当成活靶子,鲜血顺着桥面流下。
唐光谱二人算是比较幸运的,趁着日寇换弹药的空隙逃了过去,然后就往燕子矶而去,结果到了地方发现一个人都没有。在屠宰店找了块肉案板,费尽力气搬到江边想靠着它过江,然而因为太重落水就沉了下去,二人只好回到了燕子矶。
天黑之后,南京城内四处都是枪声,唐光谱二人心中害怕就往山里跑去,找了个位置藏起来后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可惜没过几个小时,日寇在搜山时还是发现了二人,不过只是押解到了一个空场地,唐光谱这才发现原来很多人都跟他们一样的遭遇,陆续也有人在不断地被押过来。
这些人没过多久就被日寇赶到了一个临时营房,里面七八排的竹泥棚子,都是被抓来的人,住的很差,饮食方面也是如此,到第三天才给点水喝。
日寇只要有点不爽,就随意残*俘虏,捱到第五天,剩下活着的人几乎也只是剩几口气了,都饿得饥肠辘辘。有人实在受不了暗中提议拼一把,约定以火为号,所有人一起冲出去。
到了约定的时刻,大家一起行动,但是因为事先没有计划好逃跑路线,在将营房竹围推倒后跳入临近的大沟,然而这条沟通不到江河里,最终是条死路。
众人发愁时,日寇也赶到了,直接用机枪扫射,沟里的水瞬间被染红,大部分都被打死。
唐光谱二人运气实在不错,在这里还是躲过一劫,幸存的人都被抓了回去,居住的环境比起当初更惨,基本上就是人挤着人。
过了几天,天还没亮日寇就让唐光谱等人集合,然后把所有俘虏的双臂都绑了起来,用刺刀押着往老虎山方向走。当时很多人因为饥饿行走速度缓慢,见到这种情况日寇的刺刀就上来了。
众人被押着走了十多里,直到一处江边空地上才停了下来,等他们赶到时空地上已经满满都是人,还有其他方向的俘虏在被押着过来。
看到这种情形,大家也明白日寇是要进行屠*了,于是互相用牙为身边人解开绑紧双手的结,但还没等众人奋起拼命,日寇的四个大探照灯就猛地打开,照得众人眼睛都睁不开。
紧接着日寇在江面轮船上及周围高地上准备好的机枪就朝人群疯狂扫射。
枪声一响,唐光谱和唐鹤程马上扑倒,其他很多人眼见无望了大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MG万岁!”等等口号。因为扑倒得早,唐光谱很快就被尸体掩埋,衣服全部被血水浸湿,动也不敢动。
枪声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唐光谱听到好一阵没了动静,便慢慢摸向唐鹤程,询问他是否受伤,唐鹤程回答没有。然而话一说完,机枪又开始扫射,唐光谱连忙再次缩进死人堆里。
这次不敢再大意,听到完全寂静下来后,唐光谱才敢试探地去拉唐鹤程,发现对方没有动静,结果一看好友的头上有个血洞,已经死去多时。
唐光谱心中非常难受,但没有时间去让他难受,此刻他脑里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他匍匐着以尸体为掩护,慢慢向江边爬去。
艰难地爬了十多分钟,到江边后发现日寇已经远去,这才改爬为走往下游方向行了10多里。
直到看见一处窑洞,发现里面全是被日寇残*的士兵,死亡时间比江边这次屠*更早,里面全是腥臭味。但已是茫然的唐光谱顾不得那么多,躲进窑洞内,用尸体堵住口子。
就这样度过了近十个小时,直到大约中午时分,唐光谱看到江面来了一艘小船,一老一少两个中国人,鼓起勇气呼救对方竟然过来了。
经过交流,唐光谱得知这两人本也是南京人,为了躲避日寇才去到对岸的八卦洲,现在是看着安全,想过来装牛草。那名老者见唐光谱满身是血,心中不忍决定将他藏了起来,用稻草盖住带回了八卦洲。
唐光谱在这位老人家里过了数日。康复之后几经辗转定居在了六合县竹镇。数十年后他将这段凶险的经历写了下来。
不同于以往那些从战略、将帅方面分析的南京保卫战,这只是一个普通人的经历,但是更加体会到了日寇的凶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