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菜场看上去很新鲜的肉,一到家怎么就变了样?”最近,市民刘女士发现了一桩怪事,而怪事的根源就在于肉摊使用红色灯光,“一般买肉都要看颜色来辨别是不是新鲜,这么一照都是红彤彤一片,还让怎么挑?”
肉类柜台常用的生鲜灯
记者调查发现,“红灯照肉”的做法无论在菜场还是超市都相当普遍。经过红灯的“美颜”,猪肉往往显得格外红润鲜嫩。此外,蔬菜、熟食和水果等生鲜柜台也都有各自的专属灯光,令消费者很难看出真面目。
离开肉摊不久 排骨立即“褪色”
在西城区月坛至天宁寺一带,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菜市场和便利店,这些场所的肉类摊位无一例外地采用“红灯照肉”的做法。
熟食柜台的红肠
自然光下的红肠
位于月坛的西单万方超市里,几个肉类柜台前统一都使用着带有灯罩的LED光源,密密麻麻的小灯珠由红白两色组成。记者以顾客身份向“鹏程”的女售货员询问,对方表示,这一做法已经使用多年,含有红色光源的灯光会让肉看上去“更鲜嫩”,“这么说吧,冷柜里摆着肉,要没有这红灯照着,您从这冷柜边上过去,连问都不会问。”
各个卖家都这样做,也让一些本来没有使用这一方法的卖家跟风,“最初我们也不用这种方法。”展览路旁一家便利店肉类柜台的售货员表示,自己曾经在其他地方摆摊开店,“白天不开灯,一样能卖出去。但后来大家都搬到了店里,我听上午来买肉的老太太叨唠,说‘这家店肉看着不新鲜’,可我这肉明明是夜里宰猪、早上到货。”他就询问老太太,并且到老太太说“肉新鲜”的商铺去看,“人家都是用这种红灯照着,看上去就是漂亮。”于是他也赶紧使用了相同的办法,“明显有顾客吃这一套。”
在朝阳区青年路附近,记者也发现“红灯照肉”的做法几乎成为默认的“行规”。
傍晚,下班回来的王女士走进益民购物中心。“来点排骨吧?您看多新鲜!”看到她在肉类柜台前驻足,售货员热情地推荐着,柜台上的猪肉在一排红灯的照射下色泽显得格外鲜亮。
肉摊上的排骨
“在这灯底下瞧着颜色都一样,就算有不新鲜的也很难看出来。”对于这样的套路,买菜多年的王女士再熟悉不过。付完钱,王女士又来到水果蔬菜区,发现手里肉质鲜嫩的排骨立即“褪了色”,变得暗淡下来,“这就像一些网红美女关了美颜、卸了妆,差点儿没认出来。”
自然光下排骨“褪色”了
马路对面,地利生鲜的肉类柜台同样一片红光。“你去超市看,只要卖肉的地方,全是这种灯。”面对记者的质疑,售货员脸上露出一副熟谙行情的神色。
蔬菜熟食水果 灯光配色不同
“您光注意到有红光照肉,其实不仅是肉类柜台,包括蔬菜、熟食和主食柜台,都有类似的做法。”西城区某菜店的李经理说。对于超市或是带有装修的菜市场,“灯光效果是我们一开始就会考虑到的事情。”
比如蔬菜就可以用白色加绿色或淡蓝色的灯光照射,让菜看上去更新鲜,“原理很简单,蓝绿色灯光一打,略微发黄干枯的菜叶就不那么明显了,甚至看不出来了。”但这种特殊灯光一般不会在整个市场中使用,而仅是个别柜台上使用,“只要拿着菜、肉到自然光下,或是旁边整体照明的灯光下看一眼,就能发现区别。”
记者在街边又走访了一些熟食店铺发现,其实各家也都使用着类似的方法,猪头肉、熏鸡之类的熟食,一般使用红黄色的暖光。一些水果店出售削皮菠萝,都包着黄色的塑料袋,然而其他水果则使用无明显颜色的半透明塑料袋。
在电商平台上,这些标榜“让你生意红火”的LED生鲜灯的产品随处可见。商家的产品介绍中,除了使用前后鲜明的效果对比图外,通常还会给出具体的用灯指导,如猪肉灯是红光搭配冷白光,熟食灯是红光搭配暖白光,水果灯是红光搭配正白光,蔬菜灯是绿光搭配正白光,鸡肉灯是红光搭配正白光,冷鲜柜则用冷白光。客服表示,这些配色都颇有讲究,“全红光没有亮度,照出来的效果不好看的。”
另一家销售LED生鲜灯的店铺里,卖家在商品详情中直言“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一个吸引顾客的灯光,生意没有起色。”而在光效介绍中,也分得更加细致,单单是红灯,就又细分为加红款、微红款和加亮款三种。此外,LED生鲜灯的瓦数同样有讲究。其中一家店铺在介绍里标出,28瓦的适用于“稍微补光不易认出”,36瓦至70瓦的“偏向于更好光源效果”,而80瓦至150瓦则属于“专业调光更显鲜嫩”。
网购落差巨大 五花肉变肥肉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起线下生鲜的“美颜”来说,线上生鲜的“卖家秀”和“买家秀”更是常常令人大跌眼镜。
考虑到疫情期间超市、菜市场等场所人员相对密集,很难避免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程先生选择通过网购方式采购生鲜食品。“现在平台还挺多的,快的半小时就能送到,慢一点的也就半天,动动手就能下单,倒是很方便。”
经过一番比价,程先生最终从一个生鲜电商平台上买了份五花肉,“页面上滚动播放有四张图片,不管是全景还是特写,肉质看起来都很好,层次也分明,介绍里还专门强调是‘五花三层、肥而不腻小鲜肉’。”大约一小时后,五花肉准时送来,程先生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结果却傻了眼,“包装确实比外面菜市场里要精致,肉下面还垫着专门用来吸附血水的纸,可肉本身实在太离谱了,瘦肉所占的比例连四分之一都不到,一眼看上去几乎都是白花花的肥油,跟图片里差远了。”
除了肉类以外,程先生还在网购蔬菜时遇到过图片与实物不符的情况。“页面上展示的菠菜绿油油的,还带着水珠,可送来的都打蔫儿,有些叶子也发黄了。”更让程先生郁闷的是,有一次送来的秀珍菇居然已经发霉,散发着酸臭的味道,“图片上颜色特别正,看起来圆润饱满,估计都是挑出来最好的拍完再精修,以现在这技术,分分钟就能实现。”
菜店坚持不改 律师提醒维权
事实上,给生鲜“美颜”的做法由来已久。早在1984年4月10日,北京晚报就曾有过相关报道。当时顾客在西河沿菜市场买到看上去很瘦的肉馅,走了几步一看,却是大肥肉。经身边顾客指点他注意到,原来柜台上挂着红灯。当时菜市场还给晚报发来答复,“这种做法本是为了美观,根据群众反映,我们立即撤掉。”
不过,时至今日,菜店却并不打算做出改变。“有顾客对这种做法提意见,但我们也没办法,因为别人都用。”李经理说,“没发生过为此找后账的事情,因为大家现在对这种做法已经默许了,也没有人说禁止我们使用这种方法。”
生鲜“美颜”究竟是不是真的无法可依?记者查阅相关法律发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关键就要看有没有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目前法律上虽然并没有关于灯光使用或者环境布置方面的禁止性规定,但如果确实因为灯光掩盖缺陷,导致消费者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还是有权进行索赔,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一方面,需要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生鲜食品时多加辨别,而非一味相信卖家的暗示或诱导,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行业上的引导,在相关细则方面加以规范。(记者 宗媛媛 张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