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津市宁河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2日消息,12月2日7时29分,全国劳动模范、“天津楷模”、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场长金万昆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1岁。
许多人叫他“鱼爷爷”
也有人尊称他为“水产界的袁隆平”
金万昆,1932年出生于天津,从事鱼类育种65年。在淡水鱼育种界,金万昆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被人们尊称为“水产界的袁隆平”。有人说,“如果没有他,你我的餐桌上可能会少一条鱼”。
金万昆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为了糊口,他11岁就给人家做帮工,每当看到岸上的学生们成群结队地上学、放学,金万昆心里很是羡慕。
上世纪50年代,在北方,百姓们吃鱼,都还是靠捕捞。1957年,位于宁河区的芦台换新渔业生产合作社,接到命令,要建起北方自己的养殖场,不到30岁的社长金万昆临危受命,从小打渔的他要学着养鱼,来满足北方百姓吃鱼的需求。可金万昆,只上过18天识字班,一共也只有36个小时,但国家交给的任务,必须完成!
几乎零基础的金万昆起初不懂专业书,他就买来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查,几年下来,字典翻烂了好几本。
除了看书学习,金万昆还日以继夜地守在鱼塘边观察、记录每种鱼的习性,因为常年在水中工作,他的指甲被水泡得发白,腿脚也落下了疾病。
经过六十余年的努力,金万昆的团队不仅能养鱼,还培育出了11个通过审定的水产新品种,保守估算,每年贡献养殖效益超过360亿,带动五万多人就业,昔日小鱼场,成为北方重要的淡水鱼优质苗种生产推广示范基地,从无到有的新品种,也在全国30多个省市推广,带动了淡水鱼种业振兴,他也因此被誉为“水产界的袁隆平”。
金万昆生前曾说,他做淡水鱼育种是因为他对党和人民的承诺,这个承诺将履行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金万昆获得的荣誉。图源:“宁河融媒”微信公众号
生命最后半年
和命运疯狂地“抢时间“
2023年的良种场孵化季,91岁的金万昆仍然全程在一线指挥工作,每天吃住在场里,日均工作十余个小时。6月孵化季结束,金万昆明显消瘦,精神不如从前,最大的问题是食欲不振,他的办公室里开始出现婴儿米粉一类的食物。
虽然精神不佳,但金万昆没有降低工作强度,仍然每天6点半以前进场,晚上6点左右才走。这几年他在场里时都坐轮椅代步,这已是他对大家做出的最大妥协。
图为生前的金万昆抱起一条“种鱼”查看。天津市宁河区供图
8月25日,金万昆主持召开了一场学术研讨会,为了这个研讨会,他8月24日强烈要求出院。到了9月,金万昆的食欲更差,每日进食量极少,9月中旬,金万昆再次住院。
换新良种场党支部*孙杰介绍,住院时,金万昆要么把场里的科研人员叫去面谈,要么视频开会、指导生产,布置接下来的工作,整个医院都知道,住院部有个老场长是个工作狂,不好好休息。
看到老场长还这么拼命,良种场的员工们都很心疼,很多人都劝过他歇一歇,但金万昆根本不听。“他今年还在亲自选鱼,选鱼的时候,谁要是劝他停下来歇会,或是去吃口饭再干,他就一瞪眼说‘这能停吗?’要是把他强行推走,他就一把把人推开。”换新良种场工程师高永平说。
11月7日上午,金万昆最后一次召开视频会议,当日下午,金万昆再次入院,但这一次住院时间很短,医生给金万昆下了病危通知,并告知家属做好思想准备,患者已时日无多。
12月2日早7时29分,91岁的金万昆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金万昆曾说,“只要我不停止呼吸,最后一分钟也要为水产种业奋斗到底。”
谢谢您,“鱼爷爷”,一路走好!
中国新闻社 综合自:“宁河融媒”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周亚强)、津云等
来源: 中国新闻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