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十二载

跑马十二载

首页游戏大全老友棋牌跑得快更新时间:2024-06-11

我最开始跑步应该不完全是因为喜欢跑步本身,可能还是身边人的影响多些。

06年正好在学校读大三,学校破旧的教学楼旁边就是操场,所以有时作业写完了会去操场绕两圈透透气,也不管穿什么鞋子,兴致来了就会绕着操场跑起来,慢慢就认识了定期在操场跑步的一撮人。

腐败为主,跑步为辅的日子让我开始时不时的期待晚上去跑步的时光。

人生总会有点“怂”

06年的北马,那时我对马拉松如何训练基本算是一无所知,也是刚刚被朋友引入跑步这个群体中,比赛前训练也就跑跑10公里。

记得当时跑过人大的时候正好半程,遇见一个一起训练的兄弟冲过半程终点不久,我还算气定神闲的喊了声加油。然后就开始一路降速,25km之后就开始迈不动双腿了,坚持了7Km,32km左右投降上了收容车,那次膝盖落下的伤一直到现在都没完全恢复。

后来跑了多次全马,基本上都会在27、8公里处撞墙,进入一个觉得前路漫漫无边的阶段。所以我总觉得全马和半马真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跑半马是不太会遇到自己的极点,但是全马基本一定会,冲过终点那一刻回想起来印象最深的也是最让你痛苦的那几公里。

回想起来,那时候北京一入秋就多半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那时北京人民和我一样,貌似也不太了解马拉松这个东西,记得封路的时候很多有市民在路口抱怨连连,印象中也没有现在街道两边加油欢呼的人群。

那时身边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到达终点时都兴奋异常的讨论着每个细节,我还记得有一个哥们乳头被磨出血,白色的T恤上有两道鲜红的血迹,一瘸一拐的从我身边走过,当时就觉得这哥们也真是好样的,而我则羞愧的默默蜷坐在回学校大巴的角落里。

凡事总会有那么一次

第一次完成全马是07年的厦门,那时候厦门马拉松还是在四月初举行,热的我后半程一路就在到处抢路人的矿泉水。不过第一次到厦门对这个城市印象颇佳,赛道两边略显震耳的欢呼和跨海大桥上的美景都让我对这个城市印象深刻。

07年的9月来到了上海读研,顺势就报名了当年的上马。第一次上马真是让我苦不堪言,北方人真的对上海这种寒冷毫无抵抗能力,我基本每跑一次步就重感冒一场,结果到12月跑步的次数估计两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不过上了跑道还是兴奋的,跑了二十几公里后开始走路,那时候后半程就在规划,每公里花多久能够恰好保证自己在关门前到达终点。

对于赛道,已经不太有印象了,但记得后半程有几公里是在高架上,只封闭了一侧的道路,另外一侧是熙熙攘攘的车辆,我走走停停,相对封闭的高架马路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行走的大功率的吸尘器。

2008年上马

08年的上马正好是我在学校跑步最多的时候,感谢杨老师那时的无私指导,我有机会跟着学校田径队的特长生训练,跑了半年多,恰好勉强能跟得上女队的训练速度,那时万米和五千速度感觉是最好的,速度的基础基本就是那段时间打下的。

不过由于长距离没怎么跑,也不太懂的配速,印象中也不晓得能量胶这种东东,只带了一个士力架作为补给,中间一度速度掉的厉害,最后跑了3h19m,还挺兴奋。

故地重游,我已不是少年郎

09年回了一次北京参加北马,经过奥运会的洗礼,貌似首都人民对马拉松的热情也提高了不少,道路两侧欢呼的人群多了不少,氛围已经隐隐有了厦马的气势。还见了很多当年一起跑步的兄弟姐妹,感觉很不一样。

这是我跑马的青少年时光,就像我的青葱岁月,有着无尽的精力需要挥洒。

这阶段跑马拉松还是处于空凭着一腔热情的阶段,身边跑马拉松的人不多,没有系统训练的概念。

那时比赛前一晚常常会兴奋的睡不好。

跑起来也不太有配速的概念,也不懂的补给,最重要的是赛前长距离跑的很少。

但不知道马拉松是不是因为跑的痛苦才跑的幸福,那时候每次马拉松中途都悔的肠子都青了,发誓不再参加了,但每次一到马拉松报名季又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想想那时的我就像个牛犊子,还未品尝过生活里受捶的滋味,想吃想爱,想变成天边半明半暗的云彩。

跑的是距离,跑的更是时间

10年毕业离开学校,没有操场上一起呼朋唤友的时光,很多时候就开始在马路上和操场上磨时光。

长跑这个东西好像真的要等年龄稍微大一点才有耐心,在学校跑步的时候很耐不住性子,跑步总是呼呼跑完,也看不得操场上跑的比我快的人,总想要比试一番。

刚毕业时除了自己跑步,在老友会这个跑团里混迹较久,当时这里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跑步的群体,也集中了上海业余跑步水平最高的一批人,极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

感谢我的同学王伟大老远的跑来帮我拍照,所以我有了第一张马拉松跑步过程中的照片。

10年底的上马赛道上,我的全马终于突破了3小时10分大关,完成了一个心愿。在终点前最后一百多米的直道上,我还加速超了3个人,当时的赞助商美津浓给男子前170名还奖一双鞋子,就是这关键的冲刺让我进了男子前170名,赢了一双鞋子。

赛前的目标是3小时10分,最后几公里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才恰好达到这个目标。跨过终点那一刻那股精神头放松了下来,双腿突然无法支撑身体,眼前一片发白,差点瘫倒在地上。

上帝似乎把这一刻的时间拨慢了数倍,大脑一遍空白,身边变得安静,嘈杂声似乎都从远方传来,感觉志愿者慢动作一般的从身边围过来,给我披上毛巾。

休整过来后,很开心,跑了四年多的步,似乎慢慢开始找到一点跑步的感觉。

年轻时的誓言,至今不曾忘记

工作了有一点好处,至少有了钱可以出去跑马拉松。不过那时的选择也不多,所以11年又去了厦门,和骑川藏线认识的好兄弟们约在了马拉松赛道上相见。

然后是郑州。

说起来3月份的北方还是一片荒芜,没有一点绿色,郑开马拉松也是沿着一条几近笔直的马路从郑州跑到开封。沿途除了农田就是带着孙子瞧热闹的老大爷,在这些观众的眼光注视下,让正在跑步的我有点感觉自己蠢的像一头驴。

工作步入正规以后常常加班,所以跑步的时间也所剩无几,11下半年开始连续的几年都不太有完整的时间来跑步,14年上半年体检甚至有了轻度脂肪肝。

但家门口的节日不能错过,从牙缝中挤出时间准备着每年的上马,期间也曾冒出冲击3小时的念头,但训练不系统导致每每后半程都面目狰狞,上马结束后基本立刻进入了冬歇期。

2011年上马

2012年上马

2013年上马

不知不觉中,也完成了我的十个全马,曾经立下的每年一个马拉松的flag依然在我心中迎风飘扬。

蹲下,是为了跳的更高

15年下半年,工作和生活上的改变让我有了多一点的跑步时间,我也渡过了这段跑马的“迷茫期”。再次投入到跑步群体里才发现身边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报名抽签,跑步感觉一夜间流行了起来。

我也逐渐把跑步从比赛、从约跑中抽离了出来,喜欢上了跑步本身。

在操场上一圈圈的慢慢晃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好的磨练心性的方式,放空或者不放空也无妨,常常绕着绕着心情就会突然就明朗起来。

简单的恢复训练后,15年的上马终于回到了3小时10分的水平。

2016年上马

但跑步还是需要伙伴,我恰好找到了在学校时就认识的于教,加入了他组织的98跑训练营,专业队出身加上勤于思考文笔俱佳,科学系统训练的很多理念让我受益匪浅,伙伴们言出必行的执行力更是让我自愧不如,我也慢慢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着。

该来的终究会来

16年上半年在风景如画的锡马,前半程跟着老友会的300小分队,最后掐秒跑进了3小时,追逐多年的目标终于实现,迈过终点时分感慨万千。

2016年锡马

数九寒冬跟着谢哥在操场绕圈的画面历历在目,哪有什么轻松的突破,每一秒钟的进步都是汗水铺垫。

2016年上马

16年下半年上马,几乎同样的一批人,组成了浩浩荡荡的255小分队,我也终于再往前迈了一小步。

2017年上马

经历过忙碌的17年,缺乏训练的我,参加了享受比赛为主的锡马和上马。

像恋爱一样去跑步

不知是不是该感谢被去了杠杆的金融环境,我终于不大加班了,18年度应该是有史以来跑步最系统的一年,除了春节出游的二月,即使有伤痛,每月跑量也均在200公里以上,上马前也把跑量加到了三四百公里。

2018年锡马

最大的感触是跑量的重要性,我终于切身的体会到跑量确实是马拉松训练的基础,以前每个月100 ,上马前200 的跑量那远称不上系统。

此外关于饮食,每个人情况不同,感谢我那太过于良好的消化系统,我必须非常注意饮食,才能把隆起的小肚腩减下去,所以我相对克制的控制了饮食,上马前终于也把自己的体重降了一点,但其实我已经快坚持不住了,每晚眼冒金星的翻遍全家,发现只有苹果可以吃的生活确实不是可持续的。

最后一点感想是关于伤病,以前总是自豪自己基本不受伤,回想一下,跑了十年步的我每周只跑3次,每个月跑量甚至不到200公里,身体不疲劳当然不大会受伤,但今年跑量和强度加上来才发现,骨膜炎、莫名的脚底疼痛、小腿及跟腱酸胀、髂胫束不适、感冒等问题都依次爆发出来,在不同时期影响了系统的训练,让我开始更加注意跑步前前后后的放松和休整。

跑步中的伤病就像恋爱中的分手,可能道理大家都懂,但不等到爆发出来,谁也不会去彻底反思自己的过错,希望每位喜欢跑步的人都能平时多注意细节反思过程,不要等到伤病爆发出来才发现已无可挽回。

感谢系统的训练,18年也是我进步巨大的一年,3月份风景如画的锡马2小时51分。

大战来临前的黑夜,并不安静

每年,上海跑者的节日都是上马。在这个大目标下,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相对自律的系统训练让我得到非常快速的提高。

总体来说锡马过后,在于教的安排下,4-5月份调整,强度较低,有氧放松跑为主;6-8月份因为天气太热,所以长距离很少,训练课中添加了不少间歇,提高速度能力;进入9月份以后基本每周末一次长距离,同时周中一次混氧能力训练,其他时间慢跑,每周在家一两次深蹲或高抬腿练习。

在突破自己的道路上,更需要和大家一起竞争提高,上海良好的训练氛围让可以找到很多更高水平的跑友,周三晚卢湾体育馆在大神们带领下的训练,常常是非常过瘾的。

速度节节的提高,让我对自己年中时分定下的2小时45的目标有了更高的奢望,一公里3分50左右的配速已经可以慢慢驾驭了,田径场16公里可以跑到58分30,万米也敢奢望35分30。

但10月20日,一场半年前报名的百公里越野打乱了这个节奏,基本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越野训练,加之过高的海拔爬升让我的跟腱苦不堪言,近80公里时退赛,休养和小心翼翼的慢跑让我一周半之后才恢复正常的训练,这两个周末让我错过了最关键时刻马拉松配速的模拟训练,跟腱的隐隐不适也让我之后的强度都心有一丝丝余悸。

11月3日自己在田径场拉了一个节奏全无的30公里,平均3m52的配速,很吃力,但感觉如果配速控制的好应该还可以提高些。犯了错误,但接下来已经没有了磨枪时间,冲锋号已经吹响。

不要怂,就是干!

比赛前一天在家休养了一天,做饭打扫卫生吃吃水果,九点多就躺在了床上,像极了大战来临时刻的宁静傍晚。

凌晨2点上厕所后醒来后看了一小时书,然后强迫自己在床上迷迷糊糊了一个小时多,4点半起床,收拾妥当5点20出门打车到陆家嘴地铁站,坐一站到对岸,集合拍照,厕所排队,A区侯战。

到了此刻所有的纠结和思考已经没有了意义,排除所有不利的心理暗示,战略上树立必胜的信心,也许“不要怂就是干”是唯一有效的战术策略,5公里19分的配速就让我一试吧。

枪声一响,冲破重重围堵!

5公里后才不用做无谓的穿插变速,加之下雨湿滑的南京路,五公里过后19分55秒,已经落后进度近1分钟。

接下来慢慢提速,5公里18分50秒左右的配速坚持到了半马,过半程时大概1小时20分30秒,但身体已经强弩之末。

接下来开始坚持,30公里左右大折返的来回六座桥让我痛苦不堪,已经完全没了节奏感,咬着牙让自己尽量不跌出4分配速,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将近40公里。

最后两公里,对终点的渴望再次燃烧,提速拼*,2小时44分14秒,战役结束。

这就是跑步,这更是生活

跑步也是一个和身边人一起切磋进步的过程,这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群体,有时看着操场上奔跑的人群,就能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

我总觉得自己已经挺努力,但和身边朋友交流才晓得,我对自己还是太好了,上述这些无非是很多跑步的人都正正常常在做的。

但我也明白,对于一个并无天赋的业余爱好者,马拉松这事再前进一点已是十分困难,万事均是如此,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需要克服的困难会成指数级增长。

跑步最可贵的也许就在于此,在所有上天给予的天赋以及社会附加的标签之外,跑步更多的站在后天自身努力这一边,对于成年之后才开始跑步的每个人来说,它也许只和你的后天努力相关。

你的敌人不是其他人,你的敌人只有自身的惰性,努力就有回报,偷懒必将惩罚,放眼四周,如此公平之事已经难得一觅。成年之后发现生活越来越多的不可掌控,但跑步依然不弃不离。但生活远不止一个跑步,那个寻求快乐的初心很重要,祝愿每个人跑得快的同时能跑的更快乐。

回想起上马前下班后去领取装备的那个时刻,从夜色中踏进展览馆中,激昂的音乐冲击着大脑,看到那样熟悉的场景,一年年在这里领取装备的画面出现在我脑海中,那些瞬间迸发出的感动冲破了被朝九晚五压抑的有点麻木的大脑,从我的眼里夺眶而出。

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冲动,我想我会一直跑下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