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盘点系列》车企十大事件回顾解读

《半年盘点系列》车企十大事件回顾解读

首页模拟经营欧洲宝腾巴士模拟器更新时间:2024-04-29

[爱卡汽车 深度观察原创]

艰苦卓绝的2020即将过半,之所以用“艰苦卓绝”来形容,在于中国汽车业在车市寒冬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暴击下,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过去的170多天,德国大众汽车与江淮携手推动在华电动出行、丰田等6家车企义结金兰推动氢能发展、雷诺燃油乘用车退出中国、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成立加速smart国产。反观中国自主品牌本身也是风生水起,蔚来汽车总部落户合肥输血成功、长城汽车印度战略发布、五菱全球银标发布等等。本期《深度观察》,我们就带大家一起回顾2020上半年汽车企业十大事件。

大众/江淮签署协议

5月29日,大众汽车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除提升在华电动产品数量和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外,大众汽车集团还将在电动汽车生产价值链领域加强投入。公司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内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

通过变革江淮大众管理模式,集团将推动合资企业业务向前迈进,并进一步推进电动化战略发展。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省相关政府机构正式签署《合作意向书》,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此次战略投资,也是首次跨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汽车行业企业深度改革进程。签约各方计划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于今年年底完成相关交易。

自2017年成立伊始,江淮大众致力于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新的投资将进一步强化集团正在推进的电动化战略。此外,公司计划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

与国轩高科的全新合作伙伴关系为大众汽车集团加强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进一步满足集团未来对电池的需求。通过签署*协议,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投资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大*。大众汽车集团是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外资汽车公司。如顺利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该投资交易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

与国轩高科的合作为大众汽车在未来的电池战略领域、确保电池供应和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等方面获得更深入市场洞察提供了机会。国轩高科现有和未来的项目保持不变,覆盖了从原材料到回收的完整的电池生产价值链。国轩高科将成为大众汽车的认证供应商,未来向集团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及MEB平台产品供应电池。大众汽车与其他电池供应商的合作有序开展,不会受到全新合作的影响。

丰田等6家车企成立新公司

6月5日,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等六家公司正式签署合营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并普及氢燃料电池车(FCEV),以丰田和亿华通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资。计划由董长征担任董事长,秋田隆担任总经理,预计于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基于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商用车为核心的FCEV市场正快速发展扩大。为了在迅速变化的中国市场普及、推广FCEV,共同打造FCEV的发展基础,拥有相同理念的上述六家公司决定成立联合研发公司。据悉,新公司的投资总额约50.19亿日元,出资比例为:丰田65%、亿华通15%、一汽5%、东风5%、广汽5%、北汽5%。员工人数约50名(预计在2023年内逐步增员至约100人)。

与电动车相比,氢能源汽车拥有诸多优势,其一是真正做到了零排放,液态氢作为燃料与氧气结合后,只会产生热量和水,没有任何有污染的气体。其二,氢能源还可再生,更符合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除了工业副产品制氢之外,还能通过煤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方式获得。在此基础上,氢能源汽车的加氢速度也比较快,只需要3-5分钟。

与此同时,我国氢能源汽车的整个体系也正在不断完善。例如计划到202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2030年达到1000座。同时,存储氢气用的氢压力罐也正在不断改进,金属储氢、玻璃微球储氢、吸附储氢、有机化合物储氢等都将在未来2-3年面世,以此来增加氢能源汽车的安全系数。

通过本次签署的合营合同,丰田与拥有丰富的商用车开发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中国代表性整车厂家,以及在FC系统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及实际业绩的亿华通达成合作,将研发出具备竞争力且符合中国法规的燃料电池系统。六家公司将通过协商共同规划产品,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的组件技术”、“ 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由此将大幅缩短从开发到产品化所需时间,加快FCEV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该公司将努力开发出在动力、能耗、耐久性等方面均具备卓越产品力、且成本更低、竞争力更强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其主要组件,这也是作为普及FCEV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今后,该公司将致力于通过推广普及FCEV实现氢能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并通过相关举措的不断进化发展来解决二氧化碳减排和降低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最终为在中国实现更美好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

雷诺退出中国燃油乘用车市场

4月14日,雷诺中国宣布,雷诺集团将转让其在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所持有的股份给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将停止开展与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这意味着自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雷诺,在历经一波三折后未能善始善终,最终带着不甘退出了中国燃油乘用车市场。

与此同时,雷诺集团还发布了在中国市场的全新战略,共有以下4方面:

1.雷诺集团将转让其在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风雷诺”)所持有的股份给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东风汽车集团“)。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将停止开展与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

2.雷诺集团在华将把重心放在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领域;

3.轻型商用车业务将通过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开展;

4.电动车业务将通过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上述两家均为雷诺的合资公司)

目前,雷诺集团已与东风汽车集团达成初步协议,将雷诺集团在东风雷诺中所持有的股份转让给东风汽车集团,同时东风雷诺将停止开展与雷诺品牌相关业务活动,未来,东风汽车集团将计划对东风雷诺进行转型升级。至于目前中国的雷诺车主,雷诺将通过雷诺经销商及联盟的协同机制,继续为其提供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划不会影响东风汽车集团和雷诺集团的关系,更不会影响二者与日产汽车的合作关系。据悉,上述三方将继续在新一代发动机方面进行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向东风接手后的东风雷诺提供零部件,向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提供柴油机许可。此外,雷诺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还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电动车层面,雷诺集团将通过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东风、雷诺、日产的合资公司)开展业务。未来,东风、雷诺、日产将继续深化易捷特合作项目,扩大易捷特产品出口,开发适应欧洲市场的衍生车型。在此基础上,成立于2015年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将承担起雷诺电动车业务,江铃集团新能源将引进雷诺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在2022年之前推出4款核心车型,覆盖中国电动车细分市场主要车型的45%。

轻型商用车层面,于2017年12月成立的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是雷诺集团在中国发展轻型商用车业务的重要基地。华晨雷诺金杯计划在2023年之前推出5个核心竞争车型,同时其车辆还将出口海外市场。今年4月8日,原上汽大通公关总监杨洪海正式加入华晨雷诺金杯,接替此前由董晨睿担任的副总裁一职,未来将负责华晨雷诺金杯整体的市场营销工作。

大众江淮联姻/丰田等6家车企合力

蔚来汽车总部落户合肥

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根据投资协议,战略投资者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蔚来将向蔚来中国的法律主体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注入中国范围内包括整车研发、供应链与制造、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与相关资产,以上业务与资产根据2020年4月21日前30个公开交易日蔚来市值平均值的85%估值177.7亿元人民币。此外,蔚来将向蔚来中国投资42.6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蔚来将持有蔚来中国75.9%的控股股份,战略投资者将合计持有24.1%的股份。

根据蔚来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的协议,蔚来将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中国总部,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并适时启动第二制造基地的规划建设。合肥也将对蔚来中国总部的设立以及后续研发与制造基地的建设给予全面支持。

获得此次战略投资及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是蔚来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蔚来将有更充裕的资金支持业务发展,以确保持续推出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与技术,并为用户提供超越期待的服务体验。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将助力合肥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为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样板。

此前蔚来曾计划在上海建厂,但碍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只得放弃建厂规划,蔚来汽车中国总部项目最终落户合肥,对于蔚来以及江淮来说,都是“双赢”的结局,对合肥当地甚至安徽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另外,通过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合作的加深以后,蔚来汽车也有很大的可能参与江淮汽车的混改中。

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成立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共同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正式成立, 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其实早在2019年3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戴姆勒股份公司就已经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双方各持股50%。时隔9个月,双方孕育的“结晶”——“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终于问世。从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双方各委派3名。吉利控股方代表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先生,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CFO李东辉先生;戴姆勒方代表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的唐仕凯先生(Hubertus Troska),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销售与市场营销的贝思格女士(Britta Seeger),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负责集团研发和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研发的马库斯·谢弗先生(Markus Schäfer)。

合资公司决定任命佟湘北先生为smart合资公司全球CEO,他将统筹市场、销售、研发等smart品牌所有业务模块,向smart合资公司董事会汇报。他在汽车行业有超过20年的从业经验,曾在中国和美国等地多个世界领先的汽车公司任职。

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与smart品牌定位非常吻合。

结合此前报道,在2022年推出全新车型前,smart将率先完成电动化转型。目前,smart已经在北美市场实现了全面电动化,中国和欧洲的转型也在进行中。而该品牌现有的法国汉巴赫工厂(smart EQ fortwo)和斯洛文尼亚新梅斯托工厂(smart EQ forfour)已经完成了生产调整。

虽然2019年中国车市寒冬依然在继续,但吉利2019年总计销售了136.1万辆,领跑中国汽车品牌。从吉利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我想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在意料之中,从2017年入股宝腾、收购路特斯,再到后来入股戴姆勒和今天的与奔驰组建smart合资公司,吉利已经走在很多中国品牌的前面,并在中国和全世界取得了骄人战绩。

长城汽车印度战略发布

2月5日,第十五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在印度首都德里隆重开幕。作为全球知名的SUV及皮卡制造商,长城汽车携哈弗和长城EV首次亮相印度德里车展,并推出了多款核心零部件产品。同时,长城汽车于此次车展宣布了进军印度市场目标,也意味着其全球化战略将进一步在印度落地。

哈弗品牌专注SUV产品,现已经形成大中小、高中低、多规格、多品种车型。目前,哈弗SUV全球累计销量已达580万辆。在此次的印度车展上,长城汽车实现了哈弗Concept H 的全球首发和哈弗Vision 2025的印度首发,并展示了数款在全球市场推行的SUV产品。

概念车哈弗Concept H和哈弗Vision 2025, 不仅代表哈弗品牌最新设计语言,也充分展示了长城汽车对电气化、智能化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首发的全球概念车Concept H在设计之处便针对印度的年轻消费者进行了优化,这种本地化的处理有助于提升目标消费群体的好感度。

此外,长城汽车还向印度消费者展示了近年来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取得的领先。无钴和四元电池、“扁-Hairpin”电驱动系统、智能转向DP-EPS系列等多款“硬核”零部件产品亮相展会,可全面满足纯电动、混合动力、传统动力等多种匹配模式需求,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专用车、大巴车及皮卡车等领域。

目前,长城汽车全球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七国十地”的全球化研发格局和“9 5”的全球化生产布局,并在海外60多个国家建立了500余家优质经销网络,产品遍布全球各个角落。2019年,在俄罗斯市场,长城汽车海外首个全工艺整车工厂,俄罗斯图拉工厂正式投产,哈弗品牌则以289%的超高增长率,跃居中国汽车品牌在俄销售第一名。

海外市场的突破与阶段性胜利,坚定了长城汽车未来持续聚焦全球化发展的决心。印度市场,将成为长城汽车战略布局进化、进阶的重要战略市场。未来,长城汽车将全面升级印度班加罗尔研发中心,为印度消费者量身打造智能安全产品,并持续加大本地化研发投入。

同时,长城汽车还将加速推进收购印度塔里冈工厂的后续工作,在现有“9 5”全球化生产布局基础之上,将其打造成为长城汽车全球第十个、海外第二个全工艺整车工厂,使长城汽车全球化生产格局进一步完善。该工厂将主要用于长城汽车SUV产品和EV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并为当地提供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整车的研发和生产之外,长城控股集团还将在印度投资汽车电池生产,打造完整供应链体系。

未来,长城汽车旗下哈弗品牌和长城EV品牌产品将进入印度市场进行销售。其中,哈弗品牌将在印度推出全系SUV产品,长城EV品牌将面向出行及私人用车推出不同产品。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汽车将以印度为基地,产品出口至其他国家。

蔚来总部落户合肥/吉利奔驰合资

五菱全球银标正式发布

5月25日,上汽通用五菱第22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五菱全球银标正式发布,搭载全新标识的首款新车也正式下线(代号为Victory)。在2200万辆新车下线的同时推出全球银标,是上汽通用五菱基于全球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企业迈向全球化新征程的标志。未来,五菱品牌将成为企业落实全球战略的主要载体,五菱品牌旗下产品将根据不同的平台,分别应用全球银标、经典红标,以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用户的用车需求。

在用户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社会的进步让人们对出行的效率及品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五菱品牌发布全球银标,意在提升乘用化、全球化方面的表现,通过提供品质更高的产品,来获取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提升品牌影响力并扩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银标不会取代现有的红标,二者将以共存的形式共同支撑五菱品牌的焕新向上,无论悬挂哪一个车标,五菱品牌的产品都基于同一技术理念下开发,具备相同的品质水平,包括工程技术、制造水平、质量体系等等。其中红标扎根中国,代表了五菱的经典,体现了品牌皮实耐用的精神。银标意味着五菱将继续深耕全球市场,并体现了品牌向全球化、年轻化、多元化的的进阶。

产品规划方面,五菱品牌从国内进一步外延扩大到海外,打造全球车型平台,满足并适应在全球不同地区的使用需求。旗下产品将根据不同的平台,分为全球银标(全球)、经典红标(中国)两大序列,以相同的全球品质标准,针对全球不同地区的环境、文化以及使用需求进行针对性开发。市场布局方面,作为全球化的开端,全球银标将首先着眼于新兴市场,开创上汽通用五菱全球发展新格局。

五菱全球银标首款新车Victory将在近期亮相,这款产品是具备全球品质及标准的乘用车。后续,五菱品牌还将持续布局轿车、SUV、MPV及新能源等细分市场。除了产品上的升级,五菱品牌还将着手用户服务提升、终端渠道换新等多个方面,围绕多元化、年轻化、全球化塑造全新的品牌认知。

早在21世纪初,上汽通用五菱就已经实现了整车出口海外,如今已经成功出口40个国家,并在多个国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表现。今年4月,上汽通用五菱海外整车出口超5000辆,同比增长102%,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1-4月累计出口量28926台/套。作为品牌的全球战略车型,宝骏530是全球首款悬挂4种车标在19个国家销售的车型。

在积极拓展国际版图的过程中,上汽通用五菱还代表中国制造,创造了多个“全球第一”——第一家向海外输出知识产权的汽车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费由缴到收,让中国品牌的技术创新获得世界认可;第一家将中国汽车标准变为世界汽车标准的汽车企业;第一家带领产业链共同走出去的中国汽车企业。伴随着五菱全球银标正式发布,品牌形象有望再次得到提升,这也将助力五菱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好的表现。

吉利/沃尔沃拟整合组全球集团

2月10日,沃尔沃汽车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在筹划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此次整合旨在促进双方深化合作,在技术研发、成本控制和财务上更加有效协同。在车市寒冬期的2019年,吉利和沃尔沃都取得了骄人的战果,本次的整合绝对能用“强强联合”来形容。

据透露,本次沃尔沃与吉利的整合将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整合后的新集团将继续保持旗下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极星等品牌的独特定位。*后,新业务集团将通过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来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

关于目前整合进展到啥地步,吉利控股集团表示,截至目前还没有做出决定,也没有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李书福董事长请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萨缪尔森协调工作小组评估此次战略机会,制定*建议书,提交双方董事会审议。吉利控股集团内部人员表示:“这是兄弟公司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整合。自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以来,吉利与沃尔沃在研发、采购、动力总成、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接下来吉利汽车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更高占有率,并加速全球化发展。沃尔沃汽车要进一步巩固欧美市场地位,进一步加强亚洲及其他市场开发力度,持续改善成本结构。两个公司强强联手将让双方进一步受益。”

简单回忆一下吉利和沃尔沃的渊源,很多人都知道,十年前的3月,也就是2010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与福特汽车集团签订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收购协议,同年8月完成交割仪式。在随后的2017年8月,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沃尔沃汽车集团正式签署协议,成立了领克汽车合资公司与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技术公司按照50:50的股比。从此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

从吉利和沃尔沃合作的10年时间来看,战果是显著的,2019年车市寒冬期沃尔沃更是突破了70万辆销量,同比增长8.5%。10年以后,双方选择通过整合寻求进一步发展空间,这使得双方在因疫情影响伊始并不乐观的2020年更值得期待。

一汽解放*上市成功

4月24日对于一汽集团来说是值得纪念的,在一汽集团的操盘之下,一汽轿车和一汽解放的资本*最终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批,*完成后一汽解放成为上市公司主体,一汽轿车的主营业务也由乘用车转向了商用车,扫清了困扰其多年的难题,解决了集团内部的同业竞争问题,一汽集团加快了整体上市的进程。

此前,一汽轿车发布了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中指出,中文名称“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将成为一汽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一汽解放正式宣告*上市成功,将有助于其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进一步提升,增强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人事方面,公司董事会选举胡汉杰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第九届董事会相同;聘任朱启昕担任公司总经理,任期与第九届董事会相同。公司董事会选举胡汉杰、朱启昕、韩方明、董中浪担任第九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其中胡汉杰担任主任委员。经公司总经理提名,公司董事会聘任王瑞健、尚兴武、欧爱民、孔德军、吴碧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任期与第九届董事会相同。

比亚迪丰田合资公司成立

4月2日,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资公司”)正式成立。据悉,合资公司计划于5月内正式开业,来自丰田的岸宏尚出任董事长,来自比亚迪的赵炳根出任总经理。

对于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岸宏尚董事长表示:“合资公司成立以后,丰田和比亚迪掌握各自技术强项的工程师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切磋造车技艺,从而开发出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性能优异的纯电动车。”

赵炳根总经理表示:“我们将是一家集合中日技术和经验的纯电动汽车技术研发的合资公司。致力于推动、普及电动车更环保、安全、舒适、智能的高品质技术。我们的共同愿景是创造消费者为中心的未来出行、人与自然和谐共享的社会。”

丰田与比亚迪在去年7月19日签订合约,双方将共同开发纯电动的轿车和低底盘SUV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双方合作车型将用于丰田品牌并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精彩内容回顾:

吉利开启科技吉利4.0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广本合并本田汽车(中国) 产能将提升

一汽马自达事业部正式运营 5月销量破万

CMA架构首款轿车年内上市 吉利开启4.0全面架构造车时代

长城汽车印度战略/五菱全球化发展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