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首次发现两套完整的金缕玉衣,证实文献记载的准确性,揭开了金缕玉衣之谜;首次发现镶玉漆棺和完整成套的汉代幄帐、帐构;发现了质地最好、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整套医疗器具;发现了最早的玉饰齐备的汉代玉具剑、国产玻璃容器、单壶泄水型漏壶,以及最完整的西汉铁甲……这些,都出自于2100多年前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
50年前,位于河北保定的满城汉墓发掘,一度被称为考古界的盛事。作为西汉诸侯王、后一级的大型崖洞墓,满城汉墓墓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墓中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反映了西汉盛世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从去年年底底开始,“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持续3个月的展览,包括河北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51套724件,一级品数量占41%。其中,刘胜金缕玉衣、铜朱雀衔环杯、错金铜博山炉、错金银鸟篆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透雕双龙纹白玉谷纹璧等耳熟能详的珍品悉数亮相,展出规格之高在满城汉墓文物参与的国内外交流展中为首次。
满城汉墓的“崖墓”设计有哪些独特之处?靖王刘胜不是帝王为什么能用“金缕玉衣”?展出的“金缕玉衣”竟是“啤酒肚儿”?汉代的诸侯王宫廷生活是什么景象?
“金缕玉衣”等文物现场展出,玉衣小腹微微隆起“啤酒肚儿”(李政葳/摄)
“崖墓”因山而建,内设精巧防盗、排水系统
俯仰一世,靖王刘胜与王后窦绾人生的最后归宿——长眠于满城陵山。依山开凿的满城陵山汉墓,属于横穴式的“崖墓”。这种“因其山,不起坟”的埋葬方式,效仿了其祖父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而成。
“崖墓”在中国存在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国崖墓集中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地区,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而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崖墓,多为诸侯王陵或贵族大墓,比较著名的是满城汉墓和曲阜九龙山汉墓。
记者了解到,满城汉墓的陵墓布局模仿了地上宫殿,有象征厅堂的中室和象征卧室的后室及附设的浴室(侧室),墓道的两侧还有车马房和库房,墓中还设有构思精妙的防盗和排水系统。
在现场的诸多展品中,既有铜顶门器、载柩车构件,也有刘胜棺上的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刘胜椁上的镂雕龙凤纹银铺首、刘胜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铜枕、玉九窍塞等。“除精心设计的地下宫殿,刘胜夫妇还试图借助金缕玉衣、镶玉漆棺来实现永生不朽的愿望,但‘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不过终究只是幻灭的神话而已。”现场策展人说。
金饼与五铢钱(李政葳/摄)
多件藏品印证汉代人英勇尚武精神
如果从刘胜的人生轨迹为线索,再融入西汉盛世的大时代背景下,满城汉墓出土的煌煌器物,无疑体现了盛世时期非凡的创造力。刘胜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当时正值西汉盛世时期。尤其经过“文景之治”以后,社会经济得到回复和发展,呈现盛世之景。
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国力发展到极盛;中央集权统治得到空前巩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府库充盈。在这段时期开疆拓土,北征匈奴、凿空西域、经略南方。
鼎盛的国力使整个社会呈现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富于创造的时代风貌:无论是驭兽的力士,还是蓄势而飞的夔龙,都与汉代人自信进取的精神高度契合;劲弩长戟、坚甲利刃伴随着大汉将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也印证了汉代人的英勇尚武精神;登峰造极的鎏金、错金银、镶嵌工艺,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彩绘技法,彰显了盛世时期的非凡创造力;冶金、天文、度量衡领域的卓越成就使汉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出土铜剑(李政葳/摄)
还原一个多面的“大汉藩王”
“中山内府”铜镬、鎏金鸳鸯铜戈、错金铁短剑、玉具剑、鎏金银狩猎纹铜当卢、错金银铜锯齿形器、错金银铜承弓器……林林总总的珍品讲述了西汉诸侯国从与中央分庭抗礼,到了在汉景帝、汉武帝时期权势不断衰落,最后“唯得衣食租税”的往事。
满城汉墓出土的铜器铭文和封泥中,包含了很多官名(处所),可以印证西汉诸侯国“百官皆如朝廷”的史实;雍容华贵的车饰、马具、仪仗,彰显了以刘胜为代表的西汉诸侯王的赫赫威仪;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饼、五铢钱为了解汉武帝时期的铸币情况提供了充实的论据,也可以一窥中山国乃至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记者留意到,展厅内有一个单元名为“长乐无极”,分为“居设”“文房”“妆·饰”“宴饮”“养生”五组,讲述了刘胜和王后窦绾在封国内的逍遥生活。
如果只是据地这位诸侯王“生活奢靡”,这种认识稍显片面。在当时时局下,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的对抗中,站在地方势力一边的刘胜曾利用到长安朝拜的机会,向汉武帝进言,请他顾念骨肉亲情,不要再削减诸侯封地,但最终无功而返。进言无果后的刘胜看破时局,选择了一条不理政事,偏安一隅、独享安乐太平的生存之道。
比如,刘胜和王后窦绾均有舞文弄墨之好,尤其刘胜极擅文赋,代表作《闻乐对》《文木赋》受到后人赞赏;他们喜游猎和宴饮,华丽的幄帐、精美的饮食器常伴左右;他们懂欣赏,有品位,家居摆设、妆具、饰品表明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他们注重养生保健,中山国先进的医疗器具保障了他们的健康长寿。
“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勾勒出大时代背景下的刘胜的人生轨迹,希望还原一个多面的‘大汉藩王’。”策展人说。
汉代安车复原模型(李政葳/摄)
【释疑】
●备受关注的汉墓长信宫灯哪去了?
被誉为河北博物院“镇院之宝”长信宫灯,一度因《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爆红。同样出土于窦绾墓中的长信宫灯,这次却没和它的“伙伴”们亮相。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告诉记者,因《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档节目,长信宫灯成为“网红”藏品,很多观众打电话、网上留言等方式向馆里咨询珍品的展出情况,因此,这次“满城汉墓”的展览长信宫灯“缺席”,依旧陈列在河北省博物院内供人们参观。
●“金缕玉衣”腹部为何会微微隆起?
现场不少观众发现,展出了这件刘胜的金缕玉衣腹部微微隆起,如同现代人常说的“啤酒肚儿”。为什么会是这个造型?“古代玉衣的设计肯定也是量体裁衣,要保证能将本人装进去。”徐艳红介绍,事实上,刘胜“乐酒好内”,墓地曾出土盛酒陶器33个,据测算可装一万斤酒。因此,这或许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刘胜的金缕玉衣是“啤酒肚儿”。
●刘胜并非帝王,“玉衣”也能用“金缕”?
眼前这套“金缕玉衣”由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组成,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的入殓服,文献中又称为“玉匣”,用金属丝或丝线将玉片连缀,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
不过,在很多人印象中,金缕玉衣多是帝王使用,刘胜作为诸侯王是否也有资格?徐艳红表示,西汉时期玉衣的使用尚未形成等级制度,到了东汉玉衣的使用才有了严格等级。“比如,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直到魏文帝时才下令禁止使用玉衣,玉衣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徐艳红说。因此,诸侯王刘胜的玉衣使用“金缕”并没有什么不对。
●墓葬陪葬物为何几乎未见遗失?
满城汉墓的发现实属偶然。1968年,解放军工程兵某部在满城陵山战备施工时,意外发现了这个“沉睡”的古墓。满城汉墓的发现发掘正值特殊时期,地方机构已经瘫痪,考古工作者和部队官兵们在非常时期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中国考古史上最艰苦的一次重大发掘。“古墓不是因为被盗后才进行抢救性保护的,因此里面藏品保护的十分完整。”徐艳红说。
刘胜棺上的鎏金银兽面纹铜铺首、刘胜椁上的镂雕龙凤纹银铺首等(李政葳/摄)
【关注】
满城汉墓出土的“高科技”
■兵器
铜弩机——在刘胜的墓甬道、南耳室、中室和后室内,一共出土了实用弩机16把。弩机由郭、悬刀、钩心、牙、键等部分组成。弩是在弓的基础上发明建造的,有弩臂、弩弓和弩机构成,弩臂前端安装安弓,后端装铜弩机。在弩臂和弩机的作用下,无须在张弦的同时瞄准,命中率得以提高,且射程也比弓远。
铜弩机(李政葳/摄)
■“智能家用设备”
铜羊形灯——出于刘胜墓侧室,灯体卧羊形,羊的腹腔中空,用来盛放灯油。羊颈后有一活钮,臀上装小提钮,使用时将羊背向上掀开,平放于羊首顶部作为灯盘,灯盘设有小流嘴可放置灯捻,熄灯时,灯盘内的剩油可顺小流嘴倒入羊腹腔内,灯盘扣回羊背,回复为卧羊状。
炉形铜灯——出于刘胜墓后室,由三足空心炉、灯盘、灯罩、灯盖、烟道等部分组成,炉盘外壁伸一长鈑,可移动灯盘。灯罩为两片弧形屏板,可调整光照的方向和亮度。烟道既是灯的把手,又可以吸收烟灰,保持室内清洁。
铜漏壶——出土与刘胜墓中室,是迄今经科学发掘出土、有准确年代可考的年代最早的单壶泄水型漏壶,对于研究我国天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鼎型熏炉——出于刘胜墓中室,是一种熏香用具。炉身敞口,腹微鼓、平底,下有立兽朱雀状三足高。腹地中心有13个小孔,焚香时,灰烬落入承盘,可从缺口处加以清除。
鼎型熏炉、炉形铜灯、熊足铜鼎等(李政葳/摄)
■“高压锅”
熊足铜鼎——出土于刘胜墓中室。鼎腹侧有两个长方形耳,耳上有轴,轴上穿一伏兽。顶盖上另有4个等距小立兽。合盖后,将耳上伏兽翻向盖上,再旋转鼎盖,将伏兽卡在小立兽的颔下,鼎盖遂锁闭,其原理类似现在的高压锅。
■
幄帐铜帐构——这种幄帐上有铜质鎏金的大小构件102件,零件上有一、二、三等记号,可组装成14类构件。幄帐内不设立柱,顶盖采用桁架结构,这是建筑史上一大进步。铜构件在工艺上采用凹槽叠压扣合、承插、折叠以及销孔固定等形式,既便于拆装又不失牢固。
幄帐是汉代贵族家居和出行的必备之物,刘胜墓出土了两件十分精巧的幄帐,一具为四阿式顶长方形幄帐,一具为四角攒尖式方形幄帐。出土时木制帐架和纤维帐幕已朽毁,仅存连接帐架的铜制帐构,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完整成套的汉代幄帐帐构。
四阿式顶长方形幄帐与四角攒尖式方形幄帐(李政葳/摄)
■“智能锁”
铜顶门器——刘胜墓后室石门上的装置。安装在地面上一长方形槽内,作长方形刨状,后端石铅加重,中部横贯一圆轴,由于前轻后重的关系,后端下垂,前端翘出地面。门关合后,压下顶门器的前端而过,关合后前端又自然翘起,顶住双门,形成“暗闩”,使门不能自外推开。
另一个是窦绾墓后室石门上的装置,安装位置与刘胜墓不同,安装在石门两门扉合缝顶端的凹槽内,顶门器一头宽、一头窄。当石门关闭时,顶门器被慢慢托入凹槽,等石门关严后,顶门器自然下落,将门顶死。
铜顶门器(李政葳/摄)
■“医疗枕头”
鎏金镶玉铜枕——在刘胜的金缕玉衣头部下面。铜枕两端饰以龙首,足作龙爪状,枕的四面镶玉,玉以各种透雕龙纹做装饰。枕中装有花椒,具有麻醉、止痛、驱虫、抗菌的效用。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