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实践加实验贴。
我先来简单介绍下背景:
我家小猴子四岁半,马上快五岁了,他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心态很差,特别敏感、“玻璃心”,玩玩具或做游戏的时候,不能承受一点失败或困难,很容易就气急败坏,乱发脾气,专注力也不强,老爱分神。
表现一:
有次我给小猴子买了一个六面体的迷宫魔方,魔方里面有一个滚珠,就像下图这样。
小猴子拿到迷宫之后,确实很感兴趣,可是没玩两分钟,就开始发脾气。原因是那个小滚珠总是不能按他的意愿走,老是掉到陷阱里去(几个窟窿眼),这让他非常不爽。第一次掉进去,我给他摇出来了,玩了两下又掉进去,我又给他摇出来了,第三次再掉进去,他就不干了,把迷宫使劲往地上一摔,一下子就磕出了一条裂缝。
表现二:
有一次,我和小猴子一起捏彩泥,我捏了一个滑梯,他捏了一个滑梯。
因为他捏的那个滑梯没我捏得好,而且断掉了,他就恼羞成怒,开始大发脾气,把我家桌子上的东西全扒拉下来,把卧室里置物架上的衣服,丢的满地都是,小家伙的气性就是这么大。其实他就是在生自己的气,气自己那个滑梯没有捏好。
表现三:
我每天晚上都会给小猴子读绘本,有时候我发现小猴子特别爱走神。我这正对着绘本声情并茂地读着呢,他那厢已经跑到他爸那儿跟他去打闹了,气得我每次都得大喊:“你到底听不听,不听我不讲了!”这么一说,他才过来,坚持听个一两分钟,又走开了~
原因分析篇
以上这些表现,以前我总觉得是孩子心态不好,耐力太差、专注力不够造成的,但后来我受一本书的启发,发现问题可能出在我自己身上。是我这个妈妈,在给孩子玩游戏、买玩具和看绘本的时候,没有把握好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难度”。
真的,以前我也从来没注意过,这个玩具或是绘本的难度,对孩子能有多大的影响,我也是前段时间观察到孩子的种种问题之后,才恍然大悟的。
原来,难度太高的玩具、游戏或绘本,会让孩子感到不适应,会体验比较多的挫败感,对于那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就会要么发脾气,要么走神~而难度低的也不行,会让他感觉无聊,也会分神~
我之前给他买的那个迷宫魔方,后来我自己玩了几下,发现那个东西就是看着简单,但要真控制好那个球,很不容易的,我也是玩了一小会儿,就掉进陷阱里好几次。难怪小猴子会生气,是因为这个玩具对它的挑战太大了,给他造成了比较大的挫败感。
再说那听绘本的事情,你来看看,我给他看的啥书。
这本《海底两万里》,我给小猴子讲了几页,他就不爱听了,老走神,后来我仔细一想,这本书其实是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听懂,小猴子还不具备,所以这本书对他来说就太难了。
再看后面一本,这是一套书,讲这套书的时候,我发现小猴子也老爱分神,听不下去,我还纳闷,这书不挺好的吗,简单,还有配图,后来仔细翻翻,发现这套书的内容有点过于简单,想象力较少,故事也不转折,直来直去,所以,对小猴子来说太简单了。
最后再说捏彩泥这事儿,小猴子玩彩泥其实没几天,啥他都不会捏呢,我就让他捏“滑梯”,显然这个任务对它来说是挺难的,所以,最后我自己捏得挺嗨,可是没想过,小猴子通过捏彩泥这事,其实没有体验到什么满足感和成就感,反而在我的对比之下,还体验到了挫败感。
实验方案 效果篇
那推测出原因之后,我就根据我学到的原理,制定了一些改善的计划,也就是我的实验,为期时间大概三个星期,效果挺明显的。
实验步骤1:魔方难度调整我发现给小猴子的迷宫玩具难度高,于是我又给他买了一个新的迷宫玩具,不过这次我多花心思挑了挑,最后挑了一个那种一个平面的迷宫,就是下面这样:
这个迷宫比较简单,没有陷阱,我给小猴子玩了玩,这次,他自己一个人默默玩了好长时间(大概有十几分钟),中间没有发脾气,没有分神,反而因为一会儿就把那个小球球滚到了指定的地方,而特别开心,还给自己鼓掌,拉着我让我看他有多厉害。
这个迷宫玩了一两天之后,我悄摸地拿出了之前那个迷宫魔方,小猴子居然没抗拒,有了简单魔方打基础,这回他居然玩下去了,没发脾气,没生闷气,就玩得很嗨,看来这回这难度他是接受了~
实验步骤2:彩泥难度调整吸取之前玩彩泥的教训之后,后来再玩彩泥,我就不光顾着自己捏得嗨了,而是跟他比赛一些比较简单的项目,捏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就很简单那种,看谁捏的好。小猴子捏得可带劲儿了,最后的一些成品如下:
大人觉得挺简单,但他自己却非常有成就感,再加上我在旁边说:“捏得真好,我得向你学习呢!”感觉小家伙儿的自信心都快爆棚了~
这次之后,我们又捏过一次彩泥,难度稍微提高了一点,就是几个形状组合,我出的题目是用几片圆形拼个花朵。小猴子自己做出来一个,他很满意,开心的不得了~
实验步骤3:绘本难度调整我发现这个年龄的小猴子不太喜欢那种平铺直叙的书,即便有漂亮的画也不行,他喜欢有那么点想象力的,故事有点离奇的书。后来,我给他挑了这几本:
这套卡梅拉的书,他之前就看过,很喜欢,我这段时间由给他看,他还是很喜欢,我就是照着书上的字讲,加些语气,小猴子配合着图片听,能听懂,这套书,他听得很认真,很少走神,不仅不走神,还经常打断我,问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啊?”“这个小鸡为什么哭啦?”
这几本书也不错,想象力很丰富,小猴子听的时候,很入神,我原本担心他不懂,没想到他不仅能懂字面的意思,连一些隐含的东西都能懂。比如这个《牙齿大街的新鲜事》,他看完之后就明白了刷牙的重要性,刷牙的时候还念叨着,“我的牙齿警察来啦~”
最后,我要提到这本。这本书是讲身体结构的,我本来以为这对孩子来说会有点枯燥,没想到小猴子居然特别喜欢,因为里面有不少那种可以动手拉一拉、翻一翻的设计,互动性很强。小猴子看这本书的时候非常认真,就这么一本讲身体的书,他让我给他讲了不下七八遍了,有时候白天我没时间给他讲,他就自己翻着看,现在他连血液里有白细胞和红细胞都知道了~
原理篇
其实以上这些玩具也好、绘本也好,我调整难度的原则就是:对现阶段的小猴子来说,一定不要太难,但也不能太简单,就是那种“踮踮脚就能够到”的程度刚刚好~
为啥要这么调整呢,这里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我们每个人的能力范围都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张图片:
最里面这个圈,就是舒适区,就是对你来说非常简单、轻松,不用任何挑战就能做到的事情。不过这样的事情虽然简单舒服,但也容易无聊、分神。
中间这个圈呢,叫拉伸区,就是对你来说,有点难度,但不是太难,只要稍微努努力,踮踮脚就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不会让你遭受太大的挫折,也不容易感到无聊,是最能让人集中注意力去做的事情。
最外面这个圈是困难区,就是对你来说,非常有难度,很难短时间立刻就达到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大部分人都会畏惧,容易有挫败感。
我家小猴子,之前几次发脾气,都是因为我给他的玩具或任务,处于困难区的范畴里,这对他来说挑战性太大了,他承受不了;之前看绘本走神,也是因为要么太简单处于舒适区,要么太难处于困难区导致的。
后来我的实验,都是把玩具、游戏和绘本,调整到了“拉伸区”的范围,这就让小猴子既能稍微努努力,就能做到,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又不会无聊分神,一举几得~
忠告篇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家长特别容易心急,想让孩子赶紧地提高一下自己的耐性,提高专注度,这样他未来才优秀啊,但是我们有时候找不到具体的方法,就只能在那儿干着急,一看他因为没耐心发脾气,我们也来气,就会说他:“你怎么脾气这么大”“你慢慢弄不行吗?着什么急”“就这点事至于吗?”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他们真的是感到了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我们小时候都感受过,只不过长大了忘了而已~
所以,我觉得,光批评他们没用,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讲道理也没用,我觉得还是我们做父母的多用点心,在生活中的细节里边,去影响他们。
以上这个调整难度的方法,看上去好像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方法,但是我自己实验了三周左右,发现真的有用,只不过需要家长们要反复去摸索,毕竟,谁也不知道孩子的拉伸区究竟在哪里。
玩具、游戏还有绘本,甚至还有我们平时鼓励孩子去做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想想,什么程度的难度适合他们,多让他们做点“拉伸区”的事情,孩子就会体验到更多的自己努力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愿意去尝试,觉得“自己能行”,这个东西,就会形成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效能感”,就是“自信”的来源。有了自信,孩子心态就好了,什么专注力、毅力也就都提高了。
(以上是我近期关于育儿所做的一些实验和尝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后续还会继续发布更多的育儿实验和好理念、好方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