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文化研究」连载——蓝关古道考述 (张效东)

「蓝田文化研究」连载——蓝关古道考述 (张效东)

首页游戏大全金鸡棋牌v955cc更新时间:2024-06-17

蓝关古道考述

作者:张效东

近年来,在假日经济带动的休闲、旅游热中,来蓝关古道寻幽访古的游人还真不少。景区的公路等条件虽有一定改善,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标识和介绍文字,人们希望了解古道前世今生和地理人文的兴趣无法得到满足,加之有关古蓝关、蓝桥、栈道等的流行说法或含糊或纷乱,使得游人往往陷于遗憾和迷茫。

2018年夏初,笔者偕《蓝田文化研究》编辑部部分同仁,在水陆庵河湾口村老村长、蓝桥河村老支书的向导下,对蓝关古道作了几次深入考察。记录考察的以下文字虽然长了些,但确有不少罕为人知的地理和人文历史信息,希望能对古道游有兴趣的旅友们起到正确的导游作用。

何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横贯蓝田县境的一条古代驿路,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楚道。它北起咸阳,南极荆楚,是秦统一六国后修建的九大驰道之一,秦时称“武关道”,唐以后称“商山道”或“商州道”,也有以“蓝商道”、“商於道”(指商州至河南内乡柒於(wū)镇)代称的。蓝关是这条驿道上最著名的一道要隘,因了韩愈的一首“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诗而名贯古今。

近年来游客络绎驱车或徒步前来蓝田游览的一段蓝关古道,是在峣山(也称芦山、青泥岭)梁上循秦楚古道路线新修筑的一段乡间公路。它西起蓝关街道的薛家村,东到蓝桥镇的蓝桥河村,全长18公里。其实这条公路的前一半,并不属于古道。因为古代路线是从峣山腰部最低的一段登山的,这就是有名的七盘坡道。即从蓝关街道的坡底村,向南攀援5公里盘山路,再与山脊上的公路衔接。衔接公路处的山垭口(东经109°22'12",北纬34°05'24",海拔1100米),西距薛家村和东至蓝桥河村古蓝关遗址都是9公里。由此垭口折向东,沿峣山梁继续前行,途径风门子、蟒石湾、北曲、六郎关、碾子湾、草坪、大坡脑(统属辋川镇六郎关行政村,现已并入锡水行政村),下十二筝坡,就到了蓝桥河村的蓝关遗址处了。蓝桥河村东南2公里,就是蓝桥镇,是古蓝桥驿的所在,也是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古时由此再溯蓝水东南行就过商州、出武关而达荆襄了。

蓝田这段古道,关山重重,崎岖陡峭,是秦楚道上有名的津关险塞。唐人杜佑《通典》上说:“七盘十二筝,蓝田之险路。” 唐人陆畅有诗:“万里烟萝锦帐间,云迎水送度蓝关。七盘九折难行处,尽是龚黄界外山(龚遂、黄霸为史上地方良吏代表,龚、黄界外山,指没有经过开化治理的荒僻险阻之地)。”与李自成军作战的明将孙传庭给崇祯皇帝的奏章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臣亲提李国政、王国栋各兵……从七盘坡攀援而上,侧身以望,万山如簇,行旅久绝,草木蓊翳……臣弃马而徒,同官兵披荆扪石,蹑雪凌冰,下窄坡关,经蓝田(关)。每至险滑不能定足之处,左右争掖臣,臣不欲使各兵将窥臣之惫,辄皆挥去。”(孙传庭《白令集》)

蓝关古道是著名的兵道,历史上发生在这里的重大战事有几十起,如刘邦出兵灭秦,桓温、刘裕北伐关中,李自成兵败商州等。秦始皇5次东巡有两次就走的这条路线。盛唐时期,百姓商贾、文人将军川流不息地来往于蓝关古道,有所谓“商山名利路”和“千里唐诗道”之誉。宋代以后,古道军事战略地位下降,但仍作为沟通关中和东南半个中国的官商干线在使用,例如清代关中两次大饥馑,从湖广调运的30多万石仓米,都是沿丹江槽运到龙驹寨,再接驳这段古道转运西安的。

1958年,为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修建了薛家村至蓝桥可通汽车的简易公路,称峣山公路。从此七盘坡道废弃,近年成了徒步登山和寻幽踏古的去处。1974年蓝桥公社*薛崇彦领导又从古道东侧的蓝谷沿蓝水修建了一条从水陆庵至蓝桥的公路,1999年途径蓝谷的蓝小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开通,从此永远结束了“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历史。2014年,峣山公路被改造成水泥路面。虽还嫌狭窄迂曲,但在海拔千米的几十里山脊上,公路蜿蜒起伏若白色绸带在天际飘行,俯瞰万峰簇簇,林海涛涛,云山雾障,景象壮阔,乃可谓远离尘嚣、穿越古今的酣畅之旅。

蓝关究竟在哪?

蓝关在秦时叫峣关,南北朝时改名蓝田关,习称蓝关。以前人们顾名思义地认为,蓝田关不用说在蓝田县。蓝桥河村的古蓝关遗址上,前代建有蓝关牌楼,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公路建设中才被拆毁。可是,前些年在旅游开发热中,为了争到韩愈“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史迹,邻县炒出了一个观点,认为当年韩愈所经蓝关在商县,就是秦时的峣关,就是现在的牧护关。奇怪的是,我县也有文字有这样的说法,以至于影响到陕西地方志馆编印的汉、唐《长安词典》也赫然写到:“峣关,故址在陕西省商州市西北,今牧护关附近,因近峣山而得名。”

主张汉唐峣关(即蓝关)在牧护关的理由,是依据唐代贞观年间地理著作《括地志》中的记述:“蓝田关在雍州蓝田县东南九十里,即秦峣关也。”蓝田县城距蓝桥的距离,据民国《续修蓝田县志》是45里,据明嘉靖《陕西通志》是50里,蓝桥距牧护关旧时标称45里,蓝田县东南90里自然就是牧护关了。

有意思的是,在一片热炒声中,商州市学者陈维旭发表了一篇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汉唐峣关、蓝关考略》,通过严密的论证,明确肯定:秦时的峣关应在靠近峣山东部的地方,离商州不是很远,但并不在商州,而在蓝田。

陈文认为,说牧护关就是峣关,是算出来的。但此计算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忽略了秦时蓝田县治所不在今址,而是在更西的荆峪沟右岸。二是忽略了汉唐时的长度单位与今的不同,据有关学者论证,汉唐时的长度单位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二。

陈文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据历代《蓝田县志》记载,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秦初置蓝田县,县治在今县城西30里,具体地址不详。按方位里程,应在今孟村镇一带。孟村至县城的30里,加上县城到蓝桥的50里,共80里。再考虑到汉唐长度单位小于后世和具体路线和里程计算汉唐又都长于、多于明清的因素,实际数字,应该相当《括地志》所说的90里,因此,说峣关在靠近峣山东部(即在蓝桥)是正确的。

陈文还进一步提供了有力佐证:在商州历来的地方志书中,从没有关于峣关的记载。《乾隆商州总志》云:牧护关“因古畜牧之场”而得名。《康熙续修商志》有一段关于商地四塞关隘的论述,其中说到商州“西有牧护关要区”,而蓝田县的峣关,则可作牧护关之“重门外郛视”( 郛 fú ,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这就清楚不过的表明了,在商州人看来,牧护关在内,峣关在外,牧护关和峣关根本是分属两县的两个地方。

再者,峣关命名的依据无疑是因了在峣山附近而得名。明嘉靖《陕西通志•卷十六(关梁)》:“峣关,盖因此山(指峣山)而名,亦谓之青泥岭。”事实是,从蓝田县城南开始而绵延20余里的峣山,刚好就在古蓝关处嘎然而止。而牧护关距峣山,旧时标称45里,按现代公路里程计算,也超过10公里了。《长安词典》说“峣关在牧护关,因近峣山而得名”则明显站不住脚。

蓝关由一组关隘组成

其实,从军事防卫的角度看,蓝关的地理坐标并不是一个点,而是由四五个防守点连成的一条线。在这条长达40里的守防线上,历史上存在过5处关隘,即:峣关(蓝关)、青泥关、鸡头关、六郎关、筝坡(窄坡)关。

峣关(蓝关) 位于峣山最东端、筝坡底与蓝桥河村交界处,东经109°22'56",北纬34°5'8",海拔955米。最早设于秦代,据《汉书•高祖纪》记载:“八月,沛公攻武关入秦。秦相赵高恐,乃*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不许……沛公引兵绕峣关,逾篑山,打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隋代后,峣关改称蓝关,韩愈蓝关阻雪就是这里。前代这里建有一个牌楼,古道从牌楼下通过。楼门额“蓝关”二字,两旁门柱镌“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联句。现存蓝关原关门构件——一块巨大石条,长1.5米,宽0.6米,厚0.25米,重超千斤,马蹄铁掌踩磨痕迹依稀可见。

青泥关 位于峣山最西端的薛家山北侧,东经109°33'83",北纬34°11'22",海拔525米。据《长安志》记载,晋有青泥城,在蓝田“县南七里”,即今之蓝关街道营上村。《陕西通志》记载,南北朝北周明帝元年(557),将峣关移至青泥城侧,即今之营上村北的“北城子”处,此处曾发现有石质关门的凹槽。由于位于青泥城侧,遂改峣关为“青泥关”。但这个名字只叫了16年,又改名为“蓝田关”。原因是北周建德二年(573),蓝田县城从荆峪沟迁移到峣柳城处(即今县城址),关也随县城名改名了。接着在32年后的隋朝大业元年(605),又徙回秦峣关原址,但名称从此就不叫峣关而叫蓝关了。以上情况说明了这样的史实:历史上蓝关共有过3个名字,两个关址。3个名字是峣关、青泥关和蓝关;两个关址是前后两头的绝大部分时间在蓝桥,中间一段仅48年在营上。

鸡头关 也称“七盘关”,位于七盘坡的上三分之二处,即登上七盘山,在七盘坡与乱石岔之间的鸡头岭处,东经109°22'12",北纬34°05'24",海拔910米。隘口东边耸立的石岩,酷似一只雄鸡引吭昂鸣,故名。这里山势陡峻,两旁都是深沟,确为兵家重地。当地流传:光武帝刘秀剿灭王莽时,在此遇到蝎子封关,南天门司晨的金鸡下凡啄蝎相助,才得以过关。金鸡却因私自下凡触犯天条被罚而变为石鸡了。当地人都相信,至今鸡头关北有蝎子而关南看不到蝎子。

六郎关 位于北曲和六郎关村之间,西距七盘坡垭口3.7公里,东经109°41'56",北纬34°0'8",海拔1200米。这里原先是北面的峣山向南突出来的一个高梁,关门就建在梁头上,南临峣山与桓公堆相夹的深涧,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关的兵营,应当驻六郎关村,这里是被古诗形容为“象鼻”的狭长驿道的最宽处,原先六郎关村委会就设于此。1958年修峣山公路时,山梁被斩断落低,关门遗址位于现公路外侧残留的好几米高的小山丘上,兀然而立。当地人告诉说:六郎关是因了杨六郎在此守关而得名。原先的关门门墩巨石,在修公路时被推下山涧而没了踪影。但六郎关村东坡上的一株可谓是蓝田特有珍稀树种白皮松的树王,和村里好几家人从当地收集的奇石,倒是值得一瞧。

筝坡关 位于十二筝坡的近坡头处,距离筝坡底的蓝关古遗址1.7公里,东经109°41'56",北纬34°0'8",海拔1200米。这里东挨桓公堆之首,西接峣山之尾,两面大山夹峙,之间的通道不过20余米。整面大坡全长虽不到2公里,但十分陡峭,成“之”字形的坡路,多重迂回盘折,犹如古筝上的一排排琴弦。筝在汉、晋以前是十二弦,故有“十二筝坡”之称。唐诗人张籍也有“云中迷象鼻,雨里下筝头”诗句。当地世代口传将“筝坡”讹为“窄坡”了。这里的坡形山势,构成了险要的天然屏障,古蓝关对于来自东南威胁的阻遏、防卫,应当首先且主要由这个关隘担任。坡中腰西侧,有处叫“万人坑”,据说是堆埋战死兵卒的,前些年还不断有人在那里捡拾到锈蚀的箭头。保藏在窄坡关大坡脑村村民陈根让家的原筝坡关门的一块偌大的门墩石,是唯一可以见证历史的遗物。

摩崖石刻

据记载,这段古道上有四五处前代遗留的摩崖石刻,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两处了。一处位于七盘坡的乱石岔,在路旁崖壁的纵0.7米、横1.8米的长方框内,刻有“署商州白捐修”6个阴刻楷书大字。

另一处位于蟒石湾的公路北侧石崖上,成竖式长方形,纵2.1米,横1.2米。楷书阴刻文字如下:

皇清乾隆拾壹年丙寅季夏谷旦

陈大丞捐修大路,化险为平。士民商旅公颂功德,勒石为记。

公讳弘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桂临人,雍正元年癸卯解元词林。

各省往来客民公立

石刻文字中,丙寅是乾隆十一年的干支纪年,为公元1746年。季夏:意为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六月。谷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陈大丞指陕西巡抚陈弘谋。“广西桂临”应为“广西临桂”之误,广西桂林府下辖临桂县。解(jiè)元,指科举乡试举子头一名;词林,翰林或翰林院的别称。

这两处石刻都是关于地方官吏捐修道路的功德纪事。检阅古籍档案,关于蓝关古道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捐修记载有:

唐贞元七年(791),商州刺史李西华拓宽商山道,又别开偏路以避水患,役工10余万,修桥道,起客舍,西至蓝田,东抵内乡,开新道700余里。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商於新开路》,盛赞这一壮举“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

乾隆十年(1745),陕西巡抚陈弘谋(桂林临桂人),捐银3000两,修筑了商州胭脂关至蓝田七盘关道路,使“险者平之,坑者堙之,顿成康庄”,士民刻石赞曰“陈公路”。蟒石湾的摩崖石刻即是一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商州知州罗文思(四川人)捐银480两,主持修筑了蓝田至商州200里道路,开凿出的一段险路被称为“罗公碥”。蓝桥河村的那块巨石有“拾玉臼处、抱柱处”题刻的落款就是“西蜀罗文思”。

道光十五年(1835),西安府同知署商州事白维清捐银100两并带动渭绅李继广等捐银修路,七盘坡的石刻就说的是这件事(清初陕西行政署更名为“同知署”, 西安府同知署商州事即西安行政署商州知州)。

抚摸着摩崖石刻上这些依稀、沧桑的铭文,笔者脑际里不断回味着“铭记”这个词儿。是啊,人民对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爱之颂之,刻石铭之。今天,仰视着这些昭往彰来的石刻,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古蓝桥

蓝桥河与古蓝关遗址相接处,就是古蓝桥遗址。在河东岸的连山巨石上,尙可看到两个边长约0.3米、深约0.2米的方形桥柱凹窝。据当地村民说,古桥一共有3处桥基,在其上游约9米的另一处桥基连山石上,也有一个小点儿的桥柱圆孔。蓝桥河村村民李养民家的后院硷上,有11块古蓝桥桥墩码头的巨大石条,有的两端榫卯结构的凹槽还在。

古蓝桥建于何代已荒远无稽。古籍有云:桥“在县东南五十里蓝谷水上”( 宋《通志》),“桥久废,羽士(道士)王天枝摹铁为楝,飞控如虹,行人便之”(明《西安府志》)。明末李自成起义军败退商洛山中时,为阻追兵而将桥拆毁。

古本《蓝田县志》中保留了一则清代康熙初年修复蓝桥的碑文——《重修蓝桥碑记》。据该文记载:本次工程共用工4390个,铁8600斤,白灰23300斤,两月修成。桥长8丈6尺。“昔之铁练惟8,覆压木板,桥长练窎,行者蹀躞。今增2练,上翼栏杆,下支巨木,梁欐柱础,唯壮唯巩……则桥虽复古而规模弘匝,视昔为雄杰云。”大意是:旧桥有8根铁练,上面铺着木板,由于铁练很长易晃动,过桥的人都战战兢兢挪步走。新桥增加了两根铁练,不仅桥面宽了,桥两侧还增加了防护栏杆,又用巨木作桥柱,非常牢固壮观。新桥虽然恢复了旧桥的样子,但却大了一圈,和过去比起来利害多了啊。

古蓝桥的北端河畔不远处,有一巨石,上刻“拾玉臼杵处”、“抱住处”字样,这应该是据明《陕西通志》“蓝桥”条目下的一段注释:“即裴航得玉臼杵娶云英、尾生期女子不至,抱柱而死处”。题刻署名“西蜀罗文思”,即前文提到的乾隆时商州知州四川人罗文思。限于本文的篇幅,裴航娶云英、尾生抱柱的故事情节,可参见本刊本期的《蓝关古道传说》一文。

蓝谷栈道

蓝关古道除了峣山梁这条主道,还有东、西两条支线。西支线即辋谷道,是下白鹿原后,过陶峪河翻郭家岭,朔辋水上行,从锡水洞沟沿桓公堆西、北侧行至桥垭村,再到大坡脑村与主道相接。白居易谪赴浔阳司马和迁官苏州刺史两次途径蓝关古道西支线,均借宿清源寺(前身即王维故居),有《宿清源寺》诗:“往谪浔阳去,夜憩辋川曲。今为钱塘行,重经兹寺宿。”

东支线即蓝谷道,是由蓝田县城经水陆庵,朔蓝水南行到蓝桥河村与主道汇合。与辋峪的相对宽缓相比较,蓝峪山大沟深,河水急湍,尤其刚进峪子的一段,危崖夹峙,天如一线,巨石如屋,凿壁为径,樵夫山民亦难通行。诗人写辋谷水是“辋水自纡余 (耿湋)”、“秋水日潺湲(王维)”、“辋水去悠悠(裴迪)”,而杜甫状写蓝水的名句是“蓝水远从千涧落”!因此,1958年修峣山公路,宁愿在峣山脊梁上多修10余里路,都没有选择蓝谷线路。然而,古代时,峣山道若遇山洪冲毁、山裂滑坡等阻断,在蓝谷开通栈道就成了唯一的选择(西支线为小道不能通行车辆)。行走这段路留下的古诗,只有唐诗人张籍的一首《使行望悟真寺》:“采玉峰连佛寺幽,高高斜对驿门楼。无端来去骑官马,寸步教人不得游。”说明走这条路还是很少的。

蓝谷栈道主要是峪口至赤龙潭的一段险路。据有关资料,这段长约3公里的崖壁上,有栈道遗迹10处,有壁孔55个,底孔226个。经几次公路建设的损毁,现在能看到的已没有这么多了。

为了弄清有人认为“是樵路而非官道”的质疑,笔者对这些栈孔做了仔细考察,发现了确为官道的有力的证据:

一是壁孔与底孔的比例。壁孔是开凿在离河床较高的崖壁上,用以安装水平横木,上铺木板或木排作为栈道路面。底孔是在离河床较近的石崖脚部,其上竖立柱,一般由上端交叉的数根立柱支撑住一根横木的外端,是栈桥的承重支架。据前述资料,这段栈道共有壁孔55个,底孔226个,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横木有4个支柱。实际考察看到,一个壁孔下的配套底孔,有数个甚至十数个之多。有的地方为了保证最外侧支柱在超负荷时不偏不弯而采取了两两并列的双支柱形式。这使我们联想到了蓝关古道作为兵道的车马辎重,而如果是打柴樵路,就完全没必要有这么多的支柱的。要知道,古时候的工具条件,每一个孔洞的完成,都会耗费时日的。而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数百个孔洞,架设数千米的栈道,要动员多少劳力,花费多少费用?这绝非樵户力所胜任的,一定是有组织的政府行为才能完成。

二是壁孔的超大尺寸。有不少壁孔是一个垂直于崖壁的长槽,宽0.3米,深10余厘米,长0.3米以上。有的槽孔还凿有固定横木防脱的榫眼。这说明横木是用很大的木料,经加工制成方形木楞而非自然椽条,这也可证明是有一定规格要求的有组织的修路工程所为,而非一般樵户因陋就简而搭成的便栈。

三是栈面的宽度。从横木外端支撑点到崖壁凿孔的距离,多在2.5米左右,与文献里说古道修筑达到了“路宽八尺”相符。有的栈道面的内侧,发现有原有道路的痕迹,但在其外却又增设栈路,应该是为了拓宽原路面。这样的宽度,绝非打柴所必须,故可证是官商兵道无疑。

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如今,站在这些古栈道遗迹旁,看着蓝小公路上来往车辆在穿山隧道和凌空高桥之间穿梭飞驰,不由人浮想联翩,生出些世事沧桑、古今巨变的感慨来。

来源: 灞水长流

文章已于2019-05-24修改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