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又暴力的动画片全该禁: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拼命保护他

血腥又暴力的动画片全该禁: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是拼命保护他

首页游戏大全波比棋牌2更新时间:2024-05-0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一种声音“血腥又暴力的动画,全该禁了”,当有人这样倡议时,大概率是某位家长的孩子整天沉迷于电视,并且总是在学校惹事。

家长思来想去,便主观觉得“是电视里动画片的不良引导!”。然而,这样的倡议屡见不鲜,因此有的家长又开始说这些游戏影响了他们孩子的正常生活,希望严格杜绝这些游戏,也想请问一下那么大人的麻将和棋牌又算什么?

虽然事实有待商榷,但确实之后也有游戏部门出台了一些未成年人保护规定,去减少这类现象的发生。不过我们也得反思一下,是否真的是这些所谓的动画片和游戏毁掉了孩子?

有时候我们会存在这样一个思维误区,觉得一件事与另一件事情有着非常高的关联,那么就一定是这件事导致了另外一件事。

而实际上,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这种相关关系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其一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另一个共同的影响因素,才导致了他们有这种共变的趋势,但实际上这两者本身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就比如说下雨的天气出现的频率越高,树苗长得越快,雨伞的销量也随之更高。

但树苗生长速度与雨伞的销量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一种虚假的相关;另一种可能是互为因果,即便两者确实存在高度相关,但我们也很难说到底是谁导致的谁。

比如,究竟是暴力的动画片,促进了孩子的暴力倾向,还是说那些本来就有暴力倾向的孩子,更喜欢看这类动画片。

所以如果盲目地把暴力倾向的增加,归因于这些动画片的不良引导是片面的。

心理学家Bandura,做过一个波比娃娃的实验。他邀请了一些儿童去观看成人攻击这些玩具娃娃的录像,然后发现当这些孩子真正与玩具娃娃接触的时候,他们也会做出影片中成人的攻击行为,对这些娃娃拳打脚踢。

因此他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会去做观察到的事情,从而进行模仿和行为习得。

然而也有另外一种观点,美国的经济学家Gordon与Stefano做过这样一个研究,通过实际观察与数据分析发现,当电影院上映了一部暴力电影的时候,当晚的犯罪会相对往常降低大概170起案件。

研究者推论,这是由于暴力电影中的一些因素,让人们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就已经释放了一些攻击性的情绪,反而在现实中由于已经得到了情绪的释放,所以不会表现出暴力的行为。

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也有相应的实验证据支撑,所以我们推断暴力倾向与暴力电影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既有一些观察学习的因素在,但更大程度上来说,还是与个体本身的特质,以及他耳濡目染的环境有关系。

比如对于案例中的那些孩子来说,可能不是因为动画片提升了他们的暴力程度,而是因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或者是学校的一些同伴群体,有着这种暴力的氛围,所以导致了他们也具有更多的攻击性。

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与身心健康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

有时候我们会主观地认为,如果孩子对某件东西特别上瘾,那么我们会非常严厉地去阻断这个东西对孩子的影响,那么问题自然而然就得到了解决。

然而,很多中国式家长却忽略了,正是由于他们的过度保护,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与独立的需求愈发高涨,如果家长过度地打压他们、限制他们,他们反而更容易去与家长对着干

而这种逆反心理是非常常见的,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过度的保护不能从根源上杜绝问题的产生,只是起到了表面的缓解。

当孩子有一天脱离了家长的保护或者是规则的限制时,很可能会重蹈覆辙,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对自我的人生负责。

只有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我们才更清楚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去完成这些期待,而不被外界的一些刺激和干扰所影响。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第一心理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