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初的一天,我与几个沙漠穿越爱好者相约,去准格尔盆地西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穿越。周末我们两辆车,5个人,带足装备,开始由北往西南挺进沙漠,选择比较成熟的路线。我们一路前行都很顺利,车辆越过一百多公里的沙丘地带进入火烧山以西的沙漠腹地。
我们一路很顺利,几乎没有遇见陷车和其他的故障,由于太过顺利,后面一辆丰田酷路泽司机自我感觉车辆比较靠谱,此时思想松懈。我们的车辆在路表面都是碎石子的路面匀速的行驶着,时速大约80码左右,朋友开车,我在旁边。此时出现了一段坑坑洼洼的路面,朋友就开始点刹车躲避洼坑,我当时就对驾车的朋友说,不要刹车,靠怠速慢慢慢减速,朋友反应很快,这时我感觉到了侧滑,还好,有惊无险。
回过神来,我预感后面车辆要出事,赶紧探头回望,说实话后面驾车的朋友,经验不丰富,开着丰田酷路泽有点过于自信,当时速度太快,这时突然遇见我们走过的沟坎,只见司机一个急刹车,整个车辆失控,尘土飞扬,车在砂石路上左、右互换横向的飞速飘逸,因为刹车过激,车辆甩尾横行,松刹车,车头又甩过来,此时前轮又冲向一个凸起的路面,车的整个一面两轮悬空,马上就要侧翻,情况非常的危机,因为车体被甩尾,车体一侧翘起悬空两个轮子悬空,两个轮子向右边冲去,司机无法把控,结果右边车轮冲上了路边右侧的一个突起边缘,一下缓解了车辆的侧翻,车辆一车辆终于稳定下来。真的是有惊无险。
我当时冒了一身的冷汗。(此时需要说明一下,在新疆的北部沙漠隔壁石籽路面,相对来说翻车事故最多的就是丰田酷路泽,国产车还不容易侧翻,这可能是丰田酷路泽一个致命的弱点,一般酷路泽高速刹车造成的事故,人的死亡概率是很高的,经常会被甩出车外而死亡,由于车速较高一旦翻车,车毁人亡的的事故最多,恶性事故占比最大。在这里说明:我没有歧视此车的意思,实事求是,上述只是我个人所见所闻形成的观点。纯沙漠越野方面还行,不过汽油版油耗过大不适合穿越)
车停下后,里面人都吓坏了,面色苍白,表情难看,都不说话,还好有惊无险。在查验人员,车辆没有危险后,我们继续挺进。我们终于到达了一片沙漠和红色的火山岩形成的丘陵地带,丘陵的入口处有一个火山岩形成的红色小山,半壁江山,形状非常的美丽,远远看去, 让我想起了美国沙漠之城拉斯维加斯红色的地标性地貌特征,非常的美丽。
进入该区域以后,火山岩与沙地相结合形成的五颜六色的地质结构非常的壮观,我们停车,打算就地露营。下车后,在我们的周一围发现了好多,因为火山和地质结构异变形成的植物化石,外表是那种油油的/黑黑的/糯糯的/亮亮的,感觉好像是刚从油锅里炸出来的一样,手腕粗的树枝化石,表皮上面有一层乳化了的融壳,颜色大部分都是深咖色的,或者是纯黑色的,拿在手上很亲肤,感觉有点像婴儿的皮肤,手感很爽滑舒服。
朋友们兴高采烈地四处猎奇,跑着玩,完全忘记了刚才差点翻车造成的恐惧和不安。突然有一个朋友在远处喊我,我见他用手高高的挥舞着,惊奇的叫我过去,好奇的声音都有点变音了,我们就赶紧跑过去,到跟前才发现那里有好多的恐龙蛋化石直径大概有15分左右。都是半个的与红色的岩石一个水平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些恐龙蛋无缝的镶嵌在红色的岩石里面,蛋的形象非常逼真,外观又有一圈圆形的蛋壳,蛋壳是钙质的白色,厚度大约有了四个毫米左右,蛋壳里有一圈4厘米厚的蛋清,蛋清是蓝灰色的,中间是圆形黄褐色的蛋黄,层次分明,只能观看,拿不出来。我们遵循着户外爱好者的纪律,只能观看,不能破坏,更不能毁坏污染大自然。
因为第一次遇见这么奇妙的的地质结构与恐龙化石相结合的画面,让我们联想这片土地也许曾今就是侏罗纪时代恐龙盛行时期的乐园。(注:回家后,我就翻阅资料发现,其实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西北部在侏罗纪世代聚集了大量的恐龙在此栖息繁衍,可以想象当年这个地方是多么的火热,有多少动物在这里和谐相处,在这里繁衍生息;当年这里肯定是一个水草丰盛,古树茂密的森林公园。
这里生机盎然,肯定是古生物生活栖息的天堂,是什么巨变造成了天灾人祸改变了绿草如茵,古树参天,动物欢唱,小河流淌的局面;导致了恐龙及古生物植物家园的毁灭呢?在查询资料和文献的时候,也发现曾今有国外研究恐龙,世界级权威科学家会同我国古生物科学家在此驻足研究侏罗纪恐龙时代的历史、和恐龙时代的巨变。据说是因为冬夏季条件恶略,国外科学身体原因中断了此项目的研究,最终关于此地恐龙遗址的相关论文也就没有发表。据说古尔班通特沙漠的恐龙遗址,在全世界都属于保存最完好,最具科学研究价值的遗址之一。)
请继续看续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