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留守儿童”到三本毕业驻外非洲四年跨进四川大学和区块链

从农村“留守儿童”到三本毕业驻外非洲四年跨进四川大学和区块链

首页游戏大全牛郎棋牌更新时间:2024-05-09

11岁之前,父母外出务工,我跟着外婆外公在四川省苍溪县的偏远小山村生活;12岁跟随父母到县城摆地摊;13-24岁, 初中高中大学是典型努力的“学渣”;24-28岁,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独自踏上非洲工程公司驻外四年负责项目涉外事务;28岁辞职回成都,7个月全职备考川大MBA,圆梦四川大学,2019年进入区块链行业某公司。

大西洋和沙漠相接

我经历过贫穷和学习基础差而吃的苦,所以我尽力去鼓励,支持,肯定同样出生不怎么好或者学习基础不怎么好的人,不论多么艰难,也尽量却做点什么改变什么;我经历过肥胖带来的嘲笑讥讽敏感自卑,所以我会告诉同样为肥胖而困扰受伤的人,尽量去屏蔽无视这样的声音,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一些;我经历过非洲驻外的艰难心酸,所以我明白那种家人受苦不能在身边而痛苦的爸爸们,也能体会因为爸爸驻外而独自生活带娃的女超人妈妈们;我经历过那种“呆不下去的非洲,回不去的中国”的无奈,所以我以我的方式去感恩回馈非洲那段经历带给我的获得和成长……虽做不到身同身受,但至少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拥有一定的共情能力。

29年的野蛮生长,走得跌跌撞撞,踩过很多坑,跌过很多跟头,吃过很苦,流过很多泪。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能鼓励更多出生农村的人孩子们通过学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能鼓励同为“留守儿童”的大家如果不认命,那就奋力抗争“逆天改命”。

和豹子到合影

(01) 11年的"留守儿童"生活

小时候,我记得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广元市苍溪县白山乡车子村三组,我们村很落后也很穷,我们家也过得非常穷苦潦倒。爸妈结婚的时候,除了两间瓦房,什么都没有,我出生的时候家里五块钱都拿不出来,为了生活,爸妈选择把我寄放到外婆家后去温州打工,这一去就是9年,期间,偶尔回家一次。

因此,我童年和少年时候的记忆,大部分都是和外公外婆表弟相处的情景,和爸妈相处的日子和回忆很少很少,就只有几个片段。

我记得,小时候,外婆家从公社独立出来修筑自家的瓦房时的场景,记得队里点炮开山修筑公路,按照每户人口分配修筑长度记录公分,我和外婆做好饭送给村里修公路的村民;

记得和外婆去村里礼堂开大会,记得和外公一起抓斑鸠抓野兔,外公翻修瓦房屋顶,我们在瓦房上一片一片把瓦递给他;记得和外公外婆一起去村里看坝坝电影,最深刻的是<牛郎和织女>; 还记得很多很多和外公外婆相处的场景。

甚至我还记得很多和表弟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我们一起从很小的时候就力所能及地帮外公外婆分担家里的重任,一起站在板凳上煮饭,一起放牛,去山里捡柴,割猪草牛草,种红薯洋芋,打谷子割麦子,帮外公耕田插秧,搬包谷挑粪等等,我们一起做过农村所有的农活;

但是,我对于爸妈相处的片段真的是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最为深刻的是,爸妈从温州回来过年,我和他们一起睡觉,我哭着闹着说,不要和你们睡,我要去找我外婆; 有一回,我妈回农村的家长住几个月,让我和她一起生活,我哭的很凄惨,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房门前的柱子不松手,嘴里叫着喊着,我不走,我不要,我不去,最后是被我妈强硬的拉回了自己家。那时候我不愿意和他们相处,不愿意和他们生活,因为他们在我记忆中回家的时间很短暂很短暂,因为在我的生活和成长中,爸妈的角色始终是缺失的,因此我一直认为外婆的家才是我的家,而爸妈更像陌生人,要和他们相处,太别扭了。

我记得,哪怕是被强硬的拖回家后,我也始终不安分,隔三差五的就往外婆家跑,为此挨了不少打。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睡觉,刚回家的那段时间,晚上总是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哪怕周围除了黑暗什么也看不见,我也始终睁着眼睛,第二天妈妈总是问我昨晚在干啥,而我却沈默不开腔,因为不知道说什么。甚至于,连吃饭,我都吃不下去,再加上整夜整夜的连续失眠一段时间,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整天萎靡不振。外婆到我们家看我们娘俩的时候,见到我第一句话是,天勒,燕女子咋瘦了好多,是屋头莫得饭吃蛮?我妈妈告诉我外婆情况,一起带我去乡里让医生开了中药,然后一起去外婆家住了大概半个月后,我才慢慢恢复正常。

因为刻骨铭心,所以记忆格外深刻,似乎那时候,和爸妈相处的记忆,美好的真没多少,挨打的场

倒是挺多的。

(02) 12岁和父母一起生活,却始终感觉孤独无依

12岁,离开农村,离开外婆家,和爸妈一起到县城里生活。可是因为陌生,对于他们,始终没什么感情依赖,总觉得我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堵墙,那时候,我是从心里上排斥他们,疏远他们。12岁到县城里,那时候也是我爸妈因为超生妹妹被罚款几万,又回到一贫如洗的时候,他们从菜市场摆地摊开始,重新出发,因为要为生活奔波劳累,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关照我的学习成长或者问候一下。我从来没听到王爸妈问我,今天过的怎么样,是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久而久之,不交流不说话成了我反抗他们的武器,那堵墙也就越切越高,越筑越厚,那时候以为到死我和所谓的“父母”都是无缘的。

12岁之前,在在农村上学,成绩从来都是垫底,语文数学从来没有及格过,厌学情绪高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因为被外婆的棍子吓得不得不去上学,或者因为逃避在家做农活,而主动选择去学校和同学们玩,上课也是恍恍惚惚,神游天外,典型的学渣心态和状态,总之就是敷衍了事,读书是什么玩意儿,从来就没想过,也不在乎,总归就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读了也没用。

8岁时

所以,12岁进入县城学校的时候,学习成绩特别的糟糕,每次考试都拖班上的后腿,经常被老师念叨和嫌弃。再加上那时候,我150cm的身高,60kg的体重,是同学眼中不折不扣的土肥圆,长得又胖又丑,又是农村来的,在学校也就会被同学欺负。被语言上羞辱的时候,或者感觉他们对我态度很不好的时候,我总是会骂回去,有时候还会发生肢体冲突。刚去的半年里,经常被孤立,所以总是会感到很无助,很孤独凄凉,迫切地想回农村,回外婆家,因为村里的小伙伴不会不理我,不会孤立我;因为回去了,就随时能找人说话,找人做游戏,会有一大帮的伙伴一起玩;因为回去了,我一定不会感到孤独,回去了我一定能经常笑而不是哭。每次被羞辱欺负后,因为怕被别人发现我示弱而被欺负地更惨,总是会跑到厕所或者没人的地方一个人哭一场。回到家,我也总期待着我爸爸妈妈可以问问我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如果我手上脸上有伤,希望他们可以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些伤口,然后摸摸我的头安慰下我,问问手上脸上的疤是怎么了,是不是和同学打架了,是不是受委屈了?哪怕他们觉得我做的不对而打骂我一顿也没关系,因为,这样的互动总好过不管不顾不为不切,因为至少我会觉得,我的委屈也会有发泄出口,不至于一个人默默地消化静静地舔舐自己的伤口,那和留守儿童又有多大的区别呢?

慢慢地,我不再期待了,我懂得不开心的时候,自己消化;委屈的时候,默默承受;开心的时候,一个人傻笑;慢慢地,我变得自己和自己玩,自己和自己说对不起,自己和自己说没关系,自己和自己对话,自己陪自己去感受失望,开心,痛苦,委屈,不甘和开心。最后,我的心墙变成了不言不语沉默地反抗,不听不闻,野蛮肆意地成长,甚至一度有脱轨的现象,变得冷漠甚至冷血。

我经常偷拿家里的钱,出去买各种零食吃,吃不完就分给班上的同学,回家后要骑着送货的三轮车满县城的跑到各个小吃店送米面油等,在路上经常骑车骑到飞快,在马上路乱窜,也不敢前面是不是有车开过来或者后面的车是不是马上就要撞上我,当时心里有一种,管他娘的别人干啥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爽快怎么放肆,结果就是,回家经常被问为什么给别人送的油倒出了不少,没什么三轮车这里碰了一块,那里又坏掉了,往往会以被骂挨打结束。

初一的时候,摆地摊的市场要重修,市场里买菜卖菜的人越来越少,我们家地摊生意也就一落千丈爸妈也越来越捉急,脾气就变得越发的暴躁。地摊上没有生意,我爸就不用在那里看着,有我妈一人就足够,然后,打麻将斗地主炸金花打长牌就成了我爸的娱乐消遣,经常出去就是一整个下午,有时候下午散场回家吃饭后晚上还要出去继续,为此,爸妈经常骂架打架,爸爸脸上经常带着被抓的伤疤,妈妈也总是打架后卧床不起,出门了也是愁眉苦脸。打打闹闹的场面看多了,就感觉无所谓了,随便你们吵架,随便你们打,站在旁边我不会说话,不会劝架,就那么安静地看着听着,完事后该怎么样怎么样。

初一下学期,妈妈因为阑尾炎而住院一周,这一周内,我没有去过医院一次,放学回家,我就去摊位上看着,收摊后,和爸爸一起回家做饭吃饭,然后爸爸就带着妹妹一起去医院陪我妈妈。他们从来没有要求我一起去,而我也从未想到过要去看一眼,那时候就真的感觉,无论谁住院都和我无关,我想不去要去探望问候一下,每天只关注到自己的时候。我妈出院的那天回到家看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死女娃子,白养你了,我在医院这么久,你也没没说来医院看一哈,跟白眼狼有啥区别!”这句话,当时听了没什么感觉,但是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知道现在想起来,也能嗅到深深的无奈和心酸,就是妈妈的也是我自己的。

初三的时候,爸爸去生意被骗去一套房子,那段时间,家里阴云密布透不过气,感觉我爸去鬼门关走了一趟,我妈陪他走了一回,妹妹还小,我爸妈哭的时候,她也跟着哭,我放学回家就去厨房下面,然后端给他们俩。家里除了哭泣的声音,就是静悄悄的,而我也只是闭门不出,安静地坐着作业,没有安慰,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更多的感觉却还是和自己无关一样,好像自己是个局外人。半个月后,他们慢慢振作起来了,情绪却也更差了,只有我和妹妹稍微哪里做的不对,棍子就上身,很深刻的一次是我爸爸在仓库灌油,我没有拿稳,油洒出来了,我爸看到走向我就是一巴掌,很痛也很懵逼,当时我没哭,他离开后,我把自己关到厕所,放肆地大声哭了一会儿,然后搽干眼泪,走出家门。我经常挨打,每次被打的时候,我总会想象打的人不是,棍子上身的人不会为,仍他们随便打,我不反抗不说话不哭不闹,等他们打够了打累了自己停下来。只是,我变得越来越不想回家,在外面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不想看见爸妈,每当走到大门处要开门的时候,心里就很压抑,想的最多的就是,要是我能消失就好了,要是我可以离家出走就好了,要是我可以回外婆家那该多好啊,可一次又一次还是进了家门,因为不敢,那时候想的就是,以后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远离他们,离开他们我就不用受他们摧残,离开他们我肯定可以过的更好。

那时候,我真的以为,我和爸妈一辈子就是这样的相处模式,以为我心里是恨他们怨他们永远不会原谅他们,以为以后靠着读书就可以永远逃离他们,以为没有他们,我可能就不会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泪。可,那时候,毕竟年纪小,毕竟还不懂事,和大多数童年留守儿童相比较,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只是那时候,我自己没有察觉,不懂得不知道而已。

(03)成长突围,拼命读书

也是从进入初中的那一刻,我懂得了唯有读书,我才能有出路,自此以后,读书成为了我人生唯一的目标。可能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能体会到什么,就在那一瞬间,我们会醒悟些什么,这种觉悟让我们变得懂事了,让我们的行动态度截然不同。

2002年第一个六年级去东城中学考初中,成绩太差,未被录取,因为家里没钱交不了高学费,所以2003年我复读六年级,可惜的是,尽管复读了考旺苍实验小学初中部还是失败的,因为分数不够,家里不得已出了800元的高学费为我买分,进入了学校所谓最差的班,从而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

进入初中前一年,我的爸妈因为超生妹妹,被罚款几万,在四川省广元市站不住脚,被迫再回农村,然后移到旺苍县又从摆地摊重新开始,家庭负担本就很重。因此, 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而拿高学费去读书这件事情,让我心里非常的内疚和愧疚,总觉得因为自己给家里增加了负担,觉得很对不起我爸妈。加上这之前,我本就感到我外婆对我很失望,有一种“白养了你的感觉”,心里总是有一根刺,每次想到就隐隐作痛。那是在我妹妹1岁多的时候,爸爸要外出进货,外婆到我们在旺苍县租的房子里帮我妈带我妹妹,期间,因为我学习不好经常被要求请家长,也就经常挨打,每次我挨打后,我外婆就会哭着对我说,燕儿,你要给*争口气啊,一定要好好读书,你知道*过的是真的很苦。然后,我们就一起哭。这一切的一切,让年幼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改变。

进入初中的时候,我还是150cm的身高,却有65kg的体重,班上的同学都笑话我,这时候,我的重心转移到了读书上,不管别人的态度是什么,我默默学习就好。也是这时候,我遇到了人生第一个改变我的老师,我的语文老师黄朝根,也是我这辈子最感激的几个人之一,是他让我爱上了学习,也是他让我懂得了原来被老师表扬是这么棒的一件事情,原来学习好是这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我记得,进入初一第一个月,黄老师布置了作业,让我们写一篇文章,标题是什么,我写的内容是什么,我都不记得了,我唯一记得的是,我被黄老师点名上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阅读我这写的文章,脑袋很懵地站在讲台上读者文章,声音颤抖,两只腿颤抖的站不稳,只能腾出一只手扶着讲台,把文章读完。下台后,黄老师说,“文章写的很好,真情实感,多多练习,以后回更好。”

后面的细节我都忘记了,可我永远记得,就是这一次点亮了我对学习的热情,让我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变得积极主动。随后第二个月,竞选班干部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马光聪老师点名我做班长,从那以后,似乎在学习上我的成绩越来越好,在同学的心里,我的位置不再是“土肥圆”,在老师心里,我变成了好学生变成了他们重视的学生,初一的第一学期,曾经的学渣,学了两年英语进到初中却连26个字母都背不出来的“文盲”,语文数学从未及格的差等生,期末考试却考了班级第一名;初二上学期,全年级250多人,我甚至靠近了年纪第20名;初三,因为种种原因,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主动性和热情不高,因此以拖尾的成绩考入了旺苍县旺苍中学。

进入高中后,我被分到了理科班,很尴尬的是,我又变成了成绩排到班级最后一波的人当中,语数外150分的满分,第一次月考,语文90多分,数学和英语却都是50多分,更为糟糕的是,我知道之后我回选择文科,可是地理课的时候,老师讲的内容我完全都听不懂,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一样,脑子昏昏沉沉,上课的状态反而是睡觉更多。我不住校,所以早晨早自习之前和晚自习之后的时候,我可以随意使用,为了提高成绩,为了考大学,我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高一,我的学习时间计划是:早上6:00 – 7:00,背英语文章,上午课间时间背英语单词;中午12:30 – 13:30 背地理课本;下午课间背英语单词或者背诵语文课文;晚上晚自习回家 10:30 – 01:30学习数学(做题,或者抄写课本或其它),高二到高三也基本是这个时间安排,只是每个时间段学习背诵内容不一样而已。

我自我感觉是个挺开朗活泼的女孩子,但是高中时期,为了学习为了考大学,埋头不言不语,默默读书到了同学们都以为我有自闭症了,高二的时候,我连班级里的同学都认不完,有一次,班主任苏平老师对我说,你去叫一下某某同学来我办公室,我却反问道,那个同学是我们班的么?是谁呀?最后老师笑笑说,没事你过去吧,我叫别人的同学去喊一下。到现在,我想起来那个场景,还是觉得非常的尴尬,同学一年了,我却不知道这个名字是我的同学,这个人长什么样。

2010年高考的时候,也很倒霉,7月6号开始考试,7月3号的晚上腹部右侧突然剧痛,疼了一个晚上,熬了快天亮的时候,我妈带我去了医院。在医院里吃啥吐啥,喝啥吐啥,后面查出来是结石。输液两天后,匆匆忙忙上了考场,结果,肯定就不怎么好了。高考分数线出来后,自己蒙在被子里大哭了一场。填志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填,高出三本线6分,有什么好选择的,选来选去,填报了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其实,当时,想的是能被录取我就走,不能就再复读吧,不可能就不读书了呀。

从农村到县城,我经历了一段很糟糕的时段,而从小县城到了省会城市,从小地方走进大地方,差距在我的身上体验的淋漓尽致。也曾有过迷茫自卑,可是很快的,我意识到,哪怕我差的跌入谷底,我也不能自我放弃,我能靠的只有我自己,如果我都放弃自己了,谁还能来拯救我呢?

当时四川外国语学院成都学院还是私立三本院校,我大一入学时,体重140斤,身高155cm 我们班35人,我是最后一名,学号35号。因为是小地方走出来的,所以和班上很多北方或者沿海地区的同学差距非常非常的差。大一第一学期,英语专业课程听说读写全英语教学,我全程一脸懵逼。听力,我听不懂老师说的什么,听不懂耳机里视频或者录音播放的内容,每一节课,都是脑子清醒着进听力教室,下课昏昏沉沉的出来;精读和泛读,我也听不懂,唯一能听明白的就是老师说汉语的内容;口语,我记得我们大一的口语课老师是个英国老师,说话带着口音,也完全听不懂;我们也开了音标课,慢慢的跟着老师纠正发音,纠正单词拼读,把以前错误的读法一点一点地纠正过来。

大一上学期

大一上学期在课堂上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出神,蒙圈,以及不自觉地睡觉。我当时知道这样的状态很不对,我也非常的奔溃,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要改变,如果持续这样状态,我的大学就白读了,我的人生也就完了,我不想回农村做农民,我也不想再经历一遍我爸妈做生意的心酸和辛苦,我想未来的工作好一点,工资高一点,生活可以好一点,而读书,是我唯一的路。因此,我决定,我要把大学都读成高三,甚至高四高五。课堂上基本听不懂,但是课下,我一定要把课上的内容补起来。我的学习时间安排基本是这样,早上6:30 – 8:00左右是早自习,上午下课后,我会到教室自习到中午12:00或者12:30,吃饭回寝室睡午觉,下午14:00一定会准时到教室,如果有课就上课,如果没课就自习;下午17:30左右吃饭,19:00-22:00点晚自习;然后运动减肥;11:30左右回寝室,会背单词到凌晨1:00左右。

就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着,当时就想着大一可以通过英语专业二级,大二通过专业四级,大三通过专业六级,大四通过专业8级。我始终没有放弃,以这样的安排和节奏拼命的往前追赶。到了大二下学期,我的成绩也能排到班级前一波了。大三上学期,我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读圣经,读罗马希腊神话,读西方宗教历史,西方文学史以及西方历史等等。大三下学期,我就进入了备战考研的状态,总是早上6点寝室第一个起床,晚上11点后最后一个回。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重复着。这样的生活直到14年考研结束。

很不幸的是,14年考研成绩差几分,没能进入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复试。大四下学期开学,很颓废,大家都在积极的准备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但是我每天都在寝室里看电视剧看小说,昼夜颠倒,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但是,幸好,前面的努力和备考考研的积累,让我顺利通过了八级考试。

(04)孤身一人,非洲驻外四年

2014年本科毕业,考研失败,又错过招聘季,因此很难找到工作。我记得2014年5月份,每天都在面试中度过,住在华阳,为了面试,赶车去了青白江很偏僻的地方,来回都耗费了一天的时间,而那场面试也没有通过。经过折腾,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时候,我去了戴氏教育做英语老师。刚入职,第一个月,几乎没课,每天都很闲,所以第一个月也只拿1100的工资。在空闲的时候,备考了教师公招,到了考试地点,那家伙,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对于不擅长考试的人来说,怎么可能从这么多的人当中脱颖而出?因为还没考我就知道了答案,因此也不报任何希望。第一个月,在戴氏教育的工资拿到了1100。算了算账,1100怎么养活自己?租房600,水电气网费,电话费,交通费,伙食费……这样算下来,我肯定还会伸手问爸妈拿钱,我接受不了这样的事情。如果家里有谁生病,或者自己生病,那么我能做什么呢,答案是我什么都做不了,既不能出力也不能拿钱出来。然后,坚定辞职,重新找工作。

半个月后,入职了一家创业公司,做外贸。做了两个星期,发现自己很不喜欢那份工作,单调,无趣,每天重复在网上搜各种产品,各种用户打电话……一个半星期后,我就离开了,当然也没有工资。2014年6月到7月初,通过大量投递简历,拿到了两个机会,一个去迪拜另一个去非洲。迪拜的那家公司HR,成都中转时,我们约了成都双流机场见面面试,很可惜,之后没有后续。因为那个时候,我虽是英语专业,也有专八证书,但是口语连自我介绍都很困难,学的哑巴英语,失败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幸运的是,去非洲的机会到来了,而我又坚定的选择了一定要去,因为当时心里真的很捉急,本科毕业,就业太困难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完全没有任何优势又没有可以依赖的学生来说更加艰难。我当时觉得,去非洲的这个工作机会就像是我人生的救命稻草,而且是我唯一的稻草,所以我一定要抓住它。

那时候真的什么都不会,什么能力也没有,尽管是英语专业,过了专八,那也是哑巴英语,去面试连自我介绍都说不清楚,除了培训机构还能给我机会,其它的工作岗位好像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这样下去,跌跌撞撞三四年,估计每个月的工资也就是5k/6k左右,要靠自己在成都这个地方生活下去,简直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所以,为了赚钱,我一定要去非洲。

回忆起来,可能真的是出生牛肚不怕虎。2014年9月3日,到达纳米比亚公司后,我记得李总(boss)对我说的第二句话是,"小蹇,你胆子还大呢,敢一个人过来"。其实,也是有心虚后怕的。(第一句是,小蹇,饿了没?来吃饭。)几轮面试全部都是纳米公司人事通过阿里通和QQ联系的,包括合同护照签证全部都是邮寄。在出发去之前,我连国内长沙的公司一次都没去过,连真假都不能确定。那时候,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什么能力也没有,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就一定要去,可能是真的觉得有点走投无路了,孤注一掷地赌一把吧。过了差不多一两个月后,我知道为什么会被录取了,因为公司项目太需要人了,之前已经有5个人放弃了,没有时间再去招聘其他人了。我相信的,因为到公司的第三天,交接的同事(光光)给我几个文件夹说:"我去海边项目了,你自己看,不懂的问其它同事呀!"当时的自己傻乎乎地,从一个纯粹的哑巴英语学习者去搞建筑,适应了很久,挣扎了很久,也闹出了很多笑话。

我当时心里也很害怕,高中考上大学,出了广元市的大门,这之前连四川的门都没有跨出去过,一走出去就要跨越半个地球。并且,当时埃博拉病毒盛行,不知道那边具体情况,只是从新闻里看到过报道,也没有更多的消息来源。因此,踏上那个当时自以为脏乱差贫穷疾病疟疾肆虐的非洲,我是真的惶恐不安的。我担心自己被骗过去,担心自己回不来,担心电视剧发生的一切被拐卖后的场景发生。同时,周围所有都觉得是个坑,是骗局。在7月中旬回旺苍县办理护照寄送后,8月收到了公司发来的签证,8月下旬我就准备启程了。

公司之前面试时说过会有同事和我一起飞过去,但是8月下旬又通知我,那个同事改变主意,不过去了。我再次陷入了惊恐当中,但我知道我的父母比我更担忧惊吓,他们在后面半个月当中,每天都来做我的思想工作,希望我放弃非洲,随便在国内找个工作,安安稳稳的生活。尽管每天晚上,我都躲在被子里哭,我知道我爸妈肯定难受,但是我的决心还是很坚定,我一定要去,独立去挣钱,我不想自己用钱的时候,向我爸妈要,我不想活的那么窝囊凄惨,我想生活过的好一点,我想在用钱的时候不要那么拮据。我觉得,我从小到大吃的苦已经那么多了,又能有什么苦是我咽不下去的呢,什么苦果我都自己承受。所以,彼此折磨了半个月后,我爸妈还是放我走了,我爸爸在2014年9月2号,亲自送我去了广元的盘龙机场。

我真的真的很感激我的爸爸妈妈,同时对他们也感到非常的愧疚。尽管他们千万个不同意,一亿分不安担忧,但是他们最终尊重了我的选择并且艰难的让我离开。我永远都记得,当我2014年9月3号,到达公司后,借用同事的电话拨通了我爸爸的手机,我妈妈对我说: 你终于打电话回来了,我两个晚上都没睡觉了。我当时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忍的很辛苦的憋回去,带着兴奋的语气和他们介绍公司的情况,我也在告诉他们,这里很好,很安全,你们不用担心我了,放心吧。我的爸爸妈妈一直为生活奔波,所以我和他们其实一直缺少沟通,甚至没有沟通,我们那时候也根本都不会表达感情,每一句话都说的很硬,也从来不会说肉麻的话。但是,在拨通电话听到我妈妈那句话之后,我知道,我需要随时让他们知道我在干什么,我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做了哪些事儿,遇到哪些有趣的人,去了哪些有趣的地方等等,让他们知道,我过的很好。

因此,在非洲的四年,我保持着非常高的盆友圈更新频率。我妈妈以前从来不用手机,为了看我的情况以及和我随时视频,她让我爸爸给她买了第一部手机。谢谢爸爸和妈妈,我爱你们。

非洲纳米比亚

2014年9月2日,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从未踏出四川大门半步的我,第一次坐飞机的我,第一次出国的我,跨越了半个地球,从广元-广州-坦桑尼亚-肯尼亚-约翰内斯堡,最后来到了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这一路我都没有哭过,反而兴奋更多。但当飞机位于HoseaKutako纳米比亚国际机场准备降落时,低头看到窗外一望无际的荒漠,一片荒凉,半颗树的影子都木有之时,眼泪哗哗的就掉下来了。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当时就觉得好像比想象中的更为艰辛,感觉自己简直来到了古老的原始社会一样。(但其实是当时太傻了,土眉土眼的,也没反应过来机场肯定位于郊外偏远的地方 )

从飞机望向窗外

飞机降落时

2014年9月3号纳米比亚国际机场

出机场被同事接上后,随着车往城中心开,就越来越惊喜,干净的街道,德国建筑风设计的建筑群,博物馆,教堂,公园,绿树鲜花……这一切就和电视上看到的欧洲城市如此的相似。带着种种好奇与惊喜,就此开启了四年非洲驻外的生活,也是这四年,改变了我的人生……

2014年9月到2018年9月,在非洲纳米比亚工作生活了四年,这四年让让我从一个140斤农村出生的90后姑娘,变得更加自信,改变了我的整合人生。也是为数很少的工程行业的女生,从负责500万的私人别墅到3.2亿国家项目,从接触最底层的当地黑人工人到拜访几个国家部长 & 第一任总统家,从哑巴英语自我介绍都说不清楚到独自主持大型项目会议和负责项目检查,我的视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4年里,出海大西洋,去过沙漠“死亡谷”,两次高空跳伞, 与豹子“共舞”,深入原始部落,深入贫民窟,湖南卫视《花儿与少年》第三季随行翻译等等经历,拓宽了我的人生边界和认知,让我有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和经历,让我为后来的再次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得和克

项目会议

国家项目大型检查

(05)非票四年后,圆梦川大

2018年9月,我辞职从非洲回到了成都,毕业就去非洲四年,让我和国内脱节,变得很傻,也只有几个好朋友还有联系,其它都断掉了,一切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那时候很孤独,很茫然,不知所措,也有些绝望。“非漂一族”都知道,民营私企又长期驻外的人,回国需要自谋生路,要重新找到国内的节奏和位置,对于很多很多非漂们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大多数人待了一两年,又回到了非洲,被迫成为老非漂,感慨着"待不下去的非洲,回不去的中国",或者待在国内的人大多沦为了微商,坐着倒卖的买卖,我不想也和他们一样,我想在成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着不错的工资,我希望看到未来人生的希望和美好,所以,我觉得全职备考四川大学MBA,为了自我学历提升,也为了原自己的川大梦。

四川大学MBA2020级备考经验分享会

我是辞职全职备考的,2018年9到12月, 历时4个月的初试准备时间和3个月的复试准备后,成功被录取,一路上,失望,孤独,迷茫,自我怀疑否定,到重建信心,这个过程也真的很煎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18年12月22日,全国研究生统考那一天发生的一切,因为题难,在考场上差点崩溃,差点就放弃自我而退出考场,但是幸好,那时的我心里承受能力和抗打击能力已经锻炼过几年,能够迅速地自我调节,最终坚持到底,顺利上岸。

其实,在距离考试只有3个月的时候,我的实力还算的非常遥远,之所以敢报考川大,是因为始终想圆自己的川大梦,也是因为想去赌一赌,毕竟我对自己的英语还算有一定的信心,可写作和数学对我而言,真的是两座大山。因为本科是英语专业,工作期间,工作语言也是英语,8年没写过汉语作文。10月份月测考试的时候,两篇作文总分65分,而我只拿到不到20分,因此在10/11/12月背诵了所有的老师发的写作资料,自己还补充了很多内容,在背诵写作素材上,做足了准备。数学高考150分,我的成绩是62分,尽管这块硬骨头是用了最多的时间和力气去学,但就是学不懂。答题的时候,心里有千万只草泥马奔过,想着,"完了完了完了,这回玩完了,没戏了,肯定考不上。"那时候,心态真的崩溃了,眼睛直愣愣地看着考室的闹钟跑了五分钟。这五分钟里,我也在快速地做心理重建,回忆起整个备考数学写作的过程,那么辛苦地把那么多的内容背了好几篇,不甘心就那么放弃,那么被轻易淘汰出局了。所以,五分钟一到,整理好情绪,重新继续做题,完成答卷。

非洲驻外时第一次滑翔伞

幸运地是,2019年,四川大学初试195分的划线,我考了总分198分成功进入复试,而复试又因为四年工作经历表现的挺好,加上全职准备复试笔试,所以提高了260多个名次,顺利被川大录取,所以,我一直认为2019年是我的幸运年。

2019年,非洲驻外四年回成都后,历经7个月的考研煎熬,顺利上岸,圆梦川大。尽管过程很痛苦,失望,绝望,希望,迷茫,彷徨,但是,最终我还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幸运这个词,并未与我绝缘,原来孤注一掷全力以赴以后,并非只有失败的结局;

纳米红沙漠

2019年,本科英语专业,在非洲从事4年工程行业的妹子,跨进了区块链行业。做梦也没想到,原来我的人生还可以和风口行业结缘,原来我还有机会和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成为同事,哪怕我只是底层员工做着最基础的辅助性工作,哪怕我时时焦虑自己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被取代掉,哪怕没有所谓的安全感;

2019年,喜欢去旅游,喜欢体验不同,喜欢看世界的我,和俱乐部的朋友们相识,去了澳门,之后去了泰国巴厘岛和马来西亚,也相聚成都,开启了我的另一扇。不同行业,不同身份背景,不同肤色文化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遇见不同的他们,听到了不同的故事,看到了不同的风景,认识了不同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着她独特的经历和魅力,每个人都在精彩地演绎各自的人生。他们把旅游副业做成了主业,活出了我想要的人生,让我意识到,以后我想要什么的生活,那样的生活,让我觉得现在就算再苦再累,都值得。

纳米比亚死亡谷

2019年,遇见了川大商学院,遇见了可爱的老师们,优秀的同学们;上了很多课,蹭了很多课,吸收了很多知识;听了很多讲座,参加了很多活动,提升了我的思维;参加了亚沙训练营,女子半程马拉松,越野赛,坚持锻炼,没有长胖。每一天,我都觉得很珍惜,每一刻,我都很感恩,感恩自己的努力不放弃,感恩遇见的一切事和所以的人,让我渡过了非洲回国的“脱傻期”,并且不断地成长。

驻外非洲四年后,成功梦圆川大,在成长的路上又添了一笔又一笔的色彩,遇见不一样的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也许,生活的迷人之处并不在于如愿以偿,而在于阴差阳错。有些努力付出,也许当下给不了我们想要的回报,但请相信,人生路上的每一次艰难,都是对未来的铺垫!换个角度看,14年考研的失败与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檫肩而过,但是备考的过程却成就了更优秀的自己,它让我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并且工作生活了四年,而正是那些追逐梦想、高度自律的记忆内化为优秀的生活习惯,将备考时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用于职场,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正是因为这四年,又为我考上四川大学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些历练和考验,都在无形中丰富着我的人生,淬炼我的灵魂,帮助我成为更好的人。

走进曼谷

(06)不认命,那就改命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所以我也明白农村孩子的苦和痛,泪与心酸。当我走出农村后,当我的日子过的不那么辛苦后,我总是想为农村,为农村的孩子,为那些出生不好,学历不好,背景不怎好的人做一点事情,奈何自己能力很小,。如今的社会对于农村的孩子,总是透露出怜悯慈悲之心,因为外界普遍的认知就是农村的孩子作为“留守儿童”很可怜,“留守儿童”意味着面临很多心里问题,容易患上自闭症,自*,自私冷漠冷血,没有感情,心理不成熟,没有安全感,甚至于有好吃懒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愿意做农民却又没本事进城挣钱养活自己,最终沦为社会问题,被外界批评指责。

2020春节回农村

我一直在想,我们作为农村的孩子的确面临很多的问题,比起城里的孩子,我们从小就被他们远远的抛在了脑后;在很小的时候,就面临被父母“抛弃”的困境,只能野蛮成长,长成啥事就看自己。可是,不管外界如何,不管环境怎样,我们还是可以依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在我们每个人生阶段去做好我们可以做的时候,读书的时候就拼尽全力读书,哪怕毕业后,或许我们并未得到很好的工作机会,可是我们还可以选择勇敢地为未来更好的生活去拼去闯。我相信,作为农村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认命,如果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去抗争,如果我们拼尽全力与外界与命运的不公抗争,那我们一定就能换取逆天改命机会,或者至少,我们可以得到在大城市工作扎根,安身立命的机会。

其实,我相信, 真正特别有能力、有才华、有天资的很多,那么如果我们没有呢?我始终相信,如果我们愿意努力,同样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的;我始终相信,许多时候,过的好不好,跟我们是否很优秀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却与我们是否踏实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我相信,每一段经历都是难得的成长,我们所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会让我们成为更强大的自己!我相信,命运绝不会偏袒任何人,绝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积极向上的人,如果我们始终努力一点,阳光一点,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惊艳了时光,既无人能替,又万丈光芒。

我相信,人生从来没有太晚的开始,也不缺太晚的尝试。认真对待现在,就是给未来最好的安排!愿曾经的咬紧牙关,坎坷艰难,失望绝望,都能帮助我帮助您成为更好的人,遇见更好的未来。

走进巴厘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