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B站绑定的手机号与密码竟能在360旗下快视频上直接登录。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尝试后发现,非但自己的账号数据被“克隆”,就连其创作的视频作品也被恶意转载和盗用。
这个春节,周鸿祎显然过得不太舒坦。
甘愿冒险用昏招
事件曝光后,B站发布紧急公告,呼吁被侵权的up主们将情况统一反馈,会尽最大力量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而面对确凿的证据,快视频的应对策略竟是直接开怼,2月20日,快视频声明称绝对不存在数据库脱库、获取用户个人隐私的任何行为。对于个别用户“恶意诽谤、造谣传谣”的言论,已经报警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恶意抹黑,技术无罪。”这个答案与不久前水滴直播被爆监控越界时做出的反应如出一辙。然而侵权盗版案件虽然屡屡发生,长久以来能够达到如此规模的这似乎还是头一个。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许多微博大V同样发现自己曾经发布的视频也被一股脑地搬到了快视频APP上,甚至头像和名字都与微博帐号一模一样。
共青团中央、环球时报纷纷发出明辨贴,或许是迫于压力,快视频官方终于对侵权行为作出的正面回应。这篇《至B站UP主的一封信》中,快视频首先承认了部分账号未经授权对其他网站内容的私自盗用,随后则宣称这纯属是个人行为,并非外界盛传的脱库。然而晚些时候B站再度发布声明,这一说辞似乎与其调查结果并不相符。
复制B站疑点重重
依照目前的主流观点,快视频对B站大量用户账号信息进行窃取,规模之大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且不说爬取视频内容和个人信息工程之大,除了众多知名UP账号被盗之外,就连个别小号也惨遭池鱼之殃。更何况该平台账号与b站账号一模一样,铁了心要做B站2.0,如果没有团队暗中支持,这份决心哪个普通用户能够做到?
同样值得怀疑的是,360家大业大,为什么会蠢到如此大规模盗取另一家知名网站的资源内容?当初周鸿祎不惜发布“100亿快基金”奖励视频作者,到头来却被这么简单的内容侵权把名声搞臭。究竟是快视频内部为了流量铤而走险,还是竞争对手为了利益暗中作梗?我们还需等待360接下来的答复。
关于数据盗用,业内人士称一般做法为脱库或是爬虫。从技术角度看,爬虫更为简单,脱库虽能拿到完整数据,但视频仍然要耗费资源下载并转码。当然,即便如此快视频也不会承认,爬虫尚属道德范畴之内,一经发现可以随便推给“临时工”。脱库却属于黑客手段,相较而言问题更加严重。
外界评论一边倒
去年11月,360进军短视频领域,“快视频”APP营运而生。“视频越短,经济越好。”依照360CEO周鸿祎的理念,快视频定为于“一分钟超短视频APP”,开创了一个全新品类。有数据显示,2017年底某榜单中增速最快的是360旗下的快视频,达到302.65%,超越秒拍,其次是火山小视频(32.47%)、抖音(26.24%)、西瓜视频(13.86%)。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人们惊讶的发现这款APP的UI设计简直就是快播的翻版,从图标到名称,打开之后,界面似乎又跳到了优酷,如此明目张胆的抄袭,第一印象就得了负分。更何况,这款APP的东家还有个绰号叫“流氓鼻祖”。
售卖关键词、下载“全家桶”、给竞争对手挂上“不安全”标签,作为主打免费概念的*毒软件,360近年来的所作所为正一步步把忠实用户向外赶。当年的3Q大战给双方带来了难以抹去的黑点,可更为重要的是,至此以后,中国互联网厂商的竞争从真刀真枪变成了阴招不断。
周鸿祎说:“腾讯这个横行的霸权即使要倾轧过360的身躯,360也一定要让这个恶霸付出代价,这就是腾讯必须要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还给亿万用户。”以暴制暴,他性格显然已经深深刻进了360的骨髓里。
基础免费,增值盈利的服务模式让360侥幸从重重危机中存活下来,然而周鸿祎非但没能警醒,反而看到更多的是用户的纵容。多年过去,“数字厂”的恶意竞争行为已经有所收敛,但快视频的出现似乎又在提醒我们,“流氓”习性一日不除,它就随时可以挑战公众的底线。
本文源自云掌财经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